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森選侯國:被拿破崙與普魯士兩次吞併的德意志邦國

2020-12-04 船長趣談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長,歡迎乘坐鸚鵡螺號,尼摩船長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

黑森選侯國的選帝侯威廉一世與羅斯柴爾德家族交好,羅斯柴爾德憑著威廉一世的幫助,成為歐洲最富有的家族,威廉一世也因此成為德意志最富有的君主之一,黑森選侯國也成為德意志最富有的邦國之一。那麼黑森選侯國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黑森-卡塞爾伯國

威廉九世

黑森-卡塞爾伯國源於1264年建立的黑森伯國。1567年黑森伯爵腓力一世病逝,他的四個兒子將黑森伯國瓜分,即:黑森-卡塞爾、黑森-馬爾堡、黑森-萊茵菲爾斯、黑森-達姆施塔特,長子威廉四世繼承首都卡塞爾及黑森伯國的北部,建立黑森-卡塞爾伯國,成為黑森-卡塞爾伯爵。1785年黑森-卡塞爾伯爵腓特烈二世去世,其子威廉九世成為黑森-卡塞爾伯爵。

羅斯柴爾德

威廉九世與猶太人銀行家梅耶爾·阿姆舍爾·羅斯柴爾德關係要好,於是把自己的資產交給羅斯柴爾德管理。憑藉威廉九世的資本與人脈,羅斯柴爾德將自己的金融業務擴展到歐洲各地。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1799年拿破崙成為法國第一執政。1802年拿破崙擊敗第二次反法聯盟,迫使神聖羅馬帝國實施教會世俗化運動。

二,黑森選侯國

黑森選侯國

1803年在神聖羅馬帝國沒收教會財產與土地,進行重組的時候,威廉九世被晉升為選帝侯(即黑森選帝侯威廉一世),黑森-卡塞爾伯國於是演變為黑森選侯國。1806年7月拿破崙為了加強對德意志各邦國的控制,扶持了萊茵邦聯,但黑森選侯國沒有加入,試圖保持中立。8月拿破崙迫使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拿破崙戰爭

10月英俄普組成第四次反法聯盟,對抗法國。威廉一世支持普魯士,對抗法國。不久拿破崙擊敗普魯士,佔領了黑森選侯國,威廉一世被迫出逃。1807年拿破崙將黑森選侯國等地合併為威斯伐倫王國,扶持其弟傑羅姆·波拿巴為威斯伐倫國王,定都卡塞爾。1813年反法聯軍佔領卡塞爾,消滅了威斯伐倫王國。1814年拿破崙退位,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拿破崙戰爭時期,羅斯柴爾德憑藉威廉一世的資產,積極運作,使羅斯柴爾德家族成為歐洲最富有的家族,威廉一世也因此成為歐洲最富有的君主之一。

三,選侯國恢復

德意志邦聯

1814年維也納會議,黑森選侯國得到恢復,威廉一世恢復了對黑森選侯國的統治。1815年德意志邦聯成立,黑森選侯國加入德意志邦聯。1821年威廉一世病逝,其子威廉二世成為黑森選帝侯。威廉二世效仿普魯士,實施現代化改革:行政與司法分離,重新劃分行政區,反對君主立憲、繼續實行君主專制。另外威廉二世還削減軍隊數量,親近奧地利,反對普魯士主導的德意志關稅同盟。

威廉二世寵信情婦艾米莉·奧爾特洛普,將其封為賴辛巴赫-萊松尼茨女伯爵,遠離妻子普魯士公主奧古斯塔·克裡斯汀妮·弗裡德裡克與兒子腓特烈·威廉,引起了黑森民眾的普遍不滿,迫使艾米莉·奧爾特洛普離開黑森選侯國。

1830年黑森選侯國爆發革命,黑森人民紛紛要求召開議會,制定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威廉二世被迫召開議會,答應民眾的請求。1831年黑森選侯國頒布憲法,實行君主立憲。但威廉二世對此心懷不滿,將自己的情婦艾米莉·奧爾特洛普接回黑森選侯國。黑森民眾對此十分不滿,爆發大規模抗議,威廉二世與米莉·奧爾特洛普被迫逃離黑森選侯國,此後再也沒有回到黑森。

四,選侯國覆滅

1831年威廉二世逃離黑森選侯國不久,就把政務交給兒子腓特烈·威廉處理,使其成為事實上的黑森選帝侯。1847年威廉二世去世,他成為黑森選帝侯腓特烈·威廉一世。他實行君主專制,反對1831年憲法,因此與議會爆發多次衝突,導致民眾對其普遍反感。德意志邦聯對此進行幹涉,迫使他改組內閣,制定新憲法。1866年普奧戰爭爆發,他支持奧地利,反對普魯士。結果普魯士擊敗奧地利,將他囚禁,吞併黑森選侯國。不久普魯士廢除腓特烈·威廉一世,黑森選侯國滅亡。

總的來說黑森選侯國因為與羅斯柴爾德家族交好,扶持幫助羅斯柴爾德家族,即使得羅斯柴爾德成為歐洲最富家族,也使自身成為德意志最富有的邦國。最後黑森選侯國因為支持奧地利,反對普魯士,而被普魯士吞併。

相關焦點

  • 黑森選侯國: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發跡地
    黑森選侯國的選帝侯威廉一世與羅斯柴爾德家族交好,羅斯柴爾德憑著威廉一世的幫助,成為歐洲最富有的家族,威廉一世也因此成為德意志最富有的君主之一,黑森選侯國也成為德意志最富有的邦國之一。那麼黑森選侯國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黑森-卡塞爾伯國
  • 黑森大公國:由拿破崙提升為大公國的德意志邦國
    黑森大公國是德意志的一個重要邦國,早年依靠法國,得以由伯國提升為大公國。拿破崙失敗後,黑森大公國又在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朝秦暮楚,以求生存。那麼黑森大公國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黑森-達姆施塔特伯國
  • 薩克森大公國:君主加入普魯士軍隊服役的德意志邦國
    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大公國(通稱薩克森大公國)是德意志中部的一個重要邦國,既親近普魯士,也是德意志的藝術文化中心,首任君主曾加入普魯士軍隊服役。那麼薩克森大公國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巴伐利亞王國:僅次於奧地利、普魯士的德意志第三大邦國
    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奧利地、普魯士成為唯二有希望統一德意志的邦國。巴伐利亞雖然沒有能力統一德意志,但卻是德意志各邦中僅次於奧、普的第三大邦國。那麼巴伐利亞王國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王國成立
  • 從1848革命到普魯士統一三部曲,德意志帝國鐵與血的統一
    最終,丹麥國王放棄對公國的所有權利,讓給普魯士國王和奧地利皇帝。三部曲第二部:普奧戰爭普丹戰爭後,奧地利希望將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獨立,建立公國,而普魯士希望違背這一意願,吞併它。在普魯士佔領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後,奧地利在法蘭克福議會上提出了全面對抗普魯士的提案,聯合多數邦國反對普魯士,最終投票結果是9:6,普魯士將這一結果視為宣戰,普奧戰爭開始了。
  • 奧爾登堡大公國:親近俄國的德意志邦國
    奧爾登堡大公國是德意志北方的一個邦國,因為與俄國有親緣關係而得以建立。那麼奧爾登堡大公國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奧爾登堡公國拿破崙戰爭1806年拿破崙扶持萊茵邦聯,滅亡神聖羅馬帝國。10月法軍在耶拿會戰大敗普魯士,乘勝佔領了奧爾登堡公國。1807年拿破崙在弗裡德蘭戰役大敗俄國,迫使沙俄議和。
  • 普魯士王國之普魯士崛起
    普魯士王國是神聖羅馬帝國後期與德意志邦聯時期的兩大德意志邦國之一,僅次於奧地利,為第二大邦。最後普魯士擊敗奧利地,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那麼普魯士王國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1433年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為了感謝安斯巴赫公爵霍亨索倫的腓特烈(即腓特烈一世)對他的救命之恩,將他冊封為布蘭登堡選帝侯,賜予布蘭登堡選侯國。
  • 顛覆維也納體系,俾斯麥如何利用外交手段助力普魯士統一德意志?
    在拿破崙戰爭結束後風雲詭譎的歐洲19世紀,維也納體系的建立徹底固化了歐洲的政治局勢。這讓一心想要統一的德意志在國際政治環境上陷入了泥潭,面對這種桎梏,普魯士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卻通過巧妙的外交手段顛覆了維也納體系的固化,為普魯士統一德意志提供了強大的助力。
  • 遭「萊茵聯邦」威脅、被拿破崙肢解,普魯士如何走向改革之路
    可以說,正是因為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統治對德意志傳統政治秩序和社會結構的改變,才促使普魯士得以推行如此深刻的變革,最終不僅帶來了普魯士的恢復和重建,也標誌著德國歷史一個重要轉折時期的到來。本文就讓我們從法國大革命對德意志影響的角度,來聊一聊為什麼是普魯士率先在德意志中完成了資產階級改革的吧!
  • 1866年8月23日,普奧戰爭結束,德意志拉開統一序幕
    19世紀初,拿破崙大軍席捲歐洲。多次擊退反法同盟後,拿破崙廢除神聖羅馬帝國,將神聖羅馬帝國內的德意志各個諸侯國家,組織成立萊茵邦聯並自任護國主。此後不久拿破崙失敗,萊茵邦聯宣告瓦解。 1915年維也納會議後,組成新的德意志邦聯,目的是團結在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散後餘下的大德意志邦國。
  • 在普奧戰爭以後,佔據優勢的普魯士,為什麼不趁機吞併奧地利
    前言在普奧戰爭以後,普魯士成為了德意志邦國內部最強大的國家。那個時候的普魯士光輝無限,在戰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相信普魯士會獲得戰爭的勝利。而戰後的奧地利帝國則陷入了嚴重的內亂,甚至不得不和匈牙利組成了一個二元制君主國來維繫帝國。
  • 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德國有皇帝嗎?
    普魯士國王在1871年加冕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之後,普魯士王國就仿佛消失了一般,取而代之的是幅員更加遼闊、實力更加雄厚的德意志帝國。然而事實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落下帷幕之前,普魯士王國非但沒有消失,反而以強勢的姿態操縱著德意志帝國對歐洲大陸的徵服。
  • 在1871年普魯士統一德國之前,德意志就是一個地理概念
    德國是一個極其有特點的國家,迄今為止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獨力挑起了兩次世界大戰,而且還堅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雖然最後戰敗了。 在1871年普魯士統一德國之前是一個長期困擾德意志人的歷史大課題。
  • 1870年的普法戰爭普魯士輕易擊敗法國?別逗了,這是俾斯麥的豪賭
    普魯士從立國開始就繼承了條頓騎士團的軍事傳統,重視軍功,軍隊向來以紀律嚴明、作戰勇猛著稱,有點全民皆兵的意思,不有這麼一句話麼「對其他國家來說,是國家擁有一個軍隊;對普魯士而言,則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在拿破崙縱橫歐洲的時代,普魯士軍隊是少數能夠在正面戰場上和法軍媲美的軍事力量,普魯士一直是一個軍事強國,但統一德意志從來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問題。
  • 普魯士擠走奧地利獨吞德意志,若干年後一個奧地利人肢解對手報仇
    但這個三個國家只有法國早早形成了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其他兩個,一直維持邦國林立、雜亂王章的狀態。十九世紀歐洲革命開始後,進入多事之秋,尤其是拿破崙崛起後,打的德意志邦國欲仙欲死,讓以羅馬帝國繼承者自居的德意志人非常不爽,加之經濟發展,需要掃除關稅政策不統一帶來的障礙,越來越多的德國人意識到統一的必要性。但只有奧地利不願意。
  • 普魯士領導北德意志邦聯——德國的統一
    普魯士的對外政策。普魯士一丹麥戰爭。普魯士一奧地利戰爭德國無產階級的力量單薄,拉薩爾派的有害影響,自由資產階級的膽小怕事,在在都使俾斯麥得以實現他那旨在保證普魯士稱霸德意志的政策。俾斯麥的對外政策也是為這個目的服務的。俾斯麥考慮到俄國在國際上的巨大影響,打算改善普俄關係。
  • 看看鐵血宰相俾斯麥是怎麼統一德意志的
    因為俾斯麥的下一個目標是首先統一北德意志,而北德意志的若干小邦國受到奧地利的支持和保護,拒不充當普魯士的臣民,要消滅這些小邦國的封建割據狀態,必須打敗他們的總後臺奧地利;而要打敗奧地利,非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不可,一切命運取決於戰場上的勝負。俾斯麥與陸軍總參謀長老毛奇將軍抓緊軍事改革,進行了周密的準備工作。
  • 從薩克森看德國︱柏林的興起與普魯士超越薩克森
    其一,盧森堡家族的皇帝查理四世想要獲得這塊富裕地區,於1356年的《金璽詔書》中將布蘭登堡邊區升格為布蘭登堡選侯國,藩侯兼任選候,政治地位大大提高。其二,盧森堡家族將布蘭登堡贈給了自己的重要支持者——霍亨索倫家族,從1415年起,這個來自德意志南部的家族便與布蘭登堡形影相隨500餘年。
  • 拿破崙義大利:拿破崙親自兼任國家元首的義大利邦國
    1805年拿破崙將義大利共和國改為義大利王國,親自兼任義大利國王。1814年拿破崙退位,義大利王國覆滅。那義大利王國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法軍佔領義大利
  • 普魯士威廉三世改革,德意志民族復興、社會轉型和走向統一的節點
    不同於之前的腓特烈大帝開明君主制改革和之後的俾斯麥改革,威廉三世改革時期的普魯士正處於法皇拿破崙的掌控之下。不過,鑑於法蘭西帝國崛起於大革命的原因,拿破崙並未對普魯士的改革橫加阻撓,反而頗為讚賞。加之當時德意志地區的眾多仁人志士,皆將德意志民族希望寄託於保持一定獨立性的普魯士身上,這場改革不論是從社會動力、全面性還是持久性角度評價,優勢都是十分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