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堡社區:「四卡一單」服務居民最後一米

2020-12-22 蘭州新聞網

「我只有一個女兒在國外,平時感覺很孤單,多虧了你們的溫暖和陪伴,真的很感謝社區。」家住七裡河區建蘭路街道王家堡社區的邵桂珍老人感慨地說。

原來,王家堡社區工作人員走訪瓜州路504號時,得知了邵桂珍老人的情況,網格員許春花馬上告訴老人:「沒事,有我在不孤單,我每周都會來看您,有困難就找我。」以黨建為引領,王家堡社區把貼心服務送到居民身邊,截至目前已走訪服務了100多戶需求人群。

近年來,王家堡社區不斷深化拓展基層黨建工作的服務功能,創新打造了網格黨建「141X」工作模式,創新思路、改進方法,補齊短板、夯實基礎,不斷推動為民服務提檔升級、提質增效。

優化網格設置,提升治理能力。王家堡社區黨總支堅持黨建引領,把社區劃分為9個網格,並將3個支部內的9個黨小組分別劃入網格,切實將支部建在網格上,做到精準劃分、精細化管理,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同時,通過與轄區單位黨組織的融合共建, 整合網格各方資源,全力服務居民群眾。

拓寬信息渠道,方便居民訴求。社區首先通過入戶發放居民需求表,為社區黨組織為民辦實事找準著力點,並依託黨員大會、黨員學習教育平臺、召開居民座談會等形式,讓黨員群眾暢所欲言,提出有代表性、有共性的訴求意見。同時,居民可以關注社區公眾號及撥打社區服務熱線等方式提出需求。社區通過暢通需求渠道,公開黨員服務內容,真正做到了貼心服務。

完善信息收集,分類解決問題。社區打造「141X」網格黨建工作模式,在加強社區網格黨員隊伍基礎上,積極動員轄區熱心黨員、轄區共建單位的在職黨員下沉到網格,通過組織開展「陽光驛站」民情會、「民情熱線」、「一米陽光」微需求等一批社區黨建服務議事活動,發揮網格特色和資源優勢,推動網格黨員服務隊伍的建設,持續提升為民服務能力。

王家堡社區廣泛發動轄區黨員、轄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居民群眾、志願者等參與,聚焦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了解居民群眾所想、所憂、所急,做到說事渠道暢通、說事內容公開、說事記錄完善。同時,通過點單、派單、接單、評單的模式實現閉環服務。截至目前,社區與50多名黨員籤訂四卡,共完成接單50餘次。

整合多方資源,共駐共建共享。社區依託「網格黨建聯席會」,整合網格內各種資源,為居民提供特色服務。與省中醫院聯合,為轄區10位困難居民提供1000元的免費體檢;與區商務局、王家堡小學「牽手」合作,為居民提供政策宣講、課後輔導等「特約」服務;與社區衛生服務站、超高壓等單位「握手」共建,為居民提供義診、家電維修等「特殊」服務。

突出服務成效,居民代表評事。為避免服務事項出現決而不行、行而不實的問題,王家堡社區建立了「四卡一單」服務反饋及結果公示機制,建立由社區黨員和居民代表組成「回訪」小組,了解服務的滿意度,根據滿意度進行打分,對不滿意率超過1/3的事項,責成相關責任單位限期整改。社區辦成了一件件實事好事,獲得了居民頻頻點讚。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顏晨

相關焦點

  • 居民點單社區接單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微米」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顧曉 通訊員 田樂)為持續提升居民滿意度,越河街道興隆社區擴展 「線上線下」為民服務模式,線下通過網格員日常巡查走訪收集居民需求,線上居民按需「點單」,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接單」,將服務送到居民的心坎上。
  • 雙報到 雙報告|「群眾點單、社區派單、單位(黨員)接單」,這個服務...
    雙報到 雙報告|「群眾點單、社區派單、單位(黨員)接單」,這個服務模式不一般!日前,市推進城鄉社區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工作方案,決定在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下沉社區工作中,全面推行「群眾點單、社區派單、單位(黨員)接單」服務模式,著力解決社區居民各項「急難愁盼」問題,有效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
  • 群眾「點單」 志願者社區「線上問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北京市對社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降低了疫情社區傳播的風險,但也給一些居民生活帶來了不便。通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發揮自身優勢,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參與家園值守,根據群眾「點單」需求提供線上服務,開展「線上問診」,補充社區人手不足,服務群眾「最後一米」。疫情期間,通運街道荔景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活動平臺從線下移至線上,根據群眾「點單」需求,進行線上引導。
  • 打通社區超市服務「最後一公裡」,引領居民生活新方式株百5881...
    打通社區超市服務「最後一公裡」,引領居民生活新方式株百5881,便利超市黃河北路店 6月22日揚帆啟航 來源:株洲晚報  發布時間:2020-06-19 10:00:25  作者:劉春華   隨著新零售的提出,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逐漸走向一體化,新的零售業態逐漸成型,場景的價值重新回到大眾視野,社區新零售成為部分開拓者的練兵場
  • 杏濱街道康城社區:建設「智慧小區」 打通服務居民「最後一百米」
    圖一:康城二裡小區。(林志傑 攝)作為典型的「新廈門人」社區——杏濱街道康城社區現有居民3.3萬人,其中90%以上的居民來自全國各地。針對外來人員聚居、社區年輕化等特點,近年來,在杏濱街道的指導下,康城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結合「家住廈門」平臺試點,開展「智慧社區」創建,全力提升精準服務居民水平,積極探索社區治理新機制新模式。社區先後榮獲「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廈門市平安和諧創建示範社區」等榮譽稱號,被廈門市列為「智慧小區」建設示範點。
  • 90後直播帶貨居民點單 武漢"蒙面俠"志願者貼心服務
    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社區幸福時代的居民喻大叔點讚的「蒙面俠」,是一支由62名小區居民自發組成的志願服務隊。他們中有「90後」年輕夫妻志願者、「母女花」志願者,還有「00後」中學生志願者……每天奔走在社區,貼心為居民服務。  從2月底成立至今,志願隊對接商超運送5000多份肉類、4000餘份愛心菜,上門送藥送菜萬餘次。
  • 石家莊橋西區志願服務送溫暖 居民社區心連心
    石家莊橋西區志願服務送溫暖,居民社區心連心。·苑東街道為了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12月12日,苑東街道3514社區聯合恆愛社工組織、社會愛心企業等開展了「志願服務公益大型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扶貧產品、惠民產品等多種活動,並上門慰問了社區低保戶和困難戶。
  • 長沙銀行望城谷山社區支行開業 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
    5月16日,長沙銀行望城谷山社區支行正式開業。 開業當天,不少社區居民前來辦理業務。 華聲在線5月16日訊(記者 張鼎峰 通訊員 申苑)「以後在家門口就可以辦理金融業務了。」5月16日,長沙銀行望城谷山社區支行正式開業,舒適的環境和貼心的服務,長沙銀行在居民家門口打造了一個便民窗口。 望城區金融辦主任鄒偉澤,中國人民銀行望城支行行長羅棟,長沙銀行望城支行行長丁豐華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開業儀式。 據了解,谷山地處金星大道與銀星路的交匯處,是望城區與嶽麓區交界的前緣地帶。
  • 長沙:科普e站進入社區 打通居民群眾學習知識最後一公裡
    9月21日上午,科普e站在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街道四季花城社區揭牌。為社區科技小型成果頒獎。科普講座。小學生動手實踐。紅網時刻9月21日訊(通訊員 周瑤 記者 彭雙林)今天上午,一場主題為「科學破除愚昧,讓生活更美好」的科普活動在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街道四季花城社區舉行。活動中,來自開福區科技局、清水塘街道以及長沙市開福區鑫晨婚姻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領導和嘉賓一起為社區的科普e站揭牌。
  • 「五單共推」服務群眾「零」距離
    為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工作,打通宣傳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實現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紅花崗區迎紅街道圍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唱響時代主旋律」主題,積極探索推行「幹部找單 群眾點單 兩委派單 黨員志願者接單 黨工委驗單」五單共推的工作方法。
  • 上海中心城區最大保障房基地建成 彩虹灣四期居民「一站」辦全收房...
    圖說:彩虹灣墨翠裡迎來第一戶收房業主 新民晚報記者 楊玉紅 攝(下同)6月23日,上海市中心城區最大的保障房基地——彩虹灣四期墨翠裡啟動新房交付。防疫進入常態化,彩虹灣的物業服務公司採取了一系列保障服務措施,項目接待人員提前和業主預約接待時間,接待中心出入口實行單向動線設計,避免人員聚集或交叉接觸。走紅毯收新房「歡迎業主回家!」
  • 服務外籍居民,順義一社區「暖心翻譯」能講4種外語
    這樣的對話,發生在順義區雙豐街道魯能潤園社區。他們是通過韓語在交流。這是一位剛剛返京要開始居家觀察的韓籍居民,而與他對話的是社區招募的「暖心翻譯」樸仁淑。目前,在魯能潤園社區,像樸仁淑這樣的「暖心翻譯」有6人,語種涵蓋日語、韓語、英語和西班牙語。
  • 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不能刷醫保卡,巡查組督辦解決數萬居民難題
    楚天都市報11月14日訊(記者王榮海 通訊員陳強勝)11月14日,市民王女士對武漢市基層作風巡查十三組工作人員付婷婷說,現在龍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刷醫保看病了,我反映的問題解決了,我非常滿意,謝謝你們。
  • 蘭州新區新安社區成立關懷服務中心,結對幫扶社區困難居民
    為了推動鄰裡互助,挖掘社區內生動力,調動社區自身資源,形成 "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 的志願幫扶精神,10 月 25 日,蘭州新區中川園區新安社區聯合蘭州同心社會服務中心共同成立了新安社區守望相助長者關懷服務中心,通過居民自願結對幫扶困難老人,讓社區的老人享有 "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 黨員下沉聚合力 服務群眾零距離 福州長樂仁輝社區不斷提升居民...
    在職黨員、社區黨員、社區居民、業委會等力量群策群力,落實黨建工作、便民服務、政策宣傳。 強化陣地建設,仁輝社區還打造了近200平方米的「近鄰黨群服務中心」,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為小區居民打造溫馨之家。
  • 海澱:封閉社區居民有事您說話我們隨叫隨到
    將製作香囊的手工材料包進行充分消毒,由社區文教員送到了包括多個封閉管理社區在內的各個社區,交到居民手中,由居民在家中製作。同一天,永定路街道多個社區愛好繪畫的居民也沒有閒著,他們在各自家中共同聆聽了一場來自街道市民服務中心老師的國畫直播課,跟隨老師共同學習畫櫻桃。
  • 助老助殘、健康診療、家電維修……青島社區供需服務大集舉行
    兩年多來,李滄區委、區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習總書記「三放兩化」重要指示精神,以創建「全省城鄉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為抓手,以居民需求側和社區服務供給側有效銜接為主線,積極探索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的新路徑,構建新形勢下精準化、精細化服務群眾的新平臺。
  • 居民點單,紅色驛站派單,黨員志願者接單 紅色驛站為民辦事「快馬加...
    「我們代表全體曹新灣居民,感謝社區為灣裡辦了一件大好事。」12日上午,西塞山區花園路社區居委會格外熱鬧,曹新灣居民代表張桂香將一面錦旗送到社區書記徐春燕的手上。事情緣起7月13日,曹新灣居民曹祥生趕到社區居委會抱怨,「這麼熱的天,曹新灣公廁又臭又髒,蚊子蒼蠅到處飛,周圍居民怎麼住啊?」「你別急,我們馬上派人去看看。」接到居民反映後,社區幹部一刻也不敢耽誤,馬上組織人員實地查看公廁現場。
  • 關口街道佔佳社區建小區黨群服務中心服務居民零距離
    21日上午,關口街道佔佳社區鉑悅城小區居民黃先生陪女兒在悅讀圖書屋裡享受親子閱讀時光,不由地為小區的「鄰家驛站」黨群服務中心點讚。據悉,鉑悅城「鄰家驛站」黨群服務中心是目前關口街道正式啟用的首個小區黨群服務中心。今年,圍繞「黨建+微網格」工作,佔佳社區在鉑悅城小區先行先試,建成「鄰家驛站」黨群服務中心。
  • 要聞| 打造社區居民幸福生活的「鄰裡工程」 四川射洪以黨建為引領...
    「細胞」,著力推動治理重心下移,集中力量破解治理痛點堵點問題,打通了服務市民的「最後一米」。該市開展小區治理精細化服務,打造社區居民幸福生活的「鄰裡工程」,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暖了民心,開創了城市小區治理新格局。強化居民小區黨組織工作,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小區管家」。推動黨組織「觸角」從社區下沉到小區、樓棟,輻射到戶到人。開展居民小區黨建攻堅行動,推動符合條件的居民小區全覆蓋單獨組建黨組織,不斷提升黨的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