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將是未來智慧教育必不可少的工具

2020-12-15 電子發燒友

AI將是未來智慧教育必不可少的工具

孫亞慧 發表於 2020-12-14 14:12:32

把人工智慧裝備引入課堂是「智慧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第一實驗學校請來機器人「老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在歡樂愉快的氛圍中,啟發孩子們勤於思考,激發他們的探索熱情。

第二屆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近日在京舉行,會議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舉辦,探討智能時代人類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研究未來教育發展戰略和育人方式。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教育所帶來的極大衝擊,大規模線上教育加速了技術革命與教育變革的進程,一系列新技術展示出巨大潛能,人工智慧時代的需求無疑也發生了重要變化。中國一直在進行著「人工智慧+」的教育創新,智能技術與教育的融合正成為催化劑,重塑課堂、學生、教師三者間的關係。

智能化教學 個性化發展

近年來,中國對人工智慧與教育融合發展的認識程度不斷加深,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智能教育發展的政策性文件。

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正式發布,其中提出,要加快人工智慧高端人才培養,建設人工智慧學科,發展智能教育。2018年,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從高等教育領域推動落實人工智慧發展。去年2月,《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正式發布,提出加快推進信息化時代的教育變革,建設智能化校園,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向人們展示了變革教育的巨大潛能。幫助每個人獲取駕馭新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正是教育的使命所在。應當加快發展更高質量的教育、更加公平包容的教育、更加適合每個人的教育、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為每個人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實現教育與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

疫情下,在線教育服務提供平臺也在發力,停課不停學,新技術的應用推動著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好未來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白雲峰表示,人工智慧與教育的融合正在走向教育生態的縱深領域,推動了從教育理念到教學技術的創新與變革。通過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的發展,以在線教育為載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正在打開學習過程的「黑匣子」,讓因材施教成為可能,一幅智能教育的未來圖景正在顯現。

技術創新湧現 重構傳統課堂

一些地區和學校開始了人工智慧與教育教學融合的深度嘗試。在北京、上海等地,智能教學助手和智能學辦能夠精準回應學生學習需求,並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差異設計了多種版本。

在廣州、武漢、西安、青島等地,人工智慧課正在中小學逐步鋪開,以推進人工智慧與學科教學融合研究。

在高校,人工智慧成為教學中的重要輔助。清華大學依託智慧教育教學工具,師生可以實時溝通,為課堂教學互動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北京師範大學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中,預測了未來人工智慧教師的功能角色,包括自動閱卷、血液診斷、心理輔導、體質健康監測、個性化教學指導等12種重要角色……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表示,面對以智能技術促進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根本轉變、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的創新人才這一重要課題,中國從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教師角色轉變、課堂形態轉變、評價體系轉變等4方面做出了探索。在此過程中,線上線下結合的體驗式學習、項目制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以及疫情期間成效顯著的彈性學習與自主學習,正逐漸成為主流學習方式。同時,教師知識性的教學角色會部分被人工智慧取代,因此能夠從繁重的重複性勞動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引導和培育之中。

加強國際合作 縮小數字鴻溝

一組數字可以更清晰地反映出中國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如今,中國中小學(含教學點)網際網路接入率達99.7%、98.7%的學校網絡帶寬全部達到100兆以上,95.2%的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學環境大幅改善,基本建成國家素質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全國師生網絡學習空間開通數量突破1億個,慕課學習人數達到313.1億人次。教育信息化正在為構建平等面向每個人、適合每個人更加開放靈活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發揮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想要創造「技術向善」的智能教育體系,進一步平衡遠程教育的覆蓋面,縮小數字鴻溝,為各國學生提供公平、開放、個性化的教育方式,離不開國際合作與交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幹事賈尼尼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規模流行加速了全球對於新興技術開發領域的合作需求。只有通過合作,技術才能使所有人受益,而不是進一步擴大不平等現象。

技術進步的同時卻也加劇了數字鴻溝,使其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主席莫庫伊援引的一組數據令人擔憂:根據近期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國際電信聯盟所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高收入國家,87%的兒童和年輕人能夠接入網際網路;但在低收入國家,這個數字只有6%。全世界有22億25歲以下的兒童和年輕人家中沒有接入網際網路——其中有10億居住在亞洲和非洲。

「這場疫情再次說明,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國利益緊密相連,彼此依存,合作應對挑戰是國際社會唯一選擇。」中國教育部副部長、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田學軍如是說。

若想要縮小數字鴻溝,實現包容性發展,各國必須攜手同行。正如田學軍所言:「我們必須立足共同利益,以團結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見,相互尊重,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充分發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智能教育領域的引領和協調作用,共商合作機制,共建交流平臺,共享優質資源,幫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教育發展,共同推進實施2030年教育議程,打造智能時代教育共同體。」
責編AJX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整合零代碼+AI+雲原生技術,「速優雲」布局智慧教培和智慧社區
    目前速優雲的核心SaaS產品主要分布在智慧教培領域,包括:貝咖智教、貝咖打卡和貝咖成長檔案。預期未來每月將推出一款新產品、每周推出至少一款輕應用。以貝咖智教為例,速優雲提供的SaaS產品以覆蓋完整價值鏈為最終目標,除圖中主要功能外,諸如自定義問卷表單、考試/題庫、活動海報分享、主題圖片自動生成、線索智能呼叫等功能以輕應用形式呈現給客戶,方便客戶靈活按需選購。
  • AI 改變未來,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我國要推動智慧教育走向世界前列
    12月11日,「AI改變未來——未來教育2020峰會」在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全國各地教育界、科技界、產業界專家教授、企業負責人等500餘人共聚一堂,針對科技賦能與教育創新、教育新業態新模式、智慧教育等話題,深入探討智能時代下的教育創新與變革。
  • 中澳實驗學校與好未來智慧教育開啟全面戰略合作_綜合_江西網絡...
    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實驗學校董事長李愛君、好未來戰略顧問孫錫銘分別代表雙方籤約,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實驗學校校長郭雲峰、好未來智慧教育總經理王魯見證籤約儀式。圖片:好未來智慧教育戰略顧問孫錫銘(左)與中澳實驗學校董事長李愛君(右)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基於網際網路、大數據的教育應用基礎,構建產學研戰略合作和協同發展的新模式,並融合創新現代化全媒體教學模式和教育管理評價服務模式
  • 國際智慧教育展:精準教學助力未來教育發展
    智慧教育領袖峰會暨渠道萬裡行(以下簡稱「渠道萬裡行」),作為SmartShow 2020 第七屆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貫穿全年的系列先導活動,旨在針對全國各地教育信息化差異性熱點和需求,集結各路大咖探討,打破思維邊界桎梏,助力當地渠道商由「重集成向重服務」轉型。
  • FXCM與Capitalise.ai合作提供自動化交易工具
    原標題:FXCM與Capitalise.ai合作提供自動化交易工具   交易自動化平臺提供商Capitalise.ai和
  • 好未來發布AI開放平臺,基於AI產品發力ToB業務
    這些工具、數據、方案都可以提供給教育培訓機構、公立校、開發者、內容供應商、科研機構等,進行直接使用或二次開發。3大行業解決方案,核心是WISROOM智慧課堂3大行業解決方案包括AI課堂方案(WISROOM智慧課堂)、AI課堂守護和作業批改/批搜。好未來AI課堂方案的代表是WISROOM智慧課堂。
  • 未來美學 丨 美術是一種智慧教育
    當今的少兒美術領域,美術教育的意義從本質上並沒有發生多大的改變,主要還是培養審美觀念和感官體驗,但美術不僅僅停留在繪畫的層面,在人文教育的大的環境下,美術教育也不再是單純的在表現對象和表現技法方面的放開,而是從"表現式"向"體驗式"教學的轉變。
  • 未來教育下,智慧圖書館該如何空間重構?
    由此可見,空間重構對於孩子的學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的學習空間也不僅僅是打造一間智慧教室,校園智慧圖書館更應該注入未來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那麼,空間重構到底該如何運用到校園智慧圖書館裡呢?
  • 師大教育打造AI個性化教學,提升學習效率
    師大教育打造AI個性化教學,提升學習效率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逐步改變人類的生活、工作、學習等方方面面,「AI+教育」不再是人類對未來的創想,而是眼下正在發生的教育革命。課程改革、課堂改革、教學模式改革已經成為了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每個教學單位都在積極地探尋適合自身的教學特點。
  • AI教育機器人5G全息投影等亮相數字中國峰會 呈現「未來教育」樣板
    10月12日,在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AI教育機器人唐鈺正和參展觀眾打招呼,她不但能回答提問,還可以背誦古詩詞、甚至現場抖機靈,說自己「年紀還小,不能談戀愛」。  在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福建省網際網路龍頭企業網龍公司攜101智慧教室、5G全息投影、AI教育機器人等多款解決方案及智慧教育產品亮相展覽會,呈現「未來教育」樣板。
  • 教育智慧視角下的學前師範藝術教育改革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將人的行為「理性」分為兩種: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價值理性」重視行為的意義和人類福祉的美好追求,如倫理的、美學的、宗教的等,強調動機和手段的合理,不計較結果。而不忘初心、責任感、美感是「價值理性」的體現。相反,「工具理性」強調技術和效益最大化,忽視情感和精神價值。[6][7]「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是對立面的統一,偏重哪一種理性都會導致因理性偏差帶來的各種問題。
  • AI顛覆未來教育,麥奇教育科技碰撞人工智慧火花
    12月17日晚,在麥奇教育科技(iTutorGroup)上海總部,圍繞「AI顛覆未來教育」這一主題,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委員、平安科技副總工程師、美國佛羅裡達大學人工智慧博士後王健宗展開了一場精彩的分享。從AI教育發展現狀,到AI教育應用場景,他一一道來,深刻精闢、啟迪人心。
  • 小智測評|智慧教育 「大力」出奇蹟
    10 月 29 日,字節跳動在 「大教育 · 新科技」為主題的教育品牌暨智能作業燈發布會上,正式宣布第一個獨立品牌——大力教育,同時發布了大力智能作業燈硬體產品。當然,對於重點布局教育產業的字節跳動來說,或許大力教育是出奇蹟的地方。本期小智測評的主角,就是這款致力於用科技賦能教育的大力智能作業燈。
  • 好未來教育研究院:人工智慧將重塑教育新形態
    本次論壇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好未來教育研究院協辦,以「創新與變革: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為主題,邀請來自學界、政界、產業界的專家學者、企業領袖,討論分享教育發展的前沿理念與實踐經驗,為推動中國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王國慶受邀在主論壇發表主題演講,分享好未來在教育的創新與變革中的探索與經驗。
  • 方正電子攜「智慧教育」方案亮相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
    方正智慧教育整體解決方案以移動互聯技術、移動終端觸控技術及雲計算技術為技術支撐,面向教育管理機構、老師、學生、家長提供智慧教育服務,包括智慧課堂、智慧校園、教育雲平臺、教育資源服務、網際網路教育服務等解決方案,致力於推動教學模式創新,助力學習方式變革,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通過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現從以老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協作、情境式教學模式轉變
  • 網龍旗下普米聯合康佳推出新一代智能教育平板 持續發力智慧教育
    教育領域的數位化浪潮,對教育產品的適配性提出了更高要求。6月1日,康佳集團旗下康佳壹視界與網龍網絡公司旗下華影教育科技召開「康佳-普羅米休斯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新產品線上發布會」,推出全新智慧教育產品——「康佳-普羅米休斯智能教育平板」。據了解,這款產品融合了業界領先的教育技術,並搭載超百萬優質教學資源、多元化的互動工具、多樣化的作業方式,為全球師生提供服務。
  • 「易啟開學·AI智慧平臺」發布讓教育飛入尋常百姓家
    8月28日,由清大明韻,昕藝程股份、中國科學研究院根尖科技、炫佳網絡科技、博茂擇優·博成教育等業界權威科研團隊聯合打造的易啟開學·AI智慧平臺於在廈門發布,據悉,科技賦能教育將走進千家萬戶,服務全中國、全球更多的孩子開啟教育之路和學習之路,讓教與學更容易。
  • 記者帶你逛數字峰會:AI機器人、5G全息勾畫「未來教育」
    AI教育機器人、5G全息投影等本次峰會展出的系列智慧教育產品。 AI教育機器人進課堂當助教 「您好,我是AI助教唐鈺老師,很高興認識您!」在網龍展區的101智慧教室內,AI教育機器人唐鈺正和參展市民打招呼。
  • 升學教育:AI技術賦能下的在線教育未來將走向何方?
    而隨著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用戶體驗和技術升級的市場容量也在持續增加,升學教育也好,職業教育也罷,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已經成為在線教育體驗提升的重要途徑之一。 且教育教學效果模糊。那麼,對於在線教育產品的使用者而言,應當緊跟時代發展趨勢,不斷嘗試更加智能化的教育產品。對於企業自身而言,則需要在堅持教育屬性的前提下,不斷探索和打磨技術平臺,為受眾提供更精細化、體驗感更好的教育產品。
  • 「AI智能教育」品牌英語趣配音,參加央視「雲生態·話未來」教育...
    以「雲生態·話未來」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教育論壇為主題的2020年度央視網教育盛典12月8號開幕,大會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主辦,央視教育發展論壇涵蓋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國際教育、在線教育、教育科技與大數據等不同教育類型,廣聚教育界專家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