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建
隨著網絡技術和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的付款方式是最好的證明。行動支付在中國越來越普及,有取代現金支付的趨勢。
但很多人也經歷過行動支付不能用的情況。例如,如果有一天你去了一個沒有行動支付的國家,你可能會特別不習慣。2021年即將到來。回到老家後,有些地方的網絡信號可能會很差,以至於自己拿手機掃了半天,沒有任何反應。然後你必須交現金,或者暫時先欠著,又或者放棄消費。這都是很不方便的。
當然,行動支付也有不依靠網際網路就可以完成的支付方式,比如使用NFC支付。行動支付是一種電子支付,可以簡單地分為兩種類型。第一類是傳統支付(使用現金、支票或銀行轉帳等),第二類是通過金融機構提供的第三方支付和電子支付軟硬體完成。
但似乎越是發達國家,行動支付就越不受歡迎。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行動支付市場規模已達1046.7億元。網上交易的快速增長預示著無現金時代的變革,這既是新時代的變化,也是社會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調查發現,80%的中國人支持這種支付方式,而其餘大部分是老年人。老年人對手機的使用並不熟悉,自然更喜歡用現金支付。
去年,行動支付交易增長最快的是印度,增長了55%。相比之下,47%的美國人更喜歡使用現金,其餘的人習慣於使用信用卡。在許多西方國家,行動支付仍然不被接受。
這種現象的出現,當然是有原因的,然而,最大的原因,就是美國人認為「無現金時代」非常危險,行動支付的安全性很難保證,傳統的現金和信用卡就可以應付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消費,他們都用這種方式,自然是不需要突然改變。
美國人熱衷於信用卡和現金,因為他們的支付系統與中國不同。美國人花錢的歷史悠久。他們的信用卡支付系統構建得很好,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了。美國的政策也大力提倡使用信用卡,將信用卡的使用與個人信用調查緊密結合起來。
事實上,中國的支付方式在美國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蘋果公司就曾創造出Apple Pay這樣的支付方式,但並沒有被公眾廣泛接受。雖然行動支付可以極大地方便人們的生活,但發達國家仍然不喜歡使用它。
發達國家不願意接受在線支付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令人擔憂的是網際網路的安全性。首先,人們必須使用真實姓名進行網上支付。人們需要在各種支付平臺上輸入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和其他重要的個人信息。
同時,對人們具有重要意義的隱私信息得不到很好的保護,一旦信息洩露,行動支付用戶將面臨巨大損失。接到各種騷擾電話與垃圾簡訊尚且能被人們接受,如果不法分子利用用戶的身份做違法的事情,後果不堪設想。
其次,它使欺詐的過程更容易。可能很多人看到過例子,某人的手機上忽然出現一條帶有連結的信息,他們只需點擊連結,卡上的餘額就飛走了。此外,一些人通過在二維碼上植入木馬程序「搶奪」你的手機支付帳戶密碼,從而「偷錢」。
還有一點原因是在發達國家信號比不了中國的移動信號,世界上共有600萬個移動信號站,中國佔了其中400萬個,即使在發達國家,比如美國也只有35萬臺,這是因為中國建立數據信號站是為了人們的便利,哪怕是一個很小的村莊,也會為了讓在這裡生活的普通百姓更好地體驗到通信的便利而建站,這樣,中國的覆蓋面非常廣,即使在農村也是可以使用的。
在西方國家,建設信號站的主要目的是商業用途。他們更關心成本效益高的領域。如果這是一個人口稀少的地區,他們將不會建立一個信號站,這使得行動支付甚至對發達國家農村地區的人們來說都是無用的。此外,並非所有發達國家的城市都被覆蓋。他們之所以在地鐵站去看書有一部分原因便是因為沒有網絡,由於網際網路的局限性,行動支付很難在發達國家的城市普及。
自2002年世界上第一個行動支付專利申請以來,行動支付已經存在了18年。雖然行動支付系統最早應用於發達國家,但它的普及表明,行動支付所帶來的「無現金時代」的標籤不應僅僅是「方便」。發達國家的居民擔心個人隱私洩露而拒絕行動支付並非沒有道理。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