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後認知功能障礙,你掌握多少?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Liny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整理自瑞金神內教授辛曉瑜《小卒中與卒中後認知功能障礙》講座

目前卒中後認知障礙已經成為當今國際卒中研究和幹預的熱點,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卒中後認知障礙發病率日漸增高,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那麼,對於卒中後認知障礙,你掌握多少呢?本文將帶大家進行系統學習,還不快搬小板凳坐好。

1

基本概念

卒中後認知障礙(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指在卒中這一臨床事件後6個月內出現達到認知障礙診斷標準的一系列綜合症,強調了卒中與認知障礙之間潛在的因果關係以及兩者之間臨床管理的相關性。

圖1 卒中後認知障礙

PSCI包括多發性梗死、關鍵部位梗死、皮質下缺血性梗死和腦出血等卒中事件引起的認知障礙,同時也包括腦退行性病變如阿爾茨海默病(AD)在卒中後6個月內進展引起認知障礙。

PSCI包括了從卒中後認知障礙非痴呆(PSCIND)至卒中後痴呆(PSD)的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

PSCI與血管性認知障礙(VCI)概念的比較

VCI:概念過於寬泛,幾乎包括了所有與腦血管病相關的病因和認知障礙的類型。

PSCI:將卒中事件後6個月內發生的各種類型認知功能障礙明確地區分出來,是VCI的一種亞型。

圖2 PSCI與VCI對比圖

2

PSCI流行病學及危險因素

2.1 流行病學

全球PSCI患病率為20%-80%,與患者所處區域、人種、診斷標準、評估距卒中的時間、卒中次數以及評估方法相關。

圖3 卒中後PSCI發病率世界地圖

2.2危險因素

表1 PSCI的危險因素

3

PSCI臨床特點

在血管性危險因素、腦血管病類型、腦損害類型、認知功能損害類型、精神行為異常表現等方面具有顯著異質性。因而其臨床表現也有很大的差異。

臨床表現的異質性增加了早期診斷的難度,應結合個體的特異性加以評估。

3.1 神經系統表現

大多數突然起病、波動或階梯樣病程,伴有局灶神經功能缺失(運動、感覺、視覺缺損、失語,其他皮層高級功能損害)。

大腦中動脈區以失語和忽略為主,大腦前動脈區以無動性緘默和淡漠為主,後循環區則以遺忘、失算、和失認為主。

皮層下白質累及可出現步態異常,易跌倒、排尿控制差、假性延髓麻痺及帕金森樣表現。

3.2 神經心理學表現

斑片樣損害最為突出。

任何認知領域(注意、執行、語言、視覺空間能力、記憶、學習)都有可能受累。

額葉和皮層下功能受損的典型表現,包括執行功能(目標形成、起始計劃、組織、順序、轉移、保持、抽象等能力)差、信息處理速度慢和注意損害。

強調額葉功能和皮質下功能損害會增加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3.3 精神行為表現

突出表現為抑鬱(達60%)。

抑鬱的主要特點為始動性差、精神運動遲緩,而非情緒低落,即血管性抑鬱的典型特徵。

還可能出現淡漠、人格改變、精神運動遲緩、情感失控、行為異常(無抑制和反常行為)等。

4

PSCI的篩查與評估

4.1 卒中後認知障礙的篩查原則

推薦對於所有卒中患者進行標準化的篩查和評估。

識別PSCI高危人群:在採集病史或臨床檢查過程中發現存在顯著的認知、感知或功能下降的卒中患者。

個體化選擇評估工具:根據患者人群、康復階段、個體或家庭的實際需求以及相應的醫療資源來作為個體化的篩查工具選擇。

4.2 卒中後認知障礙的篩查流程

圖3 卒中後認知障礙的篩查流程

4.3 卒中後需進行認知障礙篩查的患者類型及篩查工具

2015加拿大心臟與卒中基金會(HSFC)發布的加拿大最佳卒中實踐指南如下:

A.卒中和短暫腦缺血發作(TIA)患者應考慮VCI篩查(C級證據)。

B.患者具有血管疾病和卒中後VCI的其他危險因素應該考慮VCI篩查,尤其是那些臨床症狀明顯的或已證實為認知、知覺、或功能性改變的患者(C級證據)。

VCI危險因素:神經成像結果顯示隱匿性卒中或白質損傷、高血壓、糖尿病、房顫、其他心臟疾病和/或睡眠呼吸暫停等。

C.VCI篩查應該使用經驗證過的篩查工具,如MoCA(C級證據)。

4.4 VCI評估

在篩查過程中,證實有認知障礙的患者應該由神經認知功能評估與管理的專業醫療人員管理。如果需要,可以轉診給合適的認知專家(C級證據)。

A.詳細的認知篩查和/或評估包括:覺醒、警覺、感覺運動功能、注意力、定位、記憶、語言、失認、空間視覺/知覺功能實踐和執行功能(B級證據)。

B.執行功能評估包括:起始反應、抑制、轉移、洞察力、規劃和組織、判斷解決問題、抽象推理和社會認知的能力(B級證據)。

C.評估需確定認知障礙的性質、嚴重程度、剩餘認知能力(C級證據)。

D 評估日常生活能力和日常工具生活能力等(C級證據)。

4.5 神經心理認知評估量表

3-5分鐘:記憶障礙自評量表(AD8)、簡易認知量表評估(Mini-Cog)、美國國立神經疾病和卒中研究院-加拿大卒中網絡(NINCDS-CSN)。

5-20分鐘:簡明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國內外應用最廣、蒙特婁認知評估量表(MoCA);對識別MCI及痴呆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MOCA的劃界分在22-26分。

20-60分鐘:國際上最常用的是NINDS-CSN關於VCI標準化神經心理測驗的建議(1小時版)。

4.6 神經心理非認知評估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ADL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軀體生活自理量表,二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神經精神症狀問卷(NPI):評估患者行為障礙的知情者問卷,對痴呆患者常見的10種異常行為的嚴重程度和頻率進行評估。

漢密頓抑鬱量表(HAMD):臨床上評定抑鬱狀態時應用得最為普遍的量表。

5

PSCI的幹預

原則:一經診斷,儘早採取綜合幹預措施。

包括:卒中危險因素幹預、藥物治療、精神行為症狀治療、康復訓練。

5.1 控制腦卒中危險因素是PSCI預防的根本方式

表2 PSCI危險因素的幹預及推薦等級

5.2 PSCI的藥物治療

膽鹼酯酶抑制劑:多奈哌齊、加蘭他敏、卡巴拉汀。

非競爭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美金剛。

其它藥物:尼麥角林、尼莫地平、雙氫麥角毒鹼、胞磷膽鹼。

藥物的應用範圍與推薦等級如下:

表3 PSCI藥物的應用範圍及推薦等級

5.3 PSCI的精神行為症狀治療

表4 PSCI精神行為症狀治療及推薦等級

5.4 PSCI的康復訓練

PSCI的恢復有賴於受損神經細胞的修復和皮質重建,而強化功能訓練可加速皮質重建過程。

補償訓練策略:重點關注如何教育患者針對特定的活動能力損害,去管理自身的認知障礙,促進其恢復獨立的生活。

直接修復認知訓練:重點關注如何通過某種訓練方法直接改善患者損害的認知域。

共識推薦:康復訓練應該個體化,並需要一個長期的目標,以儘可能地使患者能夠恢復一些生活能力(如自我照料、家庭和經濟管理、休閒、駕車以及重歸工作崗位等)(Ⅱa級推薦,C級證據)。

參考文獻:

1.中國卒中學會,卒中後認知障礙管理專家委員會.中國卒中雜誌.2017,12(6):519-531.

2.Sun JH, et al. Ann Transl Med. 2014 Aug;2(8):80.

3.Eskes GA, et al.Int J Stroke. 2015 Jun 29.

以上內容根據瑞金醫院神經內科辛曉瑜教授講座《小卒中與卒中後認知功能障礙》整理,打開「醫學界醫生站」可觀看完整版講課視頻。

文本首發: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文章整理:Liny

原標題:《​卒中後認知功能障礙,你掌握多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王伊龍:腦小血管病與血管性認知障礙治療研究進展
    Aβ和ApoE4介導的神經血管功能障礙:通過影響多種調節功能(神經血管耦聯、自身調節、內皮調節) AD主要異常通路的惡性循壞,會進一步造成神經血管功能障礙
  • 術前認知功能障礙與術後不良結局的關係
    而老年人群中認知功能障礙的比例不低,且整體數量逐漸加大。目前術前評估基本以心肺肝腎等功能評估為主,極少涉及腦功能評估,術前認知功能障礙與術後結局的關係如何尚缺乏系統的研究,在下面這篇通訊中作者通過前瞻性隊列研究的形式探討老年患者術前認知功能障礙與術後不良結局的關係,結果如何呢?詳見下文!
  • 狗的認知功能障礙|發現這些表現,改變飲食或添加營養劑能夠改善
    許多寵物主人認為,寵物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放慢速度」是正常的,因此,很少有說狗狗行為上的輕微變化,然而現在的研究發現,行為上的任何變化都可能是認知功能障礙症候群(CDS)或潛在疾病的徵兆。狗狗的認知功能障礙症候群CDS有多常見?
  • 從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進展到痴呆,體育活動起到什麼作用?
    從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進展到痴呆,體育活動起到什麼作用?2021-01-08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劉翔 寶山精衛 愛記憶從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進展
  • 降壓藥會引起勃起功能障礙嗎?能不吃嗎?讓醫生為您闢謠解惑!
    很多高血壓病的朋友都或多或少擔憂降壓藥物的不良反應,對於男性來說,如果因吃降壓藥引起勃起功能障礙的話,真的挺難接受的,現實生活中就有一部分男性因此停用服藥,這種行為挺危險的!今天我和您說的是,高血壓本身就可以引起性功能障礙,你的私自停藥無濟於事!
  • 前庭本體系統功能障礙-大腦側化發展障礙
    但是孩童的高階認知發展,或者說是一般人所理解」智力」功能,除了需要藉由大量的知覺動作刺激經驗以及有效正確的學習引導以外,從神經解剖的觀點,大腦的側化更是其不可忽視的基礎性與必要性。倘若側化發展不良,則認知發展必會受到限制,進階地可能會影響到孩童的學習、互動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對孩童的生活品質與自我實現上會造成若干程度的限制與威脅。
  • 5分鐘漫畫看懂:腦卒中是這樣發生的!│10.29世界卒中日
    《醫學綱目·卒中暴厥》中解釋道:卒中者,猝然不省人事,全如死屍,但氣不絕,脈動如故。從詞意上就可以看出,卒中的發生非常迅速,突然間病人就被疾病擊倒了。下面這段5分鐘的短片,直觀告訴你「什麼是腦卒中」。腦卒中是排名第一的國民死亡原因。全世界每年有超過1500萬人罹患卒中。其中500萬人死亡,500萬人落下殘疾。
  • 義烏這家省級醫院建成國家級「示範防治卒中中心」
    中國義烏網12月16日訊(記者 龔書弘 通訊員 金南星 編輯 童薈穎)今天(12月16日),記者從浙大四院獲悉,該院順利通過示範防治卒中中心評審,被授予國家級「示範防治卒中中心」稱號。浙大四院以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放射科為依託高標準建設卒中中心,在急診科、檢驗科、康復科、重症監護室等多學科的大力配合下,不斷完善改進救治流程。目前,已經具備高水平的卒中診治能力以及完備診療措施,為卒中患者提供省級醫院優質的診療服務,為區域百姓謀福祉。為給患者贏得寶貴的救治時間,浙大四院卒中中心開設有「急診溶栓綠色通道」,對腦卒中患者實行「先救治,後付費」。
  • 認知障礙:為什麼聰明人更容易被騙?
    人們為無意識行為虛構解釋理由的傾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阻礙認知方式發生改變。而這,就是本能衝動與意志力:深思熟慮後的戰敗。即使你心中已經有最價值化的答案了,但你的行為,卻和你想的不一致。沒有使得價值達到最大化。
  • 福祉科普|近紅外腦功能成像在康復領域的應用
    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較高,佔腦卒中總數的60%~70%。而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較高。腦卒中使局部腦組織受到損傷,導致其功能不能有效發揮。但人腦有高度的重組能力和可塑性,即大腦通過讓其他部位代替受損傷的腦組織行使其原有功能。
  • 2018年卒中領域進展回顧|回顧|卒中|患者|治療|風險|研究|溶栓|...
    這項研究通過鑑定新的卒中變異位點提示了既往未被深入研究的卒中機制,並且提出了進一步可靠的基因功能研究和實驗隨訪的框架。這些發現是理解卒中的遺傳基礎方面的一個重大進步。       結果發現,與藥物治療組相比,取栓組患者隨訪90 d後的mRS 顯著改善,實現再灌注及再通者的比例均更高。就安全性而言, 與藥物治療組相比,取栓組患者症狀性顱內出血發生率並無顯著差異,死亡率有降低趨勢。因此,對於大腦中動脈近段和頸內動脈梗死、並且組織還沒有發生梗死的發病6~16h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內取栓治療加上標準治療與單純標準治療相比,有更好的功能結局。
  • 新證據顯示森永乳業益生菌短雙歧桿菌A1可改善認知功能障礙老年...
    ., TOKYO:2264)通過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RCT)證實,其專利益生菌株短雙歧桿菌A1(又名短雙歧桿菌MCC1274)可安全有效地改善疑似輕度認知障礙(MCI)老年患者的記憶功能。 此新聞稿包含多媒體內容。
  • 警惕醒後卒中
    紅網時刻4月24日訊(通訊員 石榮)每4個卒中(俗稱「中風」)患者中,約有一個是醒後卒中。醒後卒中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然而,由於發病時間不確切、送醫不及時等原因,很大一部分醒後卒中患者未得到最及時、最有效的治療。
  • 看電視、下象棋、練舞蹈……走訪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
    在大寧社區服務中心二分中心三樓的「記憶家」認知障礙家庭支持中心內,老人們圍坐一圈,在社工帶領下進行小組幹預前的熱身活動。老年認知障礙,是包括最常見的阿爾茨海默病在內的一系列腦部退行性病變,被稱為是全球老齡化社會金字塔尖的挑戰。2019年9月21日,上海啟動了「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試點」。
  • 關於驚恐障礙,你了解多少?
    什麼是驚恐障礙?驚恐障礙,簡稱驚恐症是以反覆出現顯著的心悸、出汗、震顫等自主神經症狀,伴以強烈的瀕死感或失控感,害怕產生不幸後果的驚恐發作為特徵的一種急性焦慮障礙。驚恐症狀是患者自我感受到的表現,患者在某些情況下突然感到驚恐、失控感、發瘋感、崩潰感、好象死亡將來臨,驚恐萬狀,四處呼救,同時伴有嚴重的自主功能失調,其起病快,終止也快,其表現將持續數分鐘或幾十分鐘的急性症狀,發作呈自限性。
  • 中風偏癱、失語、吞咽困難、認知障礙,腹針治療選七穴
    中風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驟,症見多端,變化迅速,與風性善行數變的特徵相似,故以中風名之。 腹針療法一:腹針治療中風後偏癱 取穴:中脘、下脘、關元、氣海、建裡、健側商曲、健側氣旁,雙側滑肉門,患側外陵、上下風溼點。
  • 「中國老年聽力健康項目」啟動 助力精準防控老年性耳聾和認知障礙
    「中國老年聽力健康項目」18日啟動,將助力防治老年性耳聾、幹預老年認知障礙,推動政府建立國家層面的老年性耳聾保健和醫療政策。   老年性耳聾又稱年齡相關性聽力損失,是指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雙耳對稱、緩慢、進行性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減退,具有隱匿性及漸進性發展的特點。
  • 首發後的十年:精神分裂症與其他精神病患者的認知變化
    認知障礙是精神分裂症的一個核心特徵,了解這一損傷的性質和過程對我們理解此病的病理生理學有很大幫助。儘管有證據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從發病前到發病後存在顯著的認知功能下降,但具體過程尚不清楚。人們普遍認為,這種認知障礙在精神分裂症發病後會保持穩定,至少持續到老年;可是迄今為止,鮮少有人運用良好的研究方法對首發患者的認知功能進行長期的縱向研究。
  • 一位卒中病人的自述:我跑贏了黃金4.5小時成功獲救!
    吐出來之後,人並沒有好過多少。這種感覺,和我以前得過的耳石症完全不一樣。我平時了解一些中風識別方面的知識,感覺大事不好,決定馬上去醫院。 我決定去家附近的三甲醫院分院,但我當時已經走不動路了,整個人東倒西歪,腳軟得像軟腳蟹。我太太一路扶著我,攔了一輛計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