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象派之父,弗雷德裡克·蔡爾德·哈薩姆,繪畫作品欣賞

2020-12-14 清韻逸品

弗雷德裡克·蔡爾德·哈薩姆Frederick Childe Hassam(1859-1935年,)是一位多產的美國印象派畫家,他因城市和沿海風景而聞名。他製作了3000多幅油畫、水彩、版畫,是二十世紀早期的一個有影響力的美國藝術家。

蔡爾德·哈薩姆是美國印象派畫家中最正統的一位畫家。他描繪陽光下的各種效果,並使用印象派的分色技巧,他的作品始終保持著美國本土特色,一種新英格蘭的印象主義畫風。他偏愛描繪新英格蘭的海岸風光,描繪那裡古老的村莊和白色的住房、教堂和夏季遊樂場,給人一種自然、清新、愉快、甜美的感覺。

哈薩姆運用印象派的光和色彩效果加強了寫實的造型性,他創造的畫面既有印象派的鮮亮透明的光感和豐富的色彩感,同時還具有堅實的形體感和質量感,是在寫實派風格上又吸收印象派的光色效果。

相關焦點

  • 美國印象派畫家,弗雷德裡克·蔡爾德·哈薩姆,油畫作品選粹
    弗雷德裡克·蔡爾德·哈薩姆(FrederickChildeHassam,1859年10月17日-1935年8月27日),美國印象派畫家。他生於麻薩諸塞州多切斯特,母親是納撒尼爾·霍桑後代。1883年去歐洲,幾個月後回美國與毛德·多恩結婚。1886年攜妻遊覽巴黎,併到朱莉安學院進修,受法國印象派影響。1889年回國定居紐約,畫了許多英格蘭鄉間和紐約城市的風景。1898年從美國國家設計學院辭職並組建"十人畫展"團體。晚年恢復了版畫創作,反對歐洲現代派的理念。1935年因慢性病逝世於紐約東漢普頓。
  • 美國印象派大師,穆爾豪普特的繪畫作品欣賞
    —— 蒙克Frederick John Mulhaupt弗雷德裡克·約翰·穆爾豪普特美國, (1871-1938)弗雷德裡克·約翰·穆爾豪普特,1871年出生於密蘇裡州的巖石港在此之前,他曾在一位招牌畫家那裡學習繪畫,不久後前往巴黎繼續從事他的藝術研究。在那裡,他開始學習印象主義的技巧,當時印象主義仍然在他的外籍同胞和歐洲同行中蓬勃發展,這種印象主義風格在他的作品中也頻繁出現。
  • 「印象派之父」畢沙羅的素描作品
    這時候的法國畫壇對傳統的反叛由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義發端,到庫爾貝,米勒的現實主義,再到畢沙羅,莫奈為代表的印象主義,乃至凡高,高更,塞尚的後印象主義,整整半個世紀內,法國乃至歐洲畫壇星光燦爛而熠熠生輝,可以這麼說,印象派的出現不僅是歐洲近代繪畫史上,也是人類藝術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
  • 美國印象派畫家和教育家,約翰·奧蒂斯·亞當斯,油畫作品欣賞
    約翰·奧蒂斯·亞當斯(john ottis adamsr)(1851年7月8日- 1927年1月28日),他是一位美國印象派畫家和藝術教育家。亞當斯在印第安納州中部長大,他在印第安納州博覽會看到了威廉·梅裡特·蔡斯(William Merritt Chase)早期繪畫作品《西瓜靜物畫》,這幅繪畫作品激勵亞當斯成為一名藝術家。因為亞當斯的經濟條件有限,他在印第安納州克勞福德維爾學院只上了兩年課。
  • 欣賞印象派大師莫奈作品,謹記3點創新思維,開啟繪畫的色彩世界
    欣賞印象派大師莫奈作品,謹記3點創新思維,開啟繪畫的色彩世界。從莫奈名畫中探尋印象派繪畫的不同視角,揭開你心中的迷霧。所有的藝術都是為了喚醒人心對真善美的追求。對美的理解不同,決定了畫家表現的內容不同,印象派畫家一反傳統繪畫的觀念,創造出了新的藝術形式,給繪畫藝術開闢了嶄新的領域,賦予了繪畫以新的活力,給世人呈現出來美麗的色彩。我們後世學畫人,欣賞莫奈的色彩魔力,羨慕他神奇的畫筆,如果大家也想畫出印象派的顏色,就要先從他的畫作中探尋大師心靈軌跡,以給我們啟迪。印象派繪畫從一開始就是一種革新。
  •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土魯斯·勞特累克繪畫作品欣賞
    少年時代就鍾愛繪畫的勞特累克,起先求教於一位當地動物畫家、聾啞人普蘭斯託,得到老師的理解和關心,他努力走進繪畫這一神聖領地,他剛滿17歲時,就對友人說過:「我儘量描寫真實而不描寫理想」。勞特累克對印象派不感興趣,他崇拜德加,熱衷素描激動不安的線條和生動的輪廓。一度對高更的裝飾性線條和平塗色彩感興趣,但他比高更強烈,不久他就把自己學到的一切加以改造,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裡還有杜米埃的影響。勞特累克的藝術,真正輝煌時期是在巴黎蒙馬特爾居住的那些日子,那裡是個新興的娛樂區。
  • 19世紀,給歐洲繪畫帶來了顛覆性變革的印象派
    印象主義繪畫是19世紀最重要的藝術成就,該流派給歐洲繪畫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揭開了現代藝術的開端。印象派畫家讚美沐浴在自然光線下的各種微妙的自然景觀。莫奈是印象主義繪畫運動的發起者和領導者,被譽為「印象派之父」;雷阿諾是印象派中的色彩大師,也是個女性肉體的崇拜者與讚美者;德加的藝術風格非常獨特,尤其喜愛刻畫美麗的芭蕾舞女郎。印象派表現手法之一的「點彩派」曾經風靡一時,畢沙羅是這一技法的開創者。這種技法大大增強了色彩的質感。
  • 澳大利亞印象派畫家,Graham Gercken,風景油畫作品欣賞
    Graham Gercken,1960年生於雪梨,來自澳大利亞的自學成才並且屢獲殊榮的印象派畫家。2003年,他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在中國住了4年,並認識了一些偉大的中國藝術家和他們一起交流,從而開始掌握水墨畫的技巧。
  • 法國印象派繪畫大師克勞德·莫奈,一生都在探索光與影的繪畫技法
    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繪畫的《吉內夫拉·德本奇像》而印象派則是完成了繪畫中色彩造型的變革,將光與色的科學觀念引入到繪畫之中,革新了傳統的固有色觀念,創立了以光源色和環境色為核心的現代寫生色彩學。睡蓮了解了這些,對我們欣賞印象派藝術作品非常有幫助。其實印象派只是一個同傳統藝術一脈相承的畫派。
  • 印象派繪畫是怎麼來的?其實「印象派」和「印象」一點關係也沒有
    當時的評論家出於譏諷,將這批作品稱為印象派繪畫。正因如此,很多人進入一個誤區,認為印象派就是「憑主觀想像」作畫,故意畫得模模糊糊,就是要讓人看不懂…… 這其實是被「印象」二字誤導了。實際上,印象派都是踏踏實實、一絲不苟的寫實畫家,是畫家中的科學家,甚至帶著點書呆子般的迂腐。這個說法似乎又與我們的「主觀印象」不太符,不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 印象派大師莫奈油畫作品20幅,色彩與意境,你更喜歡什麼?請欣賞
    ||印象派大師莫奈油畫作品20幅克勞德-莫奈( Claude Monet)。出生於巴黎,幼年移居至法國勒阿弗爾生活,並跟隨風景畫家布丹學習繪畫,並聽其建議,專攻風景畫。這也為他日後成為印象派的代表畫家奠定了紮實的基礎。長大後,莫奈到巴黎求學,並與畫家畢沙羅有著深厚的友誼之情。而後進入格萊爾畫室學習,並在那裡認識並結交了雷諾瓦、西斯萊等畫家。他們以戶外風景寫生為主,側重對於自然風景的藝術表達,而擺脫對於物象本身的關注,使每一物體的色彩表達不斷地變幻,從而達到色彩與光的完美融合。
  • 德國著名猶太印象派畫家雷瑟·烏裡Leo Lesser Ury油畫作品欣賞
    Lesser Ury雷瑟·烏裡(1861年11月7日——1931年10月18日),是德國猶太印象派畫家和版畫家。烏裡(Ury)出生於普魯士的伯恩鮑姆,他是一位麵包師的兒子。1878年,烏裡(Ury)在布魯塞爾,巴黎,斯圖加特(Stuttgart)等地度過了一段學習繪畫的時間,於1887年返回柏林。烏裡的第一場展覽是在1889年,受到了歡迎,也受到了阿道夫·馮·門澤爾(Adolph von Menzel)的肯定,這次展覽的獎授予了烏裡。1893年,他加入了慕尼黑分離派,這是19世紀最後幾年德國和奧地利的先進藝術家組成的幾個分離派之一。
  • 文森特梵谷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他獻身藝術,大膽創新,在廣泛學習前輩畫家倫勃朗等人的基礎上,吸收印象派畫家在色彩方面的經驗,並受到東方藝術,特別是日本版畫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創作出許多洋溢著生活激情富於人道主義精神的作品,表現了他心中的苦悶、哀傷、同情和希望,至今享譽世界.凡高出生在荷蘭一個鄉村牧師家庭。他是後印象派的三大巨凡高年輕時在畫店裡當店員,這算是他最早受的「藝術教育」。
  • 隱秘的傑作:印象派與後印象派大師的素描作品
    【編者按】作為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印象派與後印象派具有恆久的魅力。著名的藝術大師如畢沙羅、馬奈、德加、塞尚、莫奈、莫裡索、雷諾瓦、高更、梵谷、修拉等創作了諸多世人熟知的油畫作品。但很多人並不知曉,他們還留下了許多精彩絕倫的素描藝術作品。
  • 美術研究|淺談印象派人體繪畫對攝影藝術的影響!
    01一,攝影的發明和印象派繪畫的發起繪畫和攝影同屬於二維平面藝術,一件完整的藝術作品是一個情感的表達也是對構圖,色調,光線進行了細膩的設計除此之外,印象派攝影在美國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攝影分裂主義中的不少成員如愛德華、蘭登·科伯恩等,於 1900 年在倫敦舉辦了「美國畫意攝影新學派」作品展,儘管同樣是朦朧效果的畫面,和英國人不同的是,他們不是將印象派技巧應用於風景和人像,而是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其作品並不僅僅限於形態與影調的優美安排。
  • 法國印象派女畫家,貝爾特·摩裡索特,油畫作品欣賞
    印象派女畫家貝爾特·摩裡索特(Berthe Morisot),1841年元月生於布爾日(Bourges),1895年三月死於巴黎,法國畫家。摩裡索特是第一位加入印象畫派的女畫家,曾受教於柯羅(Corot),好友兼大伯的馬奈(Manet)對她的畫風有絕對的影響。
  • 如何看懂印象派(中)
    欣賞《睡蓮》的時候,不能摳細節,稍微往後退,從整體上去欣賞,有一種朦朧的感覺,莫奈的作品主要收藏在法國巴黎的橘園美術館,館內收藏有莫奈的八幅大型《睡蓮》。馬奈名聲大振,無形中成為這些印象派畫家的領袖,深深影響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興畫家,進而將繪畫帶入現代主義的道路,所以「印象主義之父」應屬於馬奈(《小顧聊印象派》)。
  • 法國印象派畫家Edgar Degas繪畫作品欣賞
    Edgar Degas(1834-1917),是印象派中以傳統精確素描與印象派色彩風格絕妙結合的畫家,被稱為「古典的印象主義」。Degas自己說他是「運用線條的色彩畫家」。
  • 他的作品有著鮮亮透明的光感和豐富的色彩感,還有形體感和質量感
    印象主義的以粗放的筆法作畫,作品缺乏修飾,是一種對筆法較草率的畫法。印象主義採取在戶外陽光下直接描繪景物,追求以思維來揣摩光與色的變化,並將瞬間的光感依據自己腦海中的處理附之於畫布之上,這種對光線和色彩的揣摩也是達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極致。
  • 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威廉·梵谷,油畫作品欣賞
    在荷蘭的鄉村裡,有一個牧師家庭,梵谷就出生在這裡,做過職員,做過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但最後致力於繪畫事業。梵谷早期的畫風以寫實為主,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及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剛剛來到巴黎的他開始接觸了印象派作畫風格和新印象派的畫家,也慢慢開始了解日本浮世繪的作品,視野的擴展使梵谷的畫風巨變。在法國南部小鎮阿爾的經歷讓他創作了《阿爾的吊橋》,其後創作了代表作《星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