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密碼》大結局:江山顛覆,庶民何辜?

2020-12-16 一盞茶樓

我們都知道,靖康之難是北宋覆滅的開端。

金兵自北南下,一路殺到東京城下,在王城之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還放火燒城,昔日繁華富庶的汴梁城覆滅在大火之中,變成一片廢墟。

金兵逼北宋朝廷議和,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和五千萬兩銀幣,劫空了東京城中的公私積蓄,擄走了宋徽宗和宋欽宗,以及後宮嬪妃、皇親貴族、王公大臣以及各種工匠、百姓達數萬之眾,北宋王朝徹底淪陷。

史書上的每一頁紙都浸透著血淚,但現在的我們無法切身體會,只能通過史書的寥寥記載去想像當時的慘烈和悲壯。

然而懸疑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卻給了我們一個遙想當年的機會。

小說總共六卷,前面五卷分別從士、商、軍、工、農等各個角度描繪了北宋的繁華和富庶,以及隱藏在盛世之下的危機,第六卷大結局,將前面五卷布下的疑局一一解開,最後當謎底揭開,盛世的喪鐘也敲響了。

小說清晰地描繪了金兵南侵時,北宋從朝堂到民間,從皇帝到百姓在戰爭來臨時的眾生百態,將史書上寥寥數語的記載立體形象地呈現在讀者眼前,讓我們更加真實地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百姓的悲慘命運。

當戰爭開始的時候,首先得到消息的是北宋的朝廷。然而,朝堂之上,大家商討的不是如何對抗,將敵人趕出去,而是在討論如何逃避。

宋齊愈初入朝堂,血氣方剛,呼籲朝臣食君之祿當報效國家卻無人響應。當他看到大臣們漠然地只顧著自己的身家性命之時,不禁悲憤至極。

更讓他失望的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天子竟然禪位於太子,自己則南下逃命去了,隨後,後宮嬪妃、朝中百官、侍從也紛紛潛逃,新官家也曾兩度想要南逃。

當消息傳開來之後,汴京也開始大亂,百姓們也收拾包袱細軟,倉皇奔走。

昔日安寧富庶的繁華之都,頃刻間變成了危亂逃離之地。

然而,有人逃,自然有人守。

比如極力死勸,讓新官家留守的新任宰相李綱,比如願以性命守住大宋宗社的禁衛男兒,還有汴京五絕,趙不尤和梁興,帶著數百壯士燒雲梯殺金兵,逼退金帥;作絕張用,在城頭修造站擼炮架,改建武器,威力大增;還有馮賽和陸青都拼著命一起守衛大宋江山,保衛這城中的百萬民眾。

崔豪三兄弟到那些逃走的大臣府上搜索值錢的東西,本來是想帶著財物逃走,卻在看到城頭之上豪情壯志之後改變主意,留下來對抗金兵,因為他也想當一回英雄。

爛柯寺的烏鷺不走是為了了結與蕭逸水的這一段孽緣;奕心不走是因為看淡了生死;藍婆是為了等兒子回家,她給兒子新裁了一件道袍等著他回來穿;十千腳店的店主周長清獨自守著,是為了自己的那句話:家業被侵,即便是再懦弱愚蠢的人,也要拼爭一二。

只是,螻蟻再如何拼爭也抵不住大廈傾塌。

趙墨兒戰死城頭;金兵二度攻城,崔豪三兄弟全部戰死;石守威死於金兵的亂刀之下,鄧紫玉不願受辱服毒自盡;犄角兒為了保護張用被金兵殺死;何塞娘為了救同伴送了性命……還有千千萬萬黎民百姓為了各自的信念,為了守護家國,不惜以身殉國。

趙不尤和梁興率領將士拼死取得勝利,朝廷不但沒有乘勝追擊反而派使求和。

割地、賠款,宮中金銀不夠便到民間搜刮,東京城中公私積蓄洗劫一空。

尊金主為長,以親王為質,邪佞小人立於朝堂之上自滅威風,北宋兵將三十萬面對三萬金兵,竟絲毫不敢動,日日往金營輸送金銀財寶,賠罪議和,堂堂天子,奴顏婢膝。

北宋在天子和朝臣們的卑微乞憐中走向了覆滅,皇城中的貴族以及百工雜藝被洗劫一空,皇帝、嬪妃、皇親、百官、工匠……總共一萬四千多人,被迫走上了北上之路。

俏麗明媚的黃鸝兒因為入的教坊樂籍,也在北上的名單中,曾小羊為了保護她被撞得頭破血流、生死不明;十二奴只剩下了詩奴和書奴,為了不被金人欺辱,她們毅然自毀容顏……

昔日的皇帝褪下龍袍被裝扮得如同一個胖漁翁,皇親貴族盡都一身布衣,悽悽慘慘,數千人都在慟哭,哭聲如同寒風吹過百裡汴河。

誠如有詩曰: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在《清明上河圖密碼》中,可見一斑。

相關焦點

  • 《清明上河圖密碼6》之醒世大結局:北宋國運殆盡,一卷祭奠荒丘
    於是,他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終於寫出了一部《清明上河圖密碼》系列小說巨著,完成了自己的心願,從2015年開始創作,前後也花了整整十年,他不滿五十,仍然容光煥發。作家冶文彪而我,終於看完了《清明上河圖密碼6》之醒世大結局, 更是非常震撼。
  • 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隱藏的殺局:暗藏24具屍體,還有間諜藏身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主題並不是清明盛世,連清明節都不是。因為我們在畫面當中根本找不任何表現清明節各種習俗的痕跡,不管是掃墓、踏青還是野餐。這張畫裡也完全沒有謳歌盛世繁華,粉飾太平的意圖。名畫背後的秘密都在這本國產懸疑巔峰之作《清明上河圖密碼》中本書作者冶文彪從構思到完成《清明上河圖密碼》系列作品,用了十五年的時間,這期間他閱讀了3000萬字的宋史典籍,近400萬字的《全宋詞》,細讀60位名家詞集,活脫脫成了書齋裡的宋朝人,只為解讀"清明上河圖"背後的824個人姓名和故事,打造《
  • 《清明上河圖密碼6》——名畫與小說,堪臻完美的結合
    此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卻將這世態描繪得如此繁盛喧鬧、欣欣向榮。名畫與小說這幅畫被當作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主題來展示,更是用高科技手段使其中人物景色都活靈活現起來,甚至有晝夜之分。在這巨作面前直看得人心馳神往,讚嘆不已。
  • 獲得日本人一致好評的《清明上河圖密碼》,值得你一讀
    《清明上河圖密碼》這本書在文學界已經不止一次被諸多大佬推薦了,我敢打賭這套書絕對是世界級大師水平,堪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國產懸疑推理小說的巔峰之作。2.贏得了日本人的一致好評《清明上河圖密碼》靠自己的實力徵服了所有讀者,這種徵服,不僅發生在國內,對於那個推理作家輩出,向來以推理文學著稱的日本,更是如此,《清明上河圖密碼》被他們稱作是「描述北宋時代的野心之作」,甚至還被兩度推薦!
  • 千古之謎揭曉,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明上河圖》是張擇端真跡嗎?
    劇中外國拍賣行將在香港拍賣國寶《清明上河圖》,而故宮中被古董界最具有權威公信力的「五脈梅花」家族鑑定過的《清明上河圖》,則被外界質疑為贋品。劇中針對《清明上河圖》的這些爭議,也是目前學術界爭議不下的話題。
  •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不過在當今社會,真的有人把畫「復活」了,不是隨便哪張畫,他「復活」的可是我國國寶級文物、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今天要說的這本書,就是一本以「清明上河圖」為構思腳本,歷經八年才創作出的中國大型原創懸疑推理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
  • 《清明上河圖密碼1》:汴河上的船,市井人生的無奈與彷徨!
    ——《清明上河圖密碼》面對大江大河,人類創造了水上交通工具——船,在中國歷史上的歷朝歷代裡都少不了這個重要角色。楚漢爭霸時霸王項羽未上烏江上的船,漢代出現了比秦代規模、形制更大的樓船戰船,三國的赤壁蜀漢聯軍對陣曹魏氣勢恢宏,隋煬帝楊廣開鑿運河後其中繁忙往來的船隻,一直到宋朝時被當作帝國命脈的水運,哪一個朝代離開過船!
  • 《清明上河圖密碼》:被還原的824個人,他們正經歷著這樣的生活
    張擇端的一幅《清明上河圖》更是道盡了都城汴京的盛世繁華:熙熙攘攘的行人,隨處可見的酒樓飯館,鱗次櫛比的商鋪。比起現代的集市也是相差不了多少。我不懂畫,但是喜歡看清明上河圖,為此還買了幅清明上河圖的十字繡。現在,最喜歡跟兒子一起就著牆上的這幅十字繡跟孩子玩猜猜猜遊戲:這個人是誰,他在這裡幹嘛,他將要往哪去,徹底地讓想像飛一下。
  • 《清明上河圖》和《蒙娜麗莎》,哪幅畫的藝術價值更高,為什麼?
    《清明上河圖》和《蒙娜麗莎》都是國寶級存在,不可能出售,所以也無法用金錢來衡量。這種作品,往往又寄託了各自的民族情感,所以在不同國家,得到的答案也會不同。我們不妨把思路轉換一下,把這兩幅畫,分別和自己國內的作品相比,看看有什麼特點,即使有所偏頗,也不容易引起爭論。
  • 感覺自己萌萌噠:清明上河圖十大萌點
    原標題:感覺自己萌萌噠:清明上河圖十大萌點   中國文物網訊 (編輯 張豔)最近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石渠寶笈」特展開展了,其中國寶文物《清明上 河圖》很受觀眾歡迎。據悉,流傳後世《清明上河圖》主要有三大版本,一為宋本《清明上河圖》,作者張擇端,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所以被稱為《清明上河圖》故 宮藏本。二為明本《清明上河圖》,又稱「仇英本」。三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 藏在《清明上河圖》裡的200個秘密
    ……寫成新書《清明上河圖:北宋繁華記憶》。《清明上河圖》裡的「城市副中心」《清明上河圖》裡的官宦之家過了虹橋了,就已經非常接近內城了,車水馬龍,非常繁忙。大酒家開始出現了,賣香料的、賣藥的、各種高級的旅館,包括兩戶官宦之家的大宅。算是城市副中心。
  • 臺北故宮LINE,《清明上河圖》貼圖大熱
    這個古玩文物殿堂近日再獻新猷,帶來過癮非常的《清明上河圖》LINE貼圖,引來大批網友贊好課金。清宮畫院版《清明上河圖》局部清宮畫院版《清明上河圖》局部《清明上河圖》,繪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風光,以散點透視的構圖法,讓繁華景貌和大宋民眾躍然長卷之上。已知最早版本由北宋張擇端所畫,藏於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則藏有明代大畫家仇英及清宮畫院等版本。
  • 中國十大傳世精品名畫-《清明上河圖》知識鑑賞
    一、《清明上河圖》畫家小傳《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時期著名畫家張擇端的代表作。張擇端(生卒年不詳),字正道,又字文友,今山東諸城人。青年時期生活在汴梁,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善界畫,人物、城郭、市街、舟車等。
  • 他們用了6年,把《清明上河圖》做成了一本立體書
    但出於文物保護的目的,《清明上河圖》的真跡幾乎每隔十年才能公開展示一次,能親眼所見真跡並近距離觀賞的機會,實在難得。不過現在有一個機會,能讓你把《清明上河圖》帶回家慢慢欣賞!故宮出版社出版的《清明上河圖》立體書,不僅高清重現了《清明上河圖》全卷,更是用立體結構重新詮釋這幅名畫,讓它以另一種方式生動呈現在我們眼前!
  • 宋朝軼事: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大喜之極,當即用他的「瘦金體」在畫旁題上「清明上河圖」五個字,並蓋上了雙龍小印。至此,名畫問世,宋徽宗成了此畫的第一位收藏者。後來,到清朝末年的800多年裡,清明上河圖一直蹤跡不明,流傳的故事也精彩絕倫。
  • 獻完《清明上河圖》,張擇端去哪兒了?
    他畫「清明」,「清明」的意思,一般認為是清明時節,也有人解讀為政治清明的理想時代。清明,這個約定俗成的日子,成為連接不同時代人們情感的導體,從未謀面的張擇端和孟元老,在這一天靈犀相通,一幅《清明上河圖》、一卷《東京夢華錄》,是他們跨越時空的對白。「上河」的意思,就是到汴河上去,跨出深深的庭院,穿過重重的街巷,人們相攜相依來到河邊,才能目睹完整的春色。
  • 熱播網劇引爆千年懸案,故宮裡的《清明上河圖》是不是真跡?
    就在兩方爭執不下之際,戴海燕博士針對《清明上海圖》,提出了諸多爭議點,有關於作者的,有關於名稱涵義的…… 而劇中針對《清明上河圖》的這些爭議,也是目前學術界爭議不下的話題。 《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到底是誰?
  • 臺北故宮《清明上河圖》今年將首度到南院展出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新春伊始,臺北故宮今天公布2020南北院5大亮眼展覽,其中《清明上河圖》將首度到南院展出。另外,臺北故宮日前在官網宣布,懸缺已久的常務副院長將由余佩瑾接任。2020年臺北故宮南院年節將推出「清明上河圖特展」,1月22日至4月26日《清明上河圖》首度南下,展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宋代張擇端《清明易簡圖》及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另外搭配新媒體作品《古畫動漫-清明上河圖》、《書畫互動桌-清明上河圖》與《話·畫-清明上河圖》,讓民眾通過豐富的感官體驗,遙想汴京的繁華盛景。
  • 幫助鑑定《清明上河圖》真跡的原來是這本書
    1952年,時年37歲的書畫鑑賞大師楊仁愷先生在整理收繳的溥儀攜帶的文物時,從被當作贗品丟棄的紙堆裡,發現了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真跡,使得這件中國文化瑰寶重見天日。這幅真跡的發現頗具戲劇性。據楊老回憶,溥儀帶了三幅《清明上河圖》,當時工作人員把畫得很工細的兩張明朝蘇州仿製的《清明上河圖》(俗稱「蘇州片」)選了出來,他則在被遺棄的書畫中發現了另一卷題名《清明上河圖》的古畫,除了它的題跋、畫法等之外,最主要的是它所畫的北宋城市景象與另一部記述同時代城市生活的書《東京夢華錄》相一致,比如《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北宋開封的橋是木橋,其他兩幅上畫的是石橋,而這幅畫上的橋正是木橋,由此他斷定這幅古畫才是北宋張擇端的
  • 《清明上河圖》VS《蒙娜麗莎》哪個更有價值?異想天開
    如果《清明上河圖》PK《蒙娜麗莎》,猶如關公戰秦瓊 從根本上來說,《清明上河圖》和《蒙娜麗莎》的藝術價值沒法相比較。 因為「磚家」都說了,這樣的藝術品「其藝術價值無法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