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易學大家墓被盜,盜墓賊留下一雙銀鞋,見證700年的愛情故事

2020-12-09 歷史芷天

南宋易學大家墓被盜,盜墓賊留下一雙銀鞋,見證700年的愛情故事

每一件物品都有它的意義,每一件物品都有它承載的故事。文物之所以珍貴,不僅僅在於它們本身的價值,透過文物,我們能夠看到千百年前的歷史與故事。也正是因為文物的存在,能夠幫助我們填補千百年前那些空白的時間片段。

浙江省州縣有位農民名叫吳天才。吳天才家中有塊父親傳下來的菜園子,這塊菜園子雖然面積不大,但是種的洋蔥和白菜卻能供得上吳天才一家人日常的吃食。

一年開春,正當吳天才拿著鋤頭準備翻一翻菜園子中的土地時,意外發生了。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堅硬得很,把鋤頭都碰斷了。於是他扒開泥土,發現了一個黑色的大陶罐。陶罐並不奇怪,奇怪的是在這個陶罐中,竟然是金光燦燦的寶藏!

吳天才一看到罐子中的景象,立馬捂住罐子口,生怕被人看見。他左右張望了一下,連忙蓋著陶罐帶回家了。在家中,吳天才從陶罐中拿出了38件寶貝,包括玉器、銀器、銅器和瓷器。

第二天,吳天才就用口袋背著這些寶貝去當地的工商銀行請人鑑別真假。而工商銀行的工作人員看吳天才舉止緊張,再看到這些東西有些年頭了,就意識到這些東西的來路可能不簡單。他立馬給當地的文物局打電話,並將這些東西扣留。

文物局接到消息立馬趕來,經過鑑別,吳天才帶來的一個小金娃、兩個金戒指、一個金杯子、兩個銀鐲子、銅器六件、瓷器六件等物件全部是文物。吳天才也不敢擔上偷盜文物的罪名,立刻把實情告訴了文物局的管理人員。

文物局對吳天才家的菜園子進行挖掘後發現,這裡居然是一座古墓!而且是一座已經被偷盜過的古墓!

在古墓中進行一番搜尋後,專家找到了墓主人的墓志銘,對上面的信息進行解讀之後發現,這裡原來是南宋時期的史繩祖和他的夫人楊氏的合葬墓。

對古墓中的破壞情況研究過後,專家們下了判斷,這座古墓在修建成百年之後就被盜墓賊光臨過了,估計已經找不到什麼有用的文物了。

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在墓志銘的下方,居然有一雙精巧的銀鞋。銀鞋和真人的鞋一般大小,內裡刻著羅雙雙三個字。史繩祖的妻子姓楊,肯定不是銀鞋的主人。那麼羅雙雙是誰呢?

經過查看古墓中的蛛絲馬跡,原來啊,羅雙雙是史繩祖的前妻。史繩祖非常喜愛他的妻子,夫妻二人感情非常好。史繩祖在外地當官的時候,羅雙雙千裡奔赴尋找丈夫,但是天不遂人願,找到丈夫後,羅雙雙感染惡疾,不治身亡。羅雙雙死後,史繩祖悲痛不已,知道二十年後才續弦。

這座古墓距今七百餘年,盜墓賊遺漏了這一雙代表著史繩祖和他正妻愛情的銀鞋,想來是不重視這雙銀鞋的價值,也可能是太過匆忙,來不及拿走。

這雙銀鞋現在成為了我國一級保護文物,它證明了古代封建社會女性纏足的事實,同樣也承載著史繩祖對羅雙雙的愛情,實在是令人感動。

相關焦點

  • 最幸運的諸侯墓: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離墓中10噸寶物只差5釐米
    不過現實中的古墓並沒有書中那麼兇險,讓人跌宕起伏,雖然一些墓主人為了防止被盜專門做了些設計,但「漢墓十室九空」還是讓後世格外見識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總有些人是幸運的,是上天優待的。不過開始進行搶救性發掘後,一挖竟挖了五年多,考古工作人員一共勘探約100萬平方米,發掘約1萬平方米,出土了1萬餘件(套)珍貴文物,這裡就是著名的海昏侯墓,是漢廢帝劉賀的墓葬,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等級墓葬。
  • 關羽墓就在那,盜墓賊和考古專家都不敢碰,有一個重要原因!
    盜墓是一個古老的行業。歷史上無論哪個朝代,哪個世代,盜墓者都有很多,而且這種人的數量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因為在古代,古人非常重視自己死後發生的事情,他們都想盡辦法把有生之年擁有的東西帶進地下,因為他們相信墳墓,這些陪葬品自然會跟著他們到墳墓裡去。
  • 古代防盜最成功大墓,盜墓者視之為噩夢,考古專家也不敢輕舉妄動
    盜墓其實也是一行經久不衰的職業,盜墓賊們也會一代代將盜墓技術傳承,也在不斷的歷練中積累盜墓的經驗,甚至有一些頂尖的盜墓技術,連很多專家都自嘆不如。盜墓這麼猖狂,自然也會讓一些墓主在生前就已經產生顧慮,生怕死後得不到安寧,因此在自己墓葬的設計上花盡了心思,嘗試各種手法反盜墓的手段。這簡直就是一場鬥智的遊戲,這些反盜墓的神設計有時會被技高一籌的盜墓賊破解,有的還真的讓賊人們束手無策。
  • 八百年前的南宋「衣櫥」:趙伯澐墓出土服飾的應急保護(下)
    在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的南宋趙伯澐墓,出土了一批非常珍貴的南宋時期絲綢服飾(現保存於黃巖區博物館),這批服飾歷經800年的歲月,但是保存完好、數量眾多、品種齊全、信息完整,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高規格的南宋絲綢服飾,在出土之後被譽為「宋服之冠」,為研究南宋時期服飾提供重要的考古學實證。
  • 幸運的漢代古墓:盜墓賊挖15米後突然罷手,離10噸財寶僅差5釐米
    眾所周知,盜墓賊最大的幸運就是碰見一個滿是寶藏的古墓,而最大的不幸,就是與墓中財寶僅差毫釐的時候,卻突然放棄,與一夜暴富的機會失之交臂。然而,世間之事就是如此奇妙,漢代有一古墓就是碰見了這樣一夥盜墓賊,據盜洞顯示,如果盜墓賊再往前挖5釐米,這墓也就被破壞了,其中的10餘噸財寶,我們也很可能見不到了。
  • 為什麼明朝皇陵沒有一個被盜,而清朝皇陵卻頻頻被盜墓賊光顧?
    面對這些財富的誘惑,一些人選擇鋌而走險衍生出了盜墓這一職業。隨著歷史發展,一些皇陵便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慘遭盜墓賊光顧,但是也有著陵墓能夠屹立千年而不倒,成為奇蹟的存在。但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明代皇陵比清代皇陵存在的時間要長很多,但為何明代皇陵沒有被盜而清朝的皇陵卻被盜墓者大肆光顧呢?在明朝皇陵和清朝皇陵的被盜程度上來看,清朝的皇陵幾乎被洗劫一空。除了沒有陪葬品的孝陵,東陵和西陵都被盜了。
  • 秦始皇陵被盜,墓中發現盜墓者骸骨,專家:這改變了中國盜墓規矩
    然而,秦始皇陵其周邊陪葬墓,曾經不同程度遭遇盜掘現象。上世紀80年代末期,有座秦始皇陵陪葬墓出現了一起很有意思的現象。當時有兩位盜墓賊已進入盜洞,但是卻意外死在了陪葬墓中。考古專家甚至直言:正是因為這兩位盜墓賊死在了墓中,而改變了中國盜墓規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座秦始皇陵陪葬墓,其出土位置位於秦始皇正陵西北部。
  • 50萬請盜墓高手炸出盜洞,挖出了27噸國寶,武惠妃墓被洗劫一空
    盜墓這個行業,由來已久。並且,隨著科技的進步,盜墓賊的技術也隨之與時俱進,並且,因為科技的助力,很多盜墓活動的效率得到了提升。對於我國來說,陝西和河南是重災區,因為河南號稱最早的中國,而陝西則是多個王朝的定都之所。因此,這兩個地方古墓遍地。自古以來,養活了很多盜墓賊。
  • 盜墓賊不走尋常路!為何每次都從棺材小頭鑿盜洞?老木匠揭開真相
    清朝皇家陵墓在民國時期就已經幾乎被盜墓賊盜了精光,當然這其中清西陵也不免遭殃。清西陵是光緒皇帝妃子的陵墓,最先進入妃墓地宮的人就是李紀光。靠近陵墓便盜墓。多少年下來,在華北這一帶養出了不少盜墓賊,李紀光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當地是出了名的惡棍。之前不僅盜過雍正皇帝陵園,還挖過一些王爺的墳墓,在盜墓方面經驗非常豐富,當時他和其他八個人臨時組建了盜陵團夥決定去挖光緒皇帝分子的墳墓,因為這種古墓不僅容易得手,而且也不容易被發現。
  • 武則天孫女墓被盜,打開發現一男子骷髏,於墓中枯坐已上千年
    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不同,隨葬的陪葬品自然也不同,對於達官顯貴以及王侯將相來說,他們的陪葬品大多都是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而這些寶物也招來了一些心懷不軌的人的覬覦,盜墓賊這個職業也就開始誕生,他們通過盜取古墓,倒賣文物獲取利潤。
  • 盜洞直達湘獻王主墓室,前腳剛踏入古墓,盜墓賊卻大喊:趕緊撤退
    朱柏死後被埋葬在了現在的荊州市荊州區荊州鎮太暉村將臺中學內,沒想到的是數百年之後,朱柏墓被意外的挖了出來,只不過是被盜墓賊給率先發現的,而且還遭受一定程度上的破壞。
  • 南京版「盜墓筆記」:找古墓要順著「龍脈」(圖)
    一座古墓的盜墓。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主任王志高回憶,解放初期南京曾爆發盜墓潮,以當時將軍山沐英墓的被盜掘為高潮。當時的南京市長柯慶施痛下殺著,槍斃了一名盜墓者,才震懾群賊。2006年初,媒體報導明黔國公沐朝弼墓葬被盜、紫金山北麓明功臣墓葬保護區旁明墓被盜、將軍山黔國公沐昂墓被盜、棲霞攝山星城四五座古墓被毀……僅1-3月,文物部門發現11起破壞案件。2006年7月9日,考古人員發掘南京月牙湖邊一座距今1500多年的南朝貴族墓葬,但只剩下一個宋代的水罐,據推測,這是宋朝盜墓賊留下的。
  • 盜墓界不成文的規定?即使再貪,墓中的這件文物也絕對不能拿
    只不過這也催生了另外一種現象,厚葬之風盛行,導致盜墓之風也同樣盛行。盜墓賊也有忌憚之物盜墓賊,又稱摸金校尉,在長沙一帶被稱為土夫子,指的是那些以盜竊古人墓葬中的財寶為職業的人。在我們的認知中,盜墓賊無墓不盜,只要之前的東西,都會拿走,但我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對墓中一件文物極為忌憚,就算是再貪婪的人,也不敢拿。什麼都拿,就是不拿玉器現代對於盜墓行為是明令禁止的,上個世紀被抓到的盜墓賊,最嚴厲的懲罰就是槍決。但在古代,盜墓還分為官盜和私盜。
  • 村民以為房子鬧鬼原來是半夜盜墓賊挖墓
    一直是是以人類居住的地方,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因而也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物古蹟。其中有卞城遺址 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傳為夏商周時代的卞明國及其後的卞邑城址。還有明魯惠、恭、端王墓 明魯惠王、魯端王、魯恭王墓,舊稱三王墓,在泗水縣聖水峪鄉二岐山下的皇城村後。
  • 揭秘納蘭家族墓地:屢次被盜 墓磚曾用於蓋房(圖)
    在另一份編號為「取字第二零三號」的案卷中,記載了葉連德將他指稱的盜墓犯竇進泰當街扭獲的情節和竇進泰的自辯供詞。葉連德在卷中告稱:「我有祖塋一處,坐落平北沙河鎮上莊村,我先祖明珠系前清康熙年間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共有九座墳。我們墳墓於上年被盜,經昌平縣將盜墓犯人竇進泰等抄獲到縣看押,後我投案請求追究……最近前十餘天,我們墳墓又被盜一次,我想各處尋找竇進泰無著。
  • 中國是個文明古國,為何會有盜墓發生?
    最近有部電視劇叫《重啟之極海聽海》及之前的《盜墓筆記》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這裡內容雖然很玄幻,但在現實中確實有倒鬥這個行業,可能遠不止你想像的只是為了錢財,今天我想給大家來分享一下盜墓史。盜墓的緣由1.
  • 四川四座古墓被盜墓中棺材被挖爛
    網友「@釣魚人」爆料稱,2017年3月25日上午9點30分左右,四川南充村民發現村裡幾座墳墓被盜,被盜的墳墓地處南部縣升水鎮書坊坪2村1組亭子梁,這幾座墳墓年代久遠,就連村子裡老人都不清楚墳墓的主人是誰。據村民介紹,在3月22日半夜家中的狗不停叫喚,當時並沒有太在意,沒有想到竟有盜墓賊進村了。 (來自:南部印象)
  • 武則天孫女墓被盜,打開發現一男子骷髏,枯坐墓中已上千年
    歷史上發生過多起盜墓事件,這些人大多都是團夥作案,由於墓室規模比較大,一個人很難完成。不過人在金錢面前,也會有私心的。武則天孫女墓也曾被盜過。 武則天孫女這個身份,放到現在也是金枝玉葉,墓中文物自然非常珍貴。這個墓早早被一夥盜賊盯上,於是經過一番精心籌備,他們進入墓室中盜走不少文物。到後來,這個墓被考古學家發掘,專家打開墓室竟發現一男子骷髏。根據墓中的痕跡,可以大致推算出來,他枯坐墓中已上千年,當時也讓很多人感覺十分詫異。
  • 國寶傳奇:一代名臣,四朝元老,700年後墓被挖開,出土過億珍寶
    古墓見證歷史,一個四朝元老的傳奇故事。 1952年7月的一天清晨,安徽省休寧縣老縣城南門附近有一群工人正在施工。傍晚時分,工人高某從地底下挖出一塊金燦燦的金片,金片雕刻精緻相當精美。
  • 湖北最「富」古墓:5300多件金銀器堆滿墓室,700顆寶石熠熠生輝
    盜墓賊見到古墓,就像蒼蠅見到血一樣瘋狂,可以說從商周時期開始,盜墓的罪惡行徑就一直屢禁不止。到了東周末年,盜墓賊儼然形成了氣候,除了分散在民間的盜墓賊之外,三國曹魏時期的曹操為了籌集軍餉,還首創了軍營中的「盜墓辦公室。在曹操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設立發丘中郎將與摸金校尉。據說發丘中郎將手中,有一枚發丘天印即「發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