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叫嬴政,為什麼他兒子叫胡亥、扶蘇?大多數人不知道

2020-12-14 野趣de歷史

眾所周知,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的建立者,他身上帶有太多的傳奇色彩,至今秦始皇陵尚未開棺,或許等到那一時刻,這些秘密也就會水落石出吧。但是近日有網友提問:秦始皇叫嬴政,為什麼他的兒子叫胡亥、扶蘇呢?難道這倆孩子還不是親生的嗎?不然幹嘛一個姓「扶」,一個姓「胡」嗎?其實,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扶蘇和胡亥都是嬴姓,趙氏。而名字正確的叫法應該是趙扶蘇、趙胡亥。

第一,嬴政的叫法本身就是個錯誤。

我們老說秦王嬴政,秦始皇嬴政的,但事實上這是一個錯得離譜的叫法。因為「嬴」是秦始皇的姓,而「政」是他的名,如果放在今天,「姓+名」當然就叫「嬴政」了。可是在先秦時期卻並不是這麼叫的,就像現在的英文名字一樣,先秦時並非是將姓放在前面的,而是採用了「氏+名」的叫法。而氏與姓的區別還是挺大的,就相當於一個是大家族,另一個是小家族一樣,譬如嬴姓,不僅秦國有嬴姓,趙國也是有嬴姓的,因為兩國有共同的祖先。但是大家卻沒看到哪個趙國國王被稱為「嬴某」的,這就是姓不能作為稱呼的原因。

第二,秦始皇到底應該叫什麼呢?

從《史記》中我們發現,秦始皇在出生之後,以趙為氏,稱為「趙政」。不過趙政的叫法也是不對的。因為先秦時的姓氏非常複雜,主要是由姓、氏、名、字這四個部分組成的。而「氏」又是可以隨時變化的,比如秦始皇既叫趙政,又叫秦政,就是和他所屬地區相關,他先祖造父封地趙城,出生在趙國,所以叫趙政,而他回到秦國後,所以又叫秦政。除此之外,不同時期不同身份的秦始皇,名字的叫法也不一樣。比如他剛出生時,叫趙政。但是,長大後叫「公孫政」、「公子政」,後來又叫「秦公子政」、「秦公孫政」。等到成為國君後,則稱為「秦王政」。

第三,扶蘇與胡亥的正確叫法

首先扶蘇與胡亥都是秦始皇的親生兒子。至於他們為什麼沒有「自隨父姓」,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一首簡便叫法。扶蘇,不是姓「扶」名「蘇」;胡亥,也不是姓「胡」名「亥」。他們都是名字,而不涉及姓氏。如果加上姓氏的話,也不叫「嬴扶蘇」或者「嬴胡亥」,因為扶蘇與胡亥都是皇子,而依照當時傳統都應該被稱為「公子」。所以,扶蘇的正確稱呼是「公子扶蘇」或「秦公子扶蘇」,而胡亥的正確稱呼是「公子胡亥」或「秦公子胡亥」。最後再加上氏的話,又變成了「趙扶蘇」或「趙胡亥」了。

第四,秦始皇為什麼給兒子起名叫扶蘇與胡亥

搞清楚了扶蘇、胡亥是趙氏,再來看看他們名字的由來。據悉,扶蘇在秦時指一種樹,語出《鄭風》之《山有扶蘇》,意有樹木枝葉茂盛的樣子。而嬴政用這個詞給此子命名,也是希望他能和樹木一樣茂盛、鬱鬱蔥蔥的。然而被給予厚望的大兒子扶蘇,最後的結局卻是非常可憐的。他因為多次勸諫秦始皇,引起了他的不滿,被發配到邊疆協助蒙恬守長城。後世多認為,如果是扶蘇即位,秦朝或許就不會是短命王朝了。

而胡亥之所以取這個名字一說是跟他的生辰八字有關。因為他出生在亥時(晚9點至11點),所以叫了這個名字。另外,還有一說胡亥屬相為豬,亥豬。並且胡亥在史料上說是秦始皇的少子,小兒子,所以取名為胡亥。然而還有一種說法比較奇葩,因為「胡」字本意是鳥類頸下的垂肉,所以人們猜測胡亥出生時,脖子下有垂肉,且面相異於常人。而推測的依據,就是胡亥的母親很可能是羌人,被稱為胡姬,所以胡亥出生後,才被取名為胡亥。

總而言之,古代歷史與現在歷史還是有著很大差別的,我們無法回到當時的情景,也無法確切的知道古人對於名字的真正認知,那麼關於「秦始皇叫嬴政,為什麼他兒子叫胡亥、扶蘇?大多數人不知道」這個問題,你看明白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兒子叫「扶蘇」和「胡亥」?
    為什麼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兒子叫扶蘇和胡亥? 因為秦始皇姓「嬴」名「政」,他的兒子自然也姓「嬴」了,所以他家老大其實是「嬴扶蘇」,老十八的全名是「嬴胡亥」。 只不過到了戰國末年,天下人口太多,同姓的人也太多了。所以在同姓人中,開始以氏族區分同名之人。因為五百年前大家都是一家人,也就是一個姓,根本無法做出具體區別,所以一般五代之後就會另開氏族。
  • 秦始皇叫嬴政,為何他的兒子叫做扶蘇和胡亥?原因很簡單
    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在39歲的時候一統六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縱觀秦始皇的功績,是非常多的,到了上千年之後的明朝時期,這個朝代的思想家李贄將秦始皇譽為「千古一帝」。有人問,為什麼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兒子卻叫扶蘇和胡亥?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嬴政姓嬴而兒子卻是「扶」「胡」兩種呢?
  • 秦始皇叫嬴政,為何他兒子卻叫扶蘇和胡亥,沒有一個跟自己姓贏?
    可是在公元前二世紀的時候,卻出現了一個令人目瞪口呆的現象,我們都知道統一了六國的秦始皇,他的兒子一個叫扶蘇,一個叫胡亥,這兩個孩子都不姓贏,這是怎麼回事呢? 秦始皇嬴政是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公元前259年,我們都知道,他是歷史上一位偉大的人物,被歷史家稱為千古一帝。在政治上的很多成就讓後世的皇帝一直沿用,例如他實行三公九卿制度,並且在地方還推行了郡縣制。
  • 秦始皇名叫嬴政,而他的兒子卻叫扶蘇和胡亥?這是什麼原因
    中國文化可以說有幾千年沒變過,而且在發展過程中也產生了許多歷史故事,但是姓氏也是最早存在的,一般小孩出生時基本都是隨父姓,這樣的傳統也有幾千年沒變過,雖然秦始皇不一樣,因為他姓贏,而秦始皇的兒子叫扶蘇跟胡亥,這就讓人疑惑,到底是為什麼?
  • 秦始皇的名字叫嬴政,那他兒子為何叫扶蘇和胡亥?原因很簡單
    可是為什麼作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他自己的名字叫做嬴政,但是他的兩個兒子卻叫扶蘇和胡亥呢? 所以姓產生之後,代代相傳,不能輕易的更改,相對而言比較的穩定,而氏族則會隨著官職的改變而改變,這也是為什麼一個人的後代卻有著不同的氏
  • 秦始皇叫嬴政,為什麼他的兒子叫胡亥和扶蘇?原因太不可思議!
    先秦時代的氏代表的是分封屬地,不是一個血緣家族的人卻在一個分封屬地上生活,因此可以有一個氏,在現代已經消失不用了名和字一直傳承到清朝,再之後字也消失了,到現代中國人只剩下姓和名兩個部分,扶蘇,因為他母親鄭妃是鄭國人,喜歡吟唱當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蘇》,於是秦始皇便將兩人之子取名「扶蘇」,表示樹木枝葉繁盛的意思,至於胡亥,好像是說他母親是「胡姬」,加上出生時間又是在亥時,所以叫做「胡亥」。
  • 扶蘇、胡亥的生母是誰?為什麼《史記》裡沒提秦始皇的皇后是誰?
    秦王嬴政9年,年滿22歲的嬴政行冠禮親政。按道理說第二年他就應該迎娶王后,但歷史資料上沒有任何記載。這兩年發生比較著名的就是公子成蛟和嫪毐叛亂,然後就是呂不韋被罷相。公子扶蘇第一次出現在歷史書上是公元前212年,這一年秦始皇四十八歲,再有兩年即將領盒飯。
  • 扶蘇和胡亥,到底誰才是秦始皇選定的繼承人
    如今這個年頭開始流行翻案風,各種已經被定性的事情紛紛被人質疑,一直被認定是篡位登基的胡亥,現在竟被現在人說成了是名正言順即位的。而一直受到廣泛同情,被認為是太子不二人選的扶蘇,竟也成了被排除繼承權的不受寵的皇子。今天咱們就說道說道這件事情,聊一聊誰才是秦始皇真正選定的繼承人。
  • 秦始皇的最後時刻:選了扶蘇,他會想起和楚系外戚的恩怨嗎?
    秦始皇的兒子中,最有能力和聲望的是長子扶蘇,他是眾望所歸的繼承人,但一年前扶蘇因為政見觸怒始皇帝,被貶斥到上郡的蒙恬軍中。此刻守在病榻前的唯一兒子是胡亥。胡亥天性頑皮直率、沒有政治野心,是秦始皇格外寵愛的幼子。
  • 秦始皇在繼承人問題上遲疑有深層次原因,比起扶蘇,他更中意胡亥
    然而,扶蘇和秦始皇在這個問題上公開發生了衝突。他質疑秦始皇的政策只有兩種可能性:其一,扶蘇的政治嗅覺不敏銳,他的這個建議只是單純地想維持戰後穩定的社會環境;其二,他明知道其中利害,卻依然站出來反對,是出於他認同那群文化精英的儒家政治主張,對老爹的法家思想不認同。秦始皇為了體制轉型傾注進去無數心血,郡縣制是他的原則和底線。
  • 扶蘇VS胡亥——千古一帝秦始皇選定的繼承人究竟是誰?
    此後的兩千年裡,所有人都接受了這個觀點:秦始皇原本傳位扶蘇,但被胡亥用陰謀竊取了。 直到2009年,北京大學入藏一批西漢竹簡,其中有一篇1500字的《趙正書》,撰寫時間早於《史記·秦始皇本紀》。 《趙正書》的「趙正」,就是秦始皇嬴政。先秦時代,秦、趙始祖本是一家,同出於「嬴姓」。
  • 嬴政一直不敢立太子,卻給了扶蘇一張護身符,讓胡亥望而生畏
    直到後來秦始皇也覺得處理政務實在太多耗費時間,耽誤自己「證道長生」,於是他就想到了讓兒子們幫自己處理政務,其中最賢德的就是公子扶蘇,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他的母親是楚國公主羋華。於是秦始皇只能暫緩立扶蘇為太子的腳步,將他放到了蒙恬的邊軍中想要歷練他,讓他知道大秦的將士在邊關是如何徵戰和戍邊的,這發生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名為把他流放到邊關,其實幹的是監督蒙恬的工作,而蒙恬的手下可是有三十萬大軍。
  • 公子扶蘇被害:秦始皇子孫差點被滅族,胡亥、趙高、李斯都無善終
    文有李斯,武有蒙恬,扶蘇當成就大業。但是秦始皇失算了,他沒有算到自己的朝臣中居然有一位權臣,一位可以玩弄皇權的權臣,這就是趙高。趙高是秦二世胡亥的法律老師,胡亥對於趙高是非常的信任。趙高為了自己能獲得極大的權力,也是不斷想辦法要讓胡亥當上皇帝。就像當初呂不韋扶持秦始皇的父親異人一樣。
  • 秦始皇一生未娶嗎?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為何會有人說秦始皇一生未娶呢?因為我們不知道秦始皇女人的相關信息,連名字都不知道,而且是一個都不知道,儘管說他是歷史上第一個當皇帝的人,但是,他沒有立皇后。一定要清楚,秦始皇沒有立皇后,我們不知道他的女人的名字,並不代表他一生未娶。畢竟,他是有二十多個兒子的,女兒也有二十多個。
  • 啞舍:胡亥迷戀扶蘇,這部小說太敢寫,歷史中兄弟關係如何?
    秦始皇對扶蘇要求嚴厲,把他作為帝國接班人培養;反觀胡亥,秦始皇寵他卻不那樣悉心培養他。 扶蘇讀了很多書,從小習武練功,文治武功的扶蘇讓一無是處的胡亥感覺深深的自卑。胡亥仰慕扶蘇可以得到父親的重視,立志自己成為哥哥那樣的人。
  • 為何胡亥不殺子嬰?為什麼有人會說子嬰是成蟜的兒子
    在秦始皇於沙丘去世後,本來留有一封給長子扶蘇的信。 在沒有確立太子的情況下,誰都知道這封信,必然是要扶蘇即位主持大局。不過,跟隨他一同出遊的皇子胡亥,卻在趙高的攛掇下,將這件事悄悄壓了下來。不僅如此,他們還宣稱秦始皇死前曾留下了遺詔,要立皇子胡亥為帝。
  • 他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
    我們經常說秦二世亡國,也就說秦國是亡在了胡亥手裡。可是,我們都知道,在胡亥被趙高殺了之後,趙高又立了一個叫子嬰秦國接班人。 那麼,這個子嬰到底是不是秦三世呢?
  • 在古代歷史上,秦始皇為什麼一生未娶?他到底是怎樣的人?
    秦始皇一生未娶,哪來的公子扶蘇(嫡長子)、公子高、公子將閭、秦二世胡亥(第十八子)、女兒嬴陰嫚(考古發現)等人,而公子扶蘇和秦二世胡亥是我們較為熟悉的秦始皇子嗣,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不僅如此秦始皇有20多個兒子,十個女兒,除了公子扶蘇被迫自盡、公子高自願為秦始皇殉葬,剩下的都被秦二世胡亥殘害。
  • 秦始皇為什麼一生未娶?他到底是怎樣的人?
    未立皇后並不是說沒有娶老婆,秦始皇前前後後也擁有不少女人,但是留下名字的也就是扶蘇的母親鄭妃和胡亥的母親胡姬。兒子也有23個,但是留下名字的也就是扶蘇、胡亥、公子高、公子將閭。單單兒子都有23個,可見,秦始皇的女人也不少的。那麼現在就會有人覺得很驚奇,為什麼秦始皇會沒有立皇后。
  • 秦始皇之死成千古謎團,扶蘇自殺李斯被腰斬,趙高與胡亥為受益者
    秦始皇的死因一直眾說紛紜,有的人說秦始皇是病死的,有的人說秦始皇是誤食長生不老仙丹中毒而死。 總是秦始皇死得蹊蹺,死得不明不白不清不楚,這加重了秦朝歷史的懸念,甚至給人一種籠罩在陰謀論的疑雲裡出不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