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最經典的一首《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2021-01-08 塵世曉書僮

晏殊是北宋時期的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他不僅文章寫得好,同時還是北宋婉約的一代詞宗,他一生共寫了一萬多首詞,但是很可惜,他大部分的詞作都失散了,只留下了一百三十多首,但是在他那些傳世的詞作,可以說每一篇,那都是名篇佳作,描寫的極為優美,也非常的生動,讀來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北宋時期的可謂是人才濟濟,但是晏殊卻是能夠在眾多的詩人中脫新穎而出,所憑藉的正是他真實的才學,以及他過人的天賦,據說他在從小聰明好學,年僅五歲便是能夠創作,這也正是為什麼,他能夠創作出一萬多首詞的原因。而且他的很多詞作,那都是用詞極為講究,行雲流水,無論是在描寫風景,還是在描寫相思之情,往往可能只是寥寥的幾筆,便是能夠營造出一種高遠的意境來,使得人們能夠從中感受到他筆下的宋詞獨有的唯美。

那麼說起晏殊最經典的一首詞,個人則是認為非他的這首《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這首詞雖然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詞人把借景抒情,表達出了一種內心的感傷之懷,字裡行間儘是詞人一個真實的情感流露,讀來更是讓人感傷不已。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宋代: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宋詞裡其實有很多這種感傷之作,但是大部分的作品,也只是僅僅描繪的表面,並沒有如晏殊這樣,描寫的極為生動,也很是深刻;同時他的這首詞,用詞也是很講究,一字一句,那都是描寫的很是唯美,讀來更是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詞的上片,寫的是當時的一個現狀,聽一首新的曲子,然而再喝一杯新釀的美酒,我還是在去年的這個地方,而且還是去年的天氣,在這樣的一個亭臺裡。每當到了黃昏時分,那夕陽開始西下,可是這西下的夕陽,什麼時候才能夠回來呢?在這上片詞人,還是在描寫到時自身的一種感受,這種深入的描寫,從而也使得這首詞,顯得更為生動,也更加的憂愁。

詞的下片,詞人則是借景抒情,這樣的一種描寫,雖然並沒有寫意,但是詞人重在情感豐富,同樣的寫得極為生動,也非常的優美,春天過去了,那花兒總是要凋謝,這是一件讓人無可奈何的事情,畢竟春天已經是過去了,誰也沒有能力阻擋春去的腳步,只有那似曾相識的燕子歸來。對於我來說,只好是一個人獨自在這小園裡徘徊,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悲痛的事情。

晏殊的這首《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可以說是他眾多詩作中,情感力量最為豐富的一首詞,作者通篇都是在描寫內心的一種感受,以景代入,然後層層推進,進而使得這首詞,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了宋詞裡的千古名篇,特別是那兩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更是成為了傷春的代名詞,成為了兩句很經典的話。

相關焦點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其中包含的是人生的真諦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出自於《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作者是我國北宋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晏殊。他創作的這首詞的背景是什麼?他為什麼要寫這麼一首詞?這是學懂這句詞最起碼的一個方面了。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先扯點題外話,「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有一個傳說,並非晏殊獨立所作,而是與一個詩人王琪有關。「無可奈何花落去」是晏殊在晚春時節,眼看到花瓣凋零心生感慨,隨口吟出。但是對子的下半句卻一直想不出。
  • 你知道「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由來嗎?揚州市江都
    一首詩有時才讀了一、二句,晏公就擺手叫讀下一首。當他終於聽到一首佳作時,覺得此人才學不凡,便忙問這是誰人所題?侍從告之是江都縣尉王琪。於是,晏殊當即派人將王琪請來,邀其一道吃飯。其間,兩人談得很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飯後,兩人又「同步遊池上」。
  • 晏殊大自然的啟悟: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大自然的啟悟,讓他在傷感中多了一絲欣慰,也助他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詞作。這就是北宋「宰相詞人」晏殊的《浣溪沙》。詞境賞析《浣溪沙》,也就是在溪邊浣紗之意,這會讓你聯想到誰?就是那位以「沉魚」聞名的越國美女西施,所以這本是一首歌詠西施在若耶溪邊浣紗的詞調。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何讓我們如此共鳴?
    「無可奈何花落去」要調整一下語序,變為「花落去無可奈何」,然後再補一補,大意就出來了:花兒凋落,讓人無可奈何。試著揣摩一下詩人的口氣,就能明白,詩人是極不願意春花凋落的,但卻絲毫沒有辦法阻止,才發出「無可奈何」的感慨。詩人心中的惆悵之深便可想而知了。春花凋落是自然規律,說到底就是時間規律。
  • 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的《浣溪沙》有著歲月悠悠流轉的愁思
    《中國詩詞大會》中曾經考到晏殊的《浣溪沙》,這首經典的懷舊之作是晏殊的代表作品之一。從小神童到大宰相的晏殊,生活相對其他詩人更順風順水,詞也顯得恬靜閒雅,清麗唯美。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 宰相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小官員巧對7字,竟成千古名作
    所以,古詩詞與對聯之間是有聯繫的,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看一首詩作,這也是一首非常有名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晏殊,大家應該對晏殊也有所了解,他是北宋早期詞壇的領軍人物,同時也是宋詞發展的開路人之一,人稱"宰相詩人"。
  • 宰相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書生對出下聯後,成初中必背詩詞!
    圖片:杜甫漫畫言歸正傳,晏殊有一天邀請他的朋友王琪去府上品茶,然後出了一句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讓王琪對下聯,雖然上聯只有短短七個字,卻十分講究,比如,"無可奈何"是一個成語,下聯也要想一個成語才對得上。
  • 沉默老師伴你讀《宋詞選》之六:《浣溪沙》晏殊
    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花兒總要凋落讓人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的春燕又歸來,獨自在花香小徑裡徘徊。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這首詞純以白描手法寫平常意象,如「酒」、「亭臺」、「夕陽」、「落花」、「歸燕」等,有著對美好事物的留戀,對時光漸逝的惋惜,透著淡淡的惆悵和哀愁,帶著詞人特有的富貴氣象,仿佛溫潤的珠玉,含蓄中富有哲理。
  • 「無可奈何花落去」背後是晏殊對自己愛情的惋惜,也是對蕭娘的悔
    《浣溪沙》是晏殊詞作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它傷春惜時,也抒懷留念。傷春,一年又一年,花落燕去,人散情離,對於晏殊來說,這種流逝消亡最為痛心,因為他深有體會。燕子何時才能歸來,即便歸來,它還是去年的那隻嗎?一如蕭娘,重逢了,她對晏殊的感情還是以前那樣嗎?
  • 宋詞詞牌釋義:《浣溪沙》,最為常見的詞牌名,經典詞作甚多!
    另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韻位不變。此調音節明快,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很多詞人喜歡用這個,經典之作也非常多,比如晏殊、李清照、蘇軾、秦觀等等均有以《浣溪沙》為題的經典詞作,而且很多傳誦久遠。而且更重要的《浣溪沙》更傾向唐詩的組成結構,都是七字為一句。表達上更連貫更一氣呵成。而且易記。
  • 宋詞新譯《浣溪沙》(中英雙語)
    浣溪沙The Tune of Huanxisha(Silk Washing)中文|晏殊似曾相識燕歸來一曲新詞酒一杯,A new song, a glass of wine去年天氣舊亭臺,In the west the sun sets, what’s its return time 無可奈何花落去,Flowers fall, do what one may似曾相識燕歸來。
  • 「無可奈何花落去」歐陽修三惹晏殊,師徒間又有怎樣的恩怨情仇?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每當讀起這句詩就會想起北宋一位著名的文學家晏殊,晏殊不僅僅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而且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自幼聰穎,被大家稱為「神童」,據說晏殊5歲的時候就能夠創作詩詞了,14歲的時即入殿參加殿試,參加殿試這是很多人努力一生都不一定得來的機會,但是晏殊在
  • 透過晏殊的詞,可以看到北宋生活的寧靜致遠
    我特別用晏殊來做典型代表,因為晏殊算是在文學上對蘇軾產生比較大影響的人物。先來看一下第一首《浣溪沙》,這首是晏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我想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這句是北宋詞開創時期最重要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表面上閒情雅興,內心中愁苦不堪,晏殊詞作《浣溪沙》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闌幹影入涼波。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晏殊是北宋著名詞人,他被贊為神童,14歲就參加科舉考試。他寫過的名句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品一品,是不是有點那個味了。他還寫過一首《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這首詞中處處都寫閒情雅興,暗中流露悲觀感受,歷來受到文人墨客的推崇。要想讀懂一首詞,先要從字面意思入手,明白了作品的文辭意思,再思考其中的思想感情。這首《浣溪沙》共6句,42個字,描寫了晏殊在春天裡的種種感受。第一句看似寫景,實際上寫情。
  • 嘗到了「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甜頭,他的宋詞,字字都是哲理之思
    一直覺得北宋的晏殊是宋詞文學史上的一個異類,他曾經位居高官,也寫下了很多精彩的宋詞作品。但在他那個時代,宋詞的文學地位還談不上很高,不過是市井文學。根據有關的記載,晏殊在位居高官之後,為了愛惜羽毛,之前寫過的這些作品都不承認是自己所作。
  • 晏殊和晏幾道:歷史上著名的父子詞人,風格卻迥然不同
    晏殊和晏幾道是北宋著名的詞人,對宋詞的發展都有很大的貢獻。二人為父子,詞風有相似之處,又有著迥然的區別,這與他們的人生經歷有關。01.晏殊的詞風——閒雅有情思。《宋史》記載中的晏殊的詞:文章贍麗,應用不窮。尤工詩,閒雅有情思。作品中表現出曠達的情懷,隱含著啟迪人生的哲理,和婉明麗,清新含蓄,尤其善於即景抒情,語言非常的精煉,渾成天成。代表作——《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 高登:無可奈何花落去
    福建男籃高登可能沒有想到,在他打出了也許是自己職業生涯最漂亮的一場球的同時,卻依然沒有能夠幫助球隊走出連敗的泥潭。而在積分榜上,福建隊也是穩坐副班長的位置。但是如何去解決福建隊所面臨的防守問題,這仍然是最令人所頭疼的問題。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願高登和福建隊在後面的比賽中繼續加油,輸球可以,但請別忘記了榮譽和尊嚴。
  • 親民黨:無可奈何花落去
    用晏殊的詞,給親民黨乃至臺灣第三勢力做個詮釋: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與國民黨分分合合2000年,獨立參選的宋楚瑜以微弱差距敗給了陳水扁。為了凝聚支持者的力量,宋楚瑜於3月31日宣布成立親民黨,打開了臺灣政壇的另一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