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彭水往事》連載之二十七|創練字法

2020-12-14 彭水快報

黃庭堅在彭水生活四年時間,教彭水學生讀書寫字是他的重要活動之一。黃庭堅認為學習寫字,一開始就要掌握正確的握筆方法,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黃庭堅說用筆的方法,要採用雙鉤回腕執筆法,掌要虛,指要實,用無名指抵住筆管,這樣才能有力,寫字才能得心應手,在書法上才會有成就。他在《自評元佑間字》中說「凡學字時,先當雙鉤,用兩指相疊蹙筆,壓無名指,高提筆,令腕隨己意左右,然後觀人字格,則不患其難矣,異日當成一家之法焉。」

黃庭堅曾說「……學書時時臨摹,可得形似。要多取古書細看,令入神,乃到妙處。惟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黃庭堅說出了臨摹書法的重要性,經常下筆臨摹最起碼可以得到形態上的相似。形似還不夠,要觀察細微處,要用心專一,才能得其神韻。

書法在於經常練習,黃庭堅的兄弟幼安向他請教書法時,說書法沒有訣竅,在於經常練習。並在《書家弟幼安作草後》中說「……老夫之書,本無法也,但觀世間無萬緣,如蚊蚋聚散,未嘗一事橫於胸中,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亦不較工拙與人品藻譏彈,譬如木人舞中節拍,人嘆其工,舞罷則又蕭然矣。」

黃庭堅教彭水學生練習書法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練習書法用紙問題,練習書法需要大量的紙供練習,彭水當時的造紙技術水平不是很高,生產的紙多是草紙,草紙主要用於祭祀。生產用於書寫的紙是臭米紙,是黔中地區最好的書寫紙,產量不是很高,供不應求。黃庭堅在《與逢興文判官帖》中說「……冷金二軸極不堪,是公庫買者,差勝黔中臭米紙耳,小兒學書或需也。」特別是對於初學書法者則需要大量用紙,用紙的開支多數學生家庭也是很難承受的。

為解決學生練習書法用紙問題,黃庭堅就叫學生們回家,請木工師傅將寬木板用推刨刨光滑平整後,在四周邊緣嵌上小木條,再將磨細的胡椒粉均勻撒在木板上,就可練習寫字,寫完了用小木條推平可反覆練習書寫。黃庭堅在《與味道明府書》中說「往嘗授大字法於許覺之,用退光木板,面以胡粉,書不可意輒去,然既可改,則意態有餘,往往下筆即可耳。」

這一練字方法在彭水的學生中很快得到普及,有的學生還到烏江邊選取很細的河沙替代胡椒粉進行練習,雖然撒細河沙不能用毛筆進行練習寫字,可用竹木條削細後當筆寫字,練習運筆方法。這種練習書法用的木盤,老百姓又用於盛茶或食物,人們稱為茶盤,武陵山地區普遍使用到今天,凡婚喪嫁娶宴請客人時,就用茶盤盛上食物分送到各席桌供客人食用。

黃庭堅的練字方法,解決了學生練習書法的用紙問題,學生可以經常練習寫字。為了提高學生的書法水平,黃庭堅臨寫《蘭亭》中的「永」字讓學生當字帖臨摹。黃庭堅說《蘭亭》是真行書之宗,「永」字是初學者最好的臨摹字,臨摹一個「永」字可以達到練習漢字的基本筆畫。

黃庭堅的練字方法在彭水讀書人中普遍運用,特別是初學者,都向黃庭堅索要「永」字字帖學習臨摹,黃庭堅很熱心書寫贈送。在黃庭堅的大力推動下,彭水的書法活動進入一個新階段,書法水平也達到一個新水平。

—END—

作者:王業培

編輯:吳炳霖︱編審:黃智宇

審核:周青松 | 策劃:溫江華

彭水自治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相關焦點

  • 書法人物黃庭堅
    無疑,黃庭堅對草書筆法的深刻認識和掌握,當是「得張長史、僧懷素、高閒墨跡,乃窺筆法之妙」的。他在《跋此君軒詩》中寫道:「近時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筆左右纏繞,遂號為草書可,不知蝌蚪、篆、隸同法同意。數百年來,唯張長史、永州狂僧懷素及餘三人悟此法可。蘇才翁有悟處而不能盡其宗趣,其餘碌碌耳。」
  • 中國元宮格練字法大型公益講座—長沙站
    本次活動由湖南眾合元宮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辦,多家教育機構協辦,特邀元宮格練字法創始人王愷教授主講。期間,王教授生動有趣的講解,配合專利練字工具和朗朗上口的口訣,讓現場的嘉賓們親自體驗到這種風靡全國的練字法的魅力:簡單易學,當場見效!讓到會家長非常震撼,同時也得到教育同仁的一致好評。
  • 元宮格練字法: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
    綿延一千八百多年,當地湧現出一批又一批風格迥異的書法流派,其中不乏對古老書法藝術傳承與創新中出現的新流派,元宮格練字法就是其中之一。近日,中國城市報記者走進臨沂,在對元宮格練字法探訪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了這一獨特練字法給習字者所帶來的形意結合之變化與藝術陶冶之愉悅。
  • 練字最快的辦法,9大核心規律,不一般的練字法,還很有效
    中國漢字規律,快速練字法,通過總結歸納中國漢字的規律,凝練而成的的方法。大家直接運用就可以,對於有基礎的朋友,練字會突飛猛進,對於初學者也是一個快速入門的好妙招!練字時,一旦掌握這9條「黃金法則」,你的字,會寫的越來越漂亮哦!
  • 奇幻世界的神奇之旅!彭水影印象派山水畫解析
    彭水影是新生代的中國畫印象派山水畫家,他承接金陵畫派的優良傳統,在水墨中追求色與墨的融合,在筆法線條裡營造渲染水韻,他注重藏色於畫,藏墨於色的創新表現手法,開啟奇幻世界的神奇之旅!
  • 黃庭堅臨終前寫的草書,出神入化、神鬼莫測,堪稱「人間絕筆」!
    學習草書,在書法史上有幾個人是值得銘記的,他們書法一直影響到了今天,漢末的張芝、三國時期的皇象、西晉的陸機、以及王羲之、王獻之、張旭、懷素、孫過庭、賀知章、楊凝式等人。意思是黃庭堅這件作品,已經得到了懷素草書的真諦,甚至猶有過之,在用筆上能夠恍恍惚惚而鬼神莫測,稱他為「草聖」一點也不過分!
  • 騰訊棋牌「彭水苗鄉歡樂茶館」落地,光子工作室群創新扶貧探索升級
    在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經中央外辦協調,騰訊全面定點幫扶彭水,今年4月騰訊公司與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籤署全面定點幫扶彭水戰略合作協議,創新扶貧深度貧困縣重慶彭水。其中,騰訊光子工作室群以「線上遊戲引流+線下文旅升級」為核心思路,為當地文旅產業開啟全新的發展之路,助力彭水打贏脫貧攻堅之戰。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黃庭堅篇)
    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歷任國子監教授、秘書省校書郎、《神宗實錄》檢討官、著作佐郎、起居舍人,曾被貶和罷官,60歲卒。諡號文節。黃庭堅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
  • 重慶掌故丨黃庭堅在白鶴梁的七字題刻 和一個女人有關
    涪州掛名任職彭水據《涪陵民間文學集成》記載:黃庭堅(1045-1105年),號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江西修水人),22歲中進士,當過京城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神宗實錄》檢討官,又被提升為「起居舍人」。1095年,被貶為涪州(今涪陵區)別駕,黔州(重慶市彭水縣)安置。
  • 黃庭堅的一首佳作,僅是頷聯就膾炙人口,撫慰了無數人的憂愁
    蘇軾也非常喜歡自己這位得意弟子,還誇獎他的作品堪為環偉之文、妙絕當世。下面介紹黃庭堅的一首佳作,僅是頷聯就膾炙人口,撫慰了無數人的憂愁。寄黃幾復北宋:黃庭堅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 傳統書法與高效練字:靜墨軒書院的田丼(井)格書法練字為什麼受歡迎
    而書法不光講技術還要講藝術,書法藝術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追求,練字與書法,好比一個是軍人搏擊術一個是太極表演。練搏擊術是為了上戰場取勝,是硬性地必須掌握的一種技術,和平時孩子寫作業考試寫好字是一樣的,即要短時間把字寫規範又要按時完成。那麼書法在不失漢字結構規律的基礎上要展現出筆畫的特徵和字形的藝術之美。楷書的書法筆畫每一筆都要精道,筆畫講究提按粗細變化,結構講究嚴謹法度和門派。
  • 「二王」及其書脈對黃庭堅書法審美觀的啟示——篆隸筆意
    黃庭堅推崇「二王」書法,也正是因為看到了「二王」書法中的篆隸筆意,云:「善學二王之人,需探其本源」,「今之學王書者,知有二王而不求之二王之上,亦未為善學二王者。」「王右軍初學衛夫人,小楷不能造微入妙,其後見李斯、曹喜篆、蔡邕隸八分,於是楷法妙天下。」王羲之借鑑了篆、隸古法,並將圓厚的筆法融入正、行、草書中,才能彪炳百代。
  • 快速練字法:77個字讓你的卷面脫胎換骨
    下面又是10%,24個字:大 地 為 子 中 你 說 生 國 年 著 就 那 和 要 她 出 也 得 裡 後 自 以 會接下來是佔10%的36個字:家 可 下 而 過 天 去 能 對 小 多 然 於 心 學 麼 之
  • 練字經驗整理分享
    下圖分別是田英章、荊霄鵬、吳玉生三位老師的作品:如果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想要把字寫的更有韻味可以練一練古帖,吸收筆法經驗,但不推薦初學者上來就臨古帖,初學者臨古帖會顯得略為吃力,而且學不到「法」,就會受到打擊,讓人對練字失去信心。好的古帖有太多,比如《靈飛經》《宣示表》《九成宮》等等,這些古帖也都有專門的硬筆字帖賣。
  • 黃庭堅的一首七律,起首就引人入勝,最後兩句更意味深長
    古代學子經歷了十年寒窗之苦,一朝金榜題名,心中雖然歡喜,但也有一絲擔心。唐代科舉制度中即使中了進士,也不一定可以入仕,還要經過吏部的再次選拔,而其中可以順利通過的才真的是佼佼者。比如白居易、元稹就算比較幸運,中了進士就很快入仕,蘇軾與黃庭堅也是出類拔萃,都曾被朝廷委以重任。但他們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風順,後來各自經歷了很多波折。黃山谷也是如此,雖然暮年時淡泊名利,但是他剛入仕時對工作卻極其投入。下面分享黃庭堅的一首七律,起首就引人入勝,最後兩句更意味深長。
  • 蘇軾和黃庭堅:朋友一生一起走
    黃庭堅寫這句詩,主要也是抒發他和友人不得重用之情。我估摸著,黃庭堅的詩詞之所以流傳度遠不如蘇軾,主要是因為他的詩化用典故比較多、讀起來相對比較晦澀。比如,黃庭堅寫過一首與酒有關的詞,整首詞裡無一個酒字(序言不算),但幾乎句句在說酒。
  • 黃庭堅給書法筆畫中藏了一個秘密,知道就能學到
    古人的智慧是難以用一般性的語言說清的,就書法來說,魏晉以「風度」之姿讓人嚮往,唐代雖為盛世,但書法在「法度」上卻立下了規矩,成為唐朝時期的書法風尚,而北宋的「尚意」書法,雖以「意」盡情表現書法之「法」,卻也出了很多名家,如蘇東坡、黃庭堅和米芾等人,他們用自己的藝術性讓後世師法不竭,
  • 解密天珠:二十七眼天珠
    (參照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山東教育出版社)   天然二十七眼天珠是指珠身上面天然形成二十七尊佛眼睛形狀圖騰的天珠奇石。   人工二十七眼天珠是指在珠身上面用人工的方法鑲蝕上二十七尊佛眼睛形狀圖騰的天珠。
  • 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之六-黃庭堅
    黃庭堅學習書法主經創新立意,提倡具有自己的個性和面貌。他對評書、臨摹和用筆都有自己獨到新穎的見解。他臨摹時不是一味埋頭寫,而更注意觀察和記住古人的書法神韻,得古人的筆法,融會貫通,便於創新。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現在學習書法的人借鑑。黃庭堅學習涉獵很廣,精心研究。
  • 黃庭堅最精彩的7幅書法作品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