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文物首度海外揭秘!中日全新「三國志大展」,170件文物還原真三國

2021-01-19 琳琅智庫






東京國立博物館副館長 井上洋一

以上圖片 ©攝/展玩


負責此次展覽的研究員市元塁先生正在講解展覽亮點

© 東京國立博物館


* 引用自特別展「三國志」官方網站


傳說中的三國志

大約1800年前,以東漢王朝的混亂為發端的三國時代,隨著眾多武將的榮枯盛衰被記錄下來,後來成為帶有歷史性的傳說而普及。由此,又產生了詩文和繪畫,還有像關羽那樣集尊崇於一身的「神化式」武將——這些便成為了如今豐富多彩的「三國志文化」。


曹操·劉備·孫權 英傑的根源

建立魏國基礎的曹操,繼承了祖傳的勢力基礎,在漢王朝中樞掌握實權,稱霸動亂的時代。蜀國劉備自認是漢皇室血統,高舉漢朝復興的旗幟。而吳國的孫權通過海洋勢力的擴張,獨闢蹊徑。不妨從這些文物中來解讀,為什麼他們被後世稱為英雄吧。


漢朝的光影

漢王朝成為空前強大的帝國,在全國各地布下統治之網。

但在2世紀末,王朝內部政治鬥爭日益顯現,皇帝開始失去向心力。此時,地方道教團體興起,「黃巾之亂」為一個新的時代拉開序幕。董卓掌權後,東漢晚期軍閥鏖戰揭開序幕,群雄割據,整個社會陷入混亂之中。


·蜀·吳 三國的鼎立

魏、蜀、吳鼎立於東漢末年,鬥爭尤為激烈。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兒子曹丕(文帝)奪取東漢皇位。蜀國劉備和東吳孫權對此表示反對,互相主張正統性。這一章裡列舉了東漢至三國的武器與著名的交戰,可從中感受那個時代的氛圍。



三國曆訪

魏國勢力遍布漢朝中心黃河流域;蜀國掌控著長江上遊平原,享受自然帶來的恩惠;東吳則割據了長江下遊平原和沿岸地區。不同風土孕育了各自的思想和習慣,在各地出土的文物中,也體現了三國各自的特色。



曹操高陵與三國大墓

從東漢末到三國時代,統治者們在墓葬方面走上了不同路線——他們不再競爭豪華,轉而崇尚樸素。這一章將以2009年發掘並引起話題的曹操高陵(曹操墓)為首,圍繞各地著名古墓,來了解統治者意識的變化。

三國的終結 天下歸誰之手

三國時代最終平定天下的不是魏、蜀、吳,而是司馬氏建立的西晉王朝。司馬氏在守護各地家族基礎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秩序。

關公銅坐像 局部

明代 新鄉市博物館



曹操高陵現場 ©Wikipedia


石牌: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

東漢-三國魏/河南安陽西高穴曹操高陵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白瓷罐

東漢-三國魏/河南安陽西高穴曹操高陵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玉 豬

東漢/安徽省亳州市董園村1號墓出土/亳州市博物館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銅印章 

三國魏/曹休墓出土/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上坊1號墓(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博物總館

青瓷堆塑人物樓閣魂瓶

三國吳/南京上坊吳鳳凰元年墓出土/南京市博物總館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虎形石棺座

三國吳/2006年江蘇省南京江寧上坊吳墓出土/南京市博物總館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童子對棍圖漆盤

三國/安徽省馬鞍山市朱然墓出土/三國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館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工作人員考察所攝 ©Twitter:特別展「三國志」

關帝廟壁畫-曹操送馬上關羽

清代/內蒙古博物院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關帝廟壁畫-鞭打督尤、斬程遠志

清代/內蒙古自治區伏龍寺/內蒙古博物院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木雕趙子龍大戰長坂坡

清代/亳州市博物館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張玉亭制古城訓弟彩塑

清代/天津博物館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倉天乃死」磚

東漢/安徽省亳州市元寶坑1號墓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儀仗俑

漢代/甘肅省武威市雷臺墓出土/甘肅省博物館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蛇矛」「銅蒺藜」等,都是彼時戰爭所用武器。

銅蒺藜

三國/陝西省勉縣定軍山出土/勉縣博物館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蛇形銅叉

西漢/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雲南省博物館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東吳沿岸的墓葬中出土的「附鼓俑紅陶船」,應證了東吳對外海洋貿易的盛行。

附鼓俑紅陶船

東漢/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梁君垌14號墓出土/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關公銅坐像

明代/新鄉市博物館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大三國志展宣傳頁 ©東京富士美術館

浮世繪大師歌川國芳所繪《通俗三國志》插圖

玄德雪中拜孔明(圖源網絡)


大三國志展中的部分展品


銀縷玉衣 亳州市文物管理所 ©2008大三國志展


戴進 三顧茅廬圖 故宮博物院 ©2008大三國志展


曹魏白玉杯 洛陽博物館 ©2008大三國志展



展覽現場(圖源網絡)©2008大三國志展




大三國志展時點校文物的資料畫面 來自©《國寶檔案》



現在就開始期待了!三國志展人氣一定會很高。估計到時候入場會需要排隊。屆時東京是盛夏,為了應對排隊中暑如果可以長時間搭下遮陽棚就好了。之前排隊的時候就有非常痛苦的記憶……


很期待。我一定會去的!


一定要去!٩(>ω<*)و


蜀漢灰陶搖錢樹座

三國蜀/重慶市豐都縣林口墓地2號墓出土/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嵌綠松石龍紋金帶扣

東漢/壽縣壽春鎮計劃生育服務站工地出土/壽縣博物館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一級文物「偏將軍印章」金印

東漢/重慶市江北區聚覽巖附近收集/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蟬紋金璫 

西晉/山東省臨沂市王義之故居洗硯池1號墓出土/臨沂市博物館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鋸齒紋邊規炬鳥紋銅鏡

東漢末-三國/遼陽三道壕一號壁畫墓出土/遼寧省博物館 *2019特別展「三國志」展品



以上圖文均來源展玩,最終解釋權歸展玩所有


2010年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和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聯合宣布,將利用人類基因調查的先進科學手段,調查分析曹氏基因,進而給曹操墓真偽之辨提供科學證據。發起此次研究的正是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韓昇,這一學術研究吸引了業界諸多專家的目光,深度結合歷史學和生命科學研究中華民族的歷史,在中國尚屬首次。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著名學者韓昇,以史書《三國志》為載體,為你徹底還原真正的三國歷史,揭開眾多人物的本來面目,帶你看懂社會發展趨勢,明了治國之道。

用真實的歷史讀懂三國人物,學習前人的大智慧。

我們將通過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和周瑜等人得失成敗的生命歷程,為您撥開迷霧般的戲說故事。

馬上點擊試聽、訂閱由琳琅智庫出品,百家講壇嘉賓、復旦大學教授--韓昇主講的《韓昇講三國:洞察人心的成事法則》。

揭開三國真相,領悟成敗之理,從而受到啟發,學做人,學處世,學管理,做一個看懂世事的明白人。

蘋果用戶點擊閱讀原文試聽

圖文來源網絡如侵必刪

相關焦點

  • 東京國立博物館特展《三國志》開展 18件四川文物精彩亮相
    7月9日,由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等聯合舉辦的特別展《三國志》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展,170件(組)來自甘肅省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中國文博單位的珍貴文物稀數亮相,向觀眾展現了三國研究領域的最新考古成果。
  • 中華世紀壇正展覽曹操墓多件文物,去年日本人先看過了?
    先說正事,位於北京的中華世紀壇正在舉辦「三國志」特展,目前世紀壇只接待成功預約「三國志·文化主題特展」的觀眾。想要參觀,你必須要完成兩步操作! 1:買票。
  • 「三國志」特展亮相中華世紀壇,揭秘三國社會百態
    在歷史長河中,三國時期文化一路從漢唐元明清到當代,傳承發展為超級IP,滋養著文學、戲曲、影視等多種文化藝術形態,成為具有世界認知度與影響力的文化符號。歷史上真正的三國時期是什麼樣貌?1月23日,中華世紀壇藝術館攜手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推出三國志——文化主題特展。
  • 「挖啥呢」 新展 | 在日本好評如潮的「三國志」大展,回北京了!
    今年夏天,挖啥呢君的一大遺憾,就是沒能造訪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繼顏真卿展後,東博的「三國志」大展再度在中日兩國引發熱議和好評,我朋友圈中隔三差五出現的「打飛的觀『三國志』大展現場圖」,令人羨煞無比。而今,「三國志」大展眼看就要在日本巡展結束,難道到頭來中國觀眾又只剩舔屏的份?
  • 東京10點|熱血浪漫考古《特別展 三國志》(全作品攝影OK)
    這次展覽精選展出了全國46個博物館的162件三國文物,這些博物館雖然我全都想去,但去過只有6家!講真,作為三國迷,專門飛來東京看這展,比在國內逐個博物館巡遊,可划算多了!「全作品攝影OK」:雖然日本近年開始對常規館藏展開放攝影,但對於特展,即使展品來自國外都一律禁止拍照,或只允許拍幾件展品。
  • 現場|曾在日本轟動的「三國志」特展,來到了蘇州吳中
    展廳現場2019年,「三國志」文物展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首展,引發日本全民「三國熱」,據統計觀眾總數超過33萬,隨後巡迴至九州國立博物館,延續熱切好評,觀眾超過14萬。三國文化展品是由中日雙方專家自2017年開始,歷經三年時間共同考察尋訪國內10多個省市及自治區,走訪50餘家文博單位、三國遺址,遴選170餘組珍貴歷史文物。
  • 從文物看三國冶煉技術
    而考古所見的與三國相關的物質文化遺存,則為人們呈現出更多歷史細節。 今年1月,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在中華世紀壇推出了《三國志文化主題特展》(以下簡稱「三國展」),之後因防疫要求暫停對外開放。近日,中華世紀壇重新開館,展覽也重新開放。
  • 世界最大考古博物館、曹操墓文物首次全面亮相、搶救黎巴嫩文物...
    今天是8月16日 開啟一周十大藝術事件和展覽推薦 在過去一周裡,西泠收官首戰告捷,即將舉槌的北京春拍信心大增 曹操墓文物2021年首次全面亮相 近日有報導稱,河南安陽曹操墓文物將首次全面亮相。官方回復,安陽曹操高陵(曹操墓)目前仍處於保護規劃建設狀態,文物展陳正處於施工階段,最快將於明年年初面世,具體文物展出數量會根據展廳容納面積來綜合考量。
  • 聲優釘宮理惠&森田成一為中國文物展11區展區擔當解說
    今日(10月10日),坐落在東京都臺東區上野公園內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平成館內,由東京國立博物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NHK、NHK Promotions、每日新聞社、朝日新聞社聯合主辦的名為「中國 王朝的至寶」文物特別展正在展出,該展覽期間將會展出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約168件國寶級文物,據悉這些文物中有6成是國家「一級文物」。
  • 日本人瘋了 因為東京國立博物館「三國志」特別展開始了
    從文創和影視產品的角度而言,日本人對三國的著迷與發揮應該是勝過中國人.日本的東京博物館剛剛開始一項三國志大展,主辦單位從中國大陸借展許多重要文物,85%文物的首次在日本展出,也是東京博物館最大規模的中國文物展.由此可見,日本人多麼迷三國
  • 曹操:天下未定,不尊古法
    後人對曹操的評價眾說紛紜,有以《三國志》和《資治通鑑》為代表的一方,肯定曹操在漢末戰亂之時平定四方的功績和一統天下安定萬民的豪邁才情,視其為治世之英雄;也有以《漢晉春秋》和《三國演義》為代表的,強調曹操謀篡漢室、窮兵黷武的亂世之奸雄形象。
  • 一周觀展指南丨考古文物特展「灼爍」暑期,再識文化守護
    來上海,有「灼爍重現: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瓷器展」;在蘇州、杭州,有代表吳越楚文化的玉器、陶瓷、青銅器特展;去北京,萬裡同風之下,可以欣賞到新疆文物精品;到敦煌莫高窟,吐蕃時期藝術珍品展正在呈現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而在日本東京,通過曹操高陵、南京市上坊1號吳國皇族墓等出土的文物,展現了一個「真實的三國志」。
  • 傳聞中的「金墓」,被曹操盜走72船黃金後,考古隊挖出24億文物
    摸金校尉是東漢末年,一代梟雄曹操成立的一個門派,當時曹操創立摸金校尉,就是為了盜掘西漢梁國梁孝王的陵墓。而歷史上著名的盜墓事件中,曹操盜「金墓」這一事件也算其中之一。梁孝王名為劉武,由於梁孝王生前是個貪財之人,死後還用了很多黃金來做陪葬,所以「黃金墓」的名號由此得來。傳說梁孝王陵裡遍地都是黃金,能夠進入梁孝王陵墓的人,將富甲天下。
  • 原大原刻原色,科技助珍寶「回家」,130件敦煌流散海外文物複製品在...
    今年是敦煌藏經洞被發現120周年,在戰亂年代,當時被發現的6萬餘件文物中有三分之二流散海外,成為國人心中之痛。為了讓國人感受敦煌珍寶,通過數位技術,本月,130件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以複製品形態亮相蘭州博物館。
  • 流失海外的文物,那些藏有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海外各主要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達十萬件以上,這僅僅是統計在冊的,真實流失海外文物數量無法統計,只能說「海量」!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故宮收藏了上萬件來自外國的文物,但是都是來路清晰的,是從海外貿易、商品交流、使節納貢匯集而來的,不像大英博物館、羅浮宮、大都會博物館等收藏著很多來歷不明的別的國家的文物。」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海外各主要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達十萬件以上。
  • 三件形狀怪異的文物,讓你懷疑這世界是不是真有穿越者
    可以,最具實體性的就是添上一字的文物了。文物,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人遺留下的時代產物,他們也許不用久經風雨、飽受風霜,也許不用歷史悠久、工藝超凡,它只需要能滿足後人對那個時代的嚮往和了解便可。文物可以小到一根針,可以大到一座城,沒有明確的大小規定。
  • 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今揭幕 匯聚160餘件精品文物
    圖說: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今揭幕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今天,一場講述中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航海文明的展覽——「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在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幕,匯聚了旅順博物館的針碗、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的蒜頭紋銀盒等160餘件航海精品文物。
  • 大三國志 | 還是統一好啊
    上次去中華世紀壇看展是2002年的「世紀國寶展」時隔18年重返這個展覽現場文物交流中心和世紀壇的味道仍舊沒變
  • 蘭州市博物館觀賞130件敦煌流散海外文物複製品
    130件敦煌流散海外文物複製品亮相蘭州。「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複製展」在蘭州市博物館舉辦。本次展覽以「傳播文物價值 展現中華風採」為主題,展品均為上個世紀流失到海外的敦煌藏經洞內的珍貴文物的複製品。展覽將持續至10月30日。
  • 航海大展倒計時:這些文物重器,都將在中海博展出?
    2020年12月28日由中國航海博物館主辦雲集全國10省市25家博物館文物重器的『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即將正式開幕西漢·船紋銅提筒(複製件)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藏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船紋銅提筒,器身刻畫四艘首尾相連的海船,每艘船上第五位羽人操持的大弧度狹長物體疑為尾櫓,是目前關於櫓的最早形象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