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弟子入門常識之正一派和全真派

2020-12-24 騰訊網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道士,當年香港道士電影風靡一時,大部分朋友都知道了茅山道士九叔,但貧道今天要和大家真正的介紹一下道士是幹什麼的,又有哪些門派之分。諸位看官瓜子飲料備好,且聽小道一一道來。

道教在中國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但是按照道歷來算,距今是已經4717年了,為什麼呢?因為在《崆峒問答》中清晰記載了,黃帝為始祖,留侯文成爵祖,老天師為教祖,後衍為太上為道祖。所以,道教真的算得上是咱們中國最古老的門派了。

不按照咱們老祖宗黃帝來算,正統道教門派是張道陵祖師爺於東漢時創建的五鬥米道,因為要求凡是入道的人都要交五鬥米。所以各位看官現在有概念了吧?道教最早創建時候就是張道陵祖師爺的正一派。以修行符籙為主,張天師統領著龍虎山、閣皂山和茅山的三山符籙,所以正一派的道士主要以畫符念咒,驅邪降妖為主。像如今的茅山派,淨明道,清微,天師道等等都是屬於正一派。九叔演的茅山道士即是屬於正一茅山派。

正一派可以結婚生子,所以看到新聞報導說正一道士結婚不要奇怪。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祖師爺就是將天師之位傳於他的後世子孫,距今已傳承了六十四代天師(第64代天師為龍虎山張金濤天師)。因為正一派的道士平時要做很多的科儀,比如祈福或者度亡,往往要忙上幾天幾夜,是一項很辛苦的體力活,所以正一道士就不忌葷腥,但是,不管是正一還是全真有四不食之說,即:牛肉、狗肉、烏魚、鴻雁,因為道教認為這四種動物代表著忠義孝潔,如果你看到有道士吃牛肉,那麼他就是一個假道士。另外舉行齋醮科儀或做早晚課之前,還要忌食五辛即生蔥,韭,大蒜,小蒜和葫荽。因為在上表天庭召神遣將時,如果法師食有五辛,嘴中有刺激氣味,是對諸神的不敬。

全真派又叫全真道是北宋末年由王重陽所創,沒錯,各位看官您沒看錯,就是《神鵰俠侶》中所說的王重陽祖師爺。王重陽祖師爺在山東寧海把自己所居住的庵命名為全真堂,凡是入道者皆稱全真道士而得名「全真」二字。後來招收了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孫不二、郝大通七大弟子,號稱全真七子,這七位道長後來分別又各自發展了門派,所以金庸老先生筆下的很多人物真的是在歷史上也是有正經出處的。全真派認為飛升登仙,長生久視是修道的目標,所以在修行時主張性命雙修,以化煉內丹為主。所以全真派多出隱士,古往今來很多道士選擇在終南山等道教聖地修行以求證道成仙。全真派有很多的禁忌,嚴格按照《重陽立教十五論》來約束自己,所以全真派的道士一般都是要出家住觀修行,遵守十方叢林制度。並且要蓄長發,不可以結婚。

下一篇將更將詳細介紹正一派和全真派裡的各個支派,歡迎大家一起討論。福生無量天尊。

相關焦點

  • 正一派、全真派:這兩道家派別有何不同?
    正一派、全真派:有何不同?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根據法術原理,道教可以分全真派(道)和正一派(道),這也是各種道派經過上千年的分化合流的結果。正一派:由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於東漢時陵創立;並由其子孫世襲相傳,以老子為教主,為最高信仰,符籙齋醮為傳播方式,以追求長生不死和成仙為最高境界的一種宗教組織。以修行符籙為主,可以結婚生子,不忌葷腥(除過四不食,即:牛肉、狗肉、烏魚、鴻雁);張繼宗天師的《崆峒問答》中會提出:「何謂正一?正者不邪,一者不雜。正一之心則萬法歸一,故曰正一。」
  • 神秘的道教:全真派和正一派的道士有什麼區別呢?
    道教是一個神秘而又遠離世俗的宗教,目前道教主要分為兩大派系:全真派和正一派,它們之間有哪些區別和聯繫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二。正一派由張道陵於東漢時學道於鶴鳴山,並且得到太上老君的點化,正一派早期又稱為五鬥米道,因為要求凡是入道的人都要交五鬥米。相較於全真的性命雙修,正一派則是以修行符籙為主,張天師統領著龍虎山、閣皂山和茅山的三山符籙,所以正一派的道士主要以畫符念咒,驅邪降妖為主。
  • 道教的「正一派」與「全真派」有什麼區別,其實只看一點就明白
    道教也有很多戒律,而且戒律和佛教的戒律有很多相似之處,其實,道士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區別,不出家的道士又稱為「居士」,在金代、元代以前,對於道士出不出家並沒有明確的要求,基本上,道士都不會出家。正一派的道士以男道士居多,他們可以結婚生兒育女,過正常的家庭生活,也可以食葷飲酒;除了上殿誦經、做法事,必須獨居並素食之外,平時可以穿俗裝,不留鬍鬚,髮式也隨俗,俗稱「火居道士」。比如,張道陵所創的天師道的歷代掌教都是以嫡親身份繼承法統的。在張道陵死後,由其子張衡、孫張魯相繼掌教。
  • 入門內經靠的是道家學說,內經是全真之學
    內經依靠的是道學,道學是全真之學,所謂全真之學就是立足虛無的意思,依據虛無生出實有的思想展開的,虛無就是道德,實有就是物體,萬物都是從道德產生的,所以說虛無的道德就是全真,因此說道學就是全真之學。而內經則是依據道學展開的醫學原理,當然內經作為醫學原理也是全真之學了。作者傳播道德論普及內經,當然傳播的也是全真之學了。
  • 傳度,授籙——正一派道士的修煉階梯
    目前,道教分為全真和正一兩個主要派別,同為大道弟子,修行的方向相同但相互間還是有些許細微區別的,例如在修行過程中頒撥法職等重要環節上,正一派道士需要傳度,授籙,而全真派道士則為冠巾和受戒。近日,正一祖庭龍虎山天師府正在舉辦戊戌年內地正一派道士初授籙活動,今天小編就和朋友們簡單聊聊正一派的傳度和授籙。傳度,為正一派奉道者正式入道的道教儀範。
  • (許三泉原創)「道」是科學不是神話《第十一集》道家的全真教
    歡迎大家來到《三泉不知"道"》宇宙是個時間和空間統一,未知始終的物質世界。無論我們懂得多少知識都無法全部了解。宇宙間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奧秘等著我們去研究和探索。三泉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道家的全真教。開宗於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王重陽。以全老莊之真為宗旨,從更高的地方向老莊回歸,並逐漸包容合併了太一道、真大道和金丹南宗。全真道倡導道士必須出家住宮觀,重陽祖師立教之初,令出家者須住庵修行,居住條件力求儉樸。《重陽立教十五論》謂:「茅庵草舍,須要遮形,……雕梁峻宇,亦非上士之作為,大殿高堂,豈是道人之活計。」
  • 道法自然: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
    由於篇幅所限,本期就簡單的介紹道教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道教目前主要分為正一派和全真派兩大派。正一派是由祖天師張道陵所創,祖庭位於現在的江西龍虎山天師府。正一道士主修的是符籙科儀,大家在影視作品中見到的道士畫符,還有高功道士步罡踏鬥的齋醮科儀都是屬於正一派。全真派是由祖師王重陽所建,在金庸的武俠小說有描寫全真七子的故事,目前全真派也有很多分支,像龍門派,華山派,武當派等。
  • 當今天下的二大道派
    這一時期,南北天師道為與全真道抗衡,與舊有的上清、靈寶等道派逐漸融合,至元代正式形成正一道。此後,中國道教佔主導地位的基本上為這兩派。(一)正一道,正一道是宋、元朝形成的道教宗派。全稱作「正一盟威之道」元以後為上清派,靈寶派和天師道等的總稱。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命第三十五代張天師張可大提舉三山(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主領龍翔宮,賜號「觀妙先生」。
  • 全真教的神靈譜繫到底怎麼來的?
    這世上不缺"神秘"之物。而宗教必然可算作"神秘"的一分子。於非專業人士而言,宗教就像是"天書",滿是傳說、神話和讓人聽得雲裡霧裡的真理。但若是不深究,諸如只看看全真教神靈譜系的發展,我們還是能得幾分趣味。
  • 道教全真派「北五祖」和「南五祖」都分別是哪幾位?
    說起道教全真派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自老莊傳經、東華演教,歷經秦漢、唐宋,孕育上千年,至重陽真人時適逢其運,獨具匠心,尊老莊之遺教,集歷代真人達士之至要,冥心參悟,自我修證成真,於是廣開教化,度七真於齊魯,闡道德於終南。
  • 正一派道士的入門,皈依和授籙一個不能少
    但在在道教的教義之中,不同的派別有著不同的入門要求,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道教:正一派道士的入門。話不多說,現在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01皈依皈依是入道的第一步,無論是正一派弟子還是全真派弟子,都要經過這一步。
  • 道家四派——上清派、靈寶派、符籙派、丹鼎派,具體有何不同嗎?
    我們都知道,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它有近兩千年的悠久歷史,它的影響和流傳,可以說,道教文化,早已成為中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道家思想對道教的影響是久遠的,而在這久遠的歷史時期,道家的各種教派,也是不勝枚舉的,如太平道、五鬥米道、北天師道、南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樓觀派、神霄派、全真道、武當道、丹鼎派、神符派等,大概多達幾十種;而其中,以道家思想影響最大的,則可能是上清派、靈寶派、神符派、丹鼎派。因此,與道教同宗的上清派、靈寶派、神符派、丹鼎派這四個「道家」派別,又有何不同?
  • 上清派、靈寶派、符籙派、丹鼎派:這「道家四派」,有何不同
    道教的歷史很久遠,而在這久遠的歷史歲月中,它的各個宗派,也就很多,比如,太平道、五鬥米道、北天師道、南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樓觀派、神霄派、全真道、武當道、丹鼎派、符籙派等等等等,大概有數十種之多;而其中名氣較大,而且又帶著一個「派」字的,大概就要數上清派、靈寶派、符籙派、丹鼎派了。
  • 一人之下:全真派的出陽神確實了得,但二壯卻將它改造的更誇張!
    一人之下:全真派的出陽神確實了得,但二壯卻將它改造的更誇張! 哈嘍,喜歡一人之下的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們都知道全真派中有一個非常神奇的技能,這個技能名為出陽神,在羅天大醮中全真派的劉興楊就是用出陽神救下了自己的師弟,但也正是因為他的出陽神讓在場的所有觀眾都見了一次世面,原來這個世上真的有這樣神奇的功法,只不過劉興楊之所以讓所有人那麼驚訝,還是因為他的出陽神似乎和他師弟的不同。
  • 道教正一天師道派嗣漢天師府
    今天在道眾和信士心目中的「正一派」,是相對於道教另一大派「全真派」而言的。正一派的範圍包括了「三山合一」後的靈寶派、上清派、淨明派、「神霄派」、「閭山派」、「天心派」等等諸多的門派。其實中國的道教在創教之初,並無諸多的門派,張道陵天師所創立的道教,就叫「正一盟威之道」。
  • 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標誌告訴我們,災害面前,道家弟子...
    其線條可看做符咒符膽 也賦予有心連心之意 葫蘆下方是醫院的十字架 代表病邪被完全壓制在葫蘆中 整個標誌完全是道家的避金邪符咒
  • 全真教龍門派除蘆溪的老君山道觀外,金臺鎮也有個龍應宮道觀
    清朝光緒年間,成都青羊宮全真派龍門派的袁祖師繼承衣缽,南充果山的張至清、僧明性、何子昭、肖理東、陳理和等信眾在此修建道觀曰「高東堂」,當地人稱「肖家廟」。文革時期「破四舊」,衝擊寺院、古蹟,搗毀神佛塑像、牌坊石碑,高東堂被改成小學校、敬老院等。1978年三中全會後準許恢復文物宗教,1999年當地善男信女又開始籌資修建廟宇,改稱「龍應宮道觀」。
  • 道派之,全真道!
    後又遷居劉蔣村,與和王蟾、李靈陽等吝築茅庵,結伴同修。大定四年(1164)於甘河再遇一先生斂以仙醪。七年,他忽然焚去所居茅庵,出外雲遊。在山東寧海等地先後收了馬鈕、譚處端、邱處機劉處玄、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等七個弟子;這在後來道教中稱為北派七真。他在馬鈺家中時,曾築「全真庵」自住,這是他後來以「全真」名教的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