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成立最早的量化私募公司之一,博普科技成立於2012年7月,並於2014年5月完成協會登記備案。公司註冊和辦公地址均位於深圳。多年以來,博普科技深耕量化領域,開發了包括Alpha策略、CTA策略、各類套利策略(期現、跨期、跨境等)做市交易在內的多元策略產品。目前管理規模40億元,博普科技已進入多家頭部銀行資管的白名單,並已與銀行理財子公司展開合作。
1、金工學霸團隊
作為量化投資的主戰場,量化私募市場是由海歸頂尖基金經理和80後學霸主導的江湖。身處江湖,博普科技的團隊同樣具有典型的「理工科學霸」天團氣質。
博普科技董事長肖向光是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及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為高頻交易系統的系統設計和管理,是特許另類投資分析師。他曾就職於IBM波士頓區的企業資產管理部。博普科技首席投資官、首席技術官同樣是海歸背景,袁豪是美國普渡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本科畢業於上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曾在2002年和2003年兩次獲得ACM(美國計算機協會)- 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北京賽區冠軍,博士畢業後於先於香港城市大學任計算機科學系博士生導師,後作為創始合伙人加入博普科技。擁有多年量化投資經驗。
此外,副總經理孫林春、風控總監林斯達均為國內頂級學府清華大學本碩畢業,對行情、交易、風控系統開發具備多年實踐經驗。博普科技的多位基金經理也同為理工科學霸,多人獲得過數學、計算機、物理、化學金牌獎項,有豐富的國內外對衝基金和風險管理經驗。如基金經理江希茂曾在摩根斯丹利從事算法交易研究。
2、自主研發交易平臺,以科技發展驅動投資
量化對衝策略在國內經歷了幾輪變化。經過十多年的迭代更新,中高頻策略成為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而中高頻及套利交易的關鍵在於算法模型、交易系統。「快」和「穩」在中高頻量化領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堅信科技是量化投資的驅動因素,博普在金融工程,交易系統的設計和相關軟硬體開發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博普科技自主研發的交易平臺BATS(BOPU Arbitrage Trading System) 在系統構架、功能性和穩定性上與市場上現有的交易軟體相比,在適應程序化和高頻套利交易,速度,算法和交易系統設計中有獨特的優勢。優秀的算法能夠極大的減小衝擊成本,從而擴大盈利區間,速度保證了在機會出現時能夠抓住。
3、十年積累,細分賽道領頭羊:股指期現套利策略,「固收+」氣質明顯
目前博普科技開發了多元化的產品線,包括期現套利、CTA系列、指數增強、股票多頭產品。
博普CTA策略具備多品種、多策略、多周期、容量大的特點。目前這部分策略產品規模5億。新CTA策略自2019年5月上線在產品中運行以來,無論是絕對收益還是收益回撤比表現都非常優異。博普股票多頭策略為量化基本面+主觀選股,偏向價值成長股,投資標的覆蓋A股和港股,行業聚集在電子、新能源、消費、醫藥、計算機、網際網路等。
股指期貨期現套利策略是一種較為穩定的市場中性策略,具有收益穩健、回撤可控、資金容納量大、流動性好等特點。目前也是銀行類機構跟博普科技合作管理規模最大的策略。作為一種穩定的市場中性策略,期現套利策略風險較低,與大盤的漲跌無關,只要指數與其股指期貨出現一定價差,就可以從中套利從而獲得正收益,具備強烈的 「固收+」屬性,從其成立時間最長的期現套利產品回撤來看,最大回撤控制在1-2%以內。
4、多家頭部銀行白名單,與銀行理財子公司合作
目前銀行理財合作的私募以頭部的為主,準入資質相當高。內部是否有清晰的管理?風控是否完善,規模、業績如何?都會成為銀行理財子重點考察的方面。此外,是否在該行的白名單內,有無和銀行資管相關合作經歷,產品策略和銀行資管目標是否匹配也左右著銀行資管對私募的選擇。也就是說,銀行資管選擇合作夥伴時,候選人是私募行業的「優等生」是門檻,產品策略是否匹配銀行資管目標也會被重點考察。
成立於2012的博普科技憑藉多年量化投資策略和投顧管理經驗積累,旗下期現套利策略產品成為當前多個銀行選擇的標的。目前博普已經進入了多家銀行的白名單,已與2~3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達成合作,合作方式主要有投資顧問、代銷、FOF三種方式。
博普科技認為,針對於銀行業淨值型產品的趨勢和先有固收資產的萎縮,「固收+」產品形態的興起成為下一步銀行理財的必由之路。在基本實現與現在固收收益近似的基礎上,「+」的形態體現在兩個方面,更好的流動性和零信用風險,甚至在承受一定淨值波動的情況下追求更高的收益。因此配置符合這類收益特性的二級市場產品成為銀行業創新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從2013年開始管理銀行委外資金,主要是用期現套利策略,特點是無信用風險,回撤可控;策略容量大,可管理大資金量;收益穩健。在資管新規出臺後,打破剛兌背景下,『固收+』是非常好的策略,目前規模以10億級別在增加。」博普科技表示。
結語
博普科技具有典型的金工學霸團隊配置,團隊成員具備多年海內外金融工程經驗。目前主要管理規模集中於股指期貨期現套利策略、CTA策略、指數增強策略、股票多頭策略。其中股指期貨套利策略規模佔比較大,約30億元,「固收+」思路明確,公司已經進入了多家頭部銀行的白名單。另有CTA策略共計約5億人民幣,波動相比前者更大,絕對收益相較也更為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