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我們都是朝三暮四的猴子

2020-12-22 騰訊網

莊子用「天地一指,萬物一馬」來說明,其實萬物都可以被叫任何名字,因為名稱是虛幻的概括的,而萬物的本身是一種實質性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萬物其實都是齊一的,這就是莊子的齊物論。

「天地一指,萬物一馬」,這種「齊物」的認識論,要求我們站在道的角度去看問題,而不是用個人的成心與私見。因為一旦人用成心去看待萬物,就會產生無謂的是非與爭論,反而無法探究事物真正的本質,從而被遮上了眼睛。而一旦無法認識世界,就無法認識人生,從而於世間焦慮彷徨茫然無措。

在這一節,莊子繼續論述齊物論,這一節的重點是論述事物都有彼此兩端,所以要站在事物的兩端去看問題。

莊子說: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惡乎然?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

莊子說:對的就說它是對的,不對的就說它是不對的,道路是人行走而成的,而事物是人們命名的。什麼是對的?對的就在於它本身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就在於它本身就是錯的。對,有它對的原因;錯,也有錯的原因。為什麼是,自有它是的原因;同理,為什麼錯,錯也有它錯的原因。一切事物都有它是的地方,也有它不是的地方。事物原本就有是的一面,原本就有可的一面,沒有什麼事物不是,也沒有什麼事物不可。所以,你看那些小草和大木,生癩的醜女和美麗的西施,以及一切千奇百怪的事物,從道的角度來看,萬物雖然姿態各異千差萬別,其實都是相通而齊一的。

莊子舉了兩個很有意思的例子。小草微不足道,但還有比小草更小的東西,而小草也有它的用處;大柱頂梁架屋很大,但也有比大木更大的東西,大木代替不了小草,小草也代替不了大木的功用。而對小草和大木來說,他們各盡其用,那就是各安其所了。生了瘡的醜女很醜,那是與西施相比的,要是比醜女更醜的人相比,那麼醜女就是美的。再說了,情人眼裡出西施,我喜歡一個人,縱然她在別人的眼裡是醜陋的,而在我的眼裡,卻是世間最美好的女子。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所謂的大小美醜只是人的主觀價值判斷,而不是事實判斷。小與大、美與醜,沒有固定的價值標準,它們都是人類的主觀判斷的產物。因此,人類之所以迷茫於是非,之所以汲汲於富貴功名,之所以在意那些成敗榮辱,都是從事物的一個方面去看問題的緣故。假如我們能夠拋棄主觀偏見,站在事物的彼此兩端看問題,我們就會發現萬物相通天地齊一。

在下一節,莊子繼續闡述他的「道通為一」的理論。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

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

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莊子說,萬事萬物都有所分,也有所成。有所成的另一面就是有所毀。所以,我們從整體上來看,就無所謂什麼成與毀,它們都是復歸於一個整體的。

只有通達的人才能知曉事物相通而齊一的道理,因此,他們不用自己的主觀偏見而只看到事物表面的功用,而把自己的觀點寄託於平常的事理之中,這就是順任自然的道理。順任自然而不去探究其所以然,這就叫做「道」。

那些儒家墨家名家的辯士們,他們竭盡心智辯論,努力把別人統一到自己的觀點上來,但他們不知道,事物本來就是相通齊一的,這就叫「朝三」。什麼叫做「朝三」呢?養猴人給猴子分橡子,說:「早上分給三升,晚上分給四升」。猴子們聽了非常憤怒。養猴人便改口說:「那麼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吧。」猴子們很高興。名義和實際都沒有改變,但猴子的喜怒卻起了變化。這也就是順著猴子的主觀心理變化罷了。因此,聖人根本就不執著於是非的爭論,而是按照事物的自然均衡之理,這種做法就叫做「兩行」。

莊子強調事物都有彼此兩端,都有兩面性。分與成、成與毀,看似截然不同,實質卻是事物的一體兩面。比如說一棵樹被雕琢成藝術品,這叫做成,代之而來的是這棵樹的整體性被破壞了;一件衣服製成了,而一段布匹就被分割了。所以,真正看待世界的方法是,不用自身的成見去看問題,而是去看事物背後的本質,即事物本來的自然而然的樣子。

莊子用「朝三暮四」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用「道通齊一」的觀點去看待這個世界,將是非榮辱融入於自然之道,莊子把這種方法叫做「兩行」,也就是說,是也行,非也行,成也行,毀也行,不做唯一的價值判斷。

將這種「兩行」的觀點,運用到人生中去,應該是這樣的:我們應該做養猴的老人,順著自然之道,任由天下之是非,使之平行發展;而不是只看到有利於自己的一面,勝則大喜,敗則大悲,心情喜怒無常,恰如那些朝三暮四的猴子。

其實,成與敗,榮與辱,只是事物的一體兩面而已,實質上沒有變化。因此,執著於人生的是非榮辱,只會讓我們如朝三暮四的猴子一樣淺薄無知。

相關焦點

  • 無論形式怎麼變,本質只有一種 王家訓畫莊子
    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他很喜歡猴子,養的猴子成群,他能懂得猴子們的心意,猴子們也懂得他的心意。王家訓中國畫作品眾多猴子一聽很生氣,都蹦了起來。猴子們聽後都很開心地上躥下跳,都很高興對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這是《莊子·齊物論》中一則重要的故事,闡述一個哲學道理。
  • 莊子: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境界不夠
    :朝三暮四。宋國有個人養猴子,因為家裡比較窮,所以打算限制猴子們的食物。就跟猴子說:早上給三個橡子,晚上給四個橡子,這樣可以嗎?猴子們很生氣。猴子很開心得接受了。這個故事現在常用來形容反覆無常。但是莊子講這個故事的本意,是說對事物的不同看法就像「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一樣,本質上沒有不同,只是反映了同一事物的不同側面。
  •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 莊子
    莊周夢蝶「莊周夢蝶」的典故,讀過書的人都聽過。莊子,戰國思想家,哲學家。中國思想文化中浪漫主義的代表。莊子的書分為《內篇》《外篇》《雜篇》。他的一生,都在回歸自然與人,而不是社會人的狀態。莊子生活極其清貧、困頓,曾向一個管河道的人借米。現在的話說就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即便衣食堪憂,有人請求他去做官。他拿著魚竿,頭也不回,讓別人回去,說自己想做一個在泥巴裡活著的烏龜。
  • 莊子:人類為何一邊追求逍遙自由,一邊卻又蠅營狗苟?
    莊子將執著於人生的是非榮辱、高低貴賤的人,比作是朝三暮四的猴子。莊子說,養猴老人早上給它們三個橡子,晚上給四個,猴子們很憤怒;而養猴老人換成了早上四個晚上三個,猴子們則欣喜若狂。事物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不過是換了一種表現形式,就引起了猴子強烈的心理變化,這說明,猴子根本就無法探究到現象背後的本質,被自我淺陋的認識所束縛了。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 莊子為何強烈批判和嘲諷文明,劉慈欣《鯨歌》表達了怎樣的哲思
    朝三暮四,你被耍了卻很歡喜朝三暮四這個詞今天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情沒有堅定的決心,沒有原則、反覆無常且想法多變,但原本的含義是莊子用來比喻來說明人類社會折騰人折騰到如何你都無法自處和理解,嘲諷人類文明的含義。
  • 婚後朝三暮四,樂不思蜀,總讓人無法放心的三大生肖
    但她們也是最容易受傷的,所以每個女人都不想遇到渣滓,那麼十二生肖中最容易桃花泛濫的是哪些呢?豬:你知道豬哥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嗎?但是他們對待家庭卻是不同的,反而對自己的家人朝三暮四。不過他們很多時候也會因此在財運上受到很大的影響。有時候他們會被外面的爛桃花深深吸引,甚至樂不思蜀。即使結婚後,他們也很難改變自己的「豬哥」性子。所以如果你和生肖豬結婚的話,女孩們必須注意。
  • 魯迅為何一輩子都在「罵」莊子?阿Q是以莊子為原型創作的?
    在《逍遙遊》中,莊子先是借「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的鯤鵬消解現實中的種種矛盾,然後告訴我們:從天上看,地面上的一切都是沒有區分的,就像我們仰望天空一樣。接著莊子對蜩、鳩等進行了一番嘲諷,又用「遊無窮者」對列子進行了否定。
  • 超級容易見異思遷的星座男,朝三暮四,花心大蘿蔔!
    雙魚座的好感度就會下降,感情也會慢慢的冷淡下來,會很容易把注意力轉移到別人身上,面對外面的誘惑完全滿意任何的抵抗力,只要別人稍微勾搭下自己,內心的小心思就會特惠多,會完全忘記自己是已經有女票的人,雙魚來者不拒,見一個愛一個,朝三暮四,就是個花心大蘿蔔!
  • 我們今天讀到的《莊子》,為何與司馬遷看到的完全不同?
    《莊子》是一本奇特的書,其行文瀟灑飄逸、內容超脫、觀點新穎,歷朝歷代都是學者們研究的重點對象,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莊子》可能不是真的《莊子》,現在只能確定《莊子》內7篇是其所作,其他的都無法確定和考證,今天「王庶文講壇」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莊子》版本的流變
  • 莊子的《逍遙遊》:我們是灰雀,還是鯤鵬?
    莊子說宋榮子的德行已經被世上的人們讚譽,但依然未能達到最高的境界,因為他只是可以清楚地劃定自身與外物的區別、辨別榮譽與恥辱的界限;列子能駕風行走,但這樣做雖然免除了行走的勞苦,可還是有所依憑。所以,莊子認為即使是宋榮子和列子也沒能夠達到最完美的境域,不能算是完全的逍遙。那莊子認為的完美狀態是什麼樣的呢?「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 《莊子》給了我們一種安頓情緒的方式丨賈行家專欄
    一方面,快速的生活節奏與高昂的生活成本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一方面,「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地逃避更是遙不可及。同時,我們還不可避免地被裹挾在網絡巨浪中,分擔他人的大喜大悲與大憂。但是,無論多麼艱難,我們都必須要學會安頓自己。今天,作家賈行家在單讀開設專欄,首篇將從莊子講起。賈行家說,「天人和物我,只有莊子說得純粹,只有他和『我』親近。
  • 戀愛中,超級容易見異思遷的星座男,朝三暮四,三心二意!
    雙子座戀愛期間,超級容易精神開小差的雙子座,街上看見美女,總是會目不轉睛盯著美女看,很享受戀愛的新鮮感,一開始陷入愛情中,會用百分之百的誠意去談戀愛,希望每一天都在一起,生活得非常甜蜜友愛,熱戀中,雙子座眼中容不下任何人,只有自己最喜歡的人,
  • 莊子的「骷髏夢」
    話說,一天,古道西風瘦馬,莊子騎著一匹瘦馬,慢慢行走在通向楚國的古道上,凜冽的西風吹過,莊子瘦削的臉頰略顯陰沉,顧目四野,但見哀鴻遍野,骷髏遍地,兵荒馬亂後的悲慘景象讓莊子心生悲哀。莊子走到一顆枯藤纏繞的老樹下,驚起樹上幾隻昏鴉盤旋而起。
  • 下周,天真無邪,愛情豐富,朝三暮四,感情多難,陷入感情危機
    好奇是他們最顯著的特徵,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充滿著好奇,百無聊賴。出於好奇心,他們總是尋找不同的感覺。戀愛中,他們並不固執,許多人覺得他們花心,但這並非花心,而是他們性格的表現。下個星期,天真無邪,愛情豐富,射手座的人正處於感情危機之中,感情多難。
  • 莊子為我們揭示的10個人生哲理,做真我,快樂逍遙
    1快樂是一種感覺莊子認為最大的快樂是沒有快樂,最大的榮譽是沒有榮譽。人生的生死、貧富、榮辱、賢能與不肖,都是事物形式的變化,是天人運行的常道。懂得這些情勢,心靈就不會受到擾亂,才能保持內心的和諧寧靜,這就是天德。
  • 下周,桃花不斷,愛情似水,朝三暮四,多處泛情,情感極不穩定
    水瓶座水瓶的人比較傲慢,從各種舉止舉止中都能顯露出與別人不同的地方,他們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也正因為如此,許多異性喜歡這樣的人,所以他們身邊自然少不了許多異性。感情方面很謹慎,但這樣的豔遇卻層出不窮。
  • 這句話是莊子的負能量,還是莊子的大智慧?
    莊子是我國先秦時期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莊子在《莊子·外篇·胠篋》中的一段話。對於這段話,我們不能孤立地解讀。莊子的思想具有衝擊力,或者說具有能量;莊子的話語,閃耀著智慧的火花。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流行語。
  • 《莊子》中的經典名句,句句都是真理,提升你的人生境界
    我們自小就聽過「莊周夢蝶」的故事,中學時代語文課本裡的《逍遙遊》也讓我們對這位道家學派的思想大師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似乎永遠都是那麼無憂無慮,沒有煩惱。這既是因為他看透了,也是因為他想明白了,所以他不願意受所謂名利的羈絆,而是自由自在地做自己。
  • 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我們如何理解呢?
    出自《莊子·外篇·胠篋第十》,夫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也。這裡莊子做了一個比喻:江河乾涸枯竭、山谷就會空虛,山丘夷平、深潭也能填滿。同樣地,聖人全部消失,大盜也不會興起,天下便會太平無事。
  • 我讀《莊子》|為什麼莊子講: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我也聽說過莊子講過更有激進的說法:」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我更是感覺不能理解。直到我讀到莊子《胠篋篇》,對這些命題有了更深刻地理解。老子出關圖莊子是如何論述這些道理呢?他講到,人們為了防備開箱、撬櫃,掏兜的小偷小摸,往往採取加固、加鎖,繩索捆緊繩索的辦法,這些都大家公認為聰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