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古文字蝌蚪文和鳥跡書原來在這裡

2020-12-22 重述華夏文明

蝌蚪文與鳥跡書猜想

考古上中國最古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甲骨文的單字4500餘,六書俱備,是一種成熟的文字,它應該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但是我們的考古卻不能證明這一點。我們文獻記載中的古文字不是甲骨文,是蝌蚪文和鳥跡書。

古人在詩文中不斷提到蝌蚪文和鳥跡書,卻說不清楚具體年代,多以上古概言之,比如:

李白《遊泰山》詩之二:「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巖間。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閒」

曹植《樂府》:墨出青松煙。筆出狡兔翰。古人感鳥跡。文字有改判。

王冕 《題陳象賢竹素圖》:『清風明月時往來,紅塵不墮香芸堆。蝌蚪鳥跡一玉開,懷幽抱密真奇哉。

新齊諧·卷一:問:「翁何神?」曰:「勿言。吾且與汝論詩。」陳見其鬚眉古樸,不異常人,意漸解。入室內,互相唱和。老翁所作字,皆蝌蚪形,不能盡識。問之,曰:「吾少年時,俗尚此種筆畫,今頗欲以楷法易之,緣手熟,一時未能驟改。」所云少年時,乃媧皇前也。

劉勰《文心雕龍·原道》:自鳥跡代繩,文字始炳,炎皞遺事,紀在《三墳》,而年世渺邈,聲採靡追。

酈道元《水經注》卷十六:倉頡本鳥跡為字,取其孳乳相生,故文字有六義焉。自秦用篆書,焚燒先典,古文絕矣。魯恭王得孔子宅書,不知有古文,謂之科斗書

《晉書·列傳》第五十章:贊曰:書契之興,肇乎中古,繩文鳥跡,不足可觀。

《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儘管古人沒有說明鳥跡書和蝌蚪文的年代,但均在非常遙遠的古代,鳥跡書被認為倉頡所造,為文字之初,蝌蚪文也被認為產生於媧皇之世,也就是說,按照古人的觀點,鳥跡書和蝌蚪文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要遠比甲骨文古老的多。

然而,我們的甲骨文卻如同一個突兀的高峰,突然拔地而起,它之前的歷史渺茫不可考,不知從何而來,現在能找到的甲骨文之前的圖畫刻符卻又和甲骨文不是一個檔次,我們還找不到甲骨文的源頭,找不到卻不能說沒有源頭。

近來瀏覽文字史,忽發奇想,目前世界上最古的文字,莫過於古埃及的聖書體、僧侶體和蘇美爾的楔形文字,這兩種文字和我們的鳥跡書、蝌蚪文驚人地相似。

1、鳥跡書和僧侶體

現存唯一的鳥跡書的資料是《倉聖鳥跡書》,從《倉聖鳥跡書》的字體來看,他已經脫離了象形階段,文字已經線條化,但是尚未筆畫化,鳥跡書保留了漢字的基本的二維特點,這是漢字和字母文字的根本區別。

古埃及的文字有兩種,一種是聖書體,另一種是僧侶體。聖書體在古埃及的地位是高於僧侶體的,在神廟和金字塔上用這種文字,聖書體還沒有完全脫離象形,就文字發展水平來看,不如僧侶體,僧侶體已經線條化。

圖中,左邊是僧侶體,右邊是聖書體。

比較一下僧侶體和倉聖鳥跡書,會發現二者高度相似,首先,二者都是二維文字,字的構件是在平面內排列組合的,不像字母文字那樣呈線性排列;第二,二者都出於文字的線條化階段,是把圖畫簡化為線條,這是文字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如果倉聖鳥跡書是從古埃及的僧侶體發展而來,那麼鳥跡書的名字應該是從聖書體而來,在聖書體中,鳥的形象非常多,作用也很大,在古埃及,聖書體和僧侶體是同一種文字的兩種書體,並非兩種文字,就像漢字的隸書和楷書一樣,是並行的字體。

2、蝌蚪文和楔形文字

蝌蚪文作為上古的文字,沒有留下具象的資料,所以關於蝌蚪文的了解,僅限於文字描述,而且是後人想像的描述。僅就名字而言,可知蝌蚪文是一種筆畫頭大尾細的書體,這一點和楔形文字是吻合的。我們現在把古代蘇美爾的文字稱為楔形文字,因為性質像楔子,也叫釘頭文字,因為形狀像釘頭,在上古時代,人們對楔子和釘頭未必熟悉,日常生活中見到的更多的頭大尾細的東西大概就是蝌蚪了,這也許就是蝌蚪文名字的來歷。我們現在把蘇美爾的文字稱為蝌蚪文也毫無違和感。

當然這只是一種推測,卻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中國文字突兀地出現和中東古文字莫名地消失,這其中或許有某種聯繫。

相關焦點

  • 石鼓、蝌蚪、飛白、八分,到底啥意思?——揭開中國古代書法的神秘...
    本意:讓獵狗去捕鳥。《說文解字》載:「放獵,逐禽也。」由於這個石鼓文是刻在懸崖峭壁上,刻字的過程需要用到吊籃,吊籃的外形,頗像捕鳥籠,所以被稱為「獵碣」。二、什麼是「蝌蚪文」?蝌蚪文的名氣,其實也不輸於石鼓文,還能和孔子拉上關係。《晉書衛恆傳》:「漢武帝時魯恭王壞孔子宅,得《尚書》、《春秋》、《論語》、《孝經》,時人已不復知有古文,謂之科斗書。漢世秘藏,希有見者。魏初傳古文者出於邯鄲淳,恆祖敬侯寫淳《尚書》,後以示淳而淳不別。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經,轉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
  • 篆書書法漢字教學象形字「西」字的古文字字形
    今天咱們一起學習篆書書法漢字教學,本次的課題是象形字「西」字的古文字字形。在這裡先說「西」字的現代用法,再探討「西」字的古文字字形,再從已有的文字材料中分析「西」這個文字發展的脈絡。「西」這個字在現代漢語當中用作「方位名詞」,表示「西方、或者西部」與「東方」相對。在古人的意識中:東方屬於青龍,於五行之中屬於「木」,其色為「青」。
  • 青苗國學館 | 親近中國古文字(四)---周武王的「中國夢」——利簋...
    青苗國學館 | 親近中國古文字(四)---周武王的「中國夢」——利簋、何尊銘文釋讀 2020-12-09 2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對外漢語漢字教學「斷」字的古文字字形
    我是你們的對外漢語老師,今天在這裡又見面了,今天我們來學習漢字「斷」的古文字字形。今天的課程主要為口語課,課上同學們認真聽講,可下多多練習。首先咱們先來學習南唐李後主的一首詞:《烏夜啼》 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 鳥蟲書的藝術魅力
    這些銘文有的以鳥裝飾,有的以魚裝飾,有的以蟲裝飾,也有的三者兼而示之。人們習慣根據字形的裝飾圖案來命名,但因為圖案不一,因此名稱也不盡相同。秦始皇時期稱「蟲書」,如許慎《說文解字。敘》云:「自爾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錄書。」
  • 四川甲骨文排譜系聯成果明年出爐,古文字研究成果或將井噴
    近日,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語委、文化和旅遊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總體規劃,全面系統開展甲骨文、金文、簡帛文字等古文字研究,力爭經過5-10年努力,產出一批具有深遠影響的成果,提升中華文化價值引領力。 早在2019年11月,在四川省委宣傳部指導推動下,四川大學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成立揭牌。
  • 嶓冢山漢水源有個禹跡「天書」,上面八個字實在難認,究竟啥意思
    嶓冢山漢水源名震天下,它的源頭和出身本就神秘。沒想到,還有個流傳於世的禹跡「天書」,上面的八個字實在難認,到今天仍未破解出準確答案。有專家卻分析出大概含義。您可知道「天書」寫了什麼?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 完美後記1:上蒼之上,荒天帝發現神秘「蝌蚪文」,復活的關鍵!
    「「蝌蚪,齒輪,如墨如盤……」石昊若有頓悟,道:「莫非這就是孕育大道輪迴,接引生死的磨盤文!」 石昊想到什麼,震撼不已。」 【聲明】本文分析源自完美後記,是否是辰東所作存在質疑,極大可能不是,但可以當作」同人文「看待,喜歡就看! 完美世界結束之後,基本上所有的書友,都對後續發生的事情非常的感興趣,而完美世界的結束,的確也是非常的唐突,感覺還有許多故事沒有講述完。
  • 「有鳳來儀」——譚振飛鳥蟲書全國巡展首站寧波開幕
    鳥蟲書亦稱「蟲書」「鳥蟲篆」,簡單地說,鳥蟲書是指在文字構形中改造原有的筆畫使之盤旋彎曲如鳥蟲形,或者加以鳥形、蟲形等紋飾的美術字體,在春秋中後期至戰國時代盛行於吳、越、楚、蔡、徐、宋等南方諸國。這種書體常以錯金形式出現,高貴而華麗,富有裝飾效果,變化莫測,頗難辨識。
  • 「禹王碑」上的古文字,著名專家三年僅破譯三個字,至今無解
    禹王碑是中國最古老的名刻,碑上刻有奇特的古文字,每字徑約17釐米,分為9行篆刻,共有77個字,碑高1.7米,寬1.4米,字體與甲骨鐘鼎不同,也與籀文蝌蚪不同,形如蝌蚪,且蒼古難辨,但在尾行空白處有楷書「古帝禹刻」四個字,禹王碑字體奇特古老,破譯艱難,據說著名歷史學家兼甲骨文專家郭沫若鑽研三年,僅破譯出三個字,可見字體之晦澀難辨。
  • 千年神秘的文字——鳥蟲篆
    鳥蟲篆,篆體之一,又稱「鳥蟲書」,其筆畫屈曲如蟲,畫首或飾以鳥狀而得名。鳥蟲篆是中國的古文字藝術,起源於商周時期,是由圖騰文、甲骨文、金文演變而來的一種特殊文字藝術。是與甲骨文同時代的一種文字,甲骨文是用來記述歷史事件的,使用面廣,大家比較了解。鳥蟲篆與甲骨文不同,這種文字當時是王朝皇族專用的文字,普通人不能用是一種書法藝術,特別美麗。
  • 打造生態直播電商集群 蝌蚪可逗構築未來中國化「烏託邦式」
    蝌蚪可逗旗下產業三級迭代:以「蝌蚪直播」為流量入口,盤整平臺大數據商業價值;以「蝌蚪池塘」網紅孵化器為區域引擎,為城鄉一體化構架產業橋梁;以「青蛙小鎮」生態產業集群為中心資產,為「精準扶貧」助力,為「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建樣板,最終構築未來中國化「烏託邦式」理想家園。
  • 豆瓣8.8《小蝌蚪找媽媽》:只要堅持不懈,目標總會達成
    文/洛書曰圖/網絡近日,和小表妹朝夕相處,我也蹭了一把看動畫片的癮。 自從長大以後,就不曾看過動畫片了,總覺得那是小朋友看的,偶爾掃幾眼弟弟正在看的動畫片,心裡還會嘲諷一番,感覺動畫裡的都是傻子,幼稚且智障。
  • 二年級語文《小蝌蚪找媽媽》,老師:重點句子和詞語要圈畫!
    你我儘管從未謀面,但隔著厚厚的電腦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大家暖暖的誠意,在粉絲朋友給我的私信和留言評論裡,有表揚,也有非常誠懇批評和建議。再次感謝大家吧,不廢話了,繼續更新教學筆記。昨天跟大家分享了二年級語文上冊《小蝌蚪找媽媽》的課文主題和段落大意,今天分析重點句子和字詞。
  • 教你三招,辨別青蛙和癩蛤蟆的蝌蚪
    其中一種小動物小朋友們肯定比較熟悉, 那就是小蝌蚪,因為從小父母就會給小朋友們講《小蝌蚪找媽媽》故事。很多小朋友在野外發現了小蝌蚪,也許會抓幾條回去養在水裡,希望小蝌蚪能長成小青蛙。可往往到最後,小蝌蚪非但沒有長成小青蛙,反而長成了小癩蛤蟆。這是怎麼回事呢?
  • 「鳥書」要來了!手繪1491個鳥種,掃二維碼可聽鳥鳴
    窗外嘰嘰喳喳叫的都是什麼鳥?麻雀、山麻雀、家麻雀有什麼區別?冠魚狗是狗還是鳥?2021年開年之際,我國首部全鳥種原創科學插畫圖鑑——《中國鳥類觀察手冊》開機印刷。書中1491種在我國有觀測記錄的鳥類圖,全部為手工繪圖,就連2020年10月10日在雲南剛被記錄到的最新品種——白腹針尾綠鳩也被收錄其中。掃描書中的二維碼,還可以聽到鳥鳴,這在我國鳥類觀察圖書中尚屬首例。昨天下午,中國國家地理圖書編輯部正為這本書最後的刊印做準備。辦公桌上是一沓沓手稿、校樣。「這裡還缺個拉線,標記特徵!」
  • 諸葛亮字「孔明」的古文字學解讀
    諸葛亮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號臥龍,名「亮」和字「孔明」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呢?本文擬從古文字學的角度解釋「孔明」之含義。古人有名有字。名就是本名,一般是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取的;字又叫表字,是長大成人後才取的。名和字的使用場合不同。名是幼時在家供長輩稱呼用的,自己對外稱呼時一般也用名。男子20歲舉行冠禮後,則另起一個名,也就是字,以供平輩和晚輩稱呼。
  • 古文字達人黃蛉,憑甲骨文作文被四川名校破格錄取,現狀如何?
    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名學子奔赴這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以筆為戈,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去拼一個光明的未來。 每一年的高考結束後,除了題目的難易程度、分數線外,語文作文無疑是萬眾矚目的焦點。無論是滿分作文還是零分作文,每一年都有新的話題讓網友們大展辯論之才。
  • 鳥蟲書,九疊文等難的一見的字體-《廿體千字文》
    原來,梁武帝(502-549)命殷鐵石在王羲之所寫碑文中拓下一千個不重複的字,供皇子皇孫們學書用的。但由於每個字都孤立,互不相連,梁武帝又召問周興嗣問:「都說你有才能,有什麼方法可以讀起來朗朗上口」,於是周興嗣只用了一個晚上就編好進呈武帝。也就是流傳至今的《千字文》。周興嗣的《千字文》是一本幾千年的教科書,它由細膩的思維、豐富的知識、優美的押韻組成,適合孩子們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