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鬼怪和神仙的故事佔了主導的地位

2021-01-20 龍女之笙

在我國古代小說中,活躍著許多鬼怪和神仙的藝術形象。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鬼怪和神仙的故事佔了主導的地位。小說話本繼承了這一文學傳統,向人們展現了一個鬼怪和神仙的世界。在唐代的話本中,《唐太宗入冥記》、《葉淨能詩》等,可說是表現鬼怪和神仙世界的代表作。至南宋時代,它又有了新的發展。

在《醉翁談錄》中,羅燁把表現鬼怪和神仙世界的「小說」話本又分為靈怪、神仙和妖術三類。這大概是他受到宋初巨型的小說類書《太平廣記》的影響所致。三者藝術描寫的側重點雖有不同,但從基本的思想和藝術傾向來看,則又存在著許多相同之處,很難將其截然分開。

現存的南宋靈怪、神仙和妖術類小說話本,有《西湖三塔記》、《洛陽三怪記》、《西山一窟鬼》、《陳巡檢梅嶺失妻記》、《燈花婆婆》、《藍橋記》、《董永遇仙傳》、《張子房慕道記》、《崔衙內白鷂招妖》等九篇。

靈怪、神仙和妖術類小說話本,儘管各篇具體的故事情節不同。但大多有一個固定的結構模式:一位未婚的男青年,遇上一個偽裝成美女的鬼怪,他們一見鍾情,結成夫婦,後來男子為鬼怪攝去精魄,面臨著生命的危險,經過道人的驅邪,才轉危為安等等。

《西山一窟鬼》敘宋代紹興年間之事:落第秀才吳洪,由媒婆介紹,娶李樂娘為妻,侍女錦兒從嫁,後他身體日漸衰弱,得癩道人作法,才解除邪魅,舍俗出家。小說中的李樂娘和錦兒都是鬼變成的美女,媒人王婆也由鬼變成。她們活著時都未能享樂,所以死後合夥撮合吳洪成家,以盡人間風流。然而好景不長,為癩道人窺破真相,徹底粉碎了她們的美夢。

《西湖三塔記》和《洛陽三怪記》的基本藝術框架和《西山一窟鬼》相似。前者敘宋孝宗時,臨安少年奚宣贊在清明節遊賞西湖時的一段豔遇。斷橋四聖觀前有位迷路的妙齡少女卯奴,奚宣贊把她帶回家。十餘天后,有個白婆婆前來認領卯奴,並邀奚宣贊去家中答謝。奚宣贊見白衣婦人「生得如花似玉」,不禁「心神蕩漾」,後共入蘭房歡會。

不久,白衣婦人竟遣人來取他心肝,幸得卯奴相助才逃出魔窟。原來,卯奴、婆子和白衣婦人是西湖中的烏雞、白獺和白蛇三怪變的。後得奚宣贊叔父施法,他才過上安寧的生活。後者敘河南府開銀鋪的潘松於清明節時去郊外遊春,遇到一位白髮女子,將他騙至一個破敗的花園。園中有一美貌的白衣娘子,盛宴款待他,並與之「同歸鴛帳」相娛。

後來,潘松發現這婆子、婦人和赤土大王要挖他的心肝下酒,在女童的幫助下,設法逃出虎口。由蔣真人將她們捉獲後顯出真身,原來是白雞精、白貓精和赤斑蛇三怪。這兩則小說的故事情節如出一轍,且作品中描述清明節景物和婆子、白衣婦人的三段韻文也大同小異。《洛陽三怪記》的情節更為曲折,似比《西湖三塔記》晚出。

而《陳巡檢梅嶺失妻記》的故事與以上三則小說話本稍有不同:宋徽宗時,儒生陳辛考中進士後,被授為廣東南雄沙角鎮巡檢司。他帶著妻子張如春赴任,途經梅嶺時,申陽洞洞主猢猻精見陳妻貌美,用妖法將她攝入洞中。後得紫陽真人救護,陳辛始得和妻子團聚。

小說中的陳辛是個「文欺孔孟,武賽孫武;五經三史,六韜三略,無有不曉」的讀書人,二十歲時金榜題名,榮登三甲進士。他同樣遇到了鬼怪——猢猻精。然而不是化成美女將他誘騙,而是貪戀他漂亮的妻子。正如回前詩所說:「君騎白馬連雲棧,汝駕孤舟亂石灘。揚鞭舉棹休相笑,煙波名利大家難。」其主旨意在宣揚人生道路的艱難。

表現神仙的小說有《藍橋記》、《董永遇仙傳》和《張子房慕道記》。這類小說中的神仙,大多是理想化了的藝術形象。它們不食人間煙火而能窺知世事炎涼,在仙界過著極樂生活。《藍橋記》中的人神戀愛,是何等的純潔和美滿。

裴航落第後,乘舟歸襄漢,道經藍橋驛,因口渴入一茅舍,得見一個名叫雲英的女子,生得「華容豔質,芳麗無比」,頓生欽慕,向老嫗求娶為妻。老嫗要他找來搗藥的玉杵,方才許婚。裴航歷盡艱難,精誠努力,終於覓得玉杵並搗藥百日。他與雲英成親之日,賀者紛紛,皆是神仙中人,後裴航也超生為仙。

相對而言,《董永遇仙傳》中講述的人仙相戀故事,更多地洋溢著世俗生活的情趣:孝子董永家貧,為了安葬亡父,只得賣身他人作僱工。天帝被董永的孝情所感動,遣天仙織女下凡,與他結為夫婦。仙女每日織絲,幫助董永償債,又生下一子,後仙女返回天庭,董永也受到朝廷褒賞,被封為兵部尚書,兒子也經母親指點升天。全篇重在宣揚孝行。

「孝感天仙至,滔滔福自洪」,仙界的幸福,正是人們傾心嚮往的。《張子房慕道記》則對人們這種嚮往神仙極樂世界的心態作了淋漓盡致的描述。話本敘述漢初的張良因見功勳卓著的韓信、彭越、呂布等三王被劉邦所殺,為保全自身,堅辭官職,一心入山修道。

漢高祖苦苦挽留,老母勸阻,都無濟於事。張良入山後,過著無拘無束、清閒快活的生活:「粗衣淡飯隨時著,草履麻鞋無拘束。不貪富貴榮華,自在閒中快樂。手內提著荊籃,便入山中採藥。去下玉帶紫袍,訪友攜琴取樂。」

南宋妖術類「小說」話本有《燈花婆婆》和《崔衙內白鷂招妖》兩則。《燈花婆婆》的篇幅雖短,但情節完整。話本敘唐開元年間,鎮澤有個諫議大夫劉直卿,因得罪權貴,棄職安居。妻子憂鬱成病,無法治癒。一日夜間,養娘剔去燈花,忽爆開,現出一個三尺來長的老婆婆,說:「有服仙藥在這裡與夫人吃。」

劉妻吃了藥,病體痊癒,但這婆婆卻不肯離去。「若有人一句話兒拗著他,他把手一招,其人便僕然倒地,不知什麼法兒,血瀝瀝的一副心肝,早被他擎在手中,直待眾人苦苦哀求,把心肝望空一撇,自然向那死人的口中溜下去,那死人便得甦醒。」劉家為此十分煩惱。後來,見他暗中鑽入鶯脰湖水底,始知為妖怪,請來龍樹王菩薩,遣神將其擒獲,現出本形,原來是三尺長一個多年作怪的獼猴。

《崔衙內白鷂招妖》敘唐開元天寶年間,崔丞相之子崔亞攜帶著御賜的新羅國白鷂到定山遊獵。在山中遇見大蟲、紅兔及骷髏三種妖怪作祟。後由羅真人斷妖,才得脫險,自此「定山一路,太平無事」。其篇尾詩說:「虎奴兔女活骷髏,作怪成群山上頭。一自真人明斷後,行人坦道永無憂。」可見小說主要宣揚除妖滅怪的重要,這也是妖術類小說話本的普遍題旨。

靈怪、神仙和妖術類「小說」話本,曲折地反映了市民的思想,在作品中出現的各種鬼怪神仙的藝術形象,都折射著市民的心靈世界,流露出市民對異己力量的警懼和防範心理,是他們的真實心聲。同時,他們也不願安居現狀,欲求幸福的生活,但嚴酷的現實,又使他們四處碰壁。

正如《張子房慕道記》中所說,他們「一怕火院鎖牢纏,二怕家眷受熬煎,三怕病患纏身體,四怕有病服藥難,五怕氣斷身亡死,六怕有難哭皇天,七怕採木花棺槨,八怕牢中展卻難,九怕身葬荒郊外,十怕蕭何律上亡」。

所以轉而把希望寄託於神仙世界的庇護,祈求冥冥之中的神靈給其帶來愉悅,於是「學道」成了他們理想的寄託。《西山一窟鬼》的篇尾詩說:「一心辦道絕凡塵,眾魅如何敢觸人?邪正盡從心剖析,西山鬼窟早翻身。」此詩一語道破了他們的心機。

南宋時期,儒、佛、道三教都得到迅速的發展。尤其是道教,由於封建統治者的推崇,逐漸取得較高的社會地位。靈怪、神仙和妖術類「小說」話本的發展,是時代的產物。透過這類「小說」話本描繪的鬼怪神仙世界的帷幕,可以看到我國中世紀社會的某些真實情景。

相關焦點

  • 淺談中國鬼文化:魏晉南北朝時期鬼文化為何盛行?
    ,本來此時咱們比較常見的古代小說照舊以明清朝為主,但魏晉時期的鬼怪小數大概是當時文人雅士更為流行而推崇的文學方式,其實志怪小說更多的是對付中國的妖妖怪魅的形象的書寫,雖然也是在描寫其時的時代!  以光鮮的形象呈現在人們的視角中,此刻以神靈鬼魅為論述工具的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思想大解放,文學見識大轉變的時期,箇中對「鬼」見識提供重要理論支撐的思想——釋教思想傳入中國。
  • 魏晉南北朝與隋唐時期的思想文化
    儒學的危機和科技文化的繁榮 (一)思想:儒學危機 1、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產生於東漢末年的道教在南北朝時形式逐漸完善,儒學獨尊地位動搖。同時,儒學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發展。佛教吸收儒學精神,逐漸本土化。
  • 魏晉南北朝時期,小說的強烈興盛,這對後世文學發展有何貢獻?
    在人們的影響中似乎明清時期才是小說繁榮昌盛的時期。我國四大名著中除《紅樓夢》以外,其餘3本都為明代所寫。而在中國古代的魏晉南北朝得到小說發展,大家又知道多少呢?對於後世的文學發展又有怎樣的貢獻呢?這些都成為了中國古典小說敘事的源頭。神話傳說在誕生之初就已經具備人物和情節兩個基本因素,而諸子百家書中的寓言典故也提供了借鑑經驗,使歷史上的人物,時間,地點,背景更為詳細。最早的小說在《莊子·外物》中是指瑣碎的言論,與小說觀念相差甚遠。
  • 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人鬼戀」的故事,也只是男人的思維場而已
    文章引言:魏晉南北朝時期,湧現出很多關於「人鬼戀」的小說、傳說,這種文化風俗是怎麼樣產生的,與當時的社會背景環境有什麼關係。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長期處於動亂,諸侯爭霸、南北對峙的時期。因此就出現了很多「人鬼戀」的故事。然而,所有「人鬼戀」的故事,都是以女性角度出發,女子主動引誘男子,女子就是罪魁禍首,在這樣的情景之下,男子既不用負責,有可以享受女子帶來的愛情、社會地位 ,使得男子在思維場上,得到極大地滿足。其實,魏晉南北朝「人鬼戀」的故事盛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 明清小說流行,其淵源卻能追溯到魏晉,不同時代下的文學大有不同
    距離明清時期還非常久遠,那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志怪小說,該時期的小說內容十分豐富,並且在一些故事上顯得撲朔迷離,頗具時代特色,因此非常值得探討。 明清小說與魏晉小說篇幅差異巨大,但卻受其影響 為什麼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志怪小說,與時代背景緊密相連呢,從該時期的小說前綴"志怪"一詞,便可以看出當時的小說內容,其實是非常充滿神奇色彩的。
  • 志怪小說真的很低俗,只會講鬼故事嗎?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現代人都為名士風度著迷,可為什麼和志人小說比起來,志怪小說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呢?志怪小說的沃土「中國本信巫,秦漢以來,神仙之說盛行,漢末又大暢巫風,而鬼道愈熾;會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漸見流傳。凡此,皆張皇鬼神,稱道靈異,故自晉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書。」
  • 說妖解怪:中國志怪文學發展的起伏歷程與日本妖怪文化發展的對比
    例如漢末的《異聞記》,魏晉時期王浮的《神異記》,南北朝時期的祖衝之的《述異記》,蕭繹的《金樓子·志怪篇》,不知作者的《八朝窮怪錄》,唐代牛僧孺的《玄怪錄》,鄭還古的《博異記》,宋代張師正的《括異志》,明代閔文振《涉異志》,以及家喻戶曉的清代蒲松齡撰寫的《聊齋志異》。因此之故,明代胡應麟在為小說分類時,遂將這一類文章統稱為「志怪」,並且一直沿用至今。
  • 動漫壁紙和故事,魏晉南北朝,很荒唐也不美好
    有的人為了壁紙,有的人為了故事。想寫寫東西,才發現是個動漫區的作者。只好這般掛羊頭賣狗肉了。說是動漫壁紙,其實也想你聽聽這些故事。沒什麼別的意思,壁紙也好,故事也罷,不過笑一笑就過去了。不曉得是什麼時候開始,有些人就很喜歡魏晉南北朝。
  • 品讀神話:你知道中國古代神話小說是怎樣發展而來的?
    此時的神話中充滿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勞動者的願望和世界萬物的生長變化都蒙上一層奇異的色彩。如我國最早的神話小說《山海經》中的神話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類的認識和願望的理想化。遠古神話故事中的素材,經後代作家們發掘、改造,給人的感覺總是常出常新。二、神話小說的發展1、神話小說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繁盛。
  • 閻步克丨變態與回歸: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歷程
    這樣在示意圖上,就看到歷代政治體制呈四大階段:周代貴族政治,秦漢官僚政治,魏晉南北朝士族政治,唐宋明清回歸於集權官僚政治,科舉官僚佔據了政治舞臺的中心。由此,魏晉南北朝史就展示出了其歷史特殊性。這個觀察角度就是「制度史觀」。制度史觀關注這麼幾點:一是「制」,即政治制度的結構變化,包括組織制度、管理制度和法律制度等。二是「人」,即政治勢力的結構變化,看哪種勢力佔支配地位。
  • 由華麗的辭藻,轉變為貼近民眾,文學的發展在魏晉時期出現變化
    文學體裁的豐富以及宗教化趨勢明顯 魏晉南北朝的戰亂局面,令這些擁有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特權優勢的氏族集團,無處施展自己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 探究中國古代魏晉南北朝配饗制度的演變與其帶來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古代歷史的一個轉折點,由於九品中正制度的興起,配饗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也出現了一定規模的發展,配饗是古代祭祀的一種,又稱配祭、配享或配食,配饗作為一種特殊的制度,自然針對特殊的人群。是在祭祀主神的同時,陪同祭祀一位或多位尊貴之神,配饗的實施者一般是帝王,也有少數為地方官或宗廟之主。
  • 筆談| 胡鴻:魏晉南北朝民族史研究的可能性
    較之先秦秦漢時期的民族史,魏晉南北朝時期資料更為豐富。紀傳體王朝史中專列的夷狄傳在此時期日漸完備,直至發展成為體例完整的「四夷傳」。十六國和北朝時期,來自北方邊疆的五胡諸族建立了王朝,因而像《十六國春秋》(部分保存於《晉書·載記》)乃至北朝四史都成了民族史性質濃厚的史料。這是此前時代不曾有的新現象。而且這些文獻是得到北族統治者首肯的官方正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視為北族的主體性表達。
  • 話說為何神仙志怪小說中會有這麼多神仙思凡、下凡?
    今天,咱們來說說這個話題,為何在傳統的神仙志怪小說中,總會有這麼多的神仙下凡、思凡,如此,令小編奇異不已,難道神仙也羨慕凡人的生活?不知道有沒有書友這般想過,反正小編覺得那些神仙是真坑,在傳統的小說中,想要成為神仙,除了那些踩狗屎運成仙的,基本上都是歷經劫數成仙的。
  • 魏晉南北朝服飾:寄顏雲霄閒,揮袖凌虛翔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飾在繼承漢代遺俗的同時也具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即大袖翩翩,飾帶層層疊疊,體現了魏晉南北朝獨有的優雅與飄逸出塵。或許因為北方遊牧民族的影響,中原男子在這一時代也開始流行上衣和褲裝。絝、褲互稱。
  • NO.399|怪力亂神(志怪小說)
    《山海經》《禹本紀》《伊尹說》兩 漢《漢武洞冥記》《漢武故事《十洲記》《蜀王本紀》《徐偃王志》《玄黃經》《虞初周說》《異聞記》魏晉南北朝>《旌異記》《列異傳》《靈鬼志》《靈異記》《冥祥記》《齊諧記》《神仙傳
  • 什麼是人妖婚戀小說?在中國古老的神話中就能找到
    人妖婚戀小說起源於古老的神話,中國小說中關於奇人異事的故事源遠流長,如《山海經》、《列子》、《楚辭》、《莊子》等先秦古籍中都有相關記載。魏晉志怪小說集《列異傳》中出現了最早的人妖婚戀小說,其後便出現了一定數量的同類小說。
  • 中國第一本「妖怪大辭典」,妖精鬼怪大集合,只為迷友推薦
    而那個高高的土坎,媽媽也告訴了我很多她小時候聽說和經歷過的故事。在媽媽小時候,土坎下面有修煉的大蛇,有一年夏天,電閃雷鳴,天空突然漆黑一片,在一片朦朧中,她看到土坎那邊慢慢飛起了一條大蛇,大蛇迎著閃電飛了過去,最後消失在了天空中。
  • 中國古代7本著名的志怪書籍,每一本都讓人拍案叫絕
    小時候,我們最喜歡的或許便是神話傳說、牛鬼蛇神之類的故事,甚至有些人聽各種鬼故事,即便是被嚇得哇哇大叫,依然樂此不疲。古人的想像力直衝雲漢,讓人不得不佩服,中國古典志怪書籍眾多,優秀作品也不乏其作。本期將為大家推薦7本優秀的關於神仙志怪的書籍,都是地道的中國古典書籍,原汁原味,讓我們一起領略大羅神仙、牛鬼蛇神的風採!01.《西遊記》:位列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無論是藝術特色還是思想內涵上,實在都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其影響程度和家喻戶曉的程度,相信已經到了無人不知的地步。
  • 好看的仙俠言情小說推薦,神仙鬼怪們的有趣愛情故事
    本期主推靈異神怪言情小說,偏仙俠類型,神仙鬼怪們的故事!1.上神來了 作者:青銅穗【文案】慕九仙路順遂,關鍵時刻卻卡住遲遲飛升不了。師父給她指了條明路,本來可以在天庭混一混等待時機達成所願,哪知道半路卻撿回個纏人精……她出門辦事,他揣著袖子望天:早點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