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晝,僅比乾隆晚出生一個時辰,就與皇位失之交臂,後靠荒唐自保

2020-12-05 騰訊網

相比於康熙眾多的子嗣,雍正的兒子數量可算是驟減了許多,據《清史稿》記載,雍正共有十個兒子 :弘暉, 弘盼、弘均、弘時 、弘曆、弘晝、福宜、福惠、福沛、弘瞻,其中,除了弘時,弘曆,弘晝,弘瞻這幾個兒子,其他兒子均早夭,在幼年就去世。

兒子數量的稀少,決定了繼承人的選擇也有限。原本弘暉, 弘盼、弘均早夭,弘曆還沒有出生時,弘時作為唯一的兒子,還是雍親王的四阿哥自然而然對這個兒子抱有較大的期望,但是讓雍正失望的是,這個兒子實在是天賦奇缺,難以成才,本來就算如此,雍正登基後也為他請了老師教學,對他寄予厚望,誰知道長期活在雍正壓力下的弘時,竟然和雍正的死對頭,康熙的八阿哥,廉親王允禩走在了一起,憤怒的雍正把他過繼給了允禩,父子關係降至冰寒,也宣告了弘時立儲的徹底斷送。

而弘瞻出生太晚,在雍正十一年才出生,雍正在十三年去世,此時的弘瞻也還是一個小娃娃。雍正作為一個帝皇,認真嚴謹,也是不可能將天下交給自己的小兒子,引起朝堂動亂的,所以小兒子弘瞻也是不在雍正的考慮範圍內的。

所以這裡面只有第四子弘曆與第五子弘晝有繼承皇位的可能。後來弘曆當了皇帝,這就是清高宗乾隆皇帝,而弘晝只能被封為和親王。在爭奪帝位的過程中,他們兩人的關係十分複雜微妙。其中生辰是一個關鍵。弘晝只比弘曆晚出生一個時辰,但就是這一個時辰決定了他們終身的兄弟地位,進而決定了他們終身的君臣地位。加上弘曆自幼聰明機靈,深得康熙喜歡,還曾經被康熙接近宮內撫養,除了早出生的這一個優勢,康熙喜愛更是無形中加重了弘曆立儲的砝碼。

所以兩人之間微妙的儲位爭奪,弘曆算是以壓倒性的勝利勝出,弘晝雖被封為親王,但在皇帝哥哥面前只能永遠是臣子。

其中,弘晝最為人所知的,是他喜歡置辦喪禮,他曾經說過:「人沒有一百年還不死的,還有什麼好避諱的?」他還曾經親自指揮過喪儀,坐在庭院的中間,讓府裡的家人祭奠哀泣,自己在一旁岸然笑飲以為樂趣。而且製作冥器、象鼎、彝盤盂等物品,放在自己的塌前,而弘晝是親王,一個親王死了,王公大臣必須備上厚禮,等禮一收完,他又馬上復活,所以也有人稱這是弘晝斂財的一種手段。

當然,既然被稱為荒唐王爺,做的出格的事情肯定也不止這一樁。有一次上朝,弘晝因事與軍機大臣、獲封一等公的訥親有了小爭執,竟然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毆打訥親,乾隆目睹了整個事情的經過,既不怪罪,也不出聲阻止;當乾隆在正大光明殿監試八旗子弟時,弘晝甚至急著催乾隆就膳,乾隆沒有準許,他還反嗆乾隆。

奇怪的是,弘晝這樣的行為,乾隆非但沒有怪罪,反而對弘晝稱得上是優待。剛登基的時候,乾隆就把父皇的雍親王舊邸及財物全賜給了弘晝,乾隆四年就先後還被任命為正白旗滿洲都統,掌管武英殿,此後更是節節高升,乾隆對這個兄弟的厚待,算是非同一般。

關於這個的原因,或許我們可以從弘晝的代表作,也是被歷史學家們稱為救命師的《金樽吟》看出來,弘晝在這首詩裡表述了自己無意皇權帝位、只想把酒言歡及時行樂的心跡,加上他荒唐的行事,或許也可以猜想,是弘晝為了消除那些關於微妙的爭儲的心理障礙,故意放縱自己,讓乾隆放心,而達到保全自己的目的。

相關焦點

  • 乾隆的弟弟弘晝,生前多次給自己辦葬禮還吃祭品,其中有什麼緣故
    《雍正王朝》中弘時與弘曆爭奪皇位,弘時被雍正親自賜死,而史料中弘時於雍正八年「以年少放縱,行事不謹削宗籍死」說的非常隱晦,年少放縱,不知道是犯了什麼大罪,要削宗籍,而且沒多久就死了。其實是因為三阿哥弘時對權力十分的嚮往,為能取得皇位,他暗中結黨營私,培植自己的勢力,試圖把自己推上皇位。他這種行為引起了雍正皇帝的反感,為了確保穩定,雍正皇帝將弘時處死。
  • 影視劇裡的弘晝和真實的弘晝有多大區別,讓我們來一場時空的對話
    但在我看來,弘晝絕對是大清朝第一聰明王爺。鄭板橋有句話叫難得糊塗,所以這聰明難糊塗更難。尤其是在大清朝五阿哥弘晝出生的時代,他出生的那年康熙太子胤礽被第二次廢,之後老爸雍親王被康熙委以重任迎來了政治的春天,八爺黨在羨慕嫉妒恨下與雍親王明爭暗鬥,最後敗下陣來。
  • 愛新覺羅·弘晝:為活命裝瘋賣傻,給子孫掙得享不盡富貴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人們最為熟知的朝代之一。在皇位的傳承之中,清朝在入主中原後,亦是難以跳出窠臼。 各個皇子為了爭奪皇位競爭激烈,一如康熙帝時的九子奪嫡,時間跨度長達幾十年,而作為身處其中的皇子他們互相攻訐,手足之情更是蕩然無存。最終,才由四阿哥胤禎勝出,登基稱帝。
  • 朱坤明:清世宗雍正的兒子弘時弘晝弘時,和親王弘晝喜歡置辦喪禮
    雍正皇帝的幾個兒子,只有乾隆皇帝弘曆是個人才,文武雙全,把清朝的文治武功推向了頂峰,這才有了康乾盛世,只是後來的嘉慶皇帝、道光皇帝雖然很勤政,很節儉,但是不懂得變通,趕不上時代發展的趨勢,最後導致清朝的科技和軍事嚴重落後於世界。
  • 雍正最聰明的一個兒子,一生都在裝瘋賣傻,卻讓後代子孫永享富貴
    都說無情最是帝王家,自古以來,一個皇位可以掀起多少的腥風血雨。在宮廷中,為了爭奪皇位,兄弟相殘,父子反目,這都是封建制下帝皇家庭的真實寫照。不論是多麼聖明的賢君,在上位的過程中永遠是手沾鮮血的。踩著兄弟姐妹上位,這是每個皇帝都有過的事情,而弘晝可謂是雍正最為聰明的一個兒子了,但他卻一輩子裝瘋賣傻,遠離皇位的爭奪,這讓他後代的子孫都永享富貴。1711年,弘晝出生,作為雍正的第五子,乾隆的弟弟,他一出生就受到廣泛的關注。雍正帝的子嗣大多早夭,唯有弘曆和弘晝二人身體健康,一直沒有什麼太大的波折,這令的雍正十分寵愛兩個孩子。
  • 乾隆帝的弟弟和親王弘晝,生前為何多次為自己辦葬禮?
    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乾隆帝的弟弟弘晝。弘晝放浪不羈,遊戲人生,多次給自己舉辦葬禮,與和尚道士攪和在一起。這裡一方面有他個人的因素,但更重要因素的卻是為了自保。雍正帝的皇位得來十分不易,九子奪嫡的慘痛教訓讓他意識到,必須提早消除皇位繼承的隱患。
  • 乾隆皇帝得知他繼位後,為何大哭不止?
    弘曆也就是乾隆皇帝,在他知道自己繼承皇位後痛哭有什麼好奇怪的呢?我們要知道,他的繼位一定是在他父親雍正死亡的前提下,他的父親去世了,乾隆作為人子,他不難過,卻只為他自己繼承皇位而高興,這也不正常呀!再說中國歷來是以「仁、孝」治天下,乾隆如果對他自己的父親的死活都不在意,他還怎麼做皇上?所以,在弘曆得知自己繼承大統時痛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 弘晝和弘曆都是雍正喜愛的兒子,為何稱帝的不是弘晝?
    皇帝皇子眾多,皇位爭奪戰在歷朝歷代時有上演,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看好信任的皇子,比如勤於朝政的雍正。雍正子嗣稀少,他在位期間特別喜歡弘曆、弘晝,二人雄心壯志、發奮圖強、勤奮好學、品行端正,都有帝王之霸氣、君主之仁慈。若論能力,二人不差上下、若說登皇概率、二人概率相同。為何最後繼承皇位的是弘曆而非弘晝?
  • 他明明是絕頂聰明之人,卻多次為自己辦葬禮,原因與乾隆皇帝有關
    弘曆年少有為且識大體,與聖祖康熙帝頗有幾分相似,因此備受雍正賞識,順利繼承皇位,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掌權時間最長、最長壽的皇帝。與兩位哥哥不同,弘晝從未想過爭奪儲君之位,對權力毫無興趣,反倒是更喜愛詩詞歌賦,算得上是清朝諸多皇子中的異類了。但讓人有些疑惑的是,身為康熙同父異母的兄弟,弘晝的品行、才學自然不會差,就算不喜歡爭權奪勢也能在其他方面有所造詣。
  • 看雍正和乾隆怎麼詮釋,或棄之如敝履或視若珍寶
    於雍正元年將弘曆立為繼承人,詔書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而在雍正八年由雍正親自命名的弘曆嫡子永璉,更是暗含了皇位所屬。隨著雍正十一年,弘曆加封為寶親王之後,各式的祭典都是由弘曆來完成。自此,明眼人都能看出,雍正心目中的繼承人非弘曆莫屬了。那麼,弘曆在成功繼承皇位後又是如何對待他那些同胞兄弟的呢?有沒有像他的父親那樣對兄弟們進行清算呢?
  • 乾隆為什麼把皇位傳給平庸的嘉慶帝?因為實在找不到人了
    ,下令將永璉以皇太子的禮儀進行下葬:  「朕御極後,恪守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榜後。  永琮為嗣  在永璉去世後的幾年裡,乾隆帝沒有立嗣,不過在1746年的時候,乾隆帝的嫡次子永琮出生,永琮是永璉的親弟弟,乾隆帝準備以永璉為嗣,可惜永璉夭折更早,年僅兩歲,乾隆帝依舊以皇太子的禮儀進行下葬:  「朕亦深望教養成立,可屬承祧。今不意以出痘薨逝,深為軫悼。建儲之意雖朕衷默定,而未似端慧皇太子(永璉)之書旨封貯。」
  • 雍正之子弘晝:用自黑示弱的方式,讓父皇對他放下戒心
    但是要求多自然會格外嚴格,弘晝最後並沒有達到雍正的要求,最後被雍正捨棄。所以弘晝的日子也算是每日也算是提心弔膽,生怕自己做得不好被雍正斥責,有擔心自己的皇帝兄弟乾隆。所以久而久之就練就了一套「明哲保身」的能力。
  • 其實嫻妃和弘晝都只是他的一枚棋子,是他設計扳倒嫻妃,害死弘晝
    但令妃對後位並無意,於是繼後放下了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由此不再對付魏瓔珞,直到繼皇后手下的大太監袁春望打破了這近十年的平靜。 他在繼後的身邊,一直在挑撥繼後和其他嬪妃的關係,促使繼後去對付別的妃嬪。但是袁春望對魏瓔珞的感情卻比較複雜,一邊不擇手段的報復魏瓔珞,一邊又在魏瓔珞絕望難過時安慰她,正是這種矛盾的行為,為其日後僥倖多活了幾日。同時,袁春望還在五阿哥的火銃上做了手腳置五阿哥殘廢,牽連四阿哥被囚宗人府,一箭雙鵰。心胸歹毒的袁春望還在十五阿哥的筆墨上下毒,導致十五阿哥中毒,而且這一切,都被認為,是繼皇后搗的鬼。
  • 雍正最聰明的一個兒子是誰?他的後代怎樣了?
    乾隆掌權六十三年,縱容是千般折騰,但國庫始終充盈,對外戰爭多數時候以勝利而告終,朝野上下始終穩如泰山,若乾隆不聰明,恐怕做不到這些。除此,有人說雍正皇五子弘晝是最聰明的一個,這實在是不敢苟同。的確,弘晝不參與皇位之爭,這是聰明之舉。但是,後來他的所作所為,這完全不是一個聰明人會做的事情。
  • 白撿了皇位的嘉慶,為什麼卻變成了傀儡皇帝?只因父親乾隆不準!
    皇位然而失敗者們,都紛紛命喪黃泉,成為勝利者皇權路上的墊腳石。然而在清朝,卻有一個皇帝,在擁有十幾個兄弟的情況下,輕輕鬆鬆地就登上了皇位。那麼這一位最輕鬆獲取皇位的人是誰,是因為什麼原因獲得的?白撿的皇位,懵逼的嘉慶他就是嘉慶皇帝,獲取皇位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有一個長壽的父親,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用著十三年登上皇位,在位時間共六十年,榮獲兩個「長稱號」。
  • 雍正最聰明的一個兒子為何裝瘋賣傻了半輩子?他的後代現在怎樣?
    弘時死了,雍正去世後,弘曆順利登基,成了大清歷史上有名的風流皇帝乾隆。乾隆跟雍正是一樣的,不會因為已經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就放鬆了對兄弟們的警惕。雍正就是在登上帝位之後,才開始著手剷除對他有威脅的胤禵、胤禩等人。乾隆登基之後,很快也下手了。
  • 雍正最聰明的一個兒子,靠裝瘋賣傻躲過黨爭,子孫後代都要感謝他
    不過這樣一位厲害的乾隆,卻與他的另一個聰明能幹的兄弟和睦相處了一輩子,也是清朝皇室當中十分難得一見的事情。乾隆名叫愛新覺羅·弘曆,而他的那個弟弟名叫愛新覺羅·弘晝,他們兩個當時都得到他們的父親雍正的賞識,當年還把他們帶到康熙的面前背書給康熙聽,其中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康熙也對這兩個孫子十分喜愛。
  • 嘉慶被立為太子之後,乾隆為什麼帶他祭拜一個九歲去世的孩子呢?
    下面我就說一說,乾隆為什麼帶嘉慶祭拜已經去世的皇子永璉,我們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永璉的地位永璉是二阿哥,並且是乾隆皇帝與孝賢純皇后所生的第一個孩子,是正統的嫡長子,出生在雍正八年(1730年),當他出生之後,也得雍正帝的厚愛,得雍正爺賜名
  • 康熙最牽掛的孫子,深受雍正禮遇厚待,為何卻被乾隆囚禁至死?
    說到康熙最喜歡的孫子是誰,很多人可能會脫口而出說是乾隆。其實這種感覺是源於雍正、乾隆父子不遺餘力的宣傳,搞得康熙是因為喜歡乾隆,才決定把皇位傳給雍正似的。 而我們熟讀史料後就會發現,康熙真正的「好聖孫」另有其人,那便是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弘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