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聖經的完備性)

2020-12-17 基督教聖經知識

第一篇 序論

第三章 聖經

第四節 聖經的完備性

在宗教改革以前聖經的完備性受到羅馬教會與「使徒繼承」的嚴重威脅,羅馬教會主張教會在聖經存在以前就存在,認為自己是依靠基督或內住的聖靈而存在無誤的團體,是可以認準聖經為上帝話語的唯一團體,因此教會沒有聖經也可以存在,但聖經離開教會就不能存在,他們甚至主張聖經不夠完備,所以對所記錄的道、使徒的宣傳和教會的傳統加以增補,將66卷聖經添加7卷,共73卷認為正典。

與羅馬天主教相反,宗教改革家們強烈主張聖經的完備性。

1、聖經的權威性聖經是上帝所默示的,它具有從神而來的權威教會當將聖經認定為最高權威,聖經的權威出自聖經是上帝的話語這一事實本身。(彼後1:20—21、約壹5:9、帖前2:13)

「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上帝的話來。」(彼後1:20—21)

2、聖經的必要性

上帝為了拯救選民多次多方的啟示,以顯明自己並使人明白永不改變的拯救的旨意,最終為了實現救贖計劃使人記錄了聖經。因此聖輕不僅對教會有用,並且也是使人蒙恩得救的「絕對必要」的書,(提後3:15,約20:31)

「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20:31)

3、聖經的明了性

聖經中雖然有如三位一體,道成肉身教義等神秘的章節,需要專門的講解。然而由於聖經本身解釋聖經,所以無論是誰只要是真誠尋求得救的人,不管他有知識沒有知識,都可以在聖靈的指引下通過尋求聖經,可以得到得救所必要的道理。這是由於聖經本身的明了性。(賽34:16;詩19:7:路24:25—27:來11:)聖經的原作者聖靈,光照讀聖經的聖徒的心,使之明白聖經,知曉得救的知識。

「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詩19:7)

「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119:105)

4、聖經的充足性

中世紀羅馬教會認為聖經不完備,而主張補充使徒口傳的道是絕對必要的。然而改革主義者認為,具備與正典(聖經)同樣權威與正典同樣制約良心而未被記錄的上帝的道是不存在的。相信聖經對於實現上帝啟示的拯救絕對完備充足

「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發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賽:55:11)

「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太5:18)

5、聖經的唯一性

聖經乃是信仰與行為正確無誤的唯一法則。對於拯救工作完備而充足(提後3:15—17詩9:7—10)因此不可過於聖經所記,要為我們的信仰自豪。

「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5—17)

「弟兄們,我為你們的緣故,拿這些事轉比自己和亞波羅,叫你們效法我們不可過於聖經所記,免得你們自高自大,貴重這個,輕看那個。」(林前4:6)

6、聖經的獨特可靠性

只有聖經才能提供聖經是上帝道的證據。只有聖經才能證實聖經是上帝的道。(彼後1:20約查5:9撒前3:13)因此聖經不需要世上任何認定,只靠聖經自有的證據,它具有獨特可靠性。

「為此,我們也不住地感謝上帝,因你們聽見我們所傳上帝的道,就領受了;不以為是人的道,乃以為是上帝的道。這道實在是上帝的,並且運行在你們信主的人心中。」(帖前2:13

相關焦點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上帝的絕對的屬性)
    (啟2:8)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啟1:8)是永遠活著。2、上帝是永不改變的(不變的上帝)上帝的①存在②預定③應許④目的不變上帝的存在不變意味著上帝不舊不衰、不增加、不縮減。其完全性永遠維持不變。聖經說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聖經的正典與分類)
    第一篇 序論第三章 聖經第五節 聖經的正典與分類1、聖經的正典性1)正典的意義2)聖經的正典性已知聖經是上帝的特殊啟示,是上帝所默示完備的書,那麼怎樣的書可以成為具有正典性而可信的聖經呢?正典的基準原則與內容是什麼?決定正典是哪一年代呢?(1)正典基準的原則①是否先知與使徒所寫?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上帝在新約中的名稱)
    如「阿拉法、俄梅戛」「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首先的、末後的」、「是初、是終」(啟1:4、8、17;啟2:8;啟21:6;啟22:13)但大部分按著以阿多乃代替原理,改用居裡阿斯。居裡阿斯較耶和華更近於阿多乃的名稱。具有「全能的上帝」「主」、「所有主」、「統治主」之意。也用於耶穌基督。居裡阿斯具有人類的所有主,「主人」的意思。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用默示寫成聖經)
    第一篇 序論第三章 聖經第二節 用默示寫成聖經聖經是根據上帝默示寫成的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提後3:16)「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上帝的話來,」(彼後1:21)默示的性質(關於聖經的作者)1)錯誤的見解(1)機械默示論機械默示論認為聖經是上帝口述的,寫作者只不過是寫記,他們是聖靈流過的通路也就是說寫作者的精神處於停止狀態。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教會的標誌——真實的傳道)
    1)只傳66卷聖經我們只認定66卷聖經為正典。不認定偽經和次經為聖經。因此,除了66卷以外不增不減,就是「只傳聖經」。「但無論是我們,是天上來的使者,若傳福音給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羅馬天主教所主張的中間狀態)
    2)基督教反對羅馬天主教關於死後靈魂的居所,煉獄的教義。基督教反對煉獄教義的理由:(1)羅馬天主教的煉獄教義是根據馬卡比後書12:45-46,但我們不認定馬卡比書為正典。(2)因為羅馬天主教的煉獄教義,違背聖經的基本教義。①聖經根本沒有提到在天國與地獄中間有煉獄的事實。「後來那討飯的死了,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他在陰間受痛苦,舉目遠遠地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在他懷裡。」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上帝的本性)
    (出20:4、5,賽40:8、9)那麼聖經上用具有肢體身子描述上帝當如何解釋呢?如上帝的手(賽66:2,來1:10)、腳(創3:8,詩8:6)、眼(王上8:29,代下16:9)、耳(尼1:16,詩34:15)等的表現,應當怎樣看呢?那只是為了便於人們理解,用人們所能理解的語言表現上帝而已,別無他意。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蒙恩的手段)
    教會所受託蒙恩的手段中,最主要的是上帝的話語即聖經。聖徒通過話語體驗上帝的恩惠。得救的恩典,永生的盼望,成聖的恩惠,上帝使人得以完全的作為,都通過用 聖靈感動而記錄的話語表現出來。「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 20:31)「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救贖之約)
    第三篇 人罪論第三章 得救的人(義人)亞當犯罪以後,在亞當內出生的人都是罪人聖經描述罪人的狀態為「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上帝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1.救贖之約的聖經根據1)上帝在萬世以前就設定了在基督裡拯救人的約。(帖後2:12;提後1:9;弗3:1;彼前1:2)「就如上帝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再臨前的諸大事件)
    (太16:2-3)耶穌責備了人們能分辨天氣,卻不能分辨時代的預兆。那麼,在世界的末日,耶穌再臨時,將出現的時代徵候是什麼呢?聖經啟示世界末日要出現許多徵候,大致分為三種。①是「指向上帝審判的徵候」、即預告末後日子將臨的自然界的各種兆頭(太24:6-8可16:2-3路21:9-11)②是「見證上帝恩典的徵候」,福音傳遍世界(太24:14)與以色列的回心;(羅11:25-27)③是「背叛上帝的徵候,敵基督的出現與大患難。」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聖靈與教會的關係)
    第六篇 教會論第一章 教會的本質第二節 聖靈與教會的關係1.聖經顯明教會的各種稱呼1)基督的身子6)基督的新婦(約3:29;太25:6;啟19:7-8;弗5:24-25)「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基督的再臨(再來)」
    第一節 再臨的事實及其重要性關於耶穌的再臨聖經提到318次之多,有力地說明再臨是多麼重要的事實,這是對於人類歷史至關重要的事情。(太24:30)2)主升天時,天使預告了他的再臨「加利利人哪,你們為什麼站著望天呢?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徒1:11)3)使徒們見證了主的再臨。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靈魂的起源與上帝的形象)
    我們相信和支持神的創造說,因為聖經很多處說明上帝創造了人的靈魂。亞12:1說,「造人裡面之靈的耶和華說」,來12:9稱上帝為「萬靈的父」。賽42:5也稱上帝為「賜氣息給地上的眾人,又賜靈性給行在其上之人的上帝耶和華」。
  • 心理學、基督教心理學、聖經輔導的區別
    (1)問題: 各種世俗心理學中預先存在的神學能否與真正的聖經神學相融合呢?心理學的神論跟聖經神學的融合與它跟其他假宗教(如摩門教、伊斯蘭教或佛教)的混雜一般無二。 你能從書架上拿下幾十本系統闡述人的問題的書,但你知道,人的問題的答案就在你書桌上的《聖經》第三章裡。2) 罪是指違背神的聖潔標準。 約翰一書 3:4 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 顧韋恩:罪是指在行為、態度或本性上不符合神的道德律。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教會的事工—特殊事工)
    聖經說,「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詭詐,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這也不足為怪,因為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林後11:13-14)2、先知他們領受了特殊的恩賜,教誨教會,有時也領受預告神秘的事和未來事的恩賜。這一職分,是使徒時期所賜予特殊恩賜之一。是在建立初期教會時期起到根基作用的恩賜。但以後隨著教會的成長發展這特殊職分(非常職分)的恩賜而消失。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上帝的普遍的屬性1)
    (詩96:5、97:7、115:4—8:賽44:9—10)2)上帝的啟示(聖經)信實而絕對可靠。(民23:19;羅3:4;來6:18)上帝對萬物的認識和實際存在是一致的,所以上帝的知識是一切知識的基礎3)上帝對自己的約信實。他總是想著他與他的子民所定的約,信實地成就他的約。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教會的教義)
    (太24:14)2、教會應向教會內的聖徒傳上帝的道,教導他們,用話養育他們,使他們成為真理的見證人和教師,行使教導的權柄(教育養育的權柄)。「我在上帝面前,並在將來審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穌面前,憑著他的顯現和他的國度囑咐你,各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
  • 用聖經「反聖經」:斯賓諾莎與神學政治學
    隨後斯賓諾莎在回信中明確承認,他「現正撰寫一本解釋《聖經》的論著」,因此,斯賓諾莎可能是在1665年夏秋之際著手撰寫《神學政治論》的。這樣,斯賓諾莎從1665年夏季開始就轉向了以《聖經》歷史批判為中心的《神學政治論》,誰知這部書竟耗費了我們的哲學家四年多的時間,直至1670年才問世。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上帝的普遍的屬性3)
    就是枯黃的樹葉沒有上帝的容許一片也不會落(詩135:6;啟4:11箴21:1但4:35徒18:21雅4:15;太10:29)2)主權的上帝定旨意自由,實行旨意自由,成就旨意也自由。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基督的祭司的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