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又對了:為什麼小島上的昆蟲大多喪失了飛行能力

2020-12-12 煎蛋

很多昆蟲都能飛。然而,也有許多失去了這種非凡的能力,尤其是在島嶼上。

在南極洲和澳大利亞之間的小島上,幾乎所有的昆蟲都不再飛行。

蒼蠅行走,飛蛾爬行。

莫納什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博士候選人雷切爾·雷希(Rachel Leihy)說:「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當年就注意到了這一現象。」

「他和著名的植物學家約瑟夫·胡克(Joseph Hooker)爆發了實質性的爭論。達爾文的立場很簡單。如果昆蟲飛起來,就會被吹向大海。所以留存的昆蟲都是最不願意飛行的後代,最終實現適應性進化。」

但是自胡克表示懷疑以來,許多其他科學家,簡而言之,認為達爾文錯了。

然而,幾乎所有這些討論都忽略了那些島嶼的具體位置。如果達爾文和胡克看過Madhouse的TV動畫《比宇宙更遠的地方》(英國紳士會喜歡jk勵志日常嗎),海上西風帶——咆哮的40度,瘋狂的50度,尖叫的60度——是地球上最風大的地方。

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大型的南極和北極島嶼昆蟲的新數據集,提出了解決爭論的手段。

他們今天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上的報告裡指出,達爾文的說法最為合適。其它觀點都無法解釋南極亞種昆蟲飛行能力損失的程度,但達爾文可以。儘管形式略有變化,但飛行能力喪失的演化觀點,和數據保持一致。

有風的條件使昆蟲的飛行能力變成了負擔,所以昆蟲停止了對飛行及其昂貴的基礎部件(機翼,機翼肌肉)的投資,並將資源重新定向到了繁殖功能。

論文的主要作者雷切爾說:「令人驚奇的是,經過160年的發展,達爾文的思想還在推動科學進步。」

同樣來自生物科學學院的史蒂文·錢斯(Steven Chown)教授補充說,南極地區是一個非凡的實驗室,可以解決世界上一些最持久的謎團,並測試一些最重要的想法。」

https://phys.org/news/2020-12-charles-darwin-insects-ability.html

相關焦點

  • 達爾文又對了:在這個地方,蒼蠅在走,飛蛾在爬……
    近日,科學家們發現,幾十個物種已經失去了某些非凡的能力,尤其是在南極洲和澳大利亞等大陸之間小島上的昆蟲,它們幾乎都飛不起來了。放眼望去,蒼蠅在走,飛蛾在爬......然而,這一現象很早就已被達爾文觀察到。
  • 喪失飛行能力的鳥,卻擁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媲美黑鳳凰
    有不少民間傳說都會提到一些人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其實起死回生並不存在於這個世上,一些起死回生的人在醫學上都被斷定為心臟暫時休克,當心臟再次恢復活力以後才從鬼門關走了一道回來,出現起死回生的異常現象。在生物界也同樣是這樣,只是生物的「起死回生」有很多種情況,一些生物是「被死亡」,比如說大洋洲的巨水雞,曾經一度被認為滅絕,直到人們再次發現它們的蹤跡。
  • 德國飛行昆蟲已下降了80%!昆蟲100年內將滅絕,這場自然大災難讓...
    研究指出,地球正處於史上第六次生態大滅絕,但大眾關注點大多只集中於較容易研究的大型動物,針對昆蟲的則較少。然而昆蟲是地球上最多樣化的物種,對整個生態系統的運作尤為關鍵。1828年,一個名叫查爾斯·達爾文的青年在一封寫給他表哥的信中說:「我感覺自己快要悶死了,因為沒有人可以和我談論昆蟲。」近兩個世紀過去了,現在,如果達爾文仍然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他的情緒可能有點複雜——即興奮又恐懼。(達爾文)在世界各地,關注昆蟲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對此議論紛紛。
  • 昆蟲飛行的謎團,蜜蜂為什麼不遵守空氣動力學它也能飛上天!
    昆蟲獨有的飛行能力令科學家嘆為觀止。按照傳統空氣動力學原理來看,蜜蜂是根本無法飛上天的。昆蟲飛行是20世紀的一大謎團,最近人們才終於發現它們飛行軌跡中所顯露的一些奧秘——空氣動力學誕生之初,科學家就注意到昆蟲的飛行有點詭異。早期研究表明,昆蟲是通過快速拍打它們的翅膀來飛行的,可這種力量太小,依據它們的體重與飛行力量比率,科學家根本不可能製造出人類的飛行器。
  • 人物|達爾文:從頑童到博物學家的完美逆襲
    此行中孕育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思想,後世把此次航海稱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航海考察之一。但最初達爾文登上艦艇只不過是作為艦長的旅伴,父親甚至認為這次旅行純粹是浪費時間。從一個不被父親看好的頑童,追隨自己的內心渴望,找尋方向,勤於思考,達爾文終於成為改變世界的博物學家。
  • MOVE圖鑑昆蟲:生動豐富的內容帶領我們進入昆蟲世界
    為什麼要認識更多的昆蟲?類似的問題都會是當我拿到一本書時會提到的問題。為什麼要認識昆蟲?周國平曾說:「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詩,酒,哲學,愛情,往往無用。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鍾無用之情,終於成一無用之人,卻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 為什麼飛行動物的體型,普遍沒有陸地、海洋生物的體型大?
    目前來說,會飛行的生物總共有三類,分別是唯一會飛行的哺乳動物——蝙蝠,馬來大狐蝠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體長長達25釐米,兩個翅膀張開後有183釐米寬;昆蟲,昆蟲的體型有史以來就不大,史上最大的飛行昆蟲——巨脈蜻蜓平均翼展大約在0.65米左右。而鳥類的體型也並不大。
  • 從渡渡鳥到達爾文的螃蟹標本,歡迎來到「紙上博物館」
    編者按:創辦於1860年的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經過了一個半世紀的積澱,收藏了超過700萬件科學樣品,包括500萬個昆蟲標本、50萬個化石以及50萬個動物標本。那裡還有大量珍貴的科學研究檔案,是世界上重要的自然科學研究中心之一。
  • 達爾文與彗星蘭的故事
    1862年,達爾文出版了《蘭花吸引昆蟲傳粉的各種手段》(《The various Contrivances by Which Orchids Are Fertilized by Insects》)。該書是基於極細緻的試驗、觀察和研究,並批判地總結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而著成。
  • 有趨光性的昆蟲,為什麼不向著太陽一直飛?
    昆蟲大都有趨光性,不過有的是正趨光性,有的是負趨光性,簡單的說正趨光性就是一些昆蟲會主動地靠近光源,而負趨光性則恰恰相反。關於正、負趨光性比較常見的例子就是晚上路燈的四周會聚集大量的飛蟲,而這些飛蟲都是正趨光性的,而我們常見的蝸牛、西瓜蟲等動物則是負趨光性的。對於正趨光性的昆蟲來說,光是最能吸引它們的,那麼為什麼它們不一直奔向太陽呢?
  • 唯一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蝙蝠俠
    這被端上餐桌的「野味」——蝙蝠,屬於哺乳類中唯一具有真正飛行的獸類,最小的是混合蝠,發現於泰國西部,又名豬鼻蝠、胡蝶蝠(還是這個聽起來闊愛點)。體重僅有1.9克,翼展16釐米,迷你版蝙蝠俠。最大的狐蝠體重1.3千克,翼展可達1.7米。
  • 昆蟲王國裡的生與死、愛與恨、哀與樂
    新種大多由發現者命名。昆蟲學家以發現新種為終身榮譽。青年時代,我讀過達爾文《一個自然科學家在貝格爾艦上的環球旅行記》,多麼嚮往登上貝格爾(「小獵犬」)號與達爾文一起航行,在加拉帕戈斯群島聆聽達爾文講述生物進化的秘密。
  • 小島秀夫談《合金裝備5:幻痛》骷髏臉來歷:喪失人性的惡徒
    今年的科隆遊戲展上小島秀夫透露了在《合金裝備5:幻痛》中關於骷髏臉的最新信息。小島稱骷髏臉失去了臉上的皮膚,代表了他人性的喪失。同時他還提到了在預告片中Big Boss變成骷髏的場景,同樣表示他在復仇的道路上迷失了自我,喪失了人性。在《合金裝備:和平行者》中,「無國界軍隊」(MSF)的標誌就是沿用盤古大陸(Pangea)的形態來設計的,外形看上去就像一個骷髏頭,這意味著Snake和無國界軍隊的士兵們從前就曾經在骷髏的標誌下戰鬥過。小島秀夫最後表示,《合金裝備5:幻痛》最終的故事都會導向更加宏偉和傷感。
  • 《牛津大學終極昆蟲圖鑑》:把昆蟲放大數千倍後你看到的世界
    昆蟲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你總能在暖暖的日子裡見到勤勞的蜜蜂,也一定見過不知疲倦在覓食的螞蟻……然而它們過著的生活卻總被我們忽視。比如,昆蟲作為食物鏈的一部分,參與了營養物質大循環,是很多其他體型較大動物的食物來源。假如沒有昆蟲,將會導致很多類型的生態系統坍塌,人類社會也將無法存續。昆蟲生活在一個比我們小得多的微觀世界中。
  • 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與《昆蟲記》
    《昆蟲記》(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
  • 達爾文的筆記本丟了,它曾經改變了生物學
    在同樣就讀劍橋大學的堂兄威廉·達爾文·福克斯(William D. Fox)的引導下,小達爾文愛上了收集昆蟲和翻閱標本。在對昆蟲學的狂熱研習中,小達爾文對各種不同的動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決定出海,乘上帆船環遊世界,收集標本並記錄數據。就這樣,達爾文在 1831 年底踏上了小獵犬號,跟隨船長羅伯特·菲茨羅伊(Robert FitzRoy)探索不同大陸的海岸。
  • 用達爾文就對了
    三件套裡達爾文(下)最為實用,(上)功能尚可,(中)一般不推薦兌換。二、三件都可以增加雷傷。總的來說是適合雷屬性輸出角色的良心過渡聖痕。 達爾文(上)
  • 薦書| 下裡巴蟲:iPhone時代的昆蟲記
    薦書 | 下裡巴蟲:iPhone時代的昆蟲記 2021-01-07 2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解析《達爾文遊戲》中,「蛇」元素所象徵的起源、貪婪與進化觀念
    如男主須藤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點開了《達爾文遊戲》的App,而最開始出現的就是一條蛇,也正是這條蛇,賦予了玩家特殊的能力,並為他們印上編碼,從而有了讓他們參與遊戲的資格,走上了所謂的「進化之路」。也就是這一則故事,給蛇打上了「貪婪」的標籤,而在其中「蘋果」就象徵著慾念。
  • 雅安昆蟲與讀者的美麗邂逅
    用他的話說是,「專心溫習歷史,遭遇昆蟲及重讀博物學」,其實他完成了一件具有重大歷史性意義的寫作使命,同時在個人的精神之旅中完成了一次重塑:在智性的、社會性的歷史感之上及時地彌補了自然的、感性的和審美的人格熔鑄。在歷史的褶皺地帶與踉蹌時刻,能同時完成這兩項工作真是他的幸運。能夠以大自然的全部感性、美感和個體充盈的好奇心與繼續學習的能力作為堅持社會批判和自我審視的堅實基礎,這不能不說是真正的幸運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