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傅文婧6月27日報導:「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像太陽……」這首耳熟能詳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您知道它的作曲者是一位朝鮮青年嗎?6月25日至29日,由上海戲劇學院原創的大型話劇《軍歌》隆重上演,講述的就是朝鮮進步青年鄭律成如何在中國抗日戰場上創作完成《八路軍進行曲》,也就是現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動人故事。在新聞發布會上,鄭律成的女兒鄭小提女士也來到了現場。她動情表示,從看到劇本時就感受到創作團隊的認真,「軍歌是一種精神,從不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鬥,這種精神抗戰時需要,現在也需要。」
大型話劇《軍歌》講述的是1937年上海打響「八一三」抗戰,富於音樂才華的朝鮮青年鄭律成受老兵梁大坤引導,跟隨一支青年隊伍,奔赴延安。在延安,他的音樂才能得以充分發揮,先後創作了《延安頌》《延水謠》,唱遍邊區和前線,並通過創作與丁雪松結緣。在公木老師的熱情鼓勵及老虎團團長郝鬍子的邀請下,鄭律成開始為老虎團譜寫一首能夠擊退日寇、打敗所有外國侵略者的英雄軍歌。
與此同時,鄭律成因特殊而複雜的背景和經歷被懷疑為日本特務,有關部門段主任緊追不捨地對其進行審查,鄭律成不禁陷入困境。郝團長、公木老師及丁雪松等魯藝學員極力保護鄭律成,希望他早日完成軍歌。鄭律成雖很快完成公木歌詞「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的主旋律,但總覺得還缺少一股氣勢,尋而不得,很是著急。日寇突襲,老虎團緊急增援。為了尋找那種身臨其境的真切感,鄭律成來到戰場,目睹了身邊熟悉的戰友有的倒下,又有的挺立而向前……
在血與火的交戰和洗禮中,他終於找到苦苦尋找的戰鬥旋律——「向前!向前!!向前!!!」由此,雄渾激蕩的軍歌響徹天地。沒有哪一首歌曲可以如此激蕩一個民族不畏艱險,英勇奮戰的熱血情懷;沒有哪一首歌曲能夠如此捍衛一支軍隊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軍威浩蕩!中國人民英雄的將士們高唱著這首氣勢雄偉的戰歌,奮勇向前,無堅不摧,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勝利。
《軍歌》全劇直面表現抗戰時期全國一大批熱血青年、文藝志士懷揣民族獨立與自強的理想信念,從祖國的四面八方不畏艱險奔赴延安的豪情與壯志,繪寫各自的青春夢想,創造了一個時代的文藝盛會。這種崢嶸歲月磨礪下的理想情懷,在今天有著極為重要的積極的現實意義。
導演盧昂說:「《軍歌》表現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開始,來自祖國各地的文藝青年為了挽救民族於水火,為了國家的自由與獨立,不畏艱險、義無反顧地奔赴延安,投身魯藝。然而,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著巨大差異。延安異常艱苦與危險的生存環境磨礪著這些單純、熱忱、激進而敏感的文藝青年,他們有苦澀、有迷茫、有困頓、有惆悵,甚至一度也曾懷疑自己最初的選擇……經過一次次血與火的洗禮和決戰,特別是經歷了延安軍民捨生忘死的救助與保護,以鄭律成為代表的魯藝學員逐步認識到了這片土地的神奇與真諦。《軍歌》真切地展示這一曲折、跌宕、苦難而堅毅的成長過程,魯藝使他們將個人的命運與民族的危亡緊緊熔鑄在了一起。此刻,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年輕魯藝人的崢嶸歲月,一起諦聽一個民族自強不息、發憤圖強、英勇抗敵、復興中華的軍歌嘹亮!」
《軍歌》集結了最優秀的主創團隊以及專業的演員團隊,編劇為著名劇作家孫祖平教授,總導演為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主任、教授盧昂,製作人翁增輝,舞美總設計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副主任胡佐。此外,燈光設計沈倩、人物造型設計馮燕容、多媒體設計郭金鑫等人都是行業骨幹,實力的主創團隊為該劇的創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演員方面匯集了上海戲劇學院教師、校友、導演系本碩博學生以及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江蘇省話劇藝術院的優秀演員等一大批專業隊伍。鄭律成由上戲導演系藝術碩士徐偉飾演,丁雪松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優秀演員孫寧芳飾演,公木、郭小帥分別由上戲導演系教師王佳健、夏帥飾演,段主任則由江蘇省話劇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楊寧飾演,以及上戲校友郭庭、任書賢、瑪雅(瑞典)等,演出陣容十分強大。
此外,全劇充分運用了音樂元素:《五月之歌》《延安頌》《延水謠》《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以及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等耳熟能詳的優美旋律,配以富於變化的舞蹈場面,是一部氣勢雄偉、樣式豐富、音畫融合、詩化盎然的史詩性音樂話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