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即1940年2月26日,發生了蘇芬戰爭的第一次坦克戰。
同時,這也是蘇聯坦克與歐洲敵人坦克的第一次戰鬥,儘管敵方坦克數量是蘇聯部隊的兩倍,但蘇軍獲得了全勝。正如報告中提到的,蘇聯軍隊以壓倒性的勝利結束了這場戰鬥,擊毀了六輛芬蘭坦克,而自己毫無損失。
芬蘭陸軍第4坦克連得到總部支援步兵反攻的命令,該連的八輛英國維克斯6噸坦克隨即做好戰鬥準備,他們的目標是前一天被蘇軍佔領的洪卡涅米村。芬蘭指揮官決定趁蘇軍立足未穩之際,從側面發動進攻奪回村莊。黎明時分,八輛坦克發動引擎,前往攻擊起始位置,由於兩輛坦克在開往前線的途中發生故障,所以此役芬蘭共有六輛坦克參戰。
其餘的六輛坦克在離開森林後,發現一隊由三輛T-26輕型坦克組成的巡邏小分隊,正在沿著公路行駛。這對芬蘭坦克來說是一個出乎預料的情況,因為他們沒有接到蘇軍坦克在此地區活動的情報。對於蘇聯坦克來說,這是一個更大的意外,因為芬蘭軍隊之前從未在戰鬥中使用過坦克。圖為蘇聯的T-26坦克,是在引進的英國維克斯6噸坦克基礎上研製的輕型坦克,蘇聯一共生產了超過11000輛T-26。
儘管芬蘭軍隊裝備的維克斯6噸坦克與T-26外觀幾乎一樣,而且都採用了相同的白色冬季塗裝,但它們的炮塔上有寬寬的藍色條紋,這是芬蘭裝甲部隊的識別標記(後來改為藍色十字)。蘇聯坦克正是通過這個識別標記準確認出這就是敵人,於是迅速調轉炮口,並對其射擊。圖為芬蘭陸軍裝備的維克斯6噸坦克,炮塔上的識別標記成為自己的催命符。
兩輛維克斯坦克(664、655)幾乎立刻就被擊毀,其餘的芬蘭坦克開始還擊,但由於過分慌張都沒有命中。三輛維克斯坦克(648、667、668)越過公路衝到另一側,一輛維克斯坦克(670)衝到公路邊又掉頭逃跑,企圖返回出發陣地,結果車尾中彈被擊毀。蘇軍的T-26輕型坦克迅速追擊,擊毀了越過公路的那三輛維克斯坦克。圖為1940年2月26日,在深林邊緣被擊毀的芬蘭坦克,炮塔上還可以看到彈孔。
六輛芬蘭坦克中,兩輛乘員全部喪生,兩輛有倖存者,兩輛所有乘員都成功逃回本方陣地。倖存的芬蘭坦克兵表示他們擊毀了多達5輛的蘇聯坦克,儘管實際參戰的只有三輛T-26,而且沒有一輛中彈。不過,很難說這是謊言,可能是芬蘭坦克兵在慌亂中射擊,將自己的維克斯坦克與T-26搞混了,也就是說,會有部分維克斯坦克是因為友軍的誤擊而被摧毀的。圖為博物館中的芬蘭陸軍維克斯坦克,炮塔上面有國旗色識別帶,冬季作戰時,會用白色塗料覆蓋識別帶之外的綠色部分。
即便有芬蘭的「助攻」,蘇聯坦克兵還是用這樣的勝利展示了自己的實力,當時的指揮官阿基波夫獲得「蘇聯英雄」稱號。圖為蘇聯士兵在檢查被擊毀的芬蘭坦克,炮口的帆布罩還沒有摘掉,看來在戰鬥中,直到它被擊毀都沒有開炮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