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講關於孩子教育的演講被熱議:未識底層苦,感同身受難

2020-12-19 橙果媽媽呢

文|橙果媽媽

圖|網絡

相信這幾天,很多家長最近都看過了這篇文章《清華教授劉瑜: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這是清華教授劉瑜在11月1日的一次演講,她作為一位母親,從自己的角度來闡述了對孩子在教育過程中的感悟。

這篇文章擊中了很多家長在育兒過程中的痛點與困惑,在網絡上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討論,但對其中的觀念也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陣營。

有支持的,有反對的,每一方站的角度不同,當然理解和思考的方向也不同。這個也很正常。

我們不討論對與錯,我看了這篇文章,想想自己從一個農村娃到考上大學,畢業留在城市打拼的經歷,來聊聊當下普通家庭對教育的思考:

因為起步來自底層社會,見識了社會的殘酷無情,這樣的心酸和無奈,怎麼也不願意孩子再次踏入!

英國的導演麥可·艾普特(Michael Apted)曾拍過一部叫《人生七年》(《56UP》),徵集了14個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孩子,從7歲開始拍攝,每隔7年記錄一次他們的生活。幾十年過去,14個孩子的人生發生了哪些變化?

結局基本上如同導演所預想:富人家的孩子還是過得富人的生活,沒有多大改變,而窮人家的孩子還是窮人。

這就是現實。

畢竟,在童年時期,富人家父母就開始為孩子將來做好了規劃,她們也有時間和精力來為孩子做好各種後勤支持,這些孩子很小就開始明確了自己未來的目標,好的教育環境、好的學習氛圍和開明的父母,按部就班去努力,最終也實現了理想;

而窮人家的孩子呢,父母也是出於底層,每天為了日常生計,忙忙碌碌沒點停歇,沒有過多時間,也不懂如何管教孩子,而孩子所處的學習環境也一般,很多孩子早早就學習一般或退學,踏入社會,生活在底層,有時還需要救濟金生活。人到中年,才感慨當時如果好好學習,也不至於過得如此落魄。

說白了,整部片子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處於底層,如果還不努力,或者不知道如何努力,那麼命運很早就註定了。

這部片子裡,只有一個孩子,實現了從底層到中高階級的跨越,他是來自農村娃尼克,他每天走3英裡的路去上學,但依舊克服困難,最終考上了名校牛津大學物理學博士,成為美國著名大學教授。

他的逆勢和跨越階層,再次證明了教育是改變孩子命運最好的路徑。

我們反觀,再看清華教授劉瑜的話語,她和孩子的爸爸,本身工作就處於國內最頂級的學府,見識和學問都不是普通的家庭,身邊的資源也是我們普通家庭望塵莫及的。這樣家庭成長之下的孩子,說自家孩子是普通孩子是客氣了,最多是沒有父母那麼優秀罷了。

但是,這孩子依舊是從小一路名校附小的教育資源,藉助於父母給予孩子的教育支持、開闊的眼界和思維能力,以及父母財力和孩子未來的其他教育規劃等,未來這個孩子差不到哪裡去。這些,都是普通家庭無法給與孩子的。

所以說,清華教授她們說的自家孩子是普通人,跟我們理解的普通人,從本質上來說,並不是一個意思。

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如果學習不行,那麼父母竭盡全力的支持,就是從微薄的工資中,拿出錢給孩子報輔導班。可富人家父母,卻因為孩子特長愛好,開始規劃孩子未來的出國和經商之路了。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傘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如果普通家庭父母,內心也接受孩子是個普通孩子,那麼也要先讓孩子拼盡全力,再盡人事聽天命!

當然,在清華教授的演講中,我們作為家長,還是要從中學習和借鑑到兩點很重要的育兒方法:

第一,認識到社會已經進入不確定的時代,終身學習是未來趨勢。我們在這幾年的報導中,經常看到一個詞「VUCA」,這V」是指「Volatility」波動性, 「U」則是指「Uncertainty」,即不確定性, 「C」指「Complexity」複雜性, 「A」是指「Ambiguity」模糊性, 用這個詞來表示當今環境是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的,一切都變化得很快。

而孩子們正處於這樣的環境之中,她們未來要學會與這種環境進行相處,她們要適應這種「不確定性」的環境,她們要讓自己更具有不可替代性,要持續學習新的技能和知識,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

這對孩子而言,比起父母這一代人,必定帶來的是更多的挑戰和壓力,與之同時帶來的是,在面對各種挑戰和危機的同時,總會遇到一些機遇。就如同今年,雖然對很多人和企業來說,都是危機,黑天鵝事件,但依舊湧現出很多優秀的直播人員,抓住了直播的風口。

我們家長,需要認識到未來的社會環境,變化快是正常的,這需要孩子更多的思考性和創造性,我們在教育孩子中,也要引導孩子思考性學習,不做只會做題的書呆子,擁有獨立的思想和想法,讓他們能適應未來的社會。

這個VUCA社會,不進則退,只能努力向前。

第二,重視成績,也要重視孩子內心的富足。我們要求孩子努力,但不是努力就一定是第一名、第二名,畢竟不是所有孩子都有學習的天賦,都會考試得滿分。我們需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給孩子定一個適合的計劃,定一個讓孩子墊墊腳能夠得著的目標,讓她懂得想取得成績,那就努力學到自己能達到的水平。

在關注孩子成績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孩子的成長。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孩子未來的路還很長。對比成績而言,更需要關注的是孩子學習中的學習習慣是否良好、是否對事件有堅持的動力、是否品性善良熱愛生活等。這些才是孩子未來立足於社會的本錢。

整個社會環境處於高壓力情況下,家長和孩子都變得更加不容易,我們更需要好好呵護自己的孩子,知道努力又擁有踏實、努力上進、思考、有同理心的孩子,即使暫時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相信這樣的孩子,只要找到自己的擅長點、保持著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熱愛生活的心,照樣會收穫很多的幸福感。這以後的生活也差不了。

所以,我們讓孩子努力,即使以後還是會有差距,但卻不會有遺憾。 而在努力追趕的過程中,孩子也體驗了拼搏的意義,為其未來的人生留下一筆值得記憶的財富。

這就是我們普通父母的想法:

孩子學習天賦或許一般,但努力學習的態度不能丟。 我們希望孩子通過努力,跳出底層,讓自己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相關焦點

  • 清華教授演講被評「不接地氣」,為什麼總有專家發表不合常理觀點
    這兩天,一位清華大學的教授作了一場關於教育的演講火了!她以一位家長的視角談論了一下關於社會上出現的教育焦慮和成功焦慮。 本以為是一場普通的教育演講,但隨著傳播度的不斷擴大,也引起了網友們的一些「吐槽」。
  • 清華教授的孩子成為普通人?你的維持現狀,可能是別人的終生夢想
    今天看了儲殷教授的一個視頻,了解到清華大學一個劉教授的演講。在演講中,劉教授表示自己的孩子「將勢不可擋地成為普通人」。劉教授所謂的普通人,和普通人所理解的普通人,就不一樣。儲殷教授對此評價說,清華教授和人大教授(劉教授丈夫)的孩子不可能成為普通人。
  • 南科大教授回應演講時講黃段子,網友熱議:不僅是黃段子,而且事後給...
    虎撲11月28日訊 近日,網曝南科大李淼教授演講時講黃段子,被現場女生怒懟,隨後李淼教授回應稱段子來源於霍金。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網曝南科大教授演講時講黃段子 被現場女生怒懟】#南科大李淼# 11月24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教授@李淼在南科大 受邀至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進行演講,隨後,有網友稱其演講期間講了關於「黑洞」的黃段子,現場有女學生認為該發言對女性有所冒犯,演講後對李淼老師進行了提問。
  • 清華教授演講引發劇烈爭議:精英勸你看開點,就是說讓你認命?
    前幾天,清華大學教授同時也是作家的劉瑜女士,做了一場關於教育的演講,其中她以一名家長的身份,講出了我們社會上普遍存在教育焦慮和成功焦慮。她在演講中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就是因為這句話,在網上引發了劇烈爭議。同樣是教授的儲殷先生,也就此在網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號稱「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人」的清華教授,正在勸大家佛系養娃,這...
    (圖片來源,B站演講截圖)神仙有神仙的普通,凡人有凡人的普通。決不能簡單粗暴告訴我們,教育孩子要「選擇普通,放棄努力」。最近,清華大學劉瑜教授的「凡言凡語」火了。這句話出自劉瑜教授最近的一篇演講——《不確定的時代 教育的價值》,演講比較長,全程大概有42分鐘+,不少讀者沒看過這個演講,以下是小編從她的演講中拎出以下「重點」:1.不確定性本身它不一定是件壞事,但它在帶給我們更多可能、機會、自由的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多的焦慮。
  • 那個清華女教授的演講,真要全信,一定會輸的一敗塗地
    文/阿呆爸 1 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最近做了一次《不確定時代,教育的價值》的演講。 這篇演講我也看了,劉瑜的觀點很多,其中一個大意是: 現在的教育太瘋狂了,過度教育的軍備競賽坑害了很多孩子,我們還是不能搞應試教育,要搞素質教育,不要讓孩子去殘酷的競爭,要讓孩子快樂一點,不僅要接受,還要堅信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普通人。
  • 清華教授:《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戳中了誰的痛點
    最近,清華教授劉瑜一篇題為《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後標題被自媒體改為《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的演講引爆了網絡,引起了網友的廣發熱議。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很低調,聽去也無可非議,為什麼從一個清華教授的嘴裡講出來會引起軒然大波,乃至引起群嘲呢?這到底戳痛了誰的痛點?
  • 清華女教授劉瑜的演講:她的女兒不可能成為普通人,真信你就輸了
    文/阿呆爸1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最近做了一次《不確定時代,教育的價值》的演講。演講裡的金句「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在朋友圈裡,尤其是在為教育而焦慮的家長群裡小小的火爆了一把。這篇演講我也看了,劉瑜的觀點很多,其中一個大意是:現在的教育太瘋狂了,過度教育的軍備競賽坑害了很多孩子,我們還是不能搞應試教育,要搞素質教育,不要讓孩子去殘酷的競爭,要讓孩子快樂一點,不僅要接受,還要堅信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普通人。
  • 清華女教授一句話火了!「接受孩子成為普通人」,是雞湯還是毒藥?
    有人說,當前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誰也不願意承認一個基本事實: 大多數孩子都是普通人。 這些天,清華大學劉瑜教授的一個演講《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刷爆了朋友圈,
  • 清華教授支持女兒成為一個普通人?知識分子熬的雞湯,少喝
    文|秘籍君最近,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瑜的一篇有關教育的演講,在網上引起不小的討論。她的原話「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更是得到廣泛轉發。演講中,她提出很多值得思考的內容,說現在無止境的教育軍備賽,是對家庭的傷害,對孩子的傷害;內卷教育,沒完沒了的補習班,令家長和孩子身心俱疲;自己是個不戰而降的媽媽,認定女兒是普通人,將來開個奶茶店,煎餅店就好了......
  • 清華的孩子都是普通人了 你的孩子呢?
    最近,清華教授的演講視頻火了,很多人都紛紛感慨:「清華教授的孩子也都只是個普通人而已」,然而,這樣想未免太過偏離。首先,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清華教授的孩子雖然可能是普通人,和同班其他同學比不見得有優勢,但是,孩子卻可以享受清華系的幼兒園、小學、初中,而他們上清華的概率比一般人也高出很多,而且,對於能夠學習鋼琴並且能輕鬆承擔相應費用的家庭,也已經不是普通家庭了吧。
  • 清華教授:別掙扎,坦然做個普通人吧,社會需要懶漢,做懶漢光榮
    如果你用各種方式逼自己的孩子學習,努力讓他更優秀,那麼你大概率是一個普通人——因為沒能力給孩子更多,只能讓他通過學習改變未來的命運。無數家長被現實壓得喘不過氣來,只能寄希望於孩子,自己受再多苦也不願孩子掉隊,在憋著勁、悶著頭,苦苦掙扎的時候,清華教授堂而皇之地說「人要認識自我,接受自我,要坦然面對做一個普通人」。
  • 教育孩子努力拼搏,即便「砸」腦袋也是需要方法的
    她做過一個演講——《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裡面有個詞語「勢不可擋」讓我記憶深刻,她說自己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的成為一個普通人。反駁者的潛臺詞是即便她們家姑娘不那麼努力,將來也能跟高曉松一樣進入清華,這就是劉教授說的普通。兩方人討論的這些若從正反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都沒什麼不對。劉教授說未來孩子的競爭壓力大,這是不爭的事實。
  • 南科大教授被曝演講時講黃段子 被現場女生怒懟
    【南科大教授被曝演講時講黃段子 被現場女生怒懟】11月24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教授李淼受邀至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進行演講。隨後,有網友稱其演講期間講了關於「黑洞」的黃段子,現場有女學生認為該發言對女性有所冒犯,演講後對李淼老師進行了提問。
  • 清華同方陸致成:創業教授寶刀不老
    沒錯,陸致成的名字是和清華同方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從一個校辦企業,到上市公司,陸致成帶著同方一天天壯大,猶如看護著一個孩子,看著它今年15周歲。  實業興國夢  1948年出生在上海的陸致成,可謂工科世家。
  • 一位大學教授的吶喊:沒有人告訴你,教育是為了實現社會分層
    清華大學教授劉瑜教授說:「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成為一個普通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儲殷說:「清華附小出來的能是普通人嗎?至少也是一個高曉松啊!」這句話雖稍嫌刻薄,卻含有很深的真理。最近,儲殷教授很火,在參加某網舉辦的教育專場盛典時,他提出了一個振聾發聵的觀點:沒有人告訴你,教育是為了實現社會分層。
  • 「我女兒正在成為一個普通人」,清華教授言論背後的3個硬核理論
    最近清華教授劉瑜的演講中,一些觀點如「特別不贊成現在的全面雞娃,是一種惡性競爭,表示自己上清華附小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引起了很多熱議。我們且不去著急評論這些觀點到底是對還是錯,因為對錯本身就是相對的。
  • 南科大教授演講時講黃段子回應:段子是霍金的
    近日,李淼教授演講時講黃段子事件引發關注,對此,李淼稱段子來源於霍金。相信大家都此事件來龍去脈已經非常熟悉了,雖然作為局外人也不是這次事件的直接參與者,也許很多人抱著吃瓜的心態在觀察事情的走向。事件背後的東西也許值得我們去深思。
  • 第三屆清華會講深圳開講,海內外專家共論科技革命與社會進步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12月12日,第三屆清華會講在深圳大學城會議中心舉行。來自海內外的數十位著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大變局與新動能——科技革命與社會進步」的主題展開多領域交叉的高層次精彩發言和研討。
  • 應試教育就是大家一起「死磕」,素質教育則是家庭資源的「比拼」
    近日,清華副教授劉瑜的演講和「時代楷模」張桂梅校長的訪談,也許正能夠說明這個問題。劉瑜教授的《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的演講,迅速火爆朋友圈,在這個演講中,劉瑜教授認為:為人父母,與其逼著孩子成為一個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讓孩子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跟隨自己內心的熱愛,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人,過上自己想要過上的那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