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何讓我們如此共鳴?

2021-01-08 書煮一鍋香

時間與美

詩詞短小精悍,詩人寫作,多用省略之法。又因格律的需要,往往要顛倒語序。明白了這些道理,讀詩時補一補,調一調,詩歌的表層意思就不難理解。

「無可奈何花落去」要調整一下語序,變為「花落去無可奈何」,然後再補一補,大意就出來了:花兒凋落,讓人無可奈何。

試著揣摩一下詩人的口氣,就能明白,詩人是極不願意春花凋落的,但卻絲毫沒有辦法阻止,才發出「無可奈何」的感慨。詩人心中的惆悵之深便可想而知了。

春花凋落是自然規律,說到底就是時間規律。時間如水,一往無前,不快不慢,不為人留,不為人往,即便是爛漫春花如此美好之物,時間也會無情地帶走。敏感的詩人看到此情此景,他的目光又怎會只停留在春花之上呢?世間如春花爛漫的美好事物太多太多了,可隨著時光飛逝,我們失去的也太多太多了,可又有誰能夠阻止呢?面對如此境況,我們也只能徒呼奈何,最後無可奈何。

這句詩可以說寫出了人類的一種普遍感受,能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這也是它能流傳千年,仍被我們津津樂道的原因。

變與不變

「似曾相識燕歸來」的語序也該調一調:「燕歸來似曾相識」。燕子是候鳥,冬去春來,它們又返回了老巢。詩人看到飛回來的燕子,感覺很眼熟,它似乎就是曾經認識的那一隻。

這句詩乍一看是寫燕子沒有任何變化,跟詩人曾經認識的一模一樣。但細細品味,我們就會發現,詩人耍了一點手段;如果不仔細一些,重要的信息就要被我們忽略掉了。

詩人用了一個「似」字,就將後面的「曾相識」變得不確定起來,左右搖擺起來,模糊起來。它就是要告訴我們,這燕子與去年的不一樣,但只是很細微的變化。詩人心思的細膩之處便在此顯露無疑了。

大體不變,細處有變。這輕微的變化正是前文所講的時間規律引起的。如果說前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寫的是時間的不可阻擋,這一句「似曾相識燕歸來」寫的就是時間的悄無聲息。它輕輕地來,它又悄悄地去。我們如果不夠細心敏銳,它所引起的變化我們就很難察覺。

變化很輕微,筆觸很細微。在不變中的變,才是詩人要表達的重點。細細讀來,我們就能體會到詩人的那種惜春之情。而這又給我們一種普遍的聯想,生活中多少事物,就是在這不經意間的變化中,漸漸消磨殆盡了。

結束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出自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整首詞反覆陳述著「無可奈何花落去」中時間流逝的不可阻擋,如「夕陽西下幾時回」;又反覆訴說著「似曾相識燕歸來」中時間流逝的悄無聲息,如「去年天氣舊亭臺」。就在這種反覆訴說思索中,詩人漸漸感覺到心有所失,心情也由「一曲新詞酒一杯」的愜意閒適,變為了「小園香徑獨徘徊」的孤獨傷感。

相關焦點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其中包含的是人生的真諦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的意思,從字面上看很簡單,說的就是:花兒落去了無可奈何,燕子歸來了似曾相識。仔細琢磨、梳理這兩句的含義,並不那麼簡單,裡面蘊含著對人生與時光的感嘆和哲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出自於《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作者是我國北宋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晏殊。他創作的這首詞的背景是什麼?他為什麼要寫這麼一首詞?這是學懂這句詞最起碼的一個方面了。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先扯點題外話,「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有一個傳說,並非晏殊獨立所作,而是與一個詩人王琪有關。「無可奈何花落去」是晏殊在晚春時節,眼看到花瓣凋零心生感慨,隨口吟出。但是對子的下半句卻一直想不出。
  • 你知道「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由來嗎?揚州市江都
    這時已是暮春時節,遍地落花,晏殊有意考察王琪的學識,就觸景生情地吟出了「無可奈何花落去」的詩句,說這是他過去偶然得到的一個佳句,可惜至今「彌年未嘗強對」。王琪聽後,抬頭仰望天空,沉思片刻,忽有所悟,脫口而出:「似曾相識燕歸來」。晏公聽後大喜,不由得擊掌讚嘆。他認為王琪確有真才實學,決定向皇帝推薦擢用。
  • 晏殊最經典的一首《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宋詞裡其實有很多這種感傷之作,但是大部分的作品,也只是僅僅描繪的表面,並沒有如晏殊這樣,描寫的極為生動,也很是深刻;同時他的這首詞,用詞也是很講究,一字一句,那都是描寫的很是唯美,讀來更是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 晏殊大自然的啟悟: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宋詞,好像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其實它就是歌詞,是配合當時的流行音樂而創作的。可能你會說,今天的流行歌詞,為什麼不像宋詞那樣成為經典、成為一代文學呢?恐怕一個主要的原因是,那些詞作者,比如蘇軾、歐陽修、李清照等,個個都是名垂青史的文豪啊!詞在宋代,大多由歌女伶人在宴會上演唱,文人雅士也多以遊戲、輕鬆的心態來創作。
  • 高登:無可奈何花落去
    但這樣的數據卻仍然不能幫助福建隊收穫本賽季的第二場勝利,這對於高登來說,想必我們都能聽到他的一聲嘆息吧。福建隊的比賽有著三個很顯著的特點:得分快,回合數多,防守差。而在這場比賽中,福建隊把這三個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半場就拿下了62分的高分,而且一度領先深圳隊一分。在深圳隊打成一個兩分以後,福建隊就馬上還以兩分,而且速度快到很多時候連轉播的攝像機都來不及更上。
  • 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的《浣溪沙》有著歲月悠悠流轉的愁思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一首詞,一杯酒,一樣的天氣,老地方的亭臺。首句讀起來簡單,其實晏殊筆下暗藏乾坤。別看平淡無奇的一句話,其實分別化用了白居易《長安道》裡的「豔歌一麯酒一杯」,和鄭谷寫的《和知已秋日傷感》中的一句「去年天氣舊池臺」。
  • 宰相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小官員巧對7字,竟成千古名作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的這首《浣溪沙》,是宋代金曲之一,也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入選《宋詞三百首》。特別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更是被後世視為千古名作。
  • 宰相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書生對出下聯後,成初中必背詩詞!
    圖片:杜甫漫畫言歸正傳,晏殊有一天邀請他的朋友王琪去府上品茶,然後出了一句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讓王琪對下聯,雖然上聯只有短短七個字,卻十分講究,比如,"無可奈何"是一個成語,下聯也要想一個成語才對得上。
  • 親民黨:無可奈何花落去
    用晏殊的詞,給親民黨乃至臺灣第三勢力做個詮釋: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與國民黨分分合合2000年,獨立參選的宋楚瑜以微弱差距敗給了陳水扁。為了凝聚支持者的力量,宋楚瑜於3月31日宣布成立親民黨,打開了臺灣政壇的另一片空間。
  • 嘗到了「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甜頭,他的宋詞,字字都是哲理之思
    最著名的詩句當然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他都是在非常認真的傷春悲秋,然後在這種情感當中滲透對人生、對生命的哲理思考。相比其他宋詞,作者對離愁別恨表達、對傷春悲秋的感悟,都有自己明顯的風格。今天談到的這種詩詞也是如此。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 「無可奈何花落去」歐陽修三惹晏殊,師徒間又有怎樣的恩怨情仇?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每當讀起這句詩就會想起北宋一位著名的文學家晏殊,晏殊不僅僅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而且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自幼聰穎,被大家稱為「神童」,據說晏殊5歲的時候就能夠創作詩詞了,14歲的時即入殿參加殿試,參加殿試這是很多人努力一生都不一定得來的機會,但是晏殊在
  • 陳情令番外一百二十七: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池泉君恭敬地問道:「先祖爺爺,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殺死那螣蛇,救出您的身體呢?」池泉先祖搖了搖頭,說道:「那螣蛇來歷不小,以我當年的造化,能將他封印已屬僥倖,如今見到了你們這些後人,還見到了昭兒,我心甚慰!現如今,趁著我靈力尚存,送你們速速離島是真!」池泉君面露不舍之情,說道:「先祖爺爺,難道真的沒有什麼辦法能讓您魂歸本體,跟著我們回去嗎?」
  • 為何在陌生的地方,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專家:或許已進入平行世界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人麼你再日常生活中,往往會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就是在做一件事或者再看到一個事務處的時候,老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仿佛目前所經歷的這件事之前也發生過,而且是一模一樣的場景。
  • 「無可奈何花落去」背後是晏殊對自己愛情的惋惜,也是對蕭娘的悔
    傷春,一年又一年,花落燕去,人散情離,對於晏殊來說,這種流逝消亡最為痛心,因為他深有體會。燕子何時才能歸來,即便歸來,它還是去年的那隻嗎?一如蕭娘,重逢了,她對晏殊的感情還是以前那樣嗎?小小神童心正直晏殊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他從小便聰明好學,5歲的時候就能創作,因此人們都稱其為「神童」。
  • 似曾相識燕歸來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看到了相似的或者重複的...
    似曾相識燕歸來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看到了相似的或者重複的場景時間:2020-03-16 14:3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似曾相識燕歸來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代指看到了相似的或者重複的場景 釋義:似曾相識的燕子又回歸畫簷。 引申:指看到了相似的或者重複的場景。
  • 語文課文迎面向我們走來,宋朝真是學生的噩夢呀
    《清平樂》花樣向我們展示了王朝詩詞之繁榮,也告訴我們從小到大背誦的語文課文到底是什麼背景產生的。唐詩宋詞漢文章,從上學以來是我們最熟悉的一句話。每一個文學大家怎麼都這麼可愛,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吧。晏殊---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晏殊以詞著於文壇,風格含蓄婉麗,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
  • 無可奈何花落去之篇:還有人不知紫蘇是啥?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 《浣溪沙》 晏殊 不知不覺中,我的腦中容易徘徊起這首詩。可能是遇到了一些奇葩的人,遇到了一些事。 美女,來20g紫蘇(後下)燜鴨! 好咧,請您稍等!馬上給你抓好,麻煩您這邊先付下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