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上帝的本性)

2020-12-22 基督教聖經知識

第二篇 神論

第二章 上帝的本性

1、上帝是靈

上帝是靈,(約4:24,林後3:17)耶穌向瑪利亞女人介紹上帝說「上帝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4:24)

所謂靈,就是上帝不具有任何肉體,或用肉眼所能看見的物質形體(路24:39)

因此用繪畫或雕刻描繪上帝的形象是特大的侮辱(天主教所行聖像崇拜就是拜偶像)。欲用肉眼看見靈,其本身就是愚蠢的,那就是拜偶像。(出20:4、5,賽40:8、9)

那麼聖經上用具有肢體身子描述上帝當如何解釋呢?如上帝的手(賽66:2,來1:10)、腳(創3:8,詩8:6)、眼(王上8:29,代下16:9)、耳(尼1:16,詩34:15)等的表現,應當怎樣看呢?那只是為了便於人們理解,用人們所能理解的語言表現上帝而已,別無他意。

因此聖經上那樣的表現決不能成為製作上帝形象的依據,將上帝的形象用實相顯明的只有耶穌一位(腓2:6-8)

2、上帝是生命

上帝是生命意味著上帝永遠活著。(書3:10:撒上17:26詩84:2:太16:16)

因此永生上帝是一切生命(植物、動物、人)的源頭。(詩36:9)

是屬靈的永遠生命的源頭,他為我們提供得救與永生盼望(約5:26、29,10:28;羅8:6)

上帝通過復活事件顯露上帝是生命的主管者(掌管者)。

3、上帝有品格

上帝具有品格(人格),上帝不是沒有品格的任何絕對力量或勢力。

上帝具有自我意識。(出3:14:賽45:5)他定自己的旨意,不轉意所願的必行出來。(伯23:13;羅9:1)

上帝具有心思、情感、意志。因此我們在聖經裡到處遇見有品格的上帝,上帝同人交往、說話(創1:3),心思、憂傷(創6:6),喜樂(番3:17),發怒(申1:37),忌邪(嫉妒)(出20:5),與人共度、同呼吸,是有品格的上帝。

並且不管誰說什麼,他卻是我們的父,(賽63:16;瑪2:10;太6:6;羅8:15;林後6:18)

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來到他面前與他同喜樂、同哭泣,進行愛的交往顯明上帝品格的最大表現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因此耶穌說:

「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說:將父顯給我們看呢?」(約14:9)

「我與父原為一」(約10:30)

4、上帝是自有永有的

上帝的存在是「自有永有的,」(出3:14)意思是上帝不是被誰所造而是上帝裡面具有自我存在的根據(上帝的自有性)。

因此上帝不受時間的限制因為上帝不受時間限制,所以上帝沒有起始與終末。

因為上帝是時間的主人,所以從永遠(亙古)存在到永遠(上帝的永遠性)

因此稱呼上帝為「永生上帝。」(創21:33)

詩篇記著說「從豆古到永遠,你是上帝!」(詩90:2)

「惟有你永不改變,你的年數沒有窮盡。」(詩102:27)

上帝也不受空間的限制,上帝居住一切空間,(王上8:27)所有空間哪裡都有上帝(上帝的無限性)。

PS: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上帝在新約中的名稱)
    1.新約的名稱1)賽阿司(上帝)「賽阿司」相當於舊約中的「伊利」、「伊羅欣」、「伊利昂」的上帝名稱,是最普遍廣用的名表明如「我的上帝」、「我們的上帝」,「你的上帝」具有所有主之意。在舊約稱為「以色列的上帝」,有國家的意思。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上帝的絕對的屬性)
    第一節 絕對的屬性也稱為非共有的屬性,是指非人所持有,上帝固有的品性。1、上帝是自有永有的(自有的上帝)上帝是自有者。(出3:14)上帝不是被誰所造,而上帝自己,賦有自我存在的根據。(賽43:10)正因上帝是自有者,其存在無須借他之助。因此上帝是阿拉法、是俄梅嘎。(啟1:8)是首先的,是末後的。(啟2:8)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啟1:8)是永遠活著。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上帝的普遍的屬性3)
    (利11:44—45)2、公義的上帝1)上帝自身正直,本性公義,決不包容不義。2)對人施行公義,且施行得誠實,沒有一點的誤差。上帝施行公義很徹底,對於上帝所定的法,(1)對順從者給予獎賞(2)對不順從者予以審判(3)公正對待所有的人「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因為到上帝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上帝,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靈魂的起源與上帝的形象)
    (3)主張各人的靈魂是上帝所創造的「創造說」。我們相信和支持神的創造說,因為聖經很多處說明上帝創造了人的靈魂。亞12:1說,「造人裡面之靈的耶和華說」,來12:9稱上帝為「萬靈的父」。賽42:5也稱上帝為「賜氣息給地上的眾人,又賜靈性給行在其上之人的上帝耶和華」。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上帝的普遍的屬性1)
    與此相反,上帝所持有的是無限的完全的屬性。1、全知的上帝(知識與智慧)1)上帝的知識上帝知道自己,知道自己所創造的一切。上帝對於過去的事,現在的事、未來的事、無論何時何地怎樣發生都知道而且完全知道。(詩139:2—6)2)上帝的智慧上帝的智慧可以說是上帝知識特殊的一面,但二者是不相同的。知識可從學問得到,但智慧則從對事物的直觀洞察力產生。知識屬於理論,智慧屬於實際。所以上帝定目的立計劃,用他的知識,但實行計劃則用他的智慧。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教會的標誌——真實的傳道)
    於是宗教改革者們從上帝認識到,為保守教會,教會必須遵守一些真理的標準。那麼真實教會的標誌(基準)是什麼呢?真實教會的標誌有三:①真實的傳道②正常施行聖禮③誠實施行勸懲。第一節 真實的傳道教會對上帝的道,即聖經,是否真實正確地傳達,是真實教會的第一標誌。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教會的教義)
    (太24:14)2、教會應向教會內的聖徒傳上帝的道,教導他們,用話養育他們,使他們成為真理的見證人和教師,行使教導的權柄(教育養育的權柄)。「我在上帝面前,並在將來審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穌面前,憑著他的顯現和他的國度囑咐你,各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聖經的完備性)
    1、聖經的權威性聖經是上帝所默示的,它具有從神而來的權威教會當將聖經認定為最高權威,聖經的權威出自聖經是上帝的話語這一事實本身。然而改革主義者認為,具備與正典(聖經)同樣權威與正典同樣制約良心而未被記錄的上帝的道是不存在的。相信聖經對於實現上帝啟示的拯救絕對完備充足「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發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羅馬天主教所主張的中間狀態)
    根據羅馬天主教的教會完章,「雖然在上帝的恩惠和愛中死,但還沒有完全淨化的人,儘管有了永生的保障,然而為了取得用喜樂進入天國所需要的聖潔,死後必需經過淨化......教會指這些人所經過的淨化叫做「煉獄」......教會關於煉獄的教義,是在「庇連切公議會」與「特連特公議會」上確定的。」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蒙恩的手段)
    第六篇 教會論第七章 蒙恩的手段第一節 作為蒙恩手段的話語「恩惠」,是上帝施給他聖徒的「聖靈的超自然的感化。 「手段」(方法),是為實現某種目的的方法與要素。因此,聖徒就是要知曉,如何才能蒙上帝屬靈的祝福,即救恩的方法。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聖靈與教會的關係)
    2)聖靈的殿或上帝的殿。(林前3:16彼前2:5;來3:6;弗2:21-22)「豈不知你們是上帝的殿,上帝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林前3:16)這強烈表明教會的聖潔,是世俗的任何勢力都不能侵犯的強有力的機關。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救贖之約)
    (羅3:10—12人類因罪完全敗壞墮落,無能力尋求上帝或行善,陷於完全無能力狀態。這時上帝沒有丟棄不管,而是伸出拯救的手。拯救的方法亦是用約,為拯救人類立了兩種約,即救贖之約與恩惠之約。第一節 救贖之約救贖之約就是三位一體的代表聖父,與上帝子民的代表聖子之間,為拯救人類而締結的約。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聖經的正典與分類)
    只有耶穌的親口所言所行,與受上帝靈感的先知使徒和特殊的人受感記錄才是真的正典。2)聖經的正典性已知聖經是上帝的特殊啟示,是上帝所默示完備的書,那麼怎樣的書可以成為具有正典性而可信的聖經呢?正典的基準原則與內容是什麼?決定正典是哪一年代呢?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再臨前的諸大事件)
    ①是「指向上帝審判的徵候」、即預告末後日子將臨的自然界的各種兆頭(太24:6-8可16:2-3路21:9-11)②是「見證上帝恩典的徵候」,福音傳遍世界(太24:14)與以色列的回心;(羅11:25-27)③是「背叛上帝的徵候,敵基督的出現與大患難。」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基督的祭司的職分)
    ,宣布上帝的道而被任命。祭司是在上帝前代表人靠近神,為了贖罪獻祭,為上帝的百姓做中保祈禱(來7:25)。以上帝的名義祝福他們(利9:22)因此,先知是上帝審判的通道,祭司是上帝饒恕的通道。基督是照麥基洗德的等次作祭。(創14:18—20:詩110:4:來7:1—28;來3:1、4:14、5:56:20)基督作為大祭司為我們做什麼呢?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用默示寫成聖經)
    第一篇 序論第三章 聖經第二節 用默示寫成聖經聖經是根據上帝默示寫成的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提後3:16)「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上帝的話來,」(彼後1:21)默示的性質(關於聖經的作者)1)錯誤的見解(1)機械默示論機械默示論認為聖經是上帝口述的,寫作者只不過是寫記,他們是聖靈流過的通路也就是說寫作者的精神處於停止狀態。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教會的事工—特殊事工)
    第六篇 教會論第二節 教會的事工—特殊事工教會事工的起源:「我作了這福音的執事,是照上帝的恩賜。這恩賜是照他運行的大能賜給我的(弗3:7)「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弗4:7)「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弗4:11)因此教會的事工,其起源在於上帝。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基督的再臨(再來)」
    1.再臨的確實性1)再臨是主親自談到的(太24:30、25:19、31、26:24;約14:23)「那時,人子的兆頭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太24:30)2)主升天時,天使預告了他的再臨「加利利人哪,你們為什麼站著望天呢?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徒1:11)3)使徒們見證了主的再臨。
  • 神學造句和解釋_神學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神學(shén xué)。論述神的學科。後基督教沿用,作為對所信上帝(天主)之存在、本體、本性,及其同世界、人類的關係進行研究、論述的理論體系。也泛指各宗教的學說。[胡適《費經虞與費密——清學的兩個先驅者》:「四五十年前赫胥黎一班人提倡存疑主義的態度,要使人離開神學與玄學的圈套,來作科學的功夫。」]神學參考例句:1、十六世紀初期一連串的宗教改革,是促使神學發達的原因。
  • 2018年神學狀況調查顯示:大多數福音派人士相信「上帝接受所有宗教...
    上周二,研究機構「生命之路「(LifeWay Research)發布了這份名為《2018年神學狀況調查》(2018 State of Theology survey)的報告。而利戈尼福音事工主席克裡斯·拉爾森(Chris Larson)則稱,這一結果顯示大膽教導具有歷史意義的古舊福音的基督教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