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韓楚風不同文化屬性,締造不一樣的人生

2020-12-19 祁華勝

01丁元英比韓楚風強在哪裡,為什麼?

未必韓楚風就沒有丁元英活得明白,但是韓楚風願意做個「俗人」因為不是他貪戀世間美好,而是作為人的意義除了兩三兩銀子以外,就是建功立業,其實競爭「正天集團」總裁這件事老說,韓楚風是借了丁元英的東風。

韓楚風保護丁元英的這個過程,是他對於朋友、知己、以及兄弟最大的支持,也同樣很儒雅地解決了林雨峰氣急敗壞的勁頭,還不知覺中給林雨峰戴上了緊箍咒。

難道我不告訴你,你就找不到丁元英嗎?,告不告訴都不影響我對朋友負責,負責任第告訴你,是因為元英是個明白人,他知道你會去找他。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長篇小說改編而成,由左小青、王志文領銜主演,因為韓楚風和丁元英是同道中人,行事風格截然不容,而備受爭議,今天的話題就是韓楚風和丁元英的差別在哪裡。

道法自然,法是動詞,以不變應萬變

02身經百劫在心間

其實在林雨峰的世界裡面,丁元英是不入流的小角色,能和他競爭的也許只有韓楚風,他輕敵了,託大了,而且他按照自己常規思維,以為格律詩是要飯的,只不過化緣罷了。

世人皆痴,我們都想要丁元英的思維,和韓楚風的處世哲學,但是從來都不選擇做自己,這也是丁元英一直詬病和倡導的地方。

韓楚風很好的把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做了平衡,有點「中庸」之道的感覺,而且天人合一,其實在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學韓楚風還倒現實一點。而丁元英把客觀世界認知和踐行到了極致,極致意味著再無寸進,在世俗世界中無容身之地,不是他的道理不在理,而是世人不聽理。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尋找光明

03努力做自己的都是強者

丁元英太自私,太自我,學哲學和學佛的人都沒有人味,不是完全沒有,而是把這點味喜歡藏起來,放在最深處,讓人不可見,不可觸,不可聞。丁元英是為自己活,既不付出,也不索取,得罪家人,失去愛人;,丁元英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韓楚風是為別人而活,為妻子還人情,為朋友忙前忙後,願意付出,但是也要回報,是一個雙贏的策略。

世上很多人身不由己,被世事裹挾不斷妥協的結果,其實能成為韓楚風式的人物已經是奢望,成為丁元英式的人物,很難想像是個什麼局面。丁元英更像古代的隱士、俠客、壯士。

韓楚風比丁元英有錢,但韓楚風追求的意義是世俗世界的最高價值,韓楚風不愛錢,愛的是名望、聲譽、地位、權力。丁元英愛的不是錢,是生活、自由、不羈。成功的標準從來不是錢,但是沒有錢的成功是不被別人接受的成功。

04彼岸花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曼珠沙華,我們想要到的彼岸不一樣,所以看到、想到、遇到、得到的都不一樣,丁元英沒錢的時候想當高人但是窮,有錢了想當高人了邁不過去心中那道坎,所以無論出世還是入世,不僅僅是參與的問題,更多事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我個人覺得韓楚風走的端行得正,按照儒家正統來修煉,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丁元英則是佛魔鬼道兼修,拿來主義和吸星大法,以強大自己不擇手段,不是仁道而是詭道。

但是話說回來,人比人活不成,馬比騾子駝不成,沒有誰比誰差,只是各自選擇的生活不同,沒有對錯,也許丁元英的生活方式只是帶引號的生活方式而已。各個人有各自的活法。但是丁元英顯然比韓楚風看得更透,套路更深罷了。

熟悉的古城,再見只是陌生人

05灑脫是一種性格,學不來得不到

韓楚風真性情,我們看到的很具體,丁元英很高冷,我們看的雲裡霧繞的,只得其形不得其神,即使照葫蘆畫瓢,我們也畫虎難畫骨,識人不識心的層次上「泥足深陷」。

活明白不是想活明白這麼簡單,也不是能活明白這麼簡單,想清楚只是第一步,精神自由和財富自由是第二步,機緣很重要,慧根很重要,可遇而不可求,所以不攀緣、不惜緣、隨緣。

韓楚風比丁元英在靈魂修煉上至少低兩個層次,這個境界不是認知能跨越的,就像他不能像芮小丹那樣坦然面對生死,認知的深度,人性的理解都是在社會的染缸,紅塵世界中歷練得來的。

心中有佛,我佛如來

06你想我相眾生相

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如實觀照,是一定要實事求是的認知自我,在修煉的過程中獲得,在入世和出世的協調中發揮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統一。

改變自己格局和命運的唯一機會就是行動起來,從改變自己開始。丁元英把自己活成了聰明人中的老實人,韓楚風把自己活成老實人中的聰明人。

我們和丁元英學不到強者思維,也學不到天道思維,更學不了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我們莫向外求,向內心求,向心內求,求什麼?求佛、求道、求智慧。

做一個紅塵中的修道人,做一個行者,不要做智者,做苦行僧,堅持把一件事做極致,我們就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抱憾終生,也不會因為蹉跎歲月而肆無忌憚的回憶。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天道》和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丁元英異於常人的性格和讓人瞠目結舌的才華深深吸引著芮小丹。藉由對音樂的共同熱愛和製備音箱的契機,芮小丹和丁元英建立了戀愛關係。其實《天道》的改編也好,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也好,都對宗教有著極大的關照。《遙遠的救世主》有別於其它財經小說最顯著的特點在精神理念。 其一,無相觀。
  • 《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像魔、像鬼、又像神,但本質仍是人
    」這話用在豆豆《遙遠的救世主》中男主人公「丁元英」身上也不無妥當。《遙遠的救世主》中的另一個人物肖亞文對他評價道:「他跟正常人的思維顛倒了,說鬼話,辦鬼事,倒行逆施,但是還有道理,像魔……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
  • 《遙遠的救世主》:解析書名「遙遠」與「救世主」二詞,意味深長
    二、自救是「遙遠的」。人自救,是最直接最可靠的。但也是「遙遠的」。文中說到救世主又與文化屬性密切相關。大至國家、民族、小至團體、個人,任何一種命運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是天道,是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的文化屬性不是天生,是與後天、環境、教育、影響、認知、事件………相關。在強勢文化氛圍中,更有成為強勢文化屬性的優勢。
  • 《天道》和《遙遠的救世主》的區別是什麼?
    《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的長篇小說,同時還有《背叛》《天幕紅塵》被稱為「紅塵三部曲」,美學和人生,人生就是一場美學,有人過程詩一樣,天國的女兒一樣,有人活得跟清明上河圖裡面的市井小民一樣,煙火氣十足,無論哪種方式,都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任。
  • 《遙遠的救世主》為什麼丁元英給劉冰一個「假文件」
    《遙遠的救世主》是由80後作家豆豆寫的一個長篇小說,她還寫了《背叛》和《天幕紅塵》,一個喜歡寫社會精英階層的成長曆程和人性面對欲望、權力、財富等一系列問題,不同人做出不同選擇,從而導致不一樣命運的這樣一部小說。
  • 遙遠的救世主:小善即大惡,大善最無情
    我一直覺的」跪著「學本事並不丟人,因為你知道當你站起的時候,膝蓋和大腿會硬到再也跪不下去了。這本書,經過影視翻拍之後比原著名氣大。沒錯,就是《天道》它在2007年,豆瓣評分高達9.1分,其原著小說是豆豆寫的《遙遠的救世主》。
  • 豆瓣8.7分《遙遠的救世主》|書評:看懂天道,救世主並不遙遠
    在《遙遠的救世主》的封面上有這麼一句話:這是一部可以傲然獨尊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的確,這是一本用一個愛情、商業的故事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對人性的探討,對人生的覺悟。將文化屬性歸為一切成敗的因果,借商業操作的運籌帷幄與男女愛情來解讀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將生命、愛情、價值觀念、佛道等等融匯貫通,透著不可言喻的禪意。
  •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丁的文化屬性決定論,很有後來大紅的「三體理論」的味道:高級的文化屬性能夠而且必須踩踏低級的文化屬性。一切的方法論都只能解決表面問題,除非改變升級文化屬性。最終離開古城之前,丁元英還去過古城鄉下的王廟村,去過耶路撒冷,去過五臺山。王廟村是丁元英扶貧和驗證文化屬性論的幫扶點。
  • 天道:想成大事,就要突破自己的文化屬性,丁元英一句話就點破了
    提到豆豆,很多人有所不知,網上有關她的介紹很少,但是她的三部曲卻廣為人知,分別是《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和《天幕紅塵》,尤其是《遙遠的救世主》,被改編成電視劇《天道》,王志文主演,可謂是風靡一時。很多人紛紛探究這個女作家的身份,發現豆豆只有高中文化,竟能寫出境界如此高深、格局宏大的長篇小說,就有人懷疑豆豆身後其實另有高人,而《遙遠的救世主》中的丁元英,就是以這個人為原型。
  • 《天道》:丁元英與韓楚風的對話,對文化屬性分析的是一針見血
    韓楚風:他們要是不內耗呢?丁元英:這是文化屬性,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韓楚風聽完之後瞬間撥開迷霧,之後韓楚風也沒有再去爭總裁一職,而是看著其他兩個人打個兩敗俱傷自己在上手,之後因為其他兩位為了爭奪權力讓正天集團損失重大,懂事會再次召開會議,任命韓楚風為正天集團總裁。
  • 《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對於基督信仰中「窄門」描述表達什麼意思
    《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所著的長篇小說,改編成為電視劇《天道》被人熟知,由王志文、左小青領銜主演,一段愛情神話在現代都市的另類演繹,一場驚心動魄的商戰跌宕起伏,更重要是人性的光芒在熠熠生輝,個體文化屬性與命運之間的關係環環相扣,雖然小眾,但是其中的禪機和智慧很適合喜歡思考的人去尋味。
  • 《遙遠的救世主》:不計較並不代表認輸,而是贏得成功的一種機遇
    《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用了4年多的時間,在2005年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它講述的是商界怪才丁元英用"文化密碼"瘋狂掠奪中國的錢財,良心發現後退出公司,並受到了嚴重的懲罰,最後和芮小丹相愛的故事。後來,豆豆和張前用了近2年的時間改編了劇本,拍成《天道》這一部電視劇,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好評,不過相對於電視劇而言,我更喜歡《遙遠的救世主》這部原著小說。
  • 《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五臺山求「心安」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丁元英心中有個「五臺山」丁元英雖然不信佛,但是佛法修行道行很深,他從來都是一個接受結果的人,第一、殺富濟貧道德不道德第二、破壞性開採市場資源合理不合理第三、得救之道到底是對弱勢群體的弱勢文化思考,還是人生意義的尋找。第四、什麼才是真正的強勢文化。
  • 《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和芮小丹,為什麼不能在一起,隱藏了什麼
    《遙遠的救世主》這部小說中的女主角芮小丹,她從小生長在法蘭克他從小生長在法蘭克福,異國的邊緣感,使她渴求主流社會的生活,男主角丁元英是一個商界奇才,好像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不在他的掌控之內。全書中最經典的橋段,莫過於芮小丹約丁元英吃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向他表白。
  • 《天道》在原著《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可怕之處在哪裡
    電視劇《天道》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的超現實主義的愛情,尤其面對巨大文化差異和文化認同,如果按照傳統觀念中出發,芮小丹不可能愛上一個二婚的中年大叔,丁元英也不會愛上警界霸王花芮小丹。
  • 《遙遠的救世主》《天道》丁元英的《自嘲》,你真的理解麼?
    五更讀書:希望您能養成一個閱讀的好習慣,做個有獨立見解的文化人!《遙遠的救世主》小說中,因音箱結緣,芮小丹為感謝丁元英的幫助,芮小丹請丁吃飯,喊了幾個同事並古城當地的兩個文化人作陪,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文化人」詩性大發,便要題詩取樂。
  • 天道:丁元英的文化屬性既有德國血統又要融合中華文化有點擰巴了
    看過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或者電視劇《天道》的朋友一定對文化屬性這四個字不陌生,這四個字一共在小說中出現了27次。那麼這個文化屬性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概念。用丁元英的說法就是:「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
  • 《遙遠的救世主》裡的超人、高人和明白人,個個都有不平凡的人生
    而在佛教之外文化的看待上,大師不拘門第分別,認為只要「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都將是眾生的福報」。這是心懷慈悲,有大格局大胸懷的人才能說出的話。試看西方的宗教戰爭,古往今來不知屠殺多少教外之人。或許,並非不同文化不能包容並存,而是代表某種文化的人心胸不夠廣大罷了。所以,智玄大師是世外才有的超人。
  • 《遙遠的救世主》: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你只能認識,遵循
    不容,這就告訴你了,一加一等於二是規律,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你只能認識,遵循,不可思議。——《遙遠的救世主》這是丁元英跟芮小丹所說的一句話,其中闡述的智慧就是:當規律存在的時候結果就會存在,這是容不得任何人思議的,也就是容不得任何人商量。
  • 《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被封禁,卻擋不住人們對它的追捧
    九個字的改動,讓其中的意思、意境全然不同。少了凡塵氣,得了真道心。這是《遙遠的救世主》中的一個片段。2006年左右開拍了由《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天道》。《遙遠的救世主》有兩個重要人物,那就是丁元英和韓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