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小官員巧對7字,竟成千古名作

2020-12-19 紅衣記史官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歷經幾千年的積累與沉澱,凝結出不少祖宗的智慧結晶。其中,對聯和古詩詞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兩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有時候,一副好的對聯可以改寫成不錯的詩句。同時,某些詩詞句子,本身也就是一副絕妙的對聯。

例如,杜甫有一首被稱為是七言律詩之冠的作品:《登高》,這一整首詩中,有兩聯詩句無論是字句對仗,還是從音律和諧上看,都堪稱是絕妙的對聯。如"無邊"對"不盡"、"蕭蕭"對"滾滾"、"萬裡"對"百年"、"常"對"獨",幾乎每一個字都有與之對應的字。

所以,古詩詞與對聯之間是有聯繫的,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看一首詩作,這也是一首非常有名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晏殊,大家應該對晏殊也有所了解,他是北宋早期詞壇的領軍人物,同時也是宋詞發展的開路人之一,人稱"宰相詩人"。

晏殊在文學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據說寫了1萬多首詞,可惜流傳下來的也就100多首,其中最出名的一首詞應該是《浣溪沙》,其中兩句揭示了人生的真諦,值得一讀再讀。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的這首《浣溪沙》,是宋代金曲之一,也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入選《宋詞三百首》。特別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更是被後世視為千古名作。一問世就受到各種追捧,後世不少文人紛紛模仿,卻終究無人超越此作,可謂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經典。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句詩不是完全出自晏殊之口。

晏殊先是想出了上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但下一句卻一直對不出,苦思冥想了整整一年還是想不到滿意的。

1天, 晏殊邀請小官員王琪一起遊園。雖然王琪只是個芝麻小官,在面對晏殊這個大宰相時卻能不卑不亢,應答如流,晏殊心中對他頗為賞識,於是便將這個上聯,讓王琪對下聯。

雖然上聯只有短短七個字,卻十分講究,比如,"無可奈何"是一個成語,下聯也要想一個成語才對得上。還有"花"這個字,在下聯中也要找一個與之相配的字,比如"鳥"、"月"之類的,總之,對聯講究的是每一個字詞的意思和詞性及形式都對仗工整。

沒想到王琪也是個厲害人物,他想了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聽完,大呼其妙,當即才思泉湧,填完了這首《浣溪沙》,從此成千古名作,如今還被編入初中生必背詩詞。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對?

古代文人向來喜歡對對子,一副好的對聯要求對仗工整,嚴絲合縫,字數也要對等,不能有漏字或者多字的情況出現。這裡最難的就是平仄調還有意境。對聯在古時候,是考驗和選拔人才的一種方法,通過對對聯,能看出一個人有沒有文化內涵,才思是否敏捷等等。

雖然說有些對聯或者是俗語只有短短的幾個字,但其中卻包含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背後也暗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

千百年來,從王侯將相到文人墨客,都和對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中華對聯精粹》這本書中涵蓋了所有傳統的對聯,是中國古代經典的通俗化讀本。

對聯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中華傳統經典精粹》一部中國古代經典的通俗化讀本,精選《大學》、《論語》、《中庸》、《老子》、《莊子》、《商君書》、《管子》、《墨子》、《鬼谷子》等18部先秦傳統經典進行精粹

並結合社會現實,加以注釋、譯文和點評,賦予了這些經典以新的時代內涵,為大眾提供陶冶性情、提升道德素養的寶貴精神食糧。

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喜歡古典文學,但又對,對聯文化一知半解的買這本就足夠了。現在恰逢呢個出版社活動這本經典,僅需49元,既滿足了物美價廉,又補充了知識。對於很多想要提升文化底蘊的朋友來說,是個好機會。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宰相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書生對出下聯後,成初中必背詩詞!
    如"無邊"對"不盡"、"蕭蕭"對"滾滾"、"萬裡"對"百年"、"常"對"獨",幾乎每一個字都有與之對應的字。如若杜甫猶在,由他出上聯,我們來猜,其實有些人就有很大機率能對出下聯。圖片:杜甫漫畫言歸正傳,晏殊有一天邀請他的朋友王琪去府上品茶,然後出了一句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讓王琪對下聯,雖然上聯只有短短七個字,卻十分講究,比如,"無可奈何"是一個成語,下聯也要想一個成語才對得上。
  • 你知道「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由來嗎?揚州市江都
    假中示判官張寺丞王校勘(原創作者:朱毓麒)(作者原創,嚴禁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王琪,字君玉,宋成都府華陽縣人(今四川雙流),進士及第後,來江都任主簿,後升任江都縣尉,並逐步提拔為開封府推事,中央集賢院校理,直至禮部侍郎,為皇帝「修起居注」。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其中包含的是人生的真諦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的意思,從字面上看很簡單,說的就是:花兒落去了無可奈何,燕子歸來了似曾相識。仔細琢磨、梳理這兩句的含義,並不那麼簡單,裡面蘊含著對人生與時光的感嘆和哲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出自於《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作者是我國北宋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晏殊。他創作的這首詞的背景是什麼?他為什麼要寫這麼一首詞?這是學懂這句詞最起碼的一個方面了。
  • 千古對聯!上聯:「宰相肚裡能撐船」人人皆知,下聯卻少有人知
    千古對聯!上聯:「宰相肚裡能撐船」人人皆知,下聯卻少有人知我們中華民族,發展了上下五千年,這是一段非常長的時間,在這段歷史長河中,我們的前輩們一直在生活的過程中積攢生活經驗,他們會把這些經驗通過各種的文化形式努力流傳下來,可能是通過俗語的形式,或者是諺語的形式,還可能是歇後語的形式,還可能是打油詩的形式,或者是順口溜的形式,還可能是對聯的形式,總之都是民間非常接地氣的表達方式,這樣的文化形式也比較容易傳播
  • 晏殊大自然的啟悟: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詞人由眼前的景致,寄寓了更深入的人生思考。這兩句對仗工整,語言流麗自然,還包含了兩個今天還常用的成語,真是妙語天成,韻味無窮。「花落」一句,仍然是上片情感與理思的延續。花落猶如日落不可挽回,盛年也不再重來,這必然讓人感到沮喪和無助。所以詞人說「無可奈何花落去」。「燕歸」一句,則一掃前面的哀傷氛圍,振起全篇。
  • 晏殊最經典的一首《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北宋時期的可謂是人才濟濟,但是晏殊卻是能夠在眾多的詩人中脫新穎而出,所憑藉的正是他真實的才學,以及他過人的天賦,據說他在從小聰明好學,年僅五歲便是能夠創作,這也正是為什麼,他能夠創作出一萬多首詞的原因。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何讓我們如此共鳴?
    「無可奈何花落去」要調整一下語序,變為「花落去無可奈何」,然後再補一補,大意就出來了:花兒凋落,讓人無可奈何。試著揣摩一下詩人的口氣,就能明白,詩人是極不願意春花凋落的,但卻絲毫沒有辦法阻止,才發出「無可奈何」的感慨。詩人心中的惆悵之深便可想而知了。春花凋落是自然規律,說到底就是時間規律。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先扯點題外話,「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有一個傳說,並非晏殊獨立所作,而是與一個詩人王琪有關。「無可奈何花落去」是晏殊在晚春時節,眼看到花瓣凋零心生感慨,隨口吟出。但是對子的下半句卻一直想不出。
  • 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的《浣溪沙》有著歲月悠悠流轉的愁思
    從小神童到大宰相的晏殊,生活相對其他詩人更順風順水,詞也顯得恬靜閒雅,清麗唯美。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一首詞,一杯酒,一樣的天氣,老地方的亭臺。首句讀起來簡單,其實晏殊筆下暗藏乾坤。
  • 高登:無可奈何花落去
    在深圳隊打成一個兩分以後,福建隊就馬上還以兩分,而且速度快到很多時候連轉播的攝像機都來不及更上。但儘管這樣,福建隊仍然贏不了球。根本原因就算他們如同紙糊一般的防守。大王雖然有著相當強的得分能力,也有著不錯的策應能力,但是防守能力卻一直被球迷所詬病。陳林堅和黃毅超,他們也確實不是什麼太好的防守者。而高登,對於這一位為球隊提供了無限火力的外援來說,我們也確實不能再要求他更多了。
  • 大臣出上聯:「新姜不如老薑辣」,小孩巧對下聯,大臣:「此乃神童」
    古人是很聰明的,只要稍微識得字,就可以作對子,甚至幾歲的孩子。大臣出上聯:"新姜不如老薑辣",小孩巧對下聯,老臣:"此乃神童"宋朝時期有一位神童叫做賴其尚,他從小便聰明過人,吟詩作對樣樣精通,在十裡八鄉都有偌大的名聲。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與辛棄疾合稱「濟南二安」,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從李清照待字閨中時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到嫁為人婦後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我們可以在一首首詞中,了解到李清照的悠閒生活,體會她對身世的悲嘆。
  • 蘇軾進廟大喊「禿驢何在」,掃地小和尚巧用4字回懟,成千古絕對
    因為蘇軾十分接地氣,性格又豁達詼諧,因此他的朋友類型比他涉獵的領域類型還要多:有朝廷官員、文學才子、販夫走卒,甚至青樓歌妓、平民百姓,都能跟蘇軾交朋友,就連僧道也不例外。在蘇東坡的僧道朋友中,有一位最有名,即佛印和尚。
  • 親民黨:無可奈何花落去
    用晏殊的詞,給親民黨乃至臺灣第三勢力做個詮釋: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與國民黨分分合合2000年,獨立參選的宋楚瑜以微弱差距敗給了陳水扁。為了凝聚支持者的力量,宋楚瑜於3月31日宣布成立親民黨,打開了臺灣政壇的另一片空間。
  • 牛彈琴:無可奈何花落去 川普認輸了 但事情還沒完
    牛彈琴:無可奈何花落去 川普認輸了 但事情還沒完 時間:2021年01月08日 07:49:11&nbsp中財網   無可奈何花落去。  不管有多麼不情願,川普最終還是認輸了。當國會最終確認,拜登是大選贏家,川普隨後承諾,1月20日他會有序交接,「儘管我完全不同意大選結果」。
  • 千古奇對:王安石用上聯中了進士,用下聯娶了媳婦,還發明了囍字
    讀過他寫的詩,會背誦他的《梅花》,知道他當過宰相,了解他主持的變法。除此之外呢?是不是還聽說他性格執拗、不愛洗澡?是不是還耳聞他行為古怪、不近女色? 真實歷史中的王安石,確實有點不拘小節、不講衛生,但若說他鬍子裡長蝨子、衣服一年不換一次,這就有點糟踐人了,完全是政敵的惡意抹黑。
  • 法國車無可奈何花落去,門可羅雀欲怪誰?
    法國車無可奈何花落去,門可羅雀欲怪誰?我自己是雪鐵龍C5的車主,非常喜歡,已經開了十年20萬公裡。前陣子去標緻4S店保養,你沒看錯,雪鐵龍是上標緻店裡去保養,因為園區裡的一家雪鐵龍店已經閉店了,原有的客戶都轉移到同在園區標緻這家來保養。
  • 無可奈何花落去,命中注定的無可奈何
    人生有很多的無可奈何,當別人煩惱有過多的選擇的時候,看看自己,卻是別無選擇。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全是自己日積月累的走出來的。呵呵呵相對於命中注定的無可奈何 ,我覺得不如叫做性格決定命運。命中注定的無可奈何!一個人在真正無可奈何的時候除了微笑還是微笑。之前看過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具體忘記哪裡看的了。它說「最好的狀態是眼裡寫滿了故事,臉上看不出歲月」所以說啊,淡然的人,一種是生活確實單純,無憂是自然形成。
  • 千古絕對!遼使出上聯"三光日月星",蘇東坡巧對三聯後遼使跪了
    旅途之中無聊,華羅庚給大家出了個對聯:「三強韓趙魏」。這說的是戰國時的韓趙魏三國。在分裂了晉國之後,這三個國家都成為當代的強國,故稱「三強」。這種對聯的關鍵是,上聯有魏蜀吳三個要素,下聯也需要用三個要素相對。但上聯已經有個「三」了,下聯卻不能用一個同樣的「三」來相對,否則就重複了。大家想了一會,沒能對上下聯,最後還是華羅庚自己公布了答案:「九章勾股弦」。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就驚豔了,至今無人超越
    嘉祐元年(1056年)是他第一次去參加科舉,文一出,便令歐陽修、梅堯臣這類人物都被震動了。打算大展身手的時候,母親卻病逝了,只好回家奔喪。回朝沒有幾年,父親又病逝了,只好再度奔喪。終於守完了父母的喪,時機卻很不合適,因為此時朝廷開始了王安石變法。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歐陽修在內,都因為跟宰相王安石不合,被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