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曾說:在我有生之年,誓將唐(明朝)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日本是一個因為極端自卑而極端記仇的民族。只要是失敗,他就會記永生永世。敗於唐朝白江口大戰已經過去了929年,然而,日本人念念不忘。
1592年,豐臣秀吉發動侵朝伐明戰爭(此段數字計算都是按照分段計算,不是全部與現在對比)。明治維新後,日本人又記起了二百五六十年前的失敗,為此,大加紀念這場戰爭,將豐臣秀吉捧為英雄,結果1894年發動了甲午戰爭。
日本人很記仇的,幾百年前的失敗都記著,更何況70年前。要知道豐臣秀吉時代對中國文化非常尊崇,而今大不一樣。
豐臣秀吉妄想點評
唐時,日本侵略朝鮮,唐朝起兵保衛,最終中國戰勝,詳見本號內文章:中日首戰,中方大勝,確保了900年和平,日本也開始全面中國化
明治時期,日本社會又開始為二百五六十年前敗於明朝的歷史,決定復仇。1705年,馬場信意的《朝鮮太平記》31卷、佚名的《朝鮮軍記大全》38卷得以刊行(請注意「得以刊行」四個字),豐臣秀吉再次成為日本人的民族英雄。
如果說,豐臣秀吉時期對中國的文化仍然充滿崇敬的話。那麼,明治維新則帶有蔑視,稱中國為「惡鄰」,典型人物就是福澤諭吉。這樣一個軍國主義思想代表,仍然是日元1萬元中的人物,可見,日本社會軍國主義思想多麼深厚。
近年,日本在外交上採用的是「尾隨戰術」,中國交朋友到哪裡,日本就跟隨到哪裡,中國「惡鄰」論、「威脅」論就走到哪裡。對於韓國,日本人甚至喊出了「消滅韓國」的口號。中國與日本的戰爭,除去元朝沒有怎麼直接交戰外,共有四次,其中三次是為了朝鮮。而且,目前日本外交思想很像豐臣秀吉。在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前,他就四處尋找同盟者,要求一起徵伐明朝。
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前四處要求他所知道的勢力聽從他的命令,共同討伐明朝
自1587年開始,豐臣秀吉便先後要求朝鮮、臺灣原住民、東南亞國家出兵協助自己攻打中國。他的一貫說法就是:我剛出娘胎時,天下奇瑞頓現,陽光聚攏在我的周圍。我是天授的肩負大任的人,大凡是陽光所照之處,不論海嶽山川、草木禽蟲,都是受我大日本的太陽恩澤照耀的。
意思很明顯,不聽我的話,我就不給你陽光,弄死你們。
例如琉球王國,豐臣秀吉於1591年親自修書給琉球國國王尚寧,要求他第二年率兵支援自己攻打朝鮮。
萬曆十九年(1592年)2月(也就是侵略朝鮮前不到兩個月),豐臣秀吉聽說馬尼拉已經被西班牙人佔領了,因此,便給了經常往返日本和菲律賓的商人原田孫七郎一封信,告訴他:你把這封信交給西班牙人,告訴他們:不要給中國朝貢了,給我朝貢。另外,我要徵服大明國,讓他趕緊派兵來。要不然,我滅了他們。
商人一聽,嚇得魂飛魄散,但沒有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前往馬尼拉。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聽說是日本關白、實際的統治者豐臣秀吉給自己來信了,趕忙派人迎接到了自己面前。他一看,這封信是用漢字寫的:
予也誕生之時,以有可治天下之奇瑞,自壯歲領國家,不歷三十年,而不遺難丸黑總(痣)之地,域中悉一統也,繇之三韓、琉球遠邦異域,款塞來享。今也欲徵大明國,蓋非吾所為,天所授也。
據說,西班牙總督看完這封信後,輕蔑地一笑,扔了。豐臣秀吉等不及西班牙人的回覆,便於4月進攻朝鮮,直到1598年病死,他也沒有成功,反而,敗仗連連。
日本繼承了豐臣秀吉的極度自卑與極度自信的性格
為了更好地理解豐臣秀吉及日本,我們可以看看豐臣秀吉的人生。1598年,其病死之時,和歌而逝,曰:隨露珠之凋零,隨露珠消逝,此即吾身。大阪之往事,宛如夢中夢。
其實,從這首和歌當中,我們就能看出:因為出身低微,豐臣秀吉的內心有一種悲觀主義人生觀。在重視出身的日本,像這種草根出身的人物必須要以強勢面目出現,不斷地挑戰強勢,樹立威望、震懾住一切出身於貴族的挑戰者。這是他的性格基礎。否則,豐臣秀吉不可能有入侵朝鮮、夢想做中國皇帝的奇思怪想。同時,這也是日本日後軍國主義思想的首次出現。
1894年和1931年,兩次侵略中國的軍國主義思想其實早在豐臣秀吉的身上展露無遺了——對日本國從心底的憂慮,轉化成一種極端傲慢。然而,一體兩面,極端傲慢的背後卻是一種極端的自卑。
附錄:豐臣秀吉小傳
豐臣秀吉(1536—1598年)出生於普通軍事家庭,父親做過織田信長的炮手,1558年,22歲時,子承父業成為織田信長的僕人,被主人賜姓改名。豐臣秀吉出生於日本的戰國時代(15世紀60年代—16世紀60年代)。他的主人織田信長是所謂的「三傑」之首,1568年,織田就有了統一日本的實力和勢力。在追隨織田的歲月裡,豐臣秀吉又改了一次姓名。
豐臣秀吉在服侍織田信長15年後,成為其手下一名較有實力的將領。1582年6月1日,織田手下大將明智光秀率領13000人圍攻在本能寺的織田,織田見狀自焚。
織田之子信忠不久後在鎮守京都時剖腹自盡。其後,明智光秀被戰敗。豐臣秀吉經過與織田之子、其他將領的拼殺後,逐步成為織田的實際繼承人。然而,在其內心深處,那顆既自卑又張狂的心跳動得更激烈了。他夢想著坐在北京的宮殿裡,指揮中國的美景。
1590年,統一日本,被日本天皇賜姓「豐臣」。
今非昔比!蒸20名倭寇獻媚朱棣,300武士橫掃嘉靖數萬大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