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曾經不以為意的事情相反,終抵不過一句道不同」
一起閱讀此書的夥伴們如今比我晚讀的都已經超過了我至少20頁的進度,對於讀書一事,我確實有些愛好,但也不知是何原因,總是看書慢。
如今我也在穩步提升閱讀速度,努力跟上大節奏!
今日令我感悟頗深的,有很多,雖然本書是一本講述懸疑推理案件的書,但由於作者的用心,其中確實符合歷史,又蘊含大道的事件和爭論類話題很多,令我對作者肅然起敬。
提到這,不得不說在書中第一個案件「八子案」中所提到的東水八子其中的兩位:魁子宋齊愈和策子章美。
這二人自幼及長形影不離,相交近二十年。宋齊愈與章美幾乎事事相反:出身,章美是鄉裡巨富,宋齊愈卻生於小農之家;性情,章美持重沉穩,宋齊愈卻生性飛揚不羈;讀書,章美重經文古意,宋齊愈則重義理獨見;為人,章美謙和謹慎,宋齊愈卻灑落隨性;至於政法,章美主舊,宋齊愈主新。
根據這段描述,可以看得出二人可謂是天差地別,但並未如我想像的一樣二人時常各執己見爭執與拌嘴,「一直以來,他和章美竟很少分歧爭論,一直暢談無礙,十分投機」也足以證明二人對於對方的了解,和對大部分事的心照不宣。
這可能是我迄今為止聽過的唯一一個不會因為朋友太像自己或者太不像自己而產生分歧影響感情的故事了。
常看視頻,經常能看到現世很多閨蜜搶男友(因為閨蜜間的性格,品味太相似看中同一個男人),或者朋友間因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等的各不相同而每天爭吵不斷的故事,讓我一開始讀到宋齊愈和章美的這段情意之時,不禁為之動容,摯友,便是這樣即使不盡相同也能理解對方的吧?
然而事情並沒有超乎我一開始的觀點太多,他們終於還是因為不同,而產生了一次最大的分歧。
文中東水八子各有優長,其中劍子郎繁不明原因一出場就是一具屍體,只剩其餘七子。
其中宋齊愈政法主新,其餘五子政法主舊,且魁子也並非浪得虛名,若參與科舉殿試必定高中仕途得意,推舉新法。於是就這樣產生了最大的分歧,導致其餘五子開始設法拖住宋齊愈,布了一個大局,準備讓宋齊愈在路上耽擱時間,錯過科舉殿試,斷絕他的出仕之途。
雖然後來章美因為有些許愧疚之心偷偷改了宋齊愈原本要去的地址,讓他在殿試前一天趕了回來,但仍舊逃不過一句道不同。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八子意氣風發,齊聚一堂以文會友,可最終卻敗在了政法新舊之爭上,而宋齊愈作為僅剩的七子之中唯一一個主新法之人,也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要受到排斥。
或許他們的心是相同的,但觀點不同。角度不同,始終是為陌路,道不同者,不相為謀。
所以,只有道相同者,才能永久的聚在一起,他們是奔著相同的目標前進的,在這一路上能相互扶持相互鼓勵。
就像一開始還未成為東水八子之一的宋齊愈與章美之間,儘管他們有些許的不一樣,甚至是事事相反,但他們那時候的目標是一樣的,考太學,學習更多知識豐富自己。
可加入東水八子之後,他們的分歧漸漸顯露了出來,接著往下走下去,他們對於政法的主張早晚有一天會成為橫亙在他們之間的銀河,硬生生將他們以往看來堅不可摧的友情隔開。
可見,當你確定好目標要為之努力的時候,可以適時的根據你的目標選擇一些與你觀點一致,道相同者一起砥礪前行,互相督促互相幫助,畢竟道不同者,不相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