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給妻子的一封信:老婆,這些年你辛苦了丨丹寨縣排...

2020-12-24 天眼新聞

「親愛的,本想發條信息給你說點什麼,卻寫好又刪,刪了又寫,太多太多的話語,還是寫成一封信給你吧!」親愛的妻子,2018年4月,我來到黔東南自治州丹寨縣排調鎮方勝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現已有800多個日夜。這800多個日夜,你為我們這個家付出了太多。有多少苦你默默承受,有多少難你咬牙堅挺,我永記在心。這幾年下來,多少辛酸,多少無奈,也只能化成一聲:對不起! 2018年9月24日,是我們結婚10周年紀念日,也是中秋節。你準備了豐盛的晚餐,帶著一家老小等我回家團圓。然而「百日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無法回家的我,最後只能說一聲對不起。

陳德宏(中)到村民家中走訪

2018年11月25日,我們的二女兒出生了,此時的我還在村裡忙碌,忙完天色已晚,未能及時返回。第二天,當我趕到醫院時,最先聽到的是我們小女兒的哭聲,再看著病床上虛弱的你,我懊惱不已。本打算請護理假好好彌補你,然而中午村指揮所的一通電話,要求我在下午兩點半必須趕回去參加緊急會議。當我不知道怎麼說出口時,你用堅定的眼神對我說:「你回去吧,工作要緊,村裡面離不開你。」

為了方勝村的260戶貧困戶,我離開了醫院。

2019年3月10日,母親生病,你一邊帶著小女兒在醫院辦理住院手續上上下下跑了幾個小時。忙完後,又接大女兒放學,全身被汗淋溼透。但因當時省級第三方評估檢查組到方勝村,你怕影響脫貧攻堅工作,沒有告訴我。 2020年1月23日,已是臘月二十九,外出務工的村民都回來了。看著村裡房子外已經掛起的火紅燈籠,我想,把原計劃的工作做完,我也能回家了。誰想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無情地打亂了原本的計劃,一切都是那麼措不及防。

疫情期間陳德宏在卡點值守

我一直想帶你,看一看方勝村這幾年的變化,看一看這兩年我在村裡做的事,看一看我的努力。帶你走走村裡平坦寬闊的入戶路,去開開村裡的水龍頭,流出的水是多麼清澈,瞧一瞧大家新建、新修繕苗家吊腳樓是多麼美麗。出了村,再去瞧瞧產業基地,聽聽產業地裡務工村民們的爽朗笑聲。 走累了,我們再去新修的村委辦公樓坐坐,倒一杯茶,看看我平常辦公的地方。現在我辦公的地方可不簡單了,院壩裡有路燈,還有寬大的電子屏,村委還添置了新的電腦和印表機,群眾來辦事又方便又快捷。

疫情期間,了解產業情況並動員恢復生產

我想帶你在村裡住一宿,第二天從黨利坡走到幹南遷,再從幹裡溜走到方勝大寨、幹休,帶你走走我這幾年走過無數遍的地方,跟你說說我在這些地方發生過的故事。這幾年,方勝村順利出列,我被評為脫貧攻堅優秀駐村幹部、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我總是第一時間告訴你,和你分享我的喜悅,想讓你安心,想讓你明白你的付出沒有白費,想讓你知道這一切離不開你的支持。你的一聲聲「老公真棒」「辛苦了」,都是我堅持的動力。謝謝你,老婆。 愛你的老公

2020年12月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紹波

編輯劉娟利

見習編輯潘曉飛

編審楊儀 楊韜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我和幫扶戶「打夥計」丨丹寨縣菸草專賣局楊軍
    我叫楊軍,是丹寨縣菸草專賣局的一名員工。我今年已經60歲了,沒想到,在即將退休的年紀,我踏上扶貧路,讓自己的人生發生了一些有趣、有意義的故事,讓我這輩子難以忘懷。1981年我從雲南退伍,1985年,我入職丹寨縣菸草專賣局,這幾十年來,我的職業生涯一直平平靜靜,波瀾不驚。然而,在即將退休的前幾年,我的人生有了一些不一樣,也讓我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
  • 「我的扶貧故事」激發動力,幹改村找準產業拔窮根丨丹寨縣揚武鎮...
    白天,田間地頭多了一群衣著與當地人不同的人,那是工作隊員與群眾在一起幹活;夜幕降臨,一束束手電筒光在閃亮,狗叫聲不斷,那是工作隊員在走村串寨;深夜了,村活動室的燈一直亮著,一群人聚在一起說著什麼,那是工作隊與村幹部在商量脫貧工作……這是我初到幹改村的情景。
  • 「我的扶貧故事」留下青春,帶回故事丨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駐村幹部...
    我叫陳安祥,是貴州省凱裡高速公路管理處的一名路政員。2019年8月,受貴州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指派,赴黔東南州從江縣開展駐村幫扶工作,開始了與這片風光秀麗、民情多姿的土地的緣分。村委是一棟磚木結構的兩層小樓,看起來已年代久遠。
  • 「我的扶貧故事」這份工作讓我收穫良多丨納雍縣維新鎮魚塘社區...
    我叫董桂美,2015年12月,我從雲南西雙版納嫁到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2016年6月起,我有幸成為納雍縣509名扶貧特崗中的一員,工作地點在納雍縣維新鎮魚塘社區。從此,我就以魚塘社區為家,把魚塘群眾當親人,用實際行動帶領大家脫貧致富。通過我和大家的努力,僅僅花了半年時間,魚塘社區就走出二類貧困村行列,貧困發生率從10.14%降至4.63%。一到魚塘社區,我就投入到高強度的工作中,由於社區幹部都不懂電腦,我不僅要把扶貧工作抓好,還要兼顧做全村工作的所有軟體資料。
  • 「我的扶貧故事」衣帶漸寬終不悔 不破樓蘭誓不還丨丹寨縣興仁鎮巖...
    「不破樓蘭誓不還,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這是家人詢問我何時完成駐村任務返回原單位時,我的豪言壯語。我叫王大林,是黔東南自治州丹寨縣興仁鎮巖英村駐村第一書記。巖英村曾是全省深度貧困村,剛來到村裡時,到底能不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仗,我心裡也沒底。懷揣著不安,我在巖英村,一幹就是3年。王大林(左)到貧困戶王興文家走訪慰問來駐村的第二天,我就克服語言了障礙,走進了貧困戶的家中訪貧問苦。
  • 「我的扶貧故事」我一直在路上丨鳳岡縣何壩鎮凌雲村監委會主任王...
    我叫王其珍,今年49歲,中共黨員,2019年1月在廣大村民的支持與鼓勵下,我有幸被推選為凌雲村的村監委會主任。解群眾之憂,排群眾之難。為不辜負廣大群眾的支持與信任,到崗以來,我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論學習、聯繫群眾、遵紀守法等各方面都發揮著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紮實的工作作風,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之前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沒有接觸過扶貧工作,不知道扶貧的意義和目的,到崗後,在領導和同事的協助下,我漸漸認識到為什麼要精準扶貧,怎樣精準扶貧。
  • 「首富」英年早逝,妻子撐起一片天
    2014 年,張祥青因「突發心臟病」英年早逝。悲痛欲絕之時,張榮華挺身而出,接管公司。如今,榮程集團仍然保持著天津市最大民營企業的地位。在隨筆裡,張榮華對張祥青說:你只管靜坐天國,我為你守候希望。你只管種下夢想,我替你振翅翱翔。
  • 「我的扶貧故事」我與新華「不期而遇」丨從江縣下江鎮新華村副...
    2019年3月,根據從江縣委組織工作安排,我帶著「奔赴基層一線,全力以赴戰貧困」的使命、「紮根基層,無私奉獻」的初心,在下江鎮新華村開始了我的駐村徵程,這駐村一晃就是兩年。工作的不適應,駐村工作隊伍配備還不齊全,我一個人扛起駐村所有事物,馬上緊接著就是村裡評選低保戶、組織黨支部開展活動、扶貧工作推進、住房保障落實、易地扶貧搬遷的動員、村級事務等各類工作任務。
  • 「我的扶貧故事」初心在我心,我在扶貧路上一路前行|從江縣谷坪鄉...
    我叫譚金龍,1994年出生,中共黨員,退役軍人,2018年參加工作,現為貴州省水城高速公路管理處紅果路政執法大隊路政員。2019年11月被派駐到黔東南州從江縣谷坪鄉留架村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回首逝去這一年,歲月匆匆,扶貧路上我和隊友、村民歷盡艱辛,收穫了我一生最為寶貴的財富——愛與感動。
  • 「我的脫貧故事」重殘不怨天 脫貧不等靠丨丹寨縣興仁鎮巖英村村民...
    我叫莫興華,是貴州黔東南丹寨縣興仁鎮巖英村村民。年輕時,我也是一個健康帥小夥,24歲就遇到了我媳婦王阿鬧。婚後我們兩人一起外出廣東浙江等地務工,收入很高,家庭幸福,羨煞旁人。2018年,經過村裡的幫助,我發展了蛋鴨養殖,但由於各種原因,費精費力養殖了1年多,也沒賺到錢。  經過了養蜂、冬瓜、蛋鴨等幾次在家創業的經歷,我也積攢了一定的經驗,雖然都沒有獲得成功,但我相信,我一定能創業成功。生活打垮了我的雙腿,但是沒有打垮我堅強的意志。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三年多,和兒子說話還要請「翻譯」丨平塘縣甲...
    妻子說:「你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了?怎麼在這件事上猶豫?家裡需要你,可下面的群眾們更需要你。你就安安心心在村裡面工作,不要辜負組織對你的信任,照顧兒子的事,我會想辦法的。記住,好好幹,做位群眾滿意的好書記。」妻子的話為我指明了方向。  就如何照顧孩子的問題,經過協商,我們一致認為只有動員在廣西賓陽縣的嶽父、嶽母來平塘幫帶兒子。
  • 「我的扶貧故事」漫漫扶貧路 我更加堅毅丨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
    背著行囊,懷揣夢想,放棄大城市的繁華,我踏上了這片民風淳樸、發展後勁十足的土地——黔東南州鎮遠縣金堡鎮。  我叫劉傑,現任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站長。自走進扶貧工作站的那一刻起,我便默默起誓,用自己小小的身軀迸發出最強大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4年的攜手奮進與不離不棄見證了我與金堡人民的不解情緣。
  • 「老婆」用日語怎麼說?
    喜歡刷日劇的同學,一定會注意到劇中常出現對他人稱呼自己妻子時使用的就是「妻(つま)」(羅馬音:tsuma )「家內(かない)」「うちの人(ひと)」「女房(にょうぼう)」。譯為「內人,妻子」。從日本的法律和常規上表示與自己有婚姻關係的女性就是「妻」(つま),因此丈夫對自己的配偶最常用的稱呼就是「妻」(つま)。
  • 「我的扶貧故事」我成了大家口中的「小李」 丨納雍縣厙東關鄉黑沙...
    駐村幾年,「小李」漸漸成了我的標籤。我叫李榮華,2016年5月,我考上納雍的扶貧特崗,從家鄉畢節市七星關區朱昌鎮來到納雍縣厙東關鄉李子村,帶著稚氣和衝勁,投入到脫貧攻堅戰場。初到李子,村裡正在進行貧困戶再識別工作。作為深度貧困村,李子村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這項工作做起來很是繁複,要用「四看法」,結合「兩不愁三保障」綜合評分,識別才會精準,需要對全村每戶情況瞭然於胸。
  • 「我的扶貧故事」一段扶貧路 一生火把情丨納雍縣姑開鄉火把村扶貧...
    一段扶貧路,一生火把情……我叫楊勇,是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姑開鄉火把村的扶貧特崗和村支部書記。2016年春天,我懷揣著夢想,來到火把村,開始了我的扶貧之路。但這並沒有影響我的工作激情,稍加安定我就投入戰鬥。 翻山越嶺,這是我對火把村火把箐組的印象。該村民組只有唯一一條橫臥在懸崖上的山路,從村委會往返就將近三個小時,而且坡陡路滑,出行很不安全。孩子到大寨上學,起早貪黑,要隨身配備手電筒。「要是能把路修好,我們就沒那麼苦啦!」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付出是為了帶給他們希望丨安龍縣普坪鎮講埂...
    我叫韋富森,是安龍縣科協的一名幹部,2017年10月,被縣委派任安龍縣普坪鎮講埂村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脫貧攻堅一線指揮長。韋富森(左一)開展衛生打掃2018年8月,普坪鎮講埂村講埂組陳永造戶的包保責任到了我這,我的幫扶徵程又有了新的延伸。起初,由於陳永明及妻子常年外出務工,兒子女兒在外讀書,僅能通過電話詢問他們工作生活情況,介紹村中發展等。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利益無小事,枝葉之間顯真情|——從江縣東朗...
    脫貧攻堅路上,你我都是踐行者。我叫滾文清,中共黨員,貴州省從江縣東朗鎮紀委書記,從江縣監委派駐東朗鎮監察辦公室主任,東朗鎮擺德村幫扶幹部。「滾書記,脫貧攻堅結束後,你還來我們村嗎?我家現在生活越來越好,離開不了你的真情幫扶呀。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漫漫 上下而求索 l 黔東南州丹寨縣興仁鎮...
    我叫鄒艾,是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興仁鎮燒茶村的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3月,在乍暖還寒的初春,我一個人背上行囊,從凱裡市驅車來到了燒茶村,開始了我的駐村工作,在村裡,直面農村最基層的工作,一改以前的工作方式,開始了基層扶貧探索之路。
  • 「我的扶貧故事」了解群眾需求,才能讓我的幫扶落到實處|從江縣往...
    我叫塗越,是黔東南州從江縣往洞鎮增盈村指揮所駐村幹部第八網格的網格員。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眼間來駐村工作已經一年多了,其間種種感慨良多。我所在的網格區的65戶293人農戶,13戶59人貧困戶,4戶危改戶,1戶透風漏雨戶,1戶人畜混居戶的情況依然歷歷在目,我相信這將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是生命中不可磨滅的一筆。使我完成了從一個不諳世事剛畢業大學生到扶貧幹部的蛻變,接受了心靈上的洗禮。
  • 你們的二次元老婆都在我手上!
    20名「少女與戰車」秋山優花裡19名「機動戰士鋼彈 第08MS小隊」艾娜.薩哈琳 18名「聖誕之吻」絢辻詞17名「魔法少女小圓」巴麻美16名「CLANNAD」古河渚>15名「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第三名「進擊的巨人」希絲特莉亞 / 克裡斯塔誰能告訴曲奇她為什麼能排第三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