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冤獄案後,老八胤禩因為處理肖國興案得以晉升廉親王,但是在康熙心中卻落下個「其心可誅」的罪名。秋實來臨,康熙皇帝打算帶皇子們一同到木蘭圍場進行秋獵,除了這是滿族人憶苦思甜的傳統之外,康熙還有什麼更大的深意?而因為老四胤禛為了婉拒刑部冤獄案,將自身弄傷風了還帶病在家,張廷玉特別請示康熙皇帝,四王爺是否同去?
康熙皇帝斬釘截鐵的說:去,到熱河去養病。明明老四胤禛風寒未愈,拖著病體不便出行,為什麼康熙還要強行將他拉走,前去木蘭圍場狩獵?康熙的目的何在?
有人說,出去走走有利於養病啊,這顯然顯得小兒科了,話可以這麼說,受了風寒的人,出去走走,你試試。所以,很明顯,康熙是有意圖的,這要從刑部冤獄案說起。
太子胤礽的作為使得康熙皇帝大為惱火,很明顯,肖國興案之後,康熙皇帝雖然對老八胤禩心懷不滿,但是太子更讓他灰心,所以,當蒙古王公為太子呈上獻禮的時候,康熙皇帝冷冷的說:太子病了。當面回拒蒙古使節的獻禮,這可是震驚朝野的事兒,一般的情況下,睿智如康熙,絕對不會再外邦的面前展露出這樣的態度。所以,太子之位不保,既是康熙皇帝的本意,也是他向外界釋放出的巨大人事變動的信號。這個人事變動,當然就是太子之位的人選問題。
而此時風頭正勁的,當數老八胤禩,夜審肖國興,既掌握了太子的把柄,又在康熙面前博得頭籌,晉升為親王,和太子集團的沒落相比,老八胤禩可謂春風得意,隨後,康熙皇帝又委派他代太子宴請外賓,無一不和冷落太子,釋放重要人事變動信號的情形一樣,告訴世人太子之位的人選,這也就有了後來蒙古王公在狩獵現場大舉拍打老八胤禩馬屁,以及老大胤褆和老三胤祉傳咋舌的搞笑事端。
正如前面所說,康熙釋放的信號無一不在指出,太子要換人了,這人就是老八。這個信號,顯然和之前康熙所言「其心可誅」是矛盾的,既然康熙心中對老八處理肖國興案有看法,甚至說出了「其心可誅」的話,又怎麼會抬舉出老八胤禩,讓他來代替太子之位呢?
所以,可以肯定的說,康熙所釋放出的信號,就是擾人的煙幕彈,根本不可信。問題是,這些和他硬要拉病中的老四也來木蘭圍場狩獵有何關係?
昨天還在朝堂上信誓旦旦的說要接受刑部冤獄案,今天就重重的染上的風寒,要說康熙皇帝心中沒有一點疑慮那是不可能的,他甚至還讓張廷玉派太醫前去看病,應該有兩層意思,一是作為父親對兒子的關心;另一個可能就是檢驗確認,懷疑老四心中有鬼。什麼鬼?因為康熙皇帝雖然為繼承人的問題傷透腦筋,但是又十分忌憚兒子們來爭奪嫡位,在他心裡,爭奪嫡位就是大不敬,就是與他為敵。既要聽話沒有奪嫡思想,又要能幹出一番事業,正是讓兒子們也左右為難。
在確定老四胤禛真的傷風後,康熙皇帝還是要他前往木蘭圍場,到底是何意圖?其實,從前面江南籌款,到收繳國庫欠款,雖然老四胤禛最終落下個行事操切的評價,但是總體而言,康熙皇帝對老四胤禛是滿意的,相比較太子及老八胤禩,老四胤禛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要高得多,但是老四是不是一個稱職的太子,是否有太子的潛質,康熙皇帝心中還沒有把握,尤其是刑部冤獄案的發生,老四的突然傷風讓康熙皇帝心存疑慮,可以說,康熙皇帝對老四是寄予了厚望的,刑部冤獄案又讓他有所失望。這也是後來胤禛埋怨鄔思道說不該聽信鄔思道之言的由頭。
康熙皇帝需要繼續考察老四胤禛,同時給予他一些鞭策。木蘭圍場秋獵就是很好的鞭策,這是滿清起家的傳統,通過木蘭秋獵,教育皇室貴胄「不忘本」的思想。換句話說,一個皇室皇子,如果連木蘭圍場這樣的活動都不參加,莫說是當太子,就是當一個普通的貝子,都有可能成問題。這些活動的實質意義,遠遠高於其他政事活動的意義,是唯獨不能缺席的皇家禮事,從這個意義上說,康熙皇帝帶上病中的胤禛,已經很說明問題了,在對皇太子人選的考察問題上,木蘭秋獵就是一個特殊的考場,既然我心中有你,有怎麼會讓你缺席而落下話柄呢?這是康熙皇帝的良苦用心。很顯然,康熙皇帝是成功的,通過這場考試,考出了一個弘曆,這為大清未來的走向奠定了基礎,可以說,木蘭秋獵帶上病中的胤禛,就等於奠定了雍正及未來。
老四胤禛在當時的皇子們中間,除了和老十三胤祥關係要好之外,和其他的皇子似乎關係都不怎麼樣,通過木蘭秋獵這次不忘本的活動,也可以讓皇子們顯現出能力和態度。實際上,也是讓老四胤禛看到皇子們當中,到底誰將來可以為未來的新君所用。老八胤禩因為做得太過,被弘曆否決了,康熙皇帝賞賜金如意給弘曆,也算是否決了老八,而老十三仍然顯現出超人的能力和態度,得到弘曆的讚許,康熙將金如意賞給了弘曆,形同是賞給了老十三。這種互助式的認同,無疑是告訴胤禛,老十三是深得康熙認可的。佟國維有一句話很給力:皇帝認可的新君才是鐵穩的新君,套用一下就是說,「皇帝認可的幫手才是鐵穩的幫手」。
也許,康熙皇帝還在保護老四胤禛。太子受蠱惑,是老大胤褆在作怪,老四胤禛江南籌款之後晉升郡王,可以說風頭也不賴,這些都危機到奪嫡皇子們的利益,所以他們互相傾軋算計,似乎已經成為皇室奪嫡的常態,像老大胤褆這樣的人,是不是時刻也盯著老四胤禛,當然很難說。木蘭秋獵,康熙帶著一大幫子皇室成員和朝廷幹吏都出去了,家裡就顯得空虛了,這時候當然是收拾人的最佳時刻。老四胤禛在康熙心中已經有了一定的地位,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康熙皇帝不得不對他實行一定的保護。
如果我們再回過頭來進行比較,一方面,康熙皇帝冷落太子胤礽,一方面,康熙皇帝又抬舉老八胤禩,第三方面,康熙皇帝又在暗中保護優待鞭策老四胤禛,前面兩個方面,都是康熙皇帝自身做出來的,是給朝野人士看的,正所謂是做給外人看得,轉移了所有人的目光,人們都在圍繞誰當太子費盡心思,而把目光定位在太子老八胤禩身上,讓他去應對那些明槍暗箭,相反,老四胤禛,卻在這裡成為「燈下黑」,不為人所攻殲。
唯一的例外,也是康熙最大的收穫,那就是弘曆的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