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修斯戰記之一個私生子的華麗轉身,雅典城邦的創立者

2020-12-18 歷史思維所

忒休斯歷經千難萬險,終於踏上了雅典的土地,回歸了父親的國家。父子相認後,忒修斯被介紹給了雅典人民,他向他們講述了自己在旅途中所經歷的冒險故事。人民為這個年輕英雄忒修斯的堅毅勇敢歡呼,並表示歡迎。忒修斯隨即成為了雅典王子,同時也獲得了王位繼承權。

忒修斯回到雅典後獲得了王位繼承權

忒修斯在獲得這些權力和地位後,所幹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除掉了他叔叔帕拉斯的五十個兒子。本來這些年輕人都希望在無子的老國王埃勾斯死後繼承他的王位,他們十分不滿,老國王原本是雅典王潘狄溫的養子,如今這新來的流浪漢和冒險家將會支配他們的國家,奪走本該是屬於他們的雅典王位。這些年輕人很自然地進行了密謀,他們全副武裝設下埋伏,但和他們一起的還有一個外鄉人。那曾想,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正是這個外鄉人將他們的圖謀向忒修斯告發。忒修斯得知消息後非常憤怒,立即衝到陰謀者們設伏的地方,將這五十個人一起殺死(聽說過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小夥伴們,最難以忘記的恐怕就是,阿育王為了鞏固自己的王位,殺掉了自己的其餘99個兄弟)。

為了使自己這種迫於自衛的殺戮不會引起人們的反感,忒修斯又做出了一番壯舉,他制服了橫行阿提卡地區並危害人民的馬拉松野牛。它驅使著野牛穿過雅典的大街,讓人民都出來觀看,最後殺死它,獻祭於阿波羅的聖壇。這時候,克瑞忒的米諾斯王派遣使者索取進貢,忒休斯再一次勇敢地承擔起責任,率領13名童男童女前往克瑞忒島。在公主阿里阿德涅幫助下,忒修斯讓率領著童男童女進入迷宮後,成功殺死牛頭人米諾陶洛斯並帶著童男童女走出迷宮(省略具體細節)。隨後忒修斯帶著公主離開的克瑞忒,但是卻由於神的旨意而失去了公主。悲痛萬分的忒修斯和他的夥伴們忘了換掉船上掛著的黑帆(表示獻祭活人),當船舶來到雅典的海岸停泊時,老國王埃勾斯在海岸附近的高處眺望著廣闊的大海,當他看見黑帆時,以為自己的兒子必死無疑。帶著不可忍受的悲痛和對人生的絕望,老國王立即投身大海溺水身亡。

有關忒修斯冒險故事的油畫

忒修斯登上陸地,有些人滿心歡喜地迎接他,你些人則陷於悲哀和苦痛之中,就好像沒有聽到他的消息一樣。忒修斯無法理解這一切,直到他聽說老父親的死訊,他才知曉這一切。隨即,這位年輕的國王向全國正式宣告老國王的逝世,悲痛之中差點暈倒在地。新國王含著眼淚和悲痛埋葬了自己的父親,將童男童女所乘坐並平安歸來的船舶獻給了阿波羅,雅典人設法保存這隻船。從此,忒修斯正式主政雅典,事實證明它不僅僅是冒險的英雄,也還是傑出的政治組織者。在和平年代能夠讓人民獲得幸福,這一點上忒修斯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偶像赫拉克勒斯。他著手於一種偉大而驚人的事業,阿提刻大多數居民還是散居在雅典周圍的小城和小村落裡。因此不容易將他們召集起來討論有關公共事務,並且很容易因為小的爭端而引起與鄰近各邦毫無意義的戰爭。

忒修斯為了將阿提卡的公民們都團結起來,將散落的村落組織成一個統一的國家,並不是像暴君那樣,用武力來完成這統一事業。而是一家一戶地去訪問,使他的計劃得到人們的支持。說服平民並不費力,但為了說服富人和有權勢的人,他宣布將從來沒有被限制的王權加以限制。並答應提供給他們一種可以保障權利與自由的憲法。他向人民宣告,自己在戰時是眾人的首領,平時則是法律的維護者,除此以外一切權利都與公民平等。貴族認識到這種改革可能提供的利益,而守舊勢力則又畏懼他在人民中的威望。他的權力和名聲。只要忒修斯願意,就可以強迫他們聽命,所以他們寧願接受他的勸說。

雅典城遺址

就這樣,忒修斯廢除了各城鎮的半獨立的半獨立的權力,從而將權力集中於雅典(通過廢除各地的議事會和行政機構,建立起以雅典城為中心的議事會和行政機構)。此外,忒修斯還規定了一個全民假日,稱為泛雅典節。從此以後,雅典才發展成一個真正的國家中心。過去雅典不過是一座以及創立者雅典娜命名的宮殿,周圍僅有少量的一些人家。為了擴大這座城市,忒修斯招攬各方的人民,讓他們居住在這裡,並賦予他們公民權,他願意使雅典成為許多民族的城市。為了使大量湧入的人民不至於影響這座新城市的秩序,他把人民分為貴族、農民和手工業者三個階級,並為各階級規定了自身獨特的權利和義務。貴族以及地位和對國家的服務受到尊敬,農民因此生產有利於大眾生活受到歡迎,手工業者以數量眾多而得勢。忒修斯遵守了當初的諾言,削弱了國王的權力,並使自己的權力受到貴族會議和人民大會的節制,建立起了貴族政治。

據史料記載,古代雅典人和其他一些分散的部落都居住在希臘半島上,這裡的地理環境對塑造他們共同的特徵產生了重要影響。光禿禿的山脈,裸露在外的巖石。其間點綴著許許多多小塊兒的肥沃平原,但是大部分土壤乾燥且多巖石,更適合種植橄欖而非小麥。而雅典是阿提卡地區的主要城市,在陸路上往來於貧瘠的聚居區之間耗時且費力。

希臘人的海外貿易和對外殖民相當頻繁

希臘土地貧瘠,導致了三個後果。這樣的環境孕育了強烈的個人主義,住在山兩邊的人常常意見不一,矛盾重重。小規模的城邦林立,雅典是最大的幾個城邦之一。希臘人除通過貿易從海外獲得資源外,還積極將過剩人口遷往海外,並建立殖民地。

雅典人確信忒修斯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據說,他是乘坐30槳的大帆船往返克裡特島的。帆船被保存下來,在公元前4世紀時仍公開展出。船原先的木料已經腐爛,只好用新的木頭取代了。這很容易讓哲學家們給學生們提出一個難解的問題。如果所有的木料都被替換了,這艘船是原先的那艘,還是另外一艘?當然,忒修斯的故事是虛構出來的,不過其功績應該屬於其他首領,不過其年代已經無法考究。在雅典作為一個城邦共和國建立後,所有公民都具有平等的地位,但行政權和宗教儀式組織權應交到擁有土地的貴族手中。許多人搬到雅典居住,每天出城到田地裡勞作。阿提卡現在是單一政體,由雅典集中控制。換句話說,它成了一個城市國家,或者一個城邦。雅典人的民族英雄忒修斯正是這一突破性進步的象徵。

傳說中的忒修斯之船

忒修斯被認為是雅典的第一個推行民治的統治者。他近乎放棄了王權,只保留了戰時的最高指揮權和對法律的監管權。當然他實際上仍然大權在握,是一個仁慈的專制君主。關於忒修斯的這些故事反映了那些作者的態度,即雅典人對國家起源的追尋。他們效仿赫拉克勒斯的英雄事跡,創造出了一個偉大的城邦開創者形象,並附帶上冒險家的英雄光環。

忒修斯由於自己的壯舉,成為了雅典最早國家的創立者,當然這一切都是希臘神話中的記載,至於希臘國家究竟是如何建立起來又是由何人建立起來的,目前史學界仍然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忒修斯的傳說故事反映了古典時代的雅典人對於國家起源的思考以及對英雄的定義。

相關焦點

  • 關注|神話和節日構建雅典歷史記憶
    這類神話大致包括兩大主題:一是雅典城邦保護神雅典娜與雅典的歷史淵源;二是雅典傳說中的王政時代,特別是關於埃瑞克透斯和忒修斯兩位國王的傳說。 雅典娜的誕生開啟了雅典城邦神話的開端。雅典娜從宙斯的頭部誕出,智慧勇武。她參加了奧林匹斯諸神與巨人族之戰,戰爭的勝利標誌著秩序壓倒混沌。她為爭奪雅典的保護權,與海神波塞冬爭鬥,最終經雅典人裁決為勝利者。
  • 雅典外邦人:不掌握城邦政治大權,卻決定城邦商業繁榮的命運
    古典時代的雅典外邦人實際上是個複雜的矛盾體,他們家財萬貫卻地位低下,他們佔據雅典商業的半壁江山卻又屢遭忽視。外邦人在雅典地位低下,不屬於真正的雅典公民,但又需要承擔高額的賦稅,所以他們在沒有土地耕種的情況下,只能選擇依靠雅典的地理位置從事商業活動。由於雅典公民常常忙於城邦政治事務,無暇顧及城邦的商業活動,於是外邦人成了雅典商業的主體。
  • 希臘古典城邦阿爾格斯——除雅典與和斯巴達之外的真正民主城邦
    雅典的民主政治既不是第一,也並非有多典型,只是現存於世的歷史記載當中,關於雅典的最為豐富。阿爾格斯——雅典斯巴達之後真正民主城邦阿爾格斯作為希臘城邦當中民主政治的另一個較有代表性的城邦。其關注度卻遠不如雅典,因為它的社會基礎是獨立的,小土地所有者成為公民的主體。
  • 沒有見過雅典,就是個笨蛋?帶你走進雅典最著名的古建築—衛城
    公元前1400一前1200年間,古希臘史上的邁錫尼文明時期,希臘本土上有許多聚落,據險峻的山岡而建,還造了厚厚的城牆,雅典是其中之一。防衛堅固的山岡叫衛城,上面住著氏族的首領、貴族和一部分居民。其餘的居民住在山腳下,遇到戰爭便躲進衛城。大約在邁錫尼文明時期結束之後,雅典衛城上的首領和貴族府邸就搬走了,造起了一座祭祀保護神雅典娜的廟,雅典便是因她而得名的。
  • 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以古希臘城邦為例
    然後主要講三個問題,一是希臘城邦文明。講古代希臘城邦和城市,首先要對城邦文明有一個大概的概念。在此基礎上,我們來看古代希臘城市和藝術的關係。我不會給大家講解我們如何欣賞希臘的每一件藝術作品,因為講不完。大家知道,在西方各大博物館都收藏了大量希臘和羅馬的藝術品。但是我會講怎麼樣理解希臘的藝術,古代希臘人創作這些藝術作品作什麼用途,是什麼動力促使他們創作這些藝術作品。
  • 雅典娜與雅典衛城的歷史,戰爭女神為何會從宙斯的頭蓋骨中出生?
    雅典是阿提卡(Attica)的主要城市。阿提卡是一塊三角形的平原,面積約為2 330平方千米。平原被幾個小山丘分割開來,兩面臨山,一面靠海。伊米託斯山(Hymettus)因盛產蜂蜜而享譽至今。彭特利庫斯山(Pentelicon)的名氣源自該地蜜色的大理石,石頭用於建造供奉神祇的神廟。
  • 希臘史15:古希臘城邦的形成背景、類型、特徵及主要城邦介紹
    (1)雅典傳說雅典王提秀斯(Theseus,殺死人頭牛身怪物米諾陶洛斯)統一了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島,並建立了中央議事會和統一的行政管理機構,並把雅典的所有公民分成貴族、農民和手工業者這3個等級,同時規定只有貴族才能擔任行政機構中的公職。這標誌著雅典開始初步形成。
  • 69 闖迷宮克牛妖的英雄:細說忒修斯
    有一天,母親埃特拉將父親的囑託告訴了忒修斯,指示他搬開那塊巨石,拿出藏在裡面的寶劍和鞋子。忒修斯輕而易舉就做到了,而且答應母親,一定會前往雅典認父,希望一家團聚。當然,從特洛曾前往雅典有兩條通道,一條是乘船走水路,從撒羅尼克灣出發直達雅典,安全又便捷;另一條是走陸路,山地丘陵茂密,土匪野獸居多,難度比較大。
  • 城邦付之一炬,全員據守海上,雅典為抗擊波斯付出了多少代價?
    前言雅典是一個民主國家的繁華之都,一直努力追趕著歐洲鄰國的腳步。第一個民主政體時期,雅典衛城建成之前,雅典還必須為保證其在世界上的地位而戰。在公元前490年,雅典是希臘的一座城邦,當時它被強敵環伺,諸如埃伊那島,科林斯灣,以及軍國主義斯巴達。
  • 同屬古希臘城邦,雅典和斯巴達的婦女地位,為何有如此大差別?
    隨著希臘城邦制度的發展和社會的完善,這種貫通的輕視態度自然也就被納入了法律條文之中,成為人人遵守的準則,女性更加無力反抗。在雅典當中,女性沒有選舉權、無法擔任公職、經濟也無法自主,她們的政治地位與未成年人相當,主要的作用就是生育和撫養下一代公民。
  • 夾縫中求發展:前有雅典,後有斯巴達,小城邦底比斯為何能崛起?
    而作為其內鬼的底比斯,卻必然要接受諸城邦的戰爭懲罰,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此時的雅典和斯巴達卻因為爭霸的原因,對底比斯該如何處置產生了巨大的分歧。斯巴達想要通過嚴厲的手段懲罰底比斯,藉此機會削弱雅典的影響力。而雅典卻想要扶持底比斯,使其成為自己日後對抗斯巴達的重要力量。如此一來,這種二流城邦似乎在雅典和斯巴達爭霸時期非常吃香。
  • 小國寡民,「全民」民主|從陶片放逐法,看雅典民主政治的兩面性
    一、陶片放逐法的出現標誌著雅典民主政治正式走向輝煌在早期的雅典,民主政治還在萌芽之際時。雅典城邦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都是貴族階層統治的社會。貴族凌駕於一切法律之上,在雅典城邦內胡作非為,而雅典的《德拉古法》更是嚴苛:連偷個懶的人都會被直接處死。在這樣殘酷的社會環境之下,平民和貴族的矛盾日益尖銳。
  • 希臘史22:從提洛同盟到雅典帝國——雅典是怎樣成為海上帝國的?
    嘗到了海軍的甜頭,雅典以「為了準備下一次波斯進犯」為名,聯合小亞細亞和愛琴海諸島城邦,結成軍事同盟。因盟金庫曾設在提洛島上的阿波羅神廟,故稱「提洛同盟」,也稱「第一次雅典海上同盟」。入盟各邦可以保持原有的政體,同盟事務由在提洛島召開的同盟會議決定,按入盟城邦實力大小各出一定數量的艦船、兵員和盟金。
  • 城邦霸權雛形初具!古希臘半島上,雅典和斯巴軍事集團強勢崛起
    特別是雅典,曾經那個充滿民主政治光輝和成果的城邦在希波戰爭之後,居然一去不復返了,並且在此之後居然走上推行霸權主義的道路。由此可見,希波戰爭之後古希臘城邦,不論是在社會經濟、奴隸制度,還是城邦政治建設上都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 古希臘文明的興衰之斯巴達與雅典(四)
    因為雅典到了公元前六世紀以後,就成為了整個希臘城邦的楷模。無論它的民主制度還是文化成就,都已經成為了領導者,成為希臘城邦世界無可爭議成為持牛耳者,獨佔鰲頭。雅典文化的繁榮,與政治制度當然是分不開的,當時的雅典已經開始走向一種民主制。根據雅典的復原圖,雅典與斯巴達是天壤之別。斯巴達是一個泥古不化,極其愚昧。當然它戰鬥力非常強,但是在文化上可以說是一踏塗地。
  • 「忒修斯之船」* 散論
    遠航一、故事:雅典英雄忒修斯(Theseus)為了拯救自己的同胞,斬殺了克裡特島上專吃童男童女的人身牛首怪物米陶斯後來,忒修斯的那艘戰船每年都要開往提洛島一次,以示致意。後來日長月久,那艘船的部件紛紛潰爛朽壞。於是相繼被新的部件替換了。最後,原先拆下來的部件都已經不復存在了。但看起來,那艘船還是忒修斯擁有的那艘戰船,完全一模一樣,看不出有任何的變化。
  • 雅典,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
    神廟基座佔地面積達2300平方英尺,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46根高達34英尺的大理石柱撐起了神廟。帕特農神廟的設計代表了全希臘建築藝術的最高水平。從外貌看,它氣宇非凡,光彩照人,細部加工也精細無比。它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作了許多創新,事無巨細皆精益求精,由此成為古代建築最偉大的典範之作。衛城一詞來自西方,是指建在高處的城邦國家的都城,利於防守。
  • 古典時代雅典智者教育因何繁榮?經濟是基礎,民主是支撐
    一個個城邦猶如散布在海灘之上的貝殼,共同組成了希臘這片富饒且充滿了文化印記的土地,直至今日仍然有無數值得我們借鑑學習的先例。可以說,希臘的存在對現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創建來說具有極大的意義和價值。在眾多城邦當中,雅典無疑是其中最為閃耀的一顆,散發著熠熠的光輝。
  • 西方文明的搖籃和民主的起源地,希臘首都雅典
    當雅典首次由一個腓尼基人建成時,波塞冬與雅典娜爭奪為之命名的榮耀。最後達成協議;能為人類提供最有用東西的人將成為該城的守護神。波塞冬用他的三叉戟敲打地面變出了一匹戰馬。而雅典娜則變出了一棵橄欖樹--和平與富裕的象徵。因戰馬被認為是代表戰爭與悲傷,因此雅典就以女神的名字命名為雅典,女神很快將該城納入她的保護之中。雅典被稱作"西方文明的搖籃"和民主的起源地。
  • 民主淪為政治武器:從「公平公正」的陶片放逐法到雅典衰敗的原因
    雅典是古希臘時代最著名的城邦之一,它是最早從貴族政治過渡到民主政治的城邦。提到雅典的民主政治,大部分的人第一反應都是想到梭倫、伯裡克利這一類的政治家,亦或是像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且讓我們從陶片放逐法這一民主制度,來看看雅典衰敗的真正原因。一陶片放逐法:公民權利權力的體現,民主政治的頂梁柱提到古希臘民主政治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陶片放逐法。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臘民主政治中最典型的民主制度之一,它使人民成為了政治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