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昆蟲都能飛。然而,也有許多失去了這種非凡的能力,尤其是在島嶼上。
在南極洲和澳大利亞之間的小島上,幾乎所有的昆蟲都不再飛行。
蒼蠅行走,飛蛾爬行。
莫納什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博士候選人雷切爾·雷希(Rachel Leihy)說:「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當年就注意到了這一現象。」
「他和著名的植物學家約瑟夫·胡克(Joseph Hooker)爆發了實質性的爭論。達爾文的立場很簡單。如果昆蟲飛起來,就會被吹向大海。所以留存的昆蟲都是最不願意飛行的後代,最終實現適應性進化。」
但是自胡克表示懷疑以來,許多其他科學家,簡而言之,認為達爾文錯了。
然而,幾乎所有這些討論都忽略了那些島嶼的具體位置。如果達爾文和胡克看過Madhouse的TV動畫《比宇宙更遠的地方》(英國紳士會喜歡jk勵志日常嗎),海上西風帶——咆哮的40度,瘋狂的50度,尖叫的60度——是地球上最風大的地方。
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大型的南極和北極島嶼昆蟲的新數據集,提出了解決爭論的手段。
他們今天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上的報告裡指出,達爾文的說法最為合適。其它觀點都無法解釋南極亞種昆蟲飛行能力損失的程度,但達爾文可以。儘管形式略有變化,但飛行能力喪失的演化觀點,和數據保持一致。
有風的條件使昆蟲的飛行能力變成了負擔,所以昆蟲停止了對飛行及其昂貴的基礎部件(機翼,機翼肌肉)的投資,並將資源重新定向到了繁殖功能。
論文的主要作者雷切爾說:「令人驚奇的是,經過160年的發展,達爾文的思想還在推動科學進步。」
同樣來自生物科學學院的史蒂文·錢斯(Steven Chown)教授補充說,南極地區是一個非凡的實驗室,可以解決世界上一些最持久的謎團,並測試一些最重要的想法。」
https://phys.org/news/2020-12-charles-darwin-insects-abili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