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蘇軾詩詞100句,感受無法忘懷的經典詩神之作

2020-12-14 全民悅讀

林語堂曾說:

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也有人曾說:

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

他一生風雨,卻依舊泰然處之。把別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瀟灑人生。

這份豁達和修養,讓我們這些後來人,不由得一贊三嘆。

今天,就讓詩詞君帶領大家一起重溫蘇軾詩詞,感受人生的種種滋味。

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和董傳留別》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髮唱黃雞。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春宵》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贈劉景文》

今古空名。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行香子·過七裡瀨》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和子由澠池懷舊》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

——《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

牛衣古柳賣黃瓜。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蝶戀花·春景》

東武望餘杭,雲海天涯兩渺茫。

——《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淡雲斜照著山明,

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

——《南歌子·寓意》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望江南·超然臺作》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

醉笑陪公三萬場。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臨江仙·送錢穆父》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陽關曲》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念奴嬌·赤壁懷古》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海棠》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

——《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

——《花影》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念奴嬌·中秋》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浣溪沙·端午》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西江月·頃在黃州》

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

——《守歲》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西江月·梅花》

參橫鬥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有情風、萬裡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浣溪沙》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江神子·江景》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

杳杳沒孤鴻。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

——《南歌子·遊賞》

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有美堂暴雨》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總是愁媒,欲訴誰消遣。

——《蝶戀花·蝶懶鶯慵春過半》

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裡。

——《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

——《少年遊·潤州作》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蝶戀花·密州上元》

詩老不知梅格在,吟詠,更看綠葉與青枝。

——《少年遊·詠紅梅》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趙昌寒菊》

雨暗初疑夜,風回忽報晴。

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

未信此情難系絆,楊花猶有東風管。

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

——《賀新郎·夏景》

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誇。

——《望海樓晚景·橫風吹雨入樓斜》

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餘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明眸皓齒誰復見,只有丹青餘淚痕。

——《虢國夫人夜遊圖》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

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減字木蘭花·春月》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

惟酒可忘憂。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佳人自鞚玉花驄,翩如驚燕蹋飛龍。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詞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心安處是吾鄉」……

他的豪邁,他的灑脫,驚豔了數千年。所以當這樣豪情的詞人滿含悲情地吟詠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才會那麼感人至深。

我們見識過他的豪放,他的哀情,亦見過他的婉約。

相關焦點

  • 品讀蘇軾詩詞,重溫千古經典
    《水調歌頭》是將兄弟之情、人生感慨融入中秋,以中秋為經緯。這篇《西江月》卻重在大倒苦悶之情。兩首詞在基調上一曠達一感傷。而且 因為是中秋節,後者的感傷氛圍顯得更濃。回到題主的問題,《西江月》開頭兩句抒發了什麼呢?從詞人的角度,蘇軾所抒發的可能只是他個人經歷「烏臺詩案」的生死體驗。
  • 蘇軾新婚燕爾,作了一首洞房詞,順便開了一個小車,被傳為經典
    新婚燕爾,蘇軾曾寫下一首洞房詩品過美酒,美人在側,好不愜意,意氣風發的蘇軾也無法掩飾內心的喜悅,立馬作了一首《南鄉子·寒玉細凝膚》:《南鄉子·寒玉細凝膚》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哨二月初。
  • 蘇軾送別朋友,寫了一首哲理詩,第一句有點俗,第二句是經典名句
    從寫文作賦,到詩詞創作,書法繪畫,蘇軾都有大成,且留名千古。這樣的成績,足夠讓我對他稱讚不覺。這就是蘇軾,一個如百科全書一般的人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蘇軾究竟都是有著怎樣的成就?首先是文章,蘇軾的文章文道並重,可以說是受到了韓愈和歐陽修的深刻影響,蘇軾的文章一出手便有著一種銳意進取之氣。
  • 大教授在詩詞大會即興寫首詩,連用了蘇軾的4個名句,為何被群嘲
    2017年第二季詩詞大會第9場中,在開場詩環節,主持人讓兩位嘉賓康震和酈波用幾句詩來鼓勵大家。康震和從前一樣,說的是蘇軾的千古名句「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中規中矩。而一向喜歡自己寫詩的大教授酈波,則即興寫了首詩,詩中連用了蘇軾的4個名句,最後卻被網友群嘲了,本期我們就不踩也不捧,讀一讀這首詩,看看他到底冤不冤?
  • 40歲蘇軾喝酒寫下一首詩,把12歲歌姬納小妾,不料尾句成經典情書
    若說在這群星閃耀的歷史長河中,誰能擔得起「千古第一人」,在我心中,唯有蘇軾當之無愧。蘇軾的一生也是大起大落,在經歷人生變幻難測之中,他也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我們從他的詩詞中就可以感受得到。這個時候正巧歌姬向蘇軾敬酒,蘇軾一見鍾情,越看越順眼,當場就贈與了一首詩: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不料尾句成經典情書。
  •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如果蘇東坡肯娶我的話,我一定立馬答應。他不知道,能成為世上第一個閱讀蘇東坡詩文的人,能一天到晚聽到蘇東坡談笑風生的人,該是怎樣的幸福!像蘇東坡這樣詩文書畫和人品道德都趨於完美都富於魅力者實在也是鳳毛麟角,對於蘇子詩文,用什麼樣的溢美之詞都覺得不為過。
  • 蘇軾隨手寫的「一樹梨花壓海棠」,本來是調侃老友,不料卻成經典
    十八新娘八十郎在宋代有個詞人叫張先,到了40歲才中進士,可以說晚年才學有所成,張先精通詩詞,考中之後在朝廷中官居重職。而且張先的大多詩詞都是反映當時官員的生活和男女之情,有人評價張先,"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
  • 蘇軾詩詞:難得深情,不斷追尋詩與遠方
    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蘇東坡寫的悼亡詞,所悼之人是他的第一位妻子王弗。公元1054年,19歲的蘇軾娶16歲的王弗為妻。新婚之時,蘇軾寫了一首《南鄉子·集句》誇讚妻子: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
  • 蘇軾詩詞:跨越千年,永恆的經典!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者,他詩、詞、文、書、畫俱佳,是繼歐陽修之後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這首詞作於公元1075年(神宗熙寧八年),蘇軾被派往密州(今山東諸城)擔任知州。詞的上闕描述自己帶領將士們出城會獵的場面,「老夫」是作者自稱,當時蘇軾還不到40歲,卻自稱老夫,大有經歷過多曲折後心態漸老的意思。作者左手牽黃狗,右臂託雄鷹,跟隨他的將士們則頭戴錦帽,身著貂裘,千人的隊伍像風一樣席捲而來。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很文藝,殊不知蘇軾的原句更美
    堅信看了網文的人都聽聞過「陌上花開」這個詞,無論這詞語是什麼含義,單是讀讀,便有種春風拂面的感受,實際上這話源於五代吳越王寫給妻子的一首古詩,全句為「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以及段一段大火的電視劇「春風十裡不如你」,早已被大伙兒傳為表白的經典話語,卻不知道它是源於杜牧的《贈別》,原話是「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 蘇軾結婚之日,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了名句!讀完讓人臉紅
    蘇軾還是一位非常帶有浪漫色彩的人。蘇軾在19歲的新婚燕爾之時,他借鑑前人的詩句,用一些不甚出眾的詞句組成了千古絕唱《南鄉子·集句》,對自己的妻子王弗誇得很帶勁。這首詩雖然蘇軾沒有引用名句,但是,他憑藉的一己之力,讓這首詩成為了千古絕唱!可惜的是,好景不長,蘇軾的妻子便去世,而蘇軾在妻子逝世10年之後寫下了《江城子》,其中暗藏了蘇軾對於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 40歲蘇軾酒後寫下一首詩,把12歲歌姬納小妾,尾句成為經典名句
    40歲蘇軾酒後寫下一首詩,把12歲歌姬納小妾,尾句成為經典名句蘇軾是一個重情義的人,對自己三位妻子都用情至深,他的原配夫人王弗,15歲時便嫁給了蘇軾,夫妻兩人非常恩愛,時常如影相隨。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 蘇軾與辛棄疾的詩詞大戰:半夜無眠各寫《西江月》,千年難分高下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蘇軾蘇軾在被貶黃州的第二年的中秋,身處異鄉把盞賞月之時,北望遙遠的汴京,想起自己在朝堂中屢次遭受污衊與排擠,頓時孤寂與愁緒湧上心頭。詩和遠方,我們都要有有人說,不讀蘇軾詞不知蘇軾的豪放中的憂愁,不讀辛棄疾的詞就不能評價蘇軾與辛棄疾誰高誰低。
  • 蘇軾清明節寫的詩詞絕唱,逆境中的人生感悟,留下兩句經典名句!
    《望江南·超然臺作》: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寒食在清明前一(或二)天,清明節源自寒食節。清明雖不是「佳節」,但同樣會令遊子們「倍思親」。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千年文學界,在「不務正業」這件事情上,李煜真的是達到了極致。提到他,很多人最先想起的不是他做皇帝時做了什麼大事,反而是他那三十多首詞作。筆者說僅有三十多首,不清楚是否會有朋友感覺有一些詫異:才那麼點數目嗎?是的!
  • 蘇軾很經典的7首詩,每首都有一個名句,背不過也要記住這7句
    世人都知道蘇軾辭賦一絕,但少有人知他的詩寫的也很好,而且當年的烏臺詩案就是因為他寫了一首發牢騷的詩而起。蘇軾一生共寫詩2700餘首,寫詞300餘首,是個當之無愧的詩人。蘇軾的2700首詩中,有7首最為經典,而且每首都有一個名句,即使背不過詩,也要記住這7句!
  • 蘇軾很經典的7首詩,每首都有一個名句,背不過也要儘量記住這7句
    世人都知道蘇軾辭賦一絕,但少有人知他的詩寫的也很好,而且當年的烏臺詩案就是因為他寫了一首發牢騷的詩而起。蘇軾一生共寫詩2700餘首,寫詞300餘首,是個當之無愧的詩人。蘇軾的2700首詩中,有7首最為經典,而且每首都有一個名句,即使背不過詩,也要記住這7句!
  • 19歲蘇軾大喜之日寫下洞房詩,不料卻流傳至今,看完讓人臉紅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中獨樹一幟的文化,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能隨口說出一兩句古詩詞,但如果要說最經典的詩詞還得是唐宋時期,當時是詩詞文化發展的頂峰,李白杜甫,李清照,陸遊等等耳熟能詳,特別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在詩詞方面做到了雅俗共賞,「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等等,
  • 蘇軾臨終絕筆,人生最後一首詩,僅28字,卻道盡人生的三重境界
    這句話是余光中說的,這麼一句普通的話,足見蘇軾的魅力,蘇軾不但才華橫溢,還有一顆有趣的靈魂。其實蘇軾的一生過得也十分坎坷,屢次被貶,挫折不斷,但是他照樣能夠過得很瀟灑,用一種樂觀的態度面對一切,即便是前一秒深陷苦海,下一秒也能夠談笑風生,實在是令人佩服。
  • 李白與蘇軾的最消極詩詞對決,誰才是詩詞之王?
    李白和蘇軾在任何一個詩詞實力排名榜,恐怕都將在前五位置,甚至可以說是第一、第二的終極高手,但誰才能站在詩詞之巔,恐怕是見仁見智。末句「前後更嘆息,浮榮何足珍?」畫龍點睛,以警策之語收尾,嘆息人世間繁華不過如此,實在不足以珍惜。可以說,這八句詩幾乎將宇宙間的事物全都否定了,無論是活著,還是死去的;無論是有生命的,還是沒有生命的;無論是天上的,還是人間的。在李白眼裡,全都沒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