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延豐返鄉創業:我回村裡種野菜

2020-12-22 河北新聞網

馮延豐(右二)和工人一起在田間採摘野菜。

9月17日,馮延豐(左)和工人在車間查看野菜品質。

今年45歲的馮延豐是河北邢臺南和區郝橋鎮東薛屯村人,曾在外從事五金生意。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苜蓿芽、苦苦菜等很多以前被認為是雜草的野菜,現在都上了市民餐桌。瞅準這一商機,馮延豐決定返鄉生產便捷即食的野菜速食產品。

2016年,馮延豐把自己家的五畝地全部種上了綠葉莧菜,同時建冷庫、廠房,購買蔬菜清洗機、真空包裝機等。野菜產品一推出,就受到不少餐飲配料批發商的青睞。

經過幾年發展,馮延豐的野菜種植基地已發展到600餘畝,廠房面積達到4000平方米,年生產野菜1200噸,年銷售額700萬元,吸納周邊300餘人就業。

「下一步,我要多學習一些保健知識和野菜種植技術,生產出更多的野菜產品。」談到未來謀劃,馮延豐信心滿滿,並表示將免費提供技術,帶動周邊農民也一起增收致富。 朱旭東、邱洪生攝影報導

來源:新華社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洛陽這個退伍老兵返鄉創業 帶領鄉親們種車釐子、開服裝廠脫貧致富
    而且今年受疫情影響,這家廠不但沒虧損,還成功實現扭虧為盈,不僅在各縣建了6個分部,每月還要嘉獎貧困戶員工……  又聽說,這個村村民前些年種下的460多畝車釐子,明年春天就要掛果啦,可以採摘了哦……楊獻偉在車間督導生產  近日,洛報融媒記者驅車穿過起起伏伏的丘陵
  • 逐夢黑土地——返鄉大學生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經常聽到「好的農產品,賣不出去,老百姓增收難,村裡的年輕人越來越少」。2015年,王翯揣著攢下的錢,回到家鄉,創辦了芝米網,通過電商幫助鄉親們賣農特產品。起初,王翯把自己回鄉創業的想法告訴家人,他們都不支持,「考出去了不應該回來,國企那麼好,年薪10多萬元,別放下『金碗』端『泥碗』」。
  • 西充拓寬農民工返鄉創業路徑,2800人已返鄉創業!農民工返鄉創業...
    目前,農民工返鄉下鄉創新創業主體規模正不斷壯大,創新創業內生效力持續增強。 精準施策 為返鄉下鄉創業注入鮮活力 西充縣圍繞創新機制促進創業模式多樣化、立足稟賦促進創業業態差異化、以點帶面促進創業發展規模化,不斷為返鄉下鄉創業注入鮮活力。
  • 【青春興晉●奮鬥有我】青年返鄉創業 種植火龍果圓致富夢
    【青春興晉●奮鬥有我】青年返鄉創業 種植火龍果圓致富夢 2020-12-23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回家鄉 看變化|河北省張北縣老鴉河村:農村政策好 返鄉創業忙
    農村政策好 返鄉創業忙——在張北縣油婁溝鎮老鴉河村「你別小看這頭牛,可不便宜,它肚子裡還懷著牛犢呢,下了犢,養3個月就能賣一萬多塊。」10月3日,我剛回到老家張北縣油婁溝鎮老鴉河村,今年回鄉搞養殖的五叔,就指著一頭高大的肉牛高興地說。同壩上所有鄉村一樣,我老家農村土地貧瘠,幾十年來,農民們廣種薄收靠天吃飯,往往辛苦勞作一年僅能勉強餬口。二三十年前,不甘於貧困的五叔李鳳全同村裡其他許多青年一樣,外出打工謀生。當過泥瓦工、技術員,也幹過小包工頭。風雨幾十載,終於在城市置了房,給兒娶了妻。
  • 繁城小夥返鄉創業 致富不忘鄉鄰
    繁城小夥返鄉創業 致富不忘鄉鄰 2020-12-23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賴悅東:返鄉創業種南薯 鋪就村民「致富路」
    五華岐嶺黃福村農村漢子賴悅東,他憑著一股拼搏的闖勁和對家鄉的眷戀,致富之後仍不忘回報家鄉,利用自己積累的資源返鄉創業,帶動家鄉父老一起種植南薯致富,為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基礎,並一躍發展成為梅州市、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五華縣電子商務十強企業、十佳手信產品等榮譽。
  • 李德壽:返鄉創業 從沙發起步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政府對農民工返鄉創業優惠政策的出臺,激發了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開始選擇返鄉自主創業。2016年,返鄉農民工李德壽回到家鄉湖北省黃崗市羅田縣白蓮河鄉李家垸村,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李德壽告訴我們「在外面打工工資低,自己也不夠用,想幫助家族無能為力。後面還是決定自己創業,因為我自己也在家具廠幹過多年,回來之後就開了這個沙發廠,走上了創業之路。」
  • 夏吃野菜正當時,農村這3種「網紅」野菜,一定不要錯過!
    其實在農村老一輩農民眼裡,野菜都不是美食,那是不得已而吃的菜,味道都多多少少會有些苦澀。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慢慢有了合理膳食的觀念,野菜因其豐富的營養和膳食纖維,又度成了餐桌上的「網紅」。農村田野野菜種類多著呢。
  • 貼心服務吸引「歸雁」返鄉創業
    「返鄉創業初期,我的啟動資金不夠,在縣人力社保局幫扶下,向銀行貸了一筆錢,還享受了貼息,對創業的資金周轉幫助不小。」 一說起創業擔保貸款,慶元縣劉李芬電子商務服務部總經理劉李芬眼神中充滿著感激之情。
  • 延豐公益志願者為孤寡老人打掃衛生
    老屋裡又黑又髒煤氣灶上,放著沒手柄的炒鍋,延豐公益服務中心特地購買煤氣灶、煤氣灶架、電飯鍋、炒菜鐵鍋等廚房用品送給老人。中午,延豐公益還購買餡料和餃子皮,10多位志願者齊動手包起了餃子,還從鄰近百姓家借來鐵鍋煮餃子。
  • 返鄉創業的「歸雁」是什麼吸引他們留在大巴山
    近年來,巴中一方面積極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出臺各類回引政策,在稅收減免、用地支持、金融服務等方面給予優惠,為農村扶貧產業注入了發展動力。「路、水、電都不愁了。返鄉創業,在工商登記、稅費減免等方面還有優惠。」何九江2015年回到老家做電商,幫村民在網上賣醃臘製品、豆瓣醬等土特產品。去年,何九江公司的銷售額達到280餘萬元。
  • 大學生返鄉種「網紅芭樂」:農村越來越有希望
    龔雯 攝中新網漳州9月2日電 「『網紅芭樂』去年產量30多萬斤,今年預計產量80多萬斤,銷售額900萬元(人民幣,下同)……」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金星鄉院前村的「網紅芭樂」果園裡,返鄉創業的大學生李向鋒、陳曉冬夫妻倆為村民算著收入帳。看到今年的芭樂品質有保障,陳曉冬夫妻倆展開笑顏。
  • 魯山縣張店鄉:返鄉創業作貢獻 美麗鄉村展畫卷
    當地的群眾反映,幾年前,劉灣村還是一個髒亂差的後進村,在武須臣等返鄉創業人士的鼎力支持下,一步步蝶變為一個環境優美、產業興旺的新農村。武須臣早年在廣東做玉器、陶瓷生意,發家之後,2016年返鄉創業,被推選為村黨支部副書記。
  • 村裡小芳原來是這麼創業的?
    盤石店鎮潘家溝村是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小山村,相對來說,交通閉塞,發展落後,村裡的主要經濟作物以種植大櫻桃為生,但是由於大量櫻桃賣不出去,很多老百姓都面臨著伐樹的困境,張芳的公公就是其中一位。村裡小芳:「其實我真的是有點於心不忍,我就覺得咱幹嘛把種了這麼多年的樹砍了?
  • 【回眸「十三五」】外出打工開眼界 返鄉創業富鄉鄰
    【回眸「十三五」】外出打工開眼界 返鄉創業富鄉鄰 2020-12-23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涼山這些返鄉下鄉創業明星個人和企業被通報表彰
    點擊「涼山日報」關注我哦12月17日,省政府在廣元召開全省推進返鄉下鄉創業工作暨表彰大會。會議通報表彰了郭應娟等200名「四川省返鄉下鄉創業明星」,以及成都市紅珊瑚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100名企業「四川省返鄉下鄉創業明星企業」。
  • 返鄉「鋼琴手」如何「種活」板慄樹?
    提示:當紅創業—新時代下創業正當紅! 「新農人」種活「老慄樹」 懷柔小夥返鄉創業記 可就在畢業時,他卻放棄了這份事業,返鄉加入由父親創辦的板慄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為一名「新農人」。 「『夏天看慄花,秋天收板慄』這是我難以忘懷的童年記憶。」土生土長的懷柔人李思鵬,至今還保留著每天吃板慄的習慣。在他的老家渤海鎮,幾乎每家每戶都種板慄,是當地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 慶元縣人力社保局—貼心服務吸引「歸雁」返鄉創業
    「返鄉創業初期,我的啟動資金不夠,在縣人力社保局幫扶下,向銀行貸了一筆錢,還享受了貼息,對創業的資金周轉幫助不小。」一說起創業擔保貸款,慶元縣劉李芬電子商務服務部總經理劉李芬眼神中充滿著感激之情。  在外打拼多年後決定返鄉創業的劉李芬因缺乏創業資金,去年向慶元縣人力社保局申請了5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今年享受了擔保貸款貼息17000多元,兩年來帶動就業50餘人。  為吸引「歸雁」返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慶元縣人力社保局以「好政策+優服務」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強有力扶持,讓他們安心創業。
  • 餘慶構皮灘鎮:能人返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
    「能人返鄉創業不僅帶回了資金和技術,更帶回了發展新理念、新模式、新業態」,連日來,在餘慶縣構皮灘鎮齊坡村九洞山茶園,一個個忙碌的採茶身影,一張張洋溢著滿足的笑臉,見證了能人返鄉創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