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家,到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蒸幾鍋棗花饅頭,這是當地的一種春節風俗,寓意一年都會甜甜蜜蜜。
傳統的棗花饃,用的主要材料是小麥麵粉,配以香甜的大棗,個頭都比饅頭大。一個棗花饃,能有五六個饅頭大。
以前農村都是柴火大鐵鍋。蒸棗花饃的時候,都是同時架幾層很大的竹蒸籠在大鐵鍋上,加起來有一米多高了。
因為棗花饃大,所以,每個蒸籠裡,最多能放五六個棗花饃。蒸的過程中,對燒火要求也高。鍋膛裡的火不能斷燒,否則棗花饃會夾生。
為了保證鍋膛的火源綿延不斷,絕對不能用平常做飯用的麥秸或者玉米杆,必須用曬乾的老樹根,或者至少手腕粗的乾枯樹幹,那樣才能不斷火。
蒸出來的棗花饃,才是蓬鬆暄軟,香甜可口的。
過年期間,走親訪友也是農村自古以來的風俗。今天你到我家做客,明天我到你家吃飯。
棗花饃,自然也是招待親朋好友的一道美食。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人們免不了對美食進行點評,當客人誇讚主人家做的棗花饃好看又好吃時,那是主人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今天,小羊媽媽就跟朋友們分享一道好看又好吃的棗花饃。學會了,你也可以在家做,招待客人也倍有面子哦。
【食材準備】:
南瓜泥黃色麵團:南瓜泥150克、麵粉330克、乾酵母3克。
紫薯泥紫色麵團:紫薯泥80克、麵粉180克、乾酵母2克。
紅棗若干。
【具體製作過程】:
南瓜泥麵團製作
將南瓜蒸熟,取南瓜泥到碗中,放涼後,放入乾酵母攪拌均勻,加入麵粉,先攪拌成絮狀,再揉成光滑麵團。
紫薯麵團
將紫薯蒸熟後,壓成泥狀。加入少量清水,加入乾酵母,先攪拌成絮狀,再揉成光滑麵團。
具體造型過程
將南瓜泥黃色麵團,擀成約2mm厚的麵皮,用餃子皮模具,壓出若干餃子皮。
將六個餃子皮,如圖依次疊放,中間用筷子壓一道痕,取一黃色小麵團,搓成細條狀,放一頭,做花蕊。從放花蕊那頭,捲起餃子皮,捲起後,用切刀,從中間一分為二,稍稍整理一下,就是如圖兩朵玫瑰花了。本次共做8朵玫瑰花,用保鮮膜蓋好,放一旁備用。
取紫薯麵團,用擀麵杖擀成一個大圓形,周邊用切刀分成若干小份,長度約2~3cm,每四條捏成一個角,全部捏好角後,在麵皮表面,用刷子刷少許水。
將玫瑰花生坯擺放在紫麵團上,如圖圍成一圈。
既然是棗花饃,當然要放上紅棗了。中間填滿紅棗。做到這一步後,再將生坯蓋好溼布,放一旁備用。
裝滿紅棗的生坯
接下來,做紅棗上面的蓋子。
取三個黃色麵皮,如圖兩端放棗。
將每個放棗的餃子皮,對摺起來,中間稍捏一下,隨後三個並排擺放,用筷子從中間夾起來。
便變成一朵棗花。
將棗花放之前生坯上。
再取一個小圓片,厚約5~6mm。刮刀將其6等份。
切開六等份,每個等份捏成角。
再放在棗花上。一個大的棗花饃生坯就完工了。美不美?看得心裡也樂開了花兒了。
將棗花饃生坯移至蒸籠。看看,一個棗花饃就佔領一個蒸籠了。我這個是30cm直徑的小蒸籠。可以想像以前農村大柴火鍋的蒸籠有多大。
蓋上蓋子,待生坯醒發至1.5倍大體積,開火燒冷水,蒸汽上來後開始計時15分鐘,時間到關火,等三分鐘後再揭蓋。看看,這是蒸熟後的棗花饃,是不是很漂亮,基本沒變形哦。
再來擺拍一張。每次看到成品,都忍不住擺拍,這也是小羊媽媽做美食的樂趣之一吧。哈哈
蒸熟的成品擺拍
溫馨提示
1、造型面點都是一次性發酵,全部做好造型後,再統一發酵。
2、夏天天熱,造型慢的話,為了防止先做好的生坯提前發酵,導致生坯發酵過度而變形。建議將先做好的生坯放冰箱裡,並蓋上溼布。待生坯全部做好後,再拿出來統一發酵。
3、放案板上的麵團,也要注意保溼哦,要蓋好溼布,或者放進保鮮袋裡。
4、不同南瓜、紫薯,含水量不同,具體麵粉用量,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哦。
5、本次玫瑰卷棗花饃,因其體積大,紫薯和南瓜顏色也不會變色,所以,蒸的時間要15分鐘哦。一定要蒸熟才暄軟香甜哦。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