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由於韓復榘率部不戰而退,導致黃河防線被拱手讓於日軍,同時韓復榘還計劃聯合劉湘,共同抵抗民國政府入川,蔣介石下令誘捕處決韓復榘。
為此蔣介石親自趕到河南開封,下令召開軍事會議,要求國軍第一戰區和國軍第五戰區所有師長級以上軍官無作戰任務者必須全員參加。
韓復榘見蔣介石親臨,而且要求參會人員眾多,不敢繼續拖延只好率領麾下將領前往開封赴會,卻沒想到當場被擒,其麾下陸軍部隊則由部將孫桐萱率領返回山東。
韓復榘被捕之後,華北前線國軍士氣為之一振,再也沒有人敢輕易擅離職守,但是對於山東戰局而言卻是為時已晚。
由於韓復榘率領部隊撤入河南,山東各處防線已經形同虛設,日軍磯谷師團渡過黃河後如入無人之境,短短時間內便侵佔了大半個山東。
韓復榘所部本隸屬於李宗仁的國軍第五戰區,山東更是重鎮徐州的天然屏障之地,山東被日軍攻佔,也就意味著徐州危在旦夕。
面對來勢洶洶的日軍磯谷師團,李宗仁卻只能終日愁眉苦臉,因為國軍第五戰區本就不是大型戰區,還連接了華北和江南兩大戰區。
淞滬會戰之後,徐州以南便一直遭受淞滬日軍的襲擾,李宗仁只得將部隊部署於南側進行防禦,而山東淪陷後,國軍第五戰區兩面臨敵,兵力早已經捉襟見肘。
而且李宗仁時桂系出身,雖然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桂系已經和南京政府握手言和,但是李宗仁的影響力在廣西之外仍舊是大打折扣。
同時桂系常年和南京政府兵戎相見,因此桂系內部的經濟狀況也十分拮据,即便是李宗仁、白崇禧等首領也需要以身作則推崇節儉。
此時經過淞滬會戰等前期大戰的消耗,國軍精銳部隊已經近乎損失殆盡,剩餘的主力部隊大多跟隨民國政府前往武漢,華中地區能夠依靠的只有地方系雜牌軍。
如此一來,既沒有高官可許,也沒有厚祿可賞的李宗仁第五戰區便成為了各地方系部隊避之不及的所在,至於民國中央軍更是對第五戰區不屑一顧。
在李宗仁的既定計劃之中,他本希望韓復榘可以率領麾下魯軍部隊在山東暫時擋住華北日軍,已達到了牽制日軍無法南下的目的。
但是韓復榘不戰而逃,山東大半淪陷敵手,即便有孫桐萱繼續率領魯軍抵抗,但士氣低落的魯軍在未經整訓之前已是不堪大用。
而且日軍已經進入山東腹地,魯軍可以依靠的地利優勢幾乎盡數淪喪,更重要的是隨著因為華北國軍大敗而歸,津浦線上除了魯軍之外已經無兵可調。
就在李宗仁束手無策之時,白崇禧卻突然打來電話稱有一支部隊可以調往第五戰區應急,只不過這支部隊有些特殊,戰鬥力相比於一般國軍也較差。
李宗仁得到消息後大喜過望,直接表示無論是什麼部隊,只要願意到第五戰區支援便來者不拒,白崇禧這才告知是川軍部隊的鄧錫侯集團軍。
鄧錫侯集團軍本來隸屬於閻錫山的國軍第二戰區,娘子關戰役後閻錫山認為川軍部隊的戰鬥力和軍紀都太差,於是下令將川軍部隊送出了第二戰區。
川軍部隊離開第二戰區後,又被安排到了隔壁的程潛第一戰區,結果程潛直接在電話中表示自己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收留川軍,希望民國統帥部另尋他處。
就在民國統帥部想要將鄧錫侯所部送回四川時,白崇禧想到了四處求援的李宗仁,結果李宗仁卻對川軍思之若渴,這才免除了川軍被遣送回川的命運。
參考資料:《中國抗日戰爭全記錄》、《抗日戰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