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萬億元藍海市場 物管行業「服務為王」時代來臨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張敏

12月25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房地產資本峰會——乘風·求變2020物業管理資本論壇」在京成功召開。

2020年,疫情突襲,物業服務企業奮戰在抗疫第一線,在保障社區安全的基礎上,成為連接政府管理和社區需求的重要紐帶,其社會價值得以體現,在發揮管理職能的同時,物業企業也越發重視開展增值服務。2020年,物業服務企業乘著資本市場的東風,前赴後繼推進上市融資進程。

睿信諮詢總裁、睿觀研究院院長郝炬在論壇現場表示,在未來五年到十年內,物業服務行業一定會成為擁有百家上市公司、整體市值超萬億元的大行業。

那麼,物業行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從單一的綠化、保潔到業務邊界不斷拓展,物業服務企業還能帶來哪些創新和發展?如何讓增值服務實現突破?哪些企業有望在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物業行業的「中場戰事」:

增值服務、多元化之路

2020年,物業行業上市腳步持續提速,越來越多的物企正邁進資本市場。在行業服務和商業模式同質化的情況下,增值服務將重塑物業的價值。當前行業內企業不斷拓寬業務邊界,開展新的增值服務,試圖創造更多元化價值,實現多元化的收入格局,這成為當前物業企業的「中場戰事」。

「疫情只不過讓大家一下子把社區增值這部分業務更加聚焦放大了,其實物業公司整體的商業模式沒變。」睿信諮詢總裁、睿觀研究院院長郝炬認為,這個行業一直在向前走,2018年、2019年的主題是業態升級,在2019年到2020年開始切入城市功能。2020年,又開始進行社區增值業務創新。

在奧園健康生活集團常務副總裁雷易群看來,疫情下物業管理起到了為政府解決最後1.5公裡管理的功能。未來,物業公司可以在社區街道管理服務上做出嘗試,還可以在業態類別和服務類別上進行升級。

中國物業管理行業服務包括住宅物業、商業物業、寫字樓、公共物業、產業園、學校、醫院及其他物業。隨著城鎮化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物業管理已成為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物業企業加大增值服務背後,比拼的是綜合實力和資源整合。

在萬物梁行北京區域總經理趙振興看來,企業做到收入多元化,最主要的還是要歸因於客戶的需求。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給物業公司收入的多元化提供了機會。「物業公司發掘了客戶需求,但不能匹配怎麼辦?對於我們來講,就是資源的整合。比如萬物梁行,本身有萬物雲、住宅、城市物業服務,還包括戴德梁行的母公司,有租賃、代運營、管理等等。匹配母公司的資源給到客戶,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價值。我相信,這個模式帶來的收入將實現多元化,而且量級不小」。

未來十年

行業總規模將超2.5萬億元

東方證券發布的研報認為,到2030年,基礎物管物業市場規模達1.7萬億元,行業總規模將超過2.5萬億元,增值服務將成為企業估值的重要錨點。

在郝炬看來,物業企業開展新的增值業務會遇到多重挑戰:在管規模相對比較分散時,對於中型甚至大型物業公司來講,如果沒有做到聚焦,實際上是一個流量陷阱。真正開展專業服務,即所謂社區增值服務時,會面臨所在行業原有競爭企業。此外,物業公司還面臨專業人才稀缺等問題。

如何在這一場行業長跑中保持領跑不掉隊?藍海行業但競爭加劇的背景之下,企業「行穩致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鴻坤物業總經理吳國卿認為,每個企業不一樣,企業文化、人才都是企業發展的核心。

郝炬認為,最核心的一點是服務的品質,另外一個重要的指標是社區文化。此外,物業公司屬於人力密集型的服務企業。行業同質化越來越強,因此加強人員的培養,保持良好的競爭力,是公司發展的關鍵之一。未來不管是增值創新、服務提效,還是業務體驗的提升,還是要落實到科技上,真正用科技來改造服務的流程、過程和品質監控,還有服務的交互。

鴻坤物業總經理吳國卿表示,未來是機遇和挑戰並存,每一個企業做好既有業務的同時也要參與到更多城市運營當中,國家也需要企業參與來,體現行業的價值。

萬物梁行北京區域總經理趙振興則認為,現在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所以公司要服務更多的客戶,服務客戶更多的需求。

相關焦點

  • 「服務為王」時代來臨 2020物業管理資本論壇在京成功召開
    來源:證券日報近幾年,物業服務企業正在逐步從房地產開發產業鏈末端環節中獨立出來,轉變為有著豐富商業內涵的市場主力。眾多物業服務企業在2020年社區抗「疫」的進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同時物管企業紛紛乘風破浪奔赴資本市場。
  • 行業預測:2021年仍是物管行業發展大年 3至5年有望增至2.4萬億元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原標題:物管行業規模3至5年有望增至2.4萬億元● 本報記者 張軍住建部等十部門日前發布《關於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鼓勵物業公司運用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鼓勵物管公司向養老、託幼、快遞收發等領域延伸
  • 圓桌論壇一:「服務為王」時代來臨了嗎?
    來源:證券日報圓桌論壇一主持人:第一場圓桌的主題是「服務為王」時代來臨了嗎?主持人:叫萬能帶貨的時代,只要你這個行業找到一個帶貨的點就行。郝炬:但是這裡面有幾個定義,第一從資本市場或者業務發展角度看數據,其實如果按單方業主增值收入來講,比如做得比較好的綠城。這幾家做得比較好一些,資本市場認可率挺高。開展新的增值業務的時候,物業公司開展很多挑戰,有三個方面。
  • 萬億級市場引發物業分拆上市潮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傳統房地產開發領域利潤率整體下滑。與此同時,物業行業萬億級市場規模引發新的想像空間。在樓市持續調控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上市公司開始通過分拆物業板塊上市的方式來拓展融資渠道,尋求業務新增長點。  年內新增13家物業企業登陸港股  2020年以來,物業企業上市成為資本市場一道新的風景線。
  • 物業行業迎來大分化時代 碧桂園服務獲資本市場青睞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編者按:回顧過去幾年物業管理行業發展歷程,物業服務企業正在逐步從房地產開發產業鏈末端環節中獨立出來,轉變為有著豐富商業內涵的市場主力。物業管理行業的經濟貢獻和社會貢獻也持續提升,眾多物業服務企業在2020年社區抗「疫」的進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為保障業主健康和生命安全,打贏疫情狙擊戰做出了重要貢獻。
  • 萬億市場來臨,直播會成為2020年的行業黑馬嗎?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預計今年中國在線直播的用戶規模將達5.24億,市場規模將翻一番,接近萬億元。從李佳琪、到薇婭,再到羅永浩等等,眾多直播帶貨「網紅」爭相入局的背後,實際上是資本市場對直播經濟前景的良好預期。
  • 2020中國物管行業綜合實力排行榜 | 奇點年度排行榜
    本次評選活動涵蓋商業地產、物業管理、長租公寓三大領域,將從行業發展、企業實力、公益幫扶、產品升級、人物影響力等多個維度展開評選,推出十大行業價值排行榜,致敬大時代下具有標杆意義的人物、企業和項目。
  • 數據揭秘山東物管行業現狀:薪酬兩極分化,難覓「年輕態」
    據統計,山東省現有超10000家物業服務企業,從業者65萬餘人,為2.7萬個住宅小區等項目提供物業支持服務。你對物業滿意嗎?物業應該負責哪些工作?哪些人從事物業管理工作?齊魯人才網調取平臺及網絡數據,力求為大家描述真實物管人職業現狀。
  • 物聯網時代的物管戰略:寫字樓場景運營解決方案
    物聯網行業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正迎來發展熱潮。可以說現在的物聯網已不再停留在紙上談兵,它真正走入了我們的生活中,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智能系統都用到了物聯網技術,包括建築行業和物管行業。建築行業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智能建築、智能物業時代漸漸來臨。
  • A股再融資嬗變:160字催生出12萬億元市場
    風起於青萍之末,短短160個字,在近30年間,催生出一個高達12.36萬億元的A股再融資(僅指股權再融資,下同)市場,是IPO募資金額的3.4倍。  這是制度改革釋放的資本力量。30年波瀾起伏,再融資制度幾經改革,向著市場化的方向持續邁進;30年謀新求變,再融資手段隨時代發展而日新月異;30年碩果纍纍,6690份再融資方案助推了一大批企業走向高質量發展。
  • 經濟日報社副社長趙子忠:物業管理行業被重新定義
    物管企業代表、投資人、相關領域分析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環境下物管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就「『服務為王』時代來臨了嗎?」「資本+科技賦能下,物管行業如何走?」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物業成為疫情聯防聯控最關鍵的防線之一。
  • 2020樓市收官房地產行業在巨大挑戰中走出完美「V型」反轉
    2020年,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給全球經濟帶來諸多的不確定性,中國房地產行業仍然在艱難的環境中,走出完美的「V型」反轉。自2016年始,「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已成功舉辦四屆,成為中國地產行業最受關注的IP之一。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對2021年做出十大預測,他認為房地行業將步入無增長時代,同時,養老產業的春天也已來到。在房企數位化元年,線上營銷成為房企新戰場。
  •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網絡平臺仍有亂象,監管難題待破解
    據統計,2018年我國二手閒置市場規模達到了7400億元,增速接近30%。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萬億元。在這樣的市場規模之下,如何能讓消費者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上真正安心交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 大健康行業已成藍海,「梅丹」先拔頭籌
    (原標題:大健康行業已成藍海,「梅丹」先拔頭籌)
  • 單體酒店連鎖化進入藍海時代,酒店應當如何降本增收?
    【環球網財經 章依諾】中國酒店行業歷經幾十年發展,整體市場已經趨於飽和,進入存量時代。受疫情的影響,酒店行業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而剛剛在疫情考驗中恢復過來的單體酒店,處境仍然不容樂觀。突發事件是考驗品牌運營能力的試金石,一場疫情,讓單體酒店成為旅遊住宿行業的重災區,抗風險能力低,應急響應遲緩,資金鍊脆弱等固有弊端再一次暴露在行業面前。如何抓住當下旅遊市場復甦的機會,打破發展瓶頸,解決行業痛點,是國內中小單體酒店面臨的共同難題。
  • 經濟日報社副社長趙子忠:物管企業如何突破邊界創造更多增值服務
    對全國物管企業來說,今年是「天降大任」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物業成為疫情聯防聯控最關鍵的防線之一。一方面,優質物管企業除了完成小區日常物業服務外,還積極承擔了防疫部門、社區、街道、公安、住建部門委託的相關工作,為保障業主健康和生命安全,打贏疫情狙擊戰做出了重要貢獻;另一方面,疫情也重新定義了物業管理行業,即在提供有溫度的服務同時還要提供抗風險服務。
  • 艾裡「情感家居」 開闢千億市場藍海 ——中國家居業新一輪造富...
    以央視廣告為起點,中國家具行業開始發力家具市場,隨後而來的專賣店模式的推廣,讓中國家具行業市場銷售額每年呈級數增長,到最近幾年的明星代言潮,中國家具行業優勢品牌集中湧現。從中國家具行業10年的快速發展歷程來看,每一次市場創新都促使行業出現跨級式發展,形成了多波造富大潮。
  • 什麼產業市場規模將達10萬億元
    1、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10萬億元 80家房企入局康養地產在多元化戰略下,大健康產業正成為諸多房企的布局方向。機構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約有80家房企進入康養產業領域。作為大健康產業重要的一環,預計2030年康養地產規模將達到10萬億元左右。評: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養老問題日益突出,養老服務需求呈上升態勢。為促進並規範養老產業發展,中央將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行業標準陸續發布,各地支持政策密集出臺。
  • WEIQ令營銷領域提前沸騰,中小企業市場成為天下秀新藍海?
    今年國內資本市場的兩大主線無疑是"大消費"和"大科技"。其中,真正成長為大市值公司的企業都有一個獨特的能力——塑造賽道。以紅人新經濟領域為例,那些早期就紮根於紅人新經濟賽道的公司,正在享受行業繁榮帶來的巨大紅利,而IMS天下秀是這個賽道的主要塑造者。
  • 肖中嶺:TOD是地產行業新藍海
    11月18日,在由廣東時代傳媒集團主辦的「2020中國地產時代百強論壇」上,越秀地產TOD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軌道交通公司總工程師肖中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從城市角度看,TOD是現代都市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戰略,也是城市更新和新城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從房地產角度看,目前行業發展邏輯已發生轉變,需要尋找新的業務增長極。而TOD則是中國房地產發展的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