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到底學什麼?這些理論都是花架子無用嗎?

2020-12-15 澎湃新聞

來源:南方傳媒書院

作者:馮雪芙、陳宇麗

或許你和我一樣,也有著類似的經歷。在面對親戚朋友的詢問時,如果有人得知了你的專業是新聞傳播學,你即將獲得的回答很可能是「那你以後就是當記者了?」即使你還並沒有規劃好自己未來想要幹什麼,他們已經給你定了性。

這個回答或許有那麼一絲道理,但是好像又有點不對勁。因為這個專業的內涵與職業指向,並不是這麼簡單。

提起新聞傳播學,大家都是知道的。而這樣一個名稱的設置,讓新聞學與傳播學在人們的印象中往往會聯繫在一起,以至於混淆二者的差別。

而大眾對於新聞學的熟悉程度往往又會高於傳播學,畢竟我們每天都要看新聞,不至於對於新聞和其相關的從業者產生陌生感。而如果面對著傳播學這樣一個名詞,很多人或許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學傳播學以後能從事什麼工作?學傳播學的沒幾個會新聞實務的?傳播學的那些理論是不是中看不中用?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新聞學與傳播學,如果打個比方來說,就像一朵「並蒂蓮」上的兩朵花,作為一門學科來說,的確有著內在的聯繫,卻也有著不同之處。

01  傳播學是什麼?

傳播學,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跨學科研究的產物。傳播學和其他社會科學學科有密切的聯繫,處在多種學科的邊緣。

由於傳播是人的一種基本社會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科學,如政治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語言學、語義學、精神病學等等,都與傳播學相關。

作為很多高校新聞傳播專業的必修課的教課書和考研的參考書籍,《傳播學教程》是很多學生的必讀書目,也是學習傳播學這門課程的入門基礎。

而新聞實務相關的課程也是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都會開設的必修課。作為一個專業中的兩種不同類型的課程,本無輕重高下之分,也無需用這種質疑來消解學習和研究的意義。

而那些在專業中排名前列的學生,也基本上不會存在偏科的情況。只是有可能會由於個人興趣的差別對某一門科目更加喜歡,而不是會與不會差距。

同時,在現實來看,本科階段的課程與研究很多時候並不涉及深奧的學術問題,以基本滿足工作中的實踐需要和為碩士階段的研究打基礎為主。

在課程內容涉及內容廣泛,培養全媒體人才的目標下,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設置都是應有之義。而且,在本科階段,很多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往往要到大三或者大四階段才明確下來。以後要工作還是考研?選擇什麼類型的工作?考研又要選擇什麼專業?這些問題想要思考明白都少不了對本科階段學習的理解。

有人說我不打算考研,想直接就業,學會寫新聞就好了,沒必要學習理論。這種看法實在是很片面。

為什麼?在本科階段,廣泛地涉獵課程內容正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教課書上的理論從來都不會是花架子,都是歷代的知名學者的研究成果。

而一個職位的要求從來都不是單一的,會寫新聞是好事,但當下這個環境,只會寫新聞已經不夠了。人工智慧已經在傳媒領域廣泛應用,當寫作機器人紛紛上崗,又好又快地完成報導任務,必然就會又一批能力單一的從業者黯然失色地離場。

即使有些從業者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但同時也有人能夠讓技術「為我所用」。AI技術目前更多的是承擔附加值較為低的工作,這正好就給了一些具有專業情懷,理論知識紮實的從業者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長期的追蹤報導、專題訪談、調查性報導的工作中。

同時我們也有必要知道,學界與業界之間的分野並不是一條鴻溝,而是在各自分工明確的前提下又有著溝通與交流。

對於專業的學者來說,以傳播學為例,其研究的視野與方法則並不僅僅局限於新聞領域,而是會更廣泛地關注社會性的議題。而在這種情況下,學者們不直接從事新聞實務的工作其實並不代表他們「不會」,而是學術研究的專業性要求更多精力的投入,也意味著對各種新聞實務更高的理解分析能力。

而寫新聞,做策劃,拍視頻這些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工作也需要由專業人士來擔任。走上工作崗位之後的學習仍然很重要,而這種學習往往與在學校的學習不同,更加側重於職業的專業性內容。

例如,視頻製作者往往會更加側重於剪輯視頻的技巧,因為這是和職業直接相關的內容。即使並不會直接用到一些相關的理論,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信息流通的過程中,一些傳播學方面的理論仍在無形之中發揮著作用,而且是不可忽視的作用。

和其他的任何一個專業一樣,新聞傳播學這個專業內部也有著不同的細分,而這些細分之下的科目與發展方向存在的意義不是互相否定,而是各自能夠更好的發展,讓這個學科能夠更好地融入於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讓一代又一代地學生在大學階段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

02  學習傳播學,有必要嗎?

1980年代在中國獲得名氣的美國傳播學者施拉姆(WilburSCHRAMM)是一位著名的傳播學教育家,他在1963年出版的《人類傳播學》(TheScience Of Human Communication)一書中指出:「傳播學不是一個我們稱謂物理學或經濟學那樣的學科。傳播學更像是一門十字路口上的學科,有很多學科予以穿插,但沒有停下來。」今天的傳播學可以說在眾多的社會科學的門類當中,觸及面最廣,橫斷面最大,以至普遍被人們認為是一門跨學科的學科。

傳播學只是花架子理論陷阱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新媒體技術成熟發展和廣泛應用的今天,傳播學早已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傳播學的生命力不僅在於它的理論構架的體系化,而且更在於它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打怪升級的必修素養

學習傳播學,首先可以讓在躁動的世界裡保持理性,讓我們建立起思維觀念,從傳播的角度去獨立思考社會現象,解決社會問題,培養自己獨立思考和理性批判的能力。

在逐漸深入學習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幾乎所有與傳播相關的現象都可以用傳播學理論解釋。當有理論印證了你頭腦中模糊概念或解決了你某個疑惑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是有跡可循的。

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傳播學可以讓我們明白如何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如何在理解他人的基礎上有效輸出我們的想法。在與人交流溝通甚至與人爭吵時,也可以因為懂得傳播的規律和了解傳播理論而更有效和明智地處理問題。

從個人的就業層面來講,如果去網上搜索「傳播學專業的學生畢業能從事什麼工作」,這個問題的答案一定是廣泛的。

學習傳播學的大學生在畢業後可以適應很多行業的需求,不僅可以從事新聞採編、新媒體內容生產、廣告、公關、政府及企業宣傳、市場營銷等傳播行業,還可以為任何一個行業的傳播活動服務。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新聞傳播研究所副所長劉海龍在《「人不能不傳播」:日常生活中的傳播學——傳播學專業介紹》一文中提到:「對社會及全球信息運營的體系和秘密具備好奇心,具有理論思辨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具備以傳播知識技能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進程的擔當。具有以上這些特質的學生適合學習傳播學專業。」

社會進步的「齒輪」進步的「齒輪」

在經濟上,傳播學與經濟領域中的先導產業——計算機工業、通訊產業和服務業有著密切的關係,並向人們提出新的人和機器、人和時空之關係的哲學命題;在一般經濟領域,例如各品牌營銷傳播,也無不利用和借鑑傳播學規律和思維,從而為自己的品牌增加附加值。

在政治上,現代信息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對政府管理的理念、政府治理的結構、政府程序和工作流程、政府決策和政策制訂都產生了重大的衝擊,有效促進了政府行政的現代化、民主化、公開化和效率化,是政府再造的重要推動因素。

在文化上,傳播學所面臨的是一個文化媒介化的時代,與文化實踐,社會心理和教育內容等方面的變化相伴隨。文化是當今具體的人為自己創造秩序和意義的時候產生的東西,不僅僅是通過主觀心理分析去認識的個人傾向、態度或理念,也包括必須通過客觀社會去認識的社會結構、政治體制、公眾行為和行為空間、人際互動機制等。

今年高考語文作文題中,出現了一些傳播學知識讓傳播學成功「出圈」,說明了傳播與社會的聯繫也在愈加緊密。

但傳播學仍然需要面向人類交流自我,體悟人類傳播實踐的「體」,首當其衝要做到理論祛魅,把各種傳播學還原到人類傳播實踐語境,以交流自我的內部視角理解傳播學理論誕生的社會經驗與知識脈絡,使之轉化為一種可理解、可對話的他者交流經驗,發現在自我的視野內看不見的交流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擺脫「花架子」的理論陷阱的流言。

 傳播學是一個有思想有態度的學科,它不像很多理工類學科,研究結果可以快速地應用於實踐,深刻地推動社會進程;但是傳播學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人們在與自己、與他人、與社會溝通過程中遭遇的困擾,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著我們對學科甚至是世界的看法,進而幫助人們更好地與這個世界相處。

相關焦點

  • 拒絕枯燥:如何讓傳播學研究「有趣」起來?
    這個問題似乎並不困難,幾乎任何的論文都會包含這些「小節」:(1)文獻綜述(2)搜集數據(3)檢驗數據(4)討論研究發現。 誠然,所有的研究者都必須遵守這些塑造科學氣質的規範和價值觀。不過,你是否也會隱隱覺得,期刊上發表的傳播研究越來越……無聊了?
  • 經驗學派、批判學派、媒介環境學派/一篇搞定傳播學理論最難考點
    要說到傳播學乃至專業課裡最難的考點,學派一定要佔據高位,又雜又多,理不清又背不下來,許多同學會在一開始選擇放棄,到後期才去背誦和攻克。然而,這個考點恰恰又是傳播學的基礎,儘早地理清楚,後面背誦具體的理論和人物都會更加清晰。就像有同學說到的,讀傳播學最開始就是被這些東西吸引。
  • 新聞學與傳播學有什麼不同?來聽聽北影藝考老師是怎麼說的吧!
    新聞學和傳播學之間有什麼不同?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下面就由北影藝考編導學院老師來為大家解答吧!另外,在研究主題上,大眾傳播的媒介內容 一般可分為五類,主要為新聞、言論、節目、廣告等,言論和新聞是新聞 學所研究的主要內容。大眾傳播更加注重的則是傳播過程和這些傳播 活動背後所反映的社會機制。
  • 值得一看:中南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考點分布匯總表
    這是你的現實嗎?考研複習逐漸進入關鍵階段,你覺得背誦了滿腹的書,不知道關鍵在哪裡?或者你認為這都是重點?你只需要推一下中南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多年來的分布總結~就可以了!01專業課程概述及考試大綱作為第21屆研究生入學考試er,你應該知道民族新聞傳播學的兩門專業課是620個新聞與傳播理論和832個新聞與傳播實踐研究,參考書四本。
  • 什麼是信息傳遞理論?
    信號理論最早是由麥可·斯賓塞(Michael Spence),一個美國經濟學家提出來的。在1973年的時候,他發表了一篇論文,第一次提出了信號理論。他當時寫這篇文章的邏輯是什麼呢?在他還是哈佛大學的一個經濟學博士生的時候,他發現哈佛商學院的這些MBA學生,他們好像來讀了兩年書,其實好像也不是特別努力地在學習,課上討論一些案例,基本上一到晚上,就去酒吧、去K歌,或者去追女生,然後晃晃悠悠,反正這兩年就過來了。他們雖然沒學到什麼東西,但是等到畢業的時候,他發現這些哈佛MBA的學生都能夠找到非常好的工作,他們的薪酬比入學前可能會翻倍,翻兩倍甚至更高。
  • 傳播學新解:當2020年的網際網路「遇見」使用與滿足理論
    現如今,傳媒對受眾的影響已經成為傳播學的研究重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歸功於「使用與滿足」(Use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這一理論的普及。 與醫護人員健康社區不同的是,在線患者社區的用戶幾乎都是具有相似健康需求和健康狀況的患者。而對於患者來說,在線健康社群又意味著什麼呢? 兩位中國學者以使用與滿足理論為研究框架,通過對來自中國最大的在線糖尿病患者社區「甜蜜家園」的320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從「使用動機」與「健康結果」兩方面分析了在線患者社區是如何滿足患者的使用需求的。
  • 上海外國語大學837傳播學理論考研真題及詳解——才聰學習網
    [全套]2021年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837傳播學理論考研全套資料考研真題及詳解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中國傳媒大學713傳播歷史與理論考研真題及詳解中國傳媒大學2.大眾媒介的基本運營模式是什麼?新媒介又有什麼樣的變化?3.寫出至少三個國際知名媒介的機構,並評述之。
  • 武術套路是花架子嗎?客觀分析
    大家為了買房子,為了孩子上學,老人為了少給年輕人負擔也出來工作,即便專門練習功夫的都是在科學體系之下,誰還會堅持在山野之間練習?真的有的話也不多了,不迷信也不否定,現在很多人選擇去山上過世外生活這些是修身養性,但是空有一身武藝卻不追求名利和更好的生活的真的不多了,有的也是幾代傳下來的家族或者師父獨傳的那種功夫。中國功夫有輕功嗎?
  • 西南政法大學王牌專業:新聞傳播學介紹
    研究院以開放的辦院宗旨,與相關管理機構、學術組織、有關傳媒及知名學者展開合作,加強基礎理論、深化應用理論研究,探索廣播影視與新媒體的產、學、研路徑。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傳播研究院成立於2020年1月。
  • 楊瀾問他:武術是花架子嗎?李連杰:當然是了,真功夫是殺人技!
    楊瀾問他:武術是花架子嗎?李連杰:當然是了,真功夫是殺人技!李連杰有一次參加楊瀾的節目,在節目中楊瀾向李連杰提出一位網友的疑問:你覺得武術的套路是不是花架子?李連杰:當然了!因為我們不需要真功夫了,所謂什麼才是真正的功夫?那就是殺人最快的方法!這種東西在古代,人們學武就跟上大學似的。十年練一個絕招,就等於必殺技!有一個絕招你就有了看家本領了,你就可以養家餬口,幫人看家護院了,你可以做保鏢,你可以去保護皇帝。你就有地位了,你就等於有個學歷了!如果在今天你苦練了十年的一個東西,你要去打誰啊?你打誰都犯法!
  • 我打了退堂鼓 但贏家還是我|一戰北師大傳播學學碩傲嬌上岸
    我當時聽完大會立刻回寢室把歷年北大真題又翻出來看了,發現確實對於真題裡影視產業、編輯出版學和廣告學等方面的題目一竅不通,按照剩下幾個月的複習時間我也不認為自己可以摸透這些方向,便根據當時已經複習到的範圍開始看一些其他高校的真題。當時我已經看完了郭書劉書彭書以及《新聞學概論》等,課外書也讀了四五本,總體把握了傳播學新聞學基礎知識。
  • 武術套路是花架子嗎? 客觀分析搏擊比賽
    重點來了,上搏擊舞臺也就是規則下的拳擊、散打舞臺,他們的勝算真的不知道什麼結果,因為這裡要看每個人的持續力量輸出、抗打擊和心理素質,成龍身法年輕時很靈活、李連杰悟性高(很多師父教)、甄子丹比較後發制人,私下很努力的,趙文卓比較中庸,基本功踏實,李小龍不說了一代傳奇真的也是一代宗師……,這些人不要隨意對比誰比誰強,誰比誰厲害,其中任何一個人年輕時動作練習的努力都比我們強100倍……這裡不再做探討
  • 全國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傳播學概論》試題
    絕密★考試結束前全國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傳播學概論試題課程代碼:00642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被譯為A.公眾通訊B.群眾思想交通C.大眾傳播D.公共傳播5.1974 年德國學者伊莉莎白.諾爾紐曼在《傳播學刊》上提 出的理論是A.沉默的螺旋理論B.媒介偏向理論C.框架理論D.議程設置理論6.與經驗學 派相比,在研究方法上,批判學派更多地使用
  • 讀書無用論?史上最大的謊言
    作為一位農村出來的孩子,我們讀書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每一位讀書出來的人都會痛恨自己當初沒有好好讀書,我也不例外我也很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學習,現在我只能讓大家能夠不要學我一樣,或者你們可以從我這裡學到什麼東西教給下一代人。我覺得大家最感興趣的讀書到底有沒有用,讀書無用論究竟害了多少人!
  • 用傳播學理論談談「加州意識形態」|20北大傳播學碩考研真題07
    2020北大傳播學碩真題864翻譯材料:關於「加州意識形態」的三大段全英文材料1、翻譯材料的第1段和第2段2、用傳播學理論談談「加州意識形態」材料在數字烏託邦中,每個人都可以既嬉皮又富裕。美國的計算機狂熱者、懶散的學生、具有創新精神的資本家、社會活動家、新潮的學者、未來派的官僚和投機主義的政治家,都熱情地接受了這種樂觀願景。歐洲在複製美國的最新時尚方面一如往常,他們毫不遲鈍。在歐盟委員會的最新報告中,歐盟建議採用加州的「自由市場」模式來建設「信息高速公路」;歐洲的前沿藝術家和學者,則熱切地模仿西海岸的「後人類」哲學家。
  • 2019年4月成人自考傳播學概論真題及答案解析
    「傳播學」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紀的A.20年代B.30年代C.40年代D.50年代2.在報刊的四種理論中,奠定了報刊制度基礎,被認為是人類傳播史上最古老的傳播制度理論是A.集權主義理論B.自由主義理論C.社會責任理論D.蘇聯共產主義理論3.對於傳播的定義,
  •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什麼?幹什麼?值得報考嗎?就業怎麼樣
    我們看一個專業怎麼樣,首先要看這個專業學什麼?畢業後能做什麼工作和事情。這樣才能了解一個專業,然後才能決定是否報考專業一個專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是一個新興的專業,2011年這個專業還叫做:新媒體與信息網絡。2013年才正式叫做網絡與新媒體。可以說這個專業還不滿十歲,與老牌的新聞學、傳播學等可以說是很年輕。
  • 莊子《人間世》:無用之用是大用,無用之美是大美
    他的徒弟大惑不解,於是問道:「自從我跟著你學手藝以來,還從未見過如此巨大的樹,先生卻為何不肯多看一眼呢?」石木匠回答說,那不過是一顆沒用的樹罷了,有啥好看的?如果用它做船一定會沉沒,用它做棺槨很快就會腐爛,用它做器皿很快就會損毀,而用它做門戶柱子定遭蟲蛀,這刻樹一點用處也沒有的,所以它才能活這麼長。
  • 哲學,有著大用的智慧之學
    中國哲學是有著大用的智慧之學。不過,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在學習、做事的時候,功利性的思維往往佔據上風,凡事先問一句:學這些東西有什麼用?不了解孔孟老莊、諸子百家以及歷代著名哲學家的思想,對我的生活和人生有什麼影響嗎?在這些人看來,中國哲學是無用之學,還不如學一些實用的謀生手段和就業技能來得經濟實惠。如果以功利世俗工具的眼光看待中國哲學,認為中國哲學太抽象玄虛、沒有什麼實際用處,則大謬矣。 什麼是有用?什麼是無用?有用未必是真用,無用往往是大用、是妙用。
  • 從「無用」的理論到「有用」的技術,無線電是怎樣成為文明標誌的?
    然而,美國一位著名教育家卻說:「無論我們從廣播獲得怎樣的快樂,無論無線電和廣播為人類生活帶來了什麼,馬可尼的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話從何說起呢?無線電到底是什麼?怎麼用?我們先來看看無線電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