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個小區樓下冒出「垃圾山」,居民不敢靠近垃圾桶,物業被約談

2020-12-12 北晚新視覺網

「我家樓下的垃圾都堆成山了!夏天這麼熱,垃圾臭氣燻天。現在我們連垃圾桶都靠近不了,更別說垃圾分類了。」家住東城區安樂林頭條2號院的居民舉報投訴,小區垃圾堆積成山,物業卻不作為。記者今天上午從東城區永外街道城管執法隊了解到,除現場開出責令改正通知書外,還對小區物業進行了約談,擬對小區物業處1.5萬元處罰。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前,安樂林頭條2號院內便通過「撤桶並站」,設立了一處「四色垃圾桶和垃圾分類公示牌齊全」的垃圾分類桶站。

居民反映,有人嫌麻煩,懶得往四色垃圾桶齊全的桶站跑,索性把各種垃圾都胡亂扔到樓下的其他垃圾桶旁,久而久之,越堆越多,竟堆成了一座垃圾山。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安樂林頭條2號院。院內的「垃圾山」已經不見了蹤影,經過重新規劃,小區內一共設置了兩處垃圾分類桶站。其中一處是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四色桶齊全的垃圾分類桶站;而另一處則設置了三個其他垃圾桶、一個廚餘垃圾桶和一個可回收物垃圾桶。桶身已經被擦拭得乾乾淨淨,連桶站附近的地面都經過了清潔,聞不到任何異味。

原來,接到居民的舉報投訴後,東城區永外街道辦事處立刻派環衛保潔人員趕到小區。「按規定,小區中的灰色其他垃圾桶必須和綠色廚餘垃圾桶成對設置,單獨設兩個灰桶,肯定不合格。」4名環衛保潔人員齊動手,將臭氣燻天的「垃圾山」移走。10分鐘的工夫,「垃圾山」便分類轉移到兩輛密封式三輪垃圾清運車上,被運出了小區。

「垃圾山」移走還不算完,永外街道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副主任關玲武和環衛人員開始現場徵求居民們的意見。最終,按照居民的要求,「垃圾山」騰空後留出的一塊空地,被設置成一處擺放有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3類垃圾桶的正規桶站。每天上午7點到9點,晚上6點至8點,還派出垃圾分類指導員「盯桶」,加強巡視,對小區桶站的垃圾分類進行指導。

「我們發現,安樂林頭條2號院是一處有物業管理的小區。按照《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要求,實行物業管理的住宅小區,垃圾分類由物業管理單位負責。」永外街道城管執法隊副隊長謝靜表示,安樂林頭條2號院物業沒有按照規定設置足夠的垃圾收集容器,導致居民隨意將垃圾傾倒在地上。城管執法人員向物業提出了整改建議,現場開出《責令改正通知書》並立案,擬處1.5萬元罰款。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張楠

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找信息:錫林郭勒盟小區垃圾桶哪家好
    錫林郭勒盟小區垃圾桶哪家好(四)地點:定山家園現狀:平時家庭垃圾分類,會有垃圾分類,分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這四塊,用不同的垃圾袋裝好,在每天早上丟到樓下的大垃圾桶裡。小區垃圾桶分類,全部是紅垃圾桶,其他顏的垃圾桶還沒有開始投放到小區的各個地方。
  • 小區垃圾分類做得怎麼樣?物業居委會現場觀摩垃圾分類全過程
    從居民家中兩桶一袋的準備情況,到小區物業「盯桶員」任務落實,再到垃圾分裝分運確保轉運車分類運走......8月14日,朝陽區來廣營綜合執法隊組織轄區39個物業單位和24個居委會來到招商局物業北京公司負責的臻園小區,舉行居住小區垃圾分類管理全過程觀摩活動。
  • 為何一些居民小區沒擺四個垃圾桶?官方回應來了
    針對記者提問:「五一」已經開始實行垃圾分類了,但是一些居民小區不是每棟樓下都有四個垃圾桶,這是怎麼回事呢?對此,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巖表示,按照《北京市生活垃圾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小區應當在公共區域成組設置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兩類收集容器,並至少在一處生活垃圾交投點設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 北京垃圾分類最新消息:小區垃圾桶髒破將逐一整改
    小區垃圾桶髒破將逐一整改本市年度垃圾增速控制在4%以內昨天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城管委副主任張巖介紹,小區垃圾桶站設置不規範張巖表示,近期檢查發現,有的小區桶站設置還不夠規範,標準不高,垃圾桶比較髒,存有破損且基本無桶蓋;有的小區桶站值守力量不足,廚餘垃圾分類不夠純淨;有的小區內缺少再生資源回收點和大件垃圾暫存點,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還未進入,存在翻桶、撿拾可回收物,在小區內亂堆亂放等現象;一些社區、物業動員力度不足,樓門長、志願者等還未參與進來。對於這些問題,將逐一落實整改。
  • 廈門這個小區頻頻驚現高空拋垃圾!誰幹的?!
    居民樓下有綠化帶從樓上看下去有花草樹木本是讓人愜意的事兒然而……嶽陽小區的一些居民卻因為樓下的綠化帶而煩惱近日,家住嶽陽小區的陳先生向我們反映說,他家樓下的綠化帶裡,充滿了各種垃圾,已經變成了垃圾堆。
  • 北京垃圾分類下月起實施 部分小區增設有害垃圾桶
    這種分類雖不夠細緻,但是便於居民理解和操作。「希望小區能夠多設置一些投放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因為居民日常生活的可回收垃圾較多,如果可回收垃圾桶已經裝滿了,只好選擇將可回收垃圾隨意扔到別的垃圾桶,感覺有些資源浪費。」該女士表示。
  • 北京垃圾分類難在哪?
    「我們歲數大的常在小區轉悠,知道垃圾投放點設在哪兒。但年輕人早出晚歸,也不注意物業貼在門上的通知。下樓扔垃圾找不到垃圾桶,有的就隨手扔在地上。」於阿姨說,建議物業應在原先垃圾桶的位置放置告示,提示這裡不能扔垃圾,並要向居民多宣傳小區垃圾投放模式的變化。據記者了解,該小區現在定點、定時投放垃圾。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導11月初的一個清晨,在北京瑟瑟的寒風中,穿上黃色反光背心的張青(化名)站在小區門口的垃圾桶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她的任務是將廚餘垃圾桶裡所有的塑膠袋重新打開進行「二次分揀」,確保裡面沒有塑膠袋、玻璃瓶等物品。她和十來個同事是被小區物業招聘來做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其實我是站在這兒告訴你怎麼分的,不是來替你們分的。」她一邊快速將垃圾袋破開,熟練地把垃圾倒入回收桶,一邊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旁邊,一位居民見狀主動挑出袋裡的廚餘垃圾遞給她,她還道了一聲謝謝。
  • 掀蓋、破袋不再弄髒手,這個小區垃圾分類有「神器」
    「投放垃圾只要拉一下手環,然後在破袋器上蹭一下,垃圾就乖乖進桶了。」5月27日上午,石景山區魯谷街道六合園南社區居民在倒垃圾時會發現,小區裡的垃圾桶上多了這樣兩個新設備,每個垃圾桶上方都安裝了一個手環,廚餘垃圾桶內還有一個鋸齒狀的破袋器。
  • 莆田一小區居民接連被咬傷,甚至不敢下樓……
    N 海都記者 黃義偉 8月13日晚上,莆田涵江武夷木蘭都小區的劉女士一家,在房間裡睡覺,先是小孩說眼睛不舒服睡不著,後是自己也覺得眼睛有些癢,接著自己的婆婆也說臉好像被蟲子咬了,又癢又難受。
  • 十堰小區垃圾桶報價
    從年底入住後,就發現有鄰居把垃圾袋放在垃圾桶旁而不是放到垃圾桶內。親身體驗後理解了,原來是用手拉開垃圾桶蓋很不衛生的,從此開始尋找解決之道。後來在其他小區發現有將垃圾桶改造為腳踏式的方法,記錄下來。在互動會議上提供給開發商和物業參考。當時確定由開發商回去研究。這研究就是年多。垃圾桶。  年月起,太陽國際小區銘德物業有限公司主動參與垃圾分類工作,通過設施提升、現場指導等方式,居民垃圾分類參與率達到%以上,並輔以物業分揀,做到可回收物廢棄,易腐垃圾能分盡分,垃圾減量超過%。   小區不設垃圾桶,倒居民垃圾分類;僱傭回收公司,挨家收購幹垃圾電動霧炮機。
  •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實施首日 這些垃圾成「易錯題」|垃圾分類|垃圾桶...
    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甜水西園社區多數居民主動參與分類 現場配備消毒洗手液5月1日上午,朝陽區六裡屯街道甜水西園社區,10號樓下的垃圾分類投放桶站設置了3個灰色其他垃圾桶、兩個綠色廚餘垃圾桶和1個藍色可回收物垃圾桶。
  • 都不想離自家近 南京小區垃圾分類房「難產」待破局
    邱先生說,11月1日垃圾分類來了,小區也嘗試撤桶並點了幾天,不過之後大家認為,不一定非要建垃圾房、非要撤桶,垃圾分類的方式得由自己做主。不久後,被撤掉的垃圾桶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與之前不同的是,原來單一的垃圾桶變成了四分類垃圾桶。「我注意到大家分得還挺不錯的,都是把垃圾丟到對應的垃圾桶中。」邱先生笑著說,他們小區走出了一條垃圾分類新路。
  • 橫崗街道:垃圾分類條例落地即將「滿月」 小區居民反應如何?_深圳...
    李阿姨說:「我年紀大了,一開始擔心分類不準確,後來社區經常組織垃圾分類的活動,物業管理處工作人員加強了對居民垃圾分類的入戶宣傳,並在分類垃圾投放點安排督導員進行耐心講解和提醒,我就有了信心。我認為垃圾分類做好了,小區環境變整潔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就會變得更好。」
  • 「公交車吊環」成小區標配,138個垃圾桶站規範化建設完工
    △改良後垃圾桶站將公交車吊環扶手應用在居民小區垃圾桶站上,是榮華街道為提升轄區居民分類投放垃圾便利性設置的。此項工作自今年10月著手推進以來,不僅為居民們日常投放生活垃圾提供了便利,而且通過對桶站的統一規範化建設,也使垃圾桶較好地與周邊環境相融,成為小區內的一景,因此得到居民們的支持。
  • 8個街道、372個小區樓層全部拆除垃圾桶 兩江新區垃圾分類走在重慶...
    封面新聞記者 楊渝 實習生 李茂佳今年以來,重慶兩江新區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12月10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兩江新區城市管理局獲悉,兩江新區已在轄區8個街道、372個小區的樓層實現撤除垃圾桶的工作,成為重慶第一個完成拆桶工作的地區。
  • 這個五月,他們集體「變身」,開啟垃圾分類總動員~
    這個五月垃圾分類成為北京的高頻熱詞源頭減量分類投放處理西城各街道、單位、個人都在共同努力這是社區居民提著兩兜分好的垃圾來到了樓下的垃圾桶前,因為不確定自己分得是否準確,於是投放前專門諮詢垃圾分類指導員。
  • 深圳福田首個老舊小區智能地埋式垃圾桶上線
    南都訊 記者張馨怡《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9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深圳城管部門持續開展對物業小區、城中村、垃圾分類收運企業等管理主體單位執法檢查行動,顯示目前深圳老舊物業小區普遍存在垃圾分類管理不到位,環境衛生差等問題。
  • 海澱17個小區、1個村上榜!北京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公布
    今天北京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公布咱海澱這17個小區、1個村上榜!名單火速奉送!快來看看有你家嗎?恭喜獲得榮譽的小區和村!快來看看咱海澱上榜小區、村都有哪些好經驗。七王墳村七王墳村積極探索「垃圾分類不落地」制度,實行定時定點上門收取制度,由物業公司工作人員上門收取,集中於垃圾驛站桶站處,環衛三隊前來收運,實現了無縫對接。廣泛發動支部黨員、「雙報到」黨員、村民代表、青年志願者參與社區垃圾桶站值守工作,在村域內形成了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 垃圾桶掀蓋怕髒手?這個「神器」很好用
    垃圾桶上裝了拉環「有了這個小發明,扔垃圾不再髒手。」昨日上午,73歲老人劉世蘭,手提一袋生活垃圾,走到樓下的垃圾站,驚訝地發現,原本手掀式垃圾桶變了模樣,只要一拉拉環,就能輕鬆將垃圾投放入桶。近日,二畔鋪社區通過線上對接北京、寧波等地多家社區,學習垃圾分類先進做法,經過多次試驗,最終將小區垃圾桶成功改造,為居民扔垃圾配備了「翻蓋神器」。走進運河晶典府小區,9個垃圾站全部「變身」。每個垃圾桶上方懸掛著一個拉環,只要用手輕輕一拉,手環連接的牽引繩,就能將垃圾桶的桶蓋打開,省去了居民掀蓋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