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李娜 每經編輯: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7月A股的前幾個交易日,大金融股躁動,周期股修復行情也隨之展開,推動上證指數從3000點直衝3400點,牛市的氛圍格外明顯,基金淨值也是快速上漲。在這樣的市場表現之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公募產品收穫也不小!
早在5月26日,光大理財公司旗下的光大陽光紅衛生安全主題精選理財產品成立,瞬間成為市場焦點。該產品是銀行理財子公司中首隻直投股票的公募理財產品,也是銀行理財子公司現已發行的僅有兩隻權益理財產品中的一員。該產品成立1個多月以來,恰好趕上了A股走牛,那麼該產品表現如何呢?
3000點開始小幅建倉 收益落後於同類產品
根據此前公開資料顯示,光大陽光紅衛生安全主題精選產品發行期間為5月15日至於5月25日,成立日為5月26日,募集規模為4902.15萬元。
截至7月3日,光大理財子公司的官網顯示,該產品的單位淨值為1.0082元,成立以來的收益率為0.82%。
圖片來源:光大理財公司官網
從淨值變動來看,光大陽光紅安全衛生主題精選產品成立之後1個月內,淨值都在小數點第四位波動,直到6月底,淨值波動才有所放大。從成立時間來看,該理財產品基本避開了5月債市的大調整。近期債市似乎開始進入了「平靜期」,有市場觀點認為,債市最大的波動源——貨幣政策預期——趨於一致,「股市上漲對債市不利但衝擊有限,中期債市下有底、上有頂的寬幅區間震蕩格局」成為主流判斷。
圖片來源:光大理財公司官網
自成立以來僅有不到1%的收益,顯示出光大陽光紅安全衛生主題精選產品在建倉時機選擇上非常謹慎。如上圖顯示,該產品「滿月」後,從6月24日開始產品淨值才出現明顯上漲,產品「安全墊」開始積累。而當日上證指數已接近3000點關口。
根據相關契約,該理財產品權益類資產投資規模合計不低於本產品淨資產的80%,貨幣市場工具、固定收益類資產以及衍生品投資規模合計不超過本產品淨資產的20%。
「從投資範圍上看,該產品可配置A股、港股兩地市場,80%投資比例投向股票,是一隻標準的股票型基金」,某基金公司研究人士表示。
而從橫向來看,和同期成立的公募股票型基金建倉速度相比,光大陽光紅安全衛生主題精選產品的節奏也著實比較慢。
Wind數據顯示,差不多時間成立的融通產業趨勢先鋒、中銀大健康和朱雀企業優勝都已經完成了「安全墊」的積累。例如中銀大健康基金,僅比光大陽光紅安全衛生主題精選產品晚一天成立,但截至7月3日單位淨值為1.0559元,淨值增長率為5.59%。稍早成立的朱雀企業優勝A,7月3日單位淨值為1.1059元,成立以來收益率已達到了10.59%。6月中旬成立的上投摩根研究驅動A,同期單位淨值為1.0354元,成立以來收益率已有3.54%。
周期估值修復:謹慎樂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誕生之日起,光大陽光紅安全衛生主題精選產品就已經選擇好了「賽道」。
在產品介紹中,光大陽光紅安全衛生主題精選產品表示,疫情所導致的社會趨勢的變化,使得衛生安全主題相關行業,如公共衛生安全、線上教育、醫療衛生等在未來的2~3年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同時,產品合同書中也約定,產品權益類資產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投資於衛生安全主題直接或間接相關的行業。
目前券商股帶動金融板塊集體飆升,周期行業板塊的低估值行情也如火如荼,各路資金紛紛跑步入場。那麼,此時已開始小幅建倉的光大陽光紅衛生安全主題精選產品會不會緊跟著這股潮流入場呢?
對此,光大理財公司認為,從結構上來看,A股已出現風格切換,銀行、券商以及地產等前期估值較低的板塊出現修復性行情。此前擔心的「估值陷阱」似乎正在被跨越,這一趨勢符合此前一直以來的策略判斷。公司總結了當前不同行業之間估值分化的程度:1.銀行、券商、煤炭地產以及建築建材等行業估值處在歷史分位數的20%及以下,估值較低;2:休閒服務、食品飲料、計算機以及醫藥板塊出現在歷史估值分位數的80%以上,估值較高。
通過使用不同行業的估值分位數的離散指數來回顧股市歷史,光大理財公司投研人士發現,目前的估值分化程度依然處在歷史的極高位置。2011年開始,A股出現了較為穩定的兩個估值分化周期,即2011年至2015年和2015年至2018年。2019年初至今,A股不同行業之間的估值分化已進入第三個周期。
統計的A股當前行業盈利情況也顯示,滬深300指數一致性盈利9%,低估值板塊中銀行、券商、房地產、建築建材等行業盈利超過滬深300指數盈利平均增速,近兩個月券商、房地產和建材三個低估值行業盈利獲得上調。
展望後市,光大理財公司表示,本次估值修復的行情能否持續成為當前市場焦點。估值修復的行情能否延續將由經濟基本面來決定,低估值板塊都是周期性行業,經濟能否超預期走出疫情的深坑,周期行業盈利能夠持續修復,是決定低估值板塊修復持續性的核心因素。公司當前對此持有謹慎樂觀的態度。
在談到A股下半場投資機會時,光大理財公司認為,價值藍籌帶動指數上漲有望刺激散戶資金入市,後續股市維持一定熱度的概率很高。展望後市可關注兩點:第一,關注高質量發展總體要求帶來的5G、物聯網等科技板塊的機會;第二,板塊估值分化帶來低估值銀行、券商、地產板塊估值修復的機會,估值修復行情有望延續。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