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清正福島正則對豐臣家忠心耿耿,關原合戰卻加入東軍!為啥

2020-12-14 騰訊網

德川家康的東軍對抗石田三成的西軍,有人因此認為,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背叛了豐臣秀吉和豐臣家,事實真是如此嗎?不說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所處的是以下克上盛行的日本戰國時代,就看關原合戰,我們就會發現,這2人談不上什麼豐臣家的叛徒,甚至可以說他們對豐臣秀吉和豐臣家忠心耿耿。這怎麼說呢?

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所在的武斷派固然和石田三成為首的文治派不和,但他們之所以加入德川家康的東軍卻不僅僅是因為這個原因,更重要的還是因為他們對豐臣家的忠心,至於德川家康後來的作為恐怕是他們始料未及的。從關原合戰之后豐臣家逐漸覆滅的來平叛他們對豐臣家的忠心程度顯然是不行的。

前田利家去世後,德川家康勢力抬頭,武斷派和文治派的矛盾已經無法調和,當然,德川家康有能力調和,只是他不僅不願意,還借著這場內亂削弱豐臣家增強德川家。石田三成看得清楚,他知道豐臣家已經無路可退,彼時德川家康正率兵討伐上杉景勝,正好是發動戰爭的好機會。

關原合戰前,德川家康以「直江狀」為口實,向東北關東以及北陸等地諸大名發布出陣令,並從豐臣秀賴那裡討來了資金和軍糧,出陣討伐上杉景勝。他的行動名義上是豐臣政權授權的討伐逆賊的軍事行為,是完全正當的。

石田三成於是趁機在後方對德川家康下手,不過他拿的只是三奉行的彈劾書,怎麼看都名不正,落在政治對頭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眼裡更是鬼扯。所以,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很容易就把石田三成視為豐臣家的奸臣,並加入德川家康的西軍對抗他。

關原合戰結束後,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當然也意識到他們上了的德川家康的當,不過為時已晚,豐臣政權已經風燭殘年。不過關原以後大阪之前他們對豐臣家盡忠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儘管他們最終沒能和豐臣家一起滅亡(加藤清正死得早沒機會),但是作為武家在儘量保住本家族生存的前提下對豐臣家的生存也算是盡力了。而福島正則最終下場悽慘也是因為他對豐臣家太忠心。

加藤清正福島正則對豐臣家忠心耿耿,關原合戰卻加入東軍!為啥?

相關焦點

  • 關原合戰中,福島正則、加藤正清等人為何加入德川家康的東軍
    福島正則、加藤正清等人都是豐臣秀吉提拔的武將,出身低微的他們能夠成為一方諸侯是豐臣秀吉給的機會,所以豐臣秀吉對他們可謂恩重如山。可是,豐臣秀吉死後,關原合戰爆發,福島正則、加藤正清等人卻加入了德川家康的東軍,為德川家效力,這是為什麼呢?
  • 豐臣秀吉做錯了什麼?
    作者丨秋楓 公元1600年1月,決定日本歷史走向及豐臣家前途命運的關原之戰打響。德川方企圖取代豐臣政權,掌握天下。石田一方則針鋒相對,要擊敗德川,維持現狀。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豐臣政權本部的主要將領,如福島正則,加藤嘉明,藤堂高虎,黑田長政,淺野幸長等人竟率部出現在東軍陣列。西軍方面,除了石田三成,小西行長少數人等是豐臣本部將領,主要依靠的是依附於豐臣家一部分大名(日本實施封建領地制,擁有年收入一萬石以上封地的武士稱為大名)的兵力。
  • 關原之戰:一場由三個男人決定天下大勢的戰役(上)
    (小牧·長久手之戰圖屏風)此時,豐臣家內部已經逐漸分裂為以澱殿(淺井茶茶,秀賴之母)為精神領袖,石田三成為首的近江派(文治派)和以秀吉正室北政所(淺野寧寧)為精神領袖,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等武將為首的尾張派
  • 豐臣政權對朝作戰失敗的影響
    1598年豐臣秀吉死後,日軍難以支持,全部從朝鮮半島退回國內。如果把當時整個豐臣政權比作一桿秤,那麼豐臣秀吉無疑就是最重要的秤砣,當秤砣沒了,那麼整桿秤就無法稱重了。日本對朝鮮作戰的失敗,加劇了豐臣政權內部近江文治派與尾張武功派的對立。
  • 歷史上一統日本豐臣家族為什麼輸給了德川家族?有4個原因!
    也因為他的農民出身,統一日本後,豐臣秀吉準備效仿前人,向天皇討要徵夷大將軍一職,成為全日本30萬武士的掌門人時,遭到了武士階級的一致反對,理由很簡單:你不是武士出身,請不要侮辱我們好嗎?無奈之下,豐臣秀吉只能賄賂公卿,給貴族當兒子,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勉勉強強當上了「關白」,相當於日本的丞相。
  • 兩個女人的戰爭:斷送豐臣家250年基業,讓德川家康坐收漁利
    而在豐臣家掌權之後,因為本身沒有子嗣,所以豐臣秀吉收養了很多養子,而這些人多多少都和寧寧有關係,豐臣秀次雖然是秀吉的外甥,但卻和這個舅媽很親,甚至在公開場合還以母親之禮對待寧寧,小早秋秀秋從小就是被當成人質放在豐臣家,也是從小就是由寧寧帶大的(小早川是的寧寧的侄子)。至於豐臣秀吉政權中少壯派武將的代表——福島正則和加藤清正等人也皆是寧寧一手帶大。
  • 德川家康為何能輕鬆拿下關原合戰?豐臣家人心不齊,統帥缺乏魄力
    在被稱為決定日本走向的關原合戰中,德川家康率領的西軍擊敗了豐臣家家老石田三成率領的西軍部隊,從這一戰之後,日本的戰略格局發生改變,家康通過合戰將原本豐臣家的實力逐漸分化和瓦解,至此日本戰國也從豐臣秀吉時代的逐漸邁入了德川幕府時代。
  • 關原合戰統帥復盤:眼界決定結局,德川家康的格局要勝於石田三成
    在朝鮮的時候就和加藤清正和小早川秀秋等人發生過矛盾,這兩位仁兄因為縱容部下搶掠和軍紀混亂,被監軍的石田三成直接告到了豐臣秀吉那邊去,不僅被批評,在最後清算戰功的時候是一點好處也沒撈著,此後雙方的梁子是結下了。
  • 豐臣滅亡之戰,他頂著壓力,為豐臣家送去最後一絲「溫暖」
    在德川家康發起豐臣滅亡之戰時,受太閤恩惠的大名還有半數還活著,但起主要作用的池田輝政、淺野長政、堀尾吉晴、加藤清正、淺野幸長、前田利長已經病死,剩餘大名沒有意願繼續為豐臣家賣命,他們都遵循幕府的命令,包圍過去主家所在的大阪城。在這其中,只有福島正則是例外,他並不是拒絕出戰,而是根本不被允許出戰。
  • 豐臣家的傻兒子:即使失敗也要報答養父,關西忠臣宇喜多秀家
    而且豐臣家期間,他還和一起青梅竹馬長大的豐臣豪姬(秀吉的養女,前田利家之女)結成了夫妻,可見豐臣秀吉對他重視,在豐臣秀吉徵伐朝鮮期間,在後期甚至替代了,毛利元輝成為了朝鮮日軍的總指揮,那時候他才24歲。
  • 織田重臣等人為了決定織田家的繼承人,在尾張舉行清洲會議
    與秀吉的相遇決定了清正的人生。猛將加藤清正的誕生後來以賤嶽的七本槍而聞名的加藤清正的端緒,就是冠山城的攻擊。天正10年(1582年)4月14日,清正和被信長命令攻佔中國地方的秀吉一起,攻入了現在的岡山縣岡山市下足守的冠山城,實現了第一個登上第一名的目標。在攻城中擊敗了知名的豪門竹井將監等猛將的一鱗半爪。
  • 關原之戰:一場由三個男人決定天下大勢的戰役(中)
    福島正則頭功被槍,勃然大怒,立刻揮師猛進,開始進攻宇喜多軍。而井伊部和宇喜多軍甫一接觸便即脫離轉向,併合松平部、本多部,對峙宇喜多軍北面的島津義弘率領的1500島津軍。東軍右翼的黑田長政、田中吉政、細川忠興、加藤嘉明、筒井定次等部也陸續開始突擊位於笹尾山的宿敵石田三成之本陣,戰鬥至此全面打響。三成本陣兵力薄弱,雖有島左近和蒲生鄉舍兩員猛將舞刀奮戰,也很快就落在了下風。
  • 石田三成,作為德川家康最害怕的人之一,不僅是能吏,軍事也厲害
    其後參加了豐臣家幾乎所有的關鍵戰爭,小牧·長久手之戰、小田原之戰、九州徵伐戰、討伐佐佐成政、平定奧州、文祿慶長之戰。在小田原之戰中石田三成甚至是先鋒,先鋒這個職務,一般來說只有能徵善戰的猛將才能擔當。他率領1500騎攻下館林城和忍城,使得小田原城孤立,小田原之戰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北條氏才被迫投降。可以說,石田三成是小田原之戰的首功。在九州徵伐戰中,他勸降了新納忠元。
  • 決定日本命運的關原之戰,是如何在8小時內分出勝負的?
    關原之戰隨著井伊直政率先發起攻擊開始,他率領著50名騎兵突襲了宇喜多秀家隊,這在電影《關原之戰》中有著體現。福島正則緊隨其後命令鐵炮隊向宇喜多軍射擊,之後開始向前快速推進,如果說井伊直政的突襲點燃戰火,福島正則就是正式開戰。
  • 秀吉的養子緣何成為豐臣家的掘墓人?--記「關原戰神」小早川秀秋
    由於小早川秀秋在關原之戰的臨陣倒戈完全左右了整個戰局的走勢,直接導致了西軍的失敗,所以其被人戲稱為「關原戰神」。對小早川秀秋的倒戈的原因一直眾說紛紜,作為豐臣秀吉的養子,豐臣家的繼承人之一,一直深受豐臣秀吉的恩惠與照顧,理應維護與捍衛豐臣家的權益才對,卻為何做出臨陣倒戈之事呢?
  • 桃山城,安土桃山時代豐臣政權的中心
    它位於日本京都府伏見區,在日本歷史上一度作為軍事政治中心的存在,豐臣秀吉以此為大本營發起了對朝戰爭,當時絕大多數的大名都在此建立了朝拜時用來住宿休息的官邸。1596年(慶長元年),加藤清正正在伏見城中閉門思過,大地震襲擊了京都。此次地震震級大概在7.5級,剛剛建成的伏見城在地震中倒塌了。加藤清正一馬當先救出了豐臣秀吉,於是加藤清正被解除了懲罰。
  • 女真兵血戰日本武士,1592年加藤清正入侵東北之戰
    ——加藤清正的第二軍團在鹹鏡道城津海汀倉打敗朝鮮鹹鏡北道兵使韓克誠及其帶領的朝鮮王朝最精銳的北境騎兵,意猶未盡的他竟然打進了中國境內。 萬曆二十年(1592年)7月27日~8月22日左右,加藤清正帶著8000日軍和3000投降的朝鮮軍侵攻名義上臣屬於明朝的兀良哈的建州女真及海西女真各部落。而當時這些女真人在此處實力不強——他們正忙著抵禦準備統一女真的努爾哈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