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眾仙獨無金仙,金仙者佛也!歸天庭所管轄,但非道教仙真!

2020-12-14 道士的聊齋

故知大羅金仙,但可知其錯誤!大羅者,可天仙可神仙,獨不能加金仙!

大羅是學道者的最高追求,即升至道教三十六天最高的大羅天。大羅,其中大為廣,意指無量。羅為網,意指包羅。大羅無量,即是包容諸有。

大羅即超脫一切時空,永恆逍遙自在的仙人。

而大羅天就是最高最廣之天,是三清天之統稱,無先、無上的意義,為天界最高處。

所以大羅天就是三清所居,所有大羅者都在三清統轄之中,誰叫三清就是道的化身(超越一切認知和概念的存在),而三清他們的本體太上更是道的本身!(已經無法言說的存在)

道教仙聖分為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五個種類。

鬼仙者,仙中下品!陰神超脫,未能煉至純陽,能出幽入冥,不生不滅。凡棄肉身者,當屬此仙,陰陽未合,靈肉分離實在是下下之選!有道是:孤陽不生,獨陰不長。陰陽錯亂,天地也會出現問題,何況人?人即天地。這樣的鬼仙之流缺點太多,也許能力上能強過人仙之流,但他的弱點太多,且強者也只能到達鬼神,陰神境界,弱者還得寄託於一物上苟延殘存!

人仙者,術法已有,卻不得長生逍遙!

他們就相當於網絡小說中的修真者,在凡人中便是仙神,可在真仙中卻是凡人。

故人仙是指修煉到沒有長生不死,逍遙天地,掌握「道理」的修行者。

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志,終世不移。五行之氣,誤交誤會,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

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於小成之法。不可見功,唯以長生住世,而不死於人間者也。

雖可長生不老,但斬不了日月,掃不了星河,遊不了太虛!

地仙者!只道是:一劍消去十萬裡,搬山填海壓人間。

神仙者,以地仙厭居塵世,用功不已,關節相連,抽鉛添汞而金精煉頂。玉液還丹,鍊形成氣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功滿忘形,胎仙自化。陰盡陽純,身外有身。脫質升仙,超凡入聖。謝絕塵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神仙亦是脫離了「凡身」,正式開啟「大宇宙」模式,不是說過了嗎?在道家思想中人體本身就是天地宇宙。

到了神仙級別,就等於脫離宇宙!

打個比方,若前三仙還是在開發宇宙,那麼神仙便是以脫離了宇宙且還能製造宇宙。

地仙厭居塵世,用功不已,而得超脫,乃曰神仙。神仙厭居三島而傳道人間,道上有功,而人間有行,功行滿足,受天書以返洞天,是曰天仙。既為天仙,若以厭居洞天,效職以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於天地有大功,於今古有大行。官官升遷,歷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陽天,而返三清虛無自然之界。

天仙者又道大羅天仙,大羅天到了大羅天仙這等級,就等於是多元宇宙緯度乃至超越多元宇宙緯度的存在。

說起「金仙」,大家可能不約而同的想到道教的仙人。甚至一些網絡小說將其化為道教修行的一個階段,並且託《封神演義》中「十二仙首」成為大家熟知的「十二金仙」。

然而事情卻不盡然,這「十二金仙」是事不對人,仙不對位,其實在古代宗教中金仙多是指佛教的佛菩薩們。

而金仙最早的記載大約是來源於魏晉南北朝佛教,當佛教融入中國的時候,與傳統的仙文化產生融合。由於佛教的佛常以金色的金身為主,故又為金仙,那時的佛教也是主動承認了這點,畢竟方便傳道,剛入華時佛教徒連自己的稱號都自稱為貧道,道人等!

《妙法蓮華經》「五百弟子記證金仙,多寶佛塔湧其前。」

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崇信道教的宋朝。終於在宋徽宗時達到鼎盛,在《宋史》中宋徽宗下詔書「詔:佛改號大覺金仙,餘為仙人、大士。僧為德士,易服飾,稱姓氏。寺為宮,院為觀。」

其實大覺金仙不是宋獨創,早在唐就將佛最高境界化為大覺金仙。

《呂祖全書》:「又在羅漢之上特較菩薩乘為稍遜耳!謂之入聖域而未優。至於了悟真空心性之旨,則命在其中,即謂之大覺金仙。」

像《全金元詞》中也道:「尼父名揚至聖,如來證、大覺金仙。」

甚至連佛教最後都不得不低頭,像《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文句》:「又佛名大覺金仙。故稱仙音。佛之音聲。稱性周偏。鐵圍諸山所不能障。但有緣者皆得共聞。今欲覺悟諸菩薩故。所以偏至十方界也。」

這裡講為什麼佛的聲音是仙音,是因為佛又名大覺金仙。後面道教為了自保自身潔淨就與之劃清界限,將金仙道化為佛教。

《玄宗直指萬法同歸》:「道有玉清、上清、太清,佛有法身、報身、化身,釋迦有文殊、普賢,彌陀有觀音,勢至。此太極函三之義也。三者,幹元也。幹屬金,故道曰:金丹、金鼎、金公。佛曰:金剛、金仙、金相。」

如《玉皇經》所述:「梵天一切金仙、大乘菩薩。」此時的金仙指「佛陀」果位。

後隨著唐末以來三教合一的發展,佛道兩家的交融,佛教也越來越中國化,故而出現了漢文化最重的三宗,禪宗,華嚴,淨土!可謂是國產佛教,以至於很多菩薩和佛陀、經文都是中國本土創造,而非國外傳來。

相關焦點

  • 道教的白日飛升是什麼意思?仙真們為何選擇在白天飛升呢?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它是在傳統的黃老道家思想基礎上,結合原始的神仙信仰發展而來。佛教的修行目標是涅槃脫離生死輪迴之苦,今生的種種努力可以在來世獲得福報。與佛教不同的是,道教注重今生的修行,崇尚仙道貴生,修行者希望通過各種修行方式最終可以證道成仙。
  • 佛道教財神對比
    財神在中國老百姓心中,可以說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有點文化的知道有文財神、武財神,文財神趙公明、比幹,武財神關公,還有東西南北中各路財神,都是道教的神仙。但佛教也有財神,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今天從佛道教各選五名對比一下,供大家了解。
  • 道教神仙為什麼這麼多
    "道"的信仰,因之道教的神性論也是對道性論的神化。根據"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命題,道教中出現了一批對天、地、日、月、星、山、河等自然崇拜的神靈。進而根據"一切有生皆含道性"之說,道教中又有一大批對花、樹、龍、蛇、狐、龜、鶴等動植物中的神靈和仙真。進而又根據"一切有情皆含道性"的命題,莊子描述的"真人"成為道教中神仙的主體。
  • 「屍解成仙」——道教神秘的修煉成仙之法
    與佛教不同的是,道教崇尚仙道貴生,希望通過各種修行方式最終可以證道成仙,達到長生久視的目標。縱觀道教仙真的成仙傳說故事,我們可以總結出道教有多種成仙方式如白日飛升、屍解等。東晉道教名家葛洪在《抱樸子》中寫道:「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仙。」
  • 道教小知識:道教中有哪些大帝?玉皇大帝並非最高序列!
    道教的神仙體系最初是雜亂而無序的。自天師張道陵創道教以來,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方才形成較為完整的神仙體系(三清四御五老)。在這一體系中,地位超然,執掌權柄者往往會被賦予「帝」的稱號。本文我們就來說一說道教體系中地位尊貴的「大帝」們。1.
  • 道教所說的「超度」是什麼意思?這幾點要記住
    祭者,「設飲食以破其饑渴也」,即以甘露、法食施予所超度之亡魂,使其滿足饑渴之欲。《靈寶領教濟度金書》記載:「諸鬼神久處幽陰,形體饑渴,想念世間飲食,無頃刻忘。故施食一事,所以慰其想念,濟其饑渴」。煉者,「以精神開其幽暗也」,即行法者通過自身之真水與真火交煉亡魂之形與神,使其形完質淨。王玄真《丹陽祭煉內旨序》曰:「夫祭煉者,祭,所以祭鬼神;煉,所以煉自己也。
  • 杭州佛道教執事培訓班在北京開班
    2020年12月7日,杭州市佛道教執事培訓班開班儀式在北京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舉行。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成員、教務長徐紹剛,杭州市民宗局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王德好,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光泉法師,杭州市道教協會會長董中基道長等出席開班儀式。
  • 道教中的神仙不一樣,「神」和「仙」誰的地位更高?
    漢字:神與仙佛在先秦時代,神和仙的分野便隨之產生了。神這個字,左邊是「示」,右邊是「申」,加在一起可以理解成人所請示、申訴的對象。在先秦時代,佛教還沒傳入中國,道教也沒有興起,華夏先民所信仰的,多是原始宗教的延伸。
  • 天庭一神秘禁地,連通天都不能去,此截教弟子卻說,他隨時都能去
    玉帝雖然天庭集團的CEO,但他卻不能做到統治天庭的任何一個角落。天庭和武俠小說中的武林門派一樣,也有一個神秘禁地,只有本門派資歷最高的長老才可進入,其他弟子一入便是死罪,連門派掌門人也得望而卻步。天庭的這個神秘禁地便是大羅天。
  • 道教宗派:帛家道、上清派、靈寶派
    在西晉時,即有一批尊信帛和的道士組成一個道教小集團,活動於我國北方。至東晉南北朝時,該派再傳至南方江浙一帶,江南許多士族信徒,如丹陽許氏、周氏,晉陵華氏等豪族,都曾信奉帛家道。 帛家道信奉的經書,主要是帛和所傳的《太清中經神丹書》、《三皇文》、《五嶽真形圖》等,也傳習《太平經》。帛家道所習方術為行氣、煉丹等,該派又禱祀俗神,有較濃厚的的民間信仰特色。
  • 太上老君作為道教始祖,為何要向玉帝俯首稱臣?真相少有人知
    可以這麼說,太上老君就是道教的開拓者,他的地位肯定是高於玉帝的,那麼,為何太上老君還要向玉帝俯首稱臣呢?其實,西遊神話世界架構是這個樣子的,它擁有三界,包括了人,鬼,神。而玉帝又統管著這三界,不論是道教還是佛教,甚至三界的萬物都屬於玉皇大帝統管,所以說玉皇大帝才是名正言順的三界內的領導者,統領著天上與人間的神仙。
  • 末法時代之說,非道教之說。若「道」末法,豈不是成為了笑談
    道教有些派別因為和佛教的一些思想交融在一起,所以導致一些說法上兩家有許相同之處,故而這些派別也隨之有了「末法」之說,只不過這些派別大多都是民間法教。正統的道教可不會宣傳末法時代之說,因為容易打臉,且看「道」的描述。「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約而同,統一遵循某種東西,無有例外。
  • 道教神仙-王靈官
    進入道教的宮觀,山門內的第一座殿往往為靈官殿,殿中供奉著一赤面髯須,身披金甲紅袍,三目怒視,左持風火輪,右舉鋼鞭,形象極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懼的神仙,這就是道教的護法神將王靈官,又稱火車靈官王元帥。王靈官面對山門,額上火眼金睛,能辨識真偽,察看善惡。因此道教徒到宮觀,進山門後首先朝拜王靈官,民間流傳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靈官"的俗語,以表達對這位道教護法神靈的崇敬。
  • 道教:歷史上得道成仙的人往往具備這三點,你能做到幾個?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一種宗教,自東漢張道陵天師正式創立以來,已有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了。道教承襲了道家的黃老思想,並且是在原始的鬼神崇拜基礎上發展而來。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在往期的文章中,小編為大家介紹了許多道教的神仙,也有人反映說道教的神仙太多而且太混亂了,其實道教有一套完整的神仙譜系,根據神職的不同,分為不同的神部。除了一些先天之神,道教還有許多後天得道的仙真。道教崇尚仙道貴生,以長生久視作為修行的目標,修道者無一不渴望能夠像那些得道的仙真一樣飛升成仙。
  • 張道陵並非「道教祖師」?多數人不知的六個道教冷知識!
    一、張道陵為「道教實際創始人」而非「道教祖師」對道教有一定了解的小夥伴,會覺得張道陵開創道教,那麼他就應當為道教祖師。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五十四代天師張繼宗的《崆峒問答》有言:「何謂祖師?答曰:以黃帝為祖,老子為師,故曰黃老之學。」可見,道教的祖師當為黃帝和老子二人。
  • 揭秘道教:原來神仙也有等級,你知道太上老君是幾等仙嗎?
    道教是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神仙的數量非常龐大,既有像三清天尊、玉皇大帝這樣的先天尊神,也有呂洞賓、鍾離權等等後天得道的仙真,同時道教還吸納了民間的俗神信仰如灶神、門神等。此外還有許多凡人因為功德無量被祀奉成神,如三國猛將關羽,由於其義薄雲天、忠肝義膽,死後被民間追奉為武聖,道教也將他奉為關聖帝君,成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隨著歷史的發展,道教吸收和創造了越來越多的神仙,這就造成了神仙的構成愈加繁雜和混亂。對此,道教的神仙體系進行了多次的革新。
  • 杭州:維護清淨教風,佛道教執事上京培訓
    12月7日,杭州市佛道教執事培訓班開班儀式在北京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舉行。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成員、教務長徐紹剛,杭州市民宗局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王德好,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光泉法師,杭州市道教協會會長董中基道長等出席開班儀式。
  • 《西遊記》中,地府歸誰管轄?地藏王菩薩跟地府是什麼關係?
    「陰間天子」十代冥王眼睜睜看著美猴王強銷了死籍後揚長而去後,到翠雲宮拜見地藏王菩薩,最後由秦廣王齎奉地藏王菩薩表文上天庭告御狀。很多人都在納悶,這地府到底歸誰管轄,地藏王菩薩跟地府又是什麼關係呢?我們來分段解說一下。
  • 道教正統神仙簡介之三清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 原始天尊為眾仙之祖,地位極高,主持天界,所居第三十六天的最上層大羅天中,仙府名曰「玄都玉京」紫雲之閣,碧霞為城。眾神仙都要按時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但具體形象的出現卻比太上老君要晚。
  • 道教門派封神大戰九曲黃河迷仙大陣
    而目前在目前整個社會文化氛圍上,大抵是揚佛抑道,主要是重推佛教的不爭與為善,假設如果每個人都修道,習得一身異能,這個社會就不好管理了。說回闡教,《說文解字》云:「闡,開也。」這個陣法可厲害了,闡教一方,十二金仙幾乎盡數折在三霄娘娘的九曲黃河陣之下,我們熟知的楊戩,金吒,木吒在封神大戰中均被其所擒,落在黃河陣裡被削去了頂上三花。神仙入此陣即成凡人,而凡人入此陣即死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