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兒子叫「扶蘇」和「胡亥」?

2020-12-24 騰訊網

為什麼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兒子叫扶蘇和胡亥?

因為秦始皇姓「嬴」名「政」,他的兒子自然也姓「嬴」了,所以他家老大其實是「嬴扶蘇」,老十八的全名是「嬴胡亥」。

只不過到了戰國末年,天下人口太多,同姓的人也太多了。所以在同姓人中,開始以氏族區分同名之人。因為五百年前大家都是一家人,也就是一個姓,根本無法做出具體區別,所以一般五代之後就會另開氏族。比如孔子本姓「子」,是殷商之後,為了另開氏族,就找了祖上有名的「孔父嘉」的首字來作為「氏」,所以孔子實際上姓「子」氏「孔」名「丘」。

但是這樣稱呼太麻煩,所以後來乾脆就用氏來代替了姓,所以我們今天說咱們姓什麼?實際上都是回答的「氏」。

其實在上古,「姓氏」的使用、更換也是比較隨意的,只要能夠區分出人和國別地域就行。

秦始皇的祖上,是三皇五帝中的帝顓頊的孫女吞了玄鳥蛋生的(扯蛋),屬於無父之人(其實很可能是母系社會遺風),所以開始是沒有姓的,就叫大費。後來因為和大禹一起治水有功,又為舜馴服鳥獸,因此改名柏翳,舜賜他姓「嬴」。

所以他這個姓是從這裡來的。後來子孫在周天子手下打工,因為救主滅戎,周天子以趙城封賞,所以這一脈就以「趙」為氏,反倒是原封地因為處於邊陲,沒落了。

這個時候嬴姓主力就到了趙城,也就是戰國時候的趙國,但是已經不怎麼稱「嬴」了,以氏族名「趙」自稱。

到了後來,子孫又立了功。周孝王又對他們中的一個有功之臣封賞,讓他回老地方去,「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秦嬴這才正式登上舞臺,在一代代君主的努力下,逐漸強大,終於一統六合,稱霸天下。

但是為什麼有些文獻裡面又稱秦始皇為「趙政」呢?那是因為秦異人早年在趙國作質子,嬴政在趙國出生。我們前面也說了,其實秦、趙都是帝顓頊孫女與玄鳥之後,只是時代久遠,各自強大,各自為戰罷了。但是嬴政出生在趙國是沒錯的,所以從姓氏歸屬上來說,他就是叫「趙政」。

只不過登基為王之後,一代秦王,自然不能再稱「趙政」了。而文獻就一般記錄稱之為「秦王政」。「嬴政」這個叫法也是我們今天不講究忌諱了,才會直呼其名。

同理,「嬴扶蘇」、「嬴胡亥」由於是皇族後裔,自然會使用本姓。但是有幾個人會不尊敬地去直呼他們的大名?客氣的,就會寫上「公子扶蘇」、「公子胡亥」,而關係親密一些的就會直接寫上「扶蘇」、「胡亥」。

其實記錄中不同的稱呼主要還是為了區別。就好像稱他們為「長公子」、「十八公子」,「大少」、「十八少」一樣,只要我們能分清誰是誰,就可以了。而一定要冠上當時人們都不大在意的「嬴」姓,在幾十萬秦人都姓「嬴」的國家史書記錄裡,好像還真的是多此一舉。

假如咱們村都姓「李」,有沒有必要叫「李大狗」、「李二狗」呢?多此一舉吧。

秦國內史書這麼記載,其他的引用資料也這麼寫,到了太史公寫《史記》自然也就這麼引用,因為並不會產生混淆和誤會,所以就這麼約定俗成地進入了中國歷史。

不是他們不同姓,是因為他們都是一個姓,沒必要提罷了。

相關焦點

  • 秦始皇叫嬴政,為什麼他兒子叫胡亥、扶蘇?大多數人不知道
    眾所周知,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的建立者,他身上帶有太多的傳奇色彩,至今秦始皇陵尚未開棺,或許等到那一時刻,這些秘密也就會水落石出吧。但是近日有網友提問:秦始皇叫嬴政,為什麼他的兒子叫胡亥、扶蘇呢?難道這倆孩子還不是親生的嗎?不然幹嘛一個姓「扶」,一個姓「胡」嗎?
  • 秦始皇叫嬴政,為何他的兒子叫做扶蘇和胡亥?原因很簡單
    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在39歲的時候一統六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縱觀秦始皇的功績,是非常多的,到了上千年之後的明朝時期,這個朝代的思想家李贄將秦始皇譽為「千古一帝」。有人問,為什麼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兒子卻叫扶蘇和胡亥?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嬴政姓嬴而兒子卻是「扶」「胡」兩種呢?
  • 秦始皇叫嬴政,為何他兒子卻叫扶蘇和胡亥,沒有一個跟自己姓贏?
    可是在公元前二世紀的時候,卻出現了一個令人目瞪口呆的現象,我們都知道統一了六國的秦始皇,他的兒子一個叫扶蘇,一個叫胡亥,這兩個孩子都不姓贏,這是怎麼回事呢? 秦始皇嬴政是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公元前259年,我們都知道,他是歷史上一位偉大的人物,被歷史家稱為千古一帝。在政治上的很多成就讓後世的皇帝一直沿用,例如他實行三公九卿制度,並且在地方還推行了郡縣制。
  • 秦始皇名叫嬴政,而他的兒子卻叫扶蘇和胡亥?這是什麼原因
    中國文化可以說有幾千年沒變過,而且在發展過程中也產生了許多歷史故事,但是姓氏也是最早存在的,一般小孩出生時基本都是隨父姓,這樣的傳統也有幾千年沒變過,雖然秦始皇不一樣,因為他姓贏,而秦始皇的兒子叫扶蘇跟胡亥,這就讓人疑惑,到底是為什麼?
  • 秦始皇的名字叫嬴政,那他兒子為何叫扶蘇和胡亥?原因很簡單
    姓氏是中國最為古老的文化之一,最初的起源是基於對「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而後演化成為了血脈和家族傳承的一種標誌。尤其是在古代皇室之間的傳承中,更加的注重家族姓氏和血脈傳承。可是為什麼作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他自己的名字叫做嬴政,但是他的兩個兒子卻叫扶蘇和胡亥呢?
  • 秦始皇叫嬴政,為什麼他的兒子叫胡亥和扶蘇?原因太不可思議!
    秦之前的所有王和諸侯,基本上都有一個榮耀的老祖宗。譬如周天子的老祖宗最早可追溯到黃帝,齊桓公的老祖宗是助力周武王滅商興周的姜子牙,陳國的老祖宗是舜,宋國的老祖宗是湯,杞國的老祖宗是禹,秦國的老祖宗是惡來,如此等等。
  • 扶蘇、胡亥的生母是誰?為什麼《史記》裡沒提秦始皇的皇后是誰?
    秦王嬴政9年,年滿22歲的嬴政行冠禮親政。按道理說第二年他就應該迎娶王后,但歷史資料上沒有任何記載。這兩年發生比較著名的就是公子成蛟和嫪毐叛亂,然後就是呂不韋被罷相。公子扶蘇第一次出現在歷史書上是公元前212年,這一年秦始皇四十八歲,再有兩年即將領盒飯。
  • 扶蘇和胡亥,到底誰才是秦始皇選定的繼承人
    自古以來皇帝和儲君的關係,是一個大難題,君主們的煩惱往往不是兒子太菜,而是害怕兒子太能幹。顯然扶蘇不是無能之輩,也是因為兩個人治國理念的衝突,所以秦始皇讓扶蘇暫時離開政治權力的中心,去北方監軍去了。其實,從其死後的陳勝吳廣起義,也可以看出扶蘇的遠見,陳勝喊出的那句天下苦秦久矣,可不是隨口說說的。
  • 秦始皇的最後時刻:選了扶蘇,他會想起和楚系外戚的恩怨嗎?
    秦始皇的兒子中,最有能力和聲望的是長子扶蘇,他是眾望所歸的繼承人,但一年前扶蘇因為政見觸怒始皇帝,被貶斥到上郡的蒙恬軍中。此刻守在病榻前的唯一兒子是胡亥。胡亥天性頑皮直率、沒有政治野心,是秦始皇格外寵愛的幼子。
  • 秦始皇在繼承人問題上遲疑有深層次原因,比起扶蘇,他更中意胡亥
    然而,扶蘇和秦始皇在這個問題上公開發生了衝突。他質疑秦始皇的政策只有兩種可能性:其一,扶蘇的政治嗅覺不敏銳,他的這個建議只是單純地想維持戰後穩定的社會環境;其二,他明知道其中利害,卻依然站出來反對,是出於他認同那群文化精英的儒家政治主張,對老爹的法家思想不認同。秦始皇為了體制轉型傾注進去無數心血,郡縣制是他的原則和底線。
  • 扶蘇VS胡亥——千古一帝秦始皇選定的繼承人究竟是誰?
    此後的兩千年裡,所有人都接受了這個觀點:秦始皇原本傳位扶蘇,但被胡亥用陰謀竊取了。 直到2009年,北京大學入藏一批西漢竹簡,其中有一篇1500字的《趙正書》,撰寫時間早於《史記·秦始皇本紀》。 《趙正書》的「趙正」,就是秦始皇嬴政。先秦時代,秦、趙始祖本是一家,同出於「嬴姓」。
  • 公子扶蘇被害:秦始皇子孫差點被滅族,胡亥、趙高、李斯都無善終
    文有李斯,武有蒙恬,扶蘇當成就大業。但是秦始皇失算了,他沒有算到自己的朝臣中居然有一位權臣,一位可以玩弄皇權的權臣,這就是趙高。趙高是秦二世胡亥的法律老師,胡亥對於趙高是非常的信任。趙高為了自己能獲得極大的權力,也是不斷想辦法要讓胡亥當上皇帝。就像當初呂不韋扶持秦始皇的父親異人一樣。
  • 他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
    事實上《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他也沒有搞清楚子嬰和秦始皇的關係,所以,他把自己看到資料都給羅列出來了。 最常見的說法有兩種,子嬰是嬴政的孫子,子嬰是嬴政的弟弟。當然了司馬遷肯定有自己的預判的,但是,他沒有寫,而是讓更多的後人根據這些史料自己甄別。 孫子和弟弟,哪一種相對來說更靠譜一些呢?
  • 嬴政一直不敢立太子,卻給了扶蘇一張護身符,讓胡亥望而生畏
    直到後來秦始皇也覺得處理政務實在太多耗費時間,耽誤自己「證道長生」,於是他就想到了讓兒子們幫自己處理政務,其中最賢德的就是公子扶蘇,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他的母親是楚國公主羋華。於是秦始皇只能暫緩立扶蘇為太子的腳步,將他放到了蒙恬的邊軍中想要歷練他,讓他知道大秦的將士在邊關是如何徵戰和戍邊的,這發生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名為把他流放到邊關,其實幹的是監督蒙恬的工作,而蒙恬的手下可是有三十萬大軍。
  • 啞舍:胡亥迷戀扶蘇,這部小說太敢寫,歷史中兄弟關係如何?
    秦始皇對扶蘇要求嚴厲,把他作為帝國接班人培養;反觀胡亥,秦始皇寵他卻不那樣悉心培養他。 扶蘇讀了很多書,從小習武練功,文治武功的扶蘇讓一無是處的胡亥感覺深深的自卑。胡亥仰慕扶蘇可以得到父親的重視,立志自己成為哥哥那樣的人。
  • 秦始皇一生未娶嗎?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他的兒子最知名的就是公子扶蘇,還有後來即位的二世胡亥。這些都是足以證明,秦始皇是有女人的。我們先說為何秦始皇的女人不出名,他不立皇后。秦始皇的女人有很多,到底有多少呢?因為他的母親趙姬的私生活很亂,先是跟了呂不韋,又跟了嫪毐,還給嫪毐生了兩個孩子,這件事讓秦始皇一生抬不起頭來。秦始皇怕自己身上也發生這樣的事情,所以,他不讓自己的女人被世人知曉。女人對他來說,是可有可無的。因此,我們也就不知道他的女人叫什麼,他最寵幸的女人叫什麼了。
  • 為何胡亥不殺子嬰?為什麼有人會說子嬰是成蟜的兒子
    在秦始皇於沙丘去世後,本來留有一封給長子扶蘇的信。 在沒有確立太子的情況下,誰都知道這封信,必然是要扶蘇即位主持大局。不過,跟隨他一同出遊的皇子胡亥,卻在趙高的攛掇下,將這件事悄悄壓了下來。不僅如此,他們還宣稱秦始皇死前曾留下了遺詔,要立皇子胡亥為帝。
  • 秦始皇之死成千古謎團,扶蘇自殺李斯被腰斬,趙高與胡亥為受益者
    但秦始皇卻是一個比較怕死的人,在此之前秦始皇還派徐福出海為自己尋找長生不老藥。 尤其當時民間還冒出「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傳聞,讓秦始皇更是決心出外尋找長生不老藥。 據《資治通鑑》記載,此次皇帝出行,除了左丞相李斯陪同前往,小兒子胡亥也要跟父皇去遊玩,作為心肝寶貝掌上明珠,秦始皇也很開心。
  • 在古代歷史上,秦始皇為什麼一生未娶?他到底是怎樣的人?
    秦始皇一生未娶,哪來的公子扶蘇(嫡長子)、公子高、公子將閭、秦二世胡亥(第十八子)、女兒嬴陰嫚(考古發現)等人,而公子扶蘇和秦二世胡亥是我們較為熟悉的秦始皇子嗣,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不僅如此秦始皇有20多個兒子,十個女兒,除了公子扶蘇被迫自盡、公子高自願為秦始皇殉葬,剩下的都被秦二世胡亥殘害。
  • 秦時明月麗人心嬴政對麗姬的痴情不渝 而史上的秦始皇為何一生都未...
    由迪麗熱巴和張彬彬主演的《秦時明月麗人心》已經播出,這是改編自作家溫世仁的遺著《秦時明月前傳》,講述了公孫麗與嬴政、荊軻、韓申四人王宮與江湖的陰謀與愛情的故事。是的,這部電視劇的男主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而女主則是驪姬。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是千古一帝,他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傳奇,他也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