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皓軒文史獨家原創,感謝閱讀!
序言:
古希臘的建築美感最初來自於嚴格的歐幾裡得幾何造型,嚴格的線條化管理,同時也將幾何的美感具體化了。在古希臘哲學還沒有定義出幾何學的美感時,其建築雖然也採用大理石,可是遠不及後來那麼精緻,可見的建築修建在沒有審美哲學引導下還是無法修建出帶有藝術感和材料修飾感的建築的,而後來在哲學思想的引導下古希臘的建築開始定型並且修建工藝逐漸具體化成為審美上用大理石構造的藝術畫。
這種具有嚴格遵循歐幾裡得幾何學的建築修建哲學源於古埃及修建宮殿時所採用的標準,在經濟貿易往來中,古埃及的建築修建標準逐漸被古希臘各城邦所接受,也就成為了一種標準建築修建的標準,並為廣大的希臘哲學家所讚譽。由於當時古埃及地處沙漠一帶,全國僅只有尼羅河可以提供較大的水源,所以在早期如果生產水泥,那麼對一種建築的保存實際也是不利的,所以古埃及果斷採用了天然結合的幾何學修建法,不僅節約了資源並且在建築效果方面也是體現出了大理石修造的美感的。
古希臘後來修建神廟所採用的建築標準主要是在建築的整體設計上和建築材料的選料上,採用的建築標準基本都以雅典模式為主,以修建承重柱和整體性屋頂為主,同時承重柱的修建則更加具有標準化,雅典式的幾何美感也在承重柱與標準屋頂修建被體現了出來,活脫脫一副依據大理石修造的藝術畫。
一、幾何學的美感源於對內心審美的嚮往
幾何學的審美觀源於在古希臘神話中對奧林匹斯山的宮殿的美好嚮往,同時也是在歐幾裡得幾何學誕生以後在客觀上進行的審美,同時也是在對建築的超現實主義的要求,由此誕生了以雅典城邦為代表的建築藝術和哲學。
在歐式幾何誕生後,運用到建築上首先就是在外觀上符合一種嚴格的歐幾裡得幾何圖案的標準,表現為對稱和完美的切線和嵌合,這種幾何學的完美圖案運用到建築中卻是將藝術復刻到了現實中,由此這也對雕刻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這也是古希臘形成鮮明的寫實派雕刻風格的原因。在建築上的客觀表現,在雕刻上也是呈現客觀表達,所以在對幾何學的美感問題上便相對統一,都是對內心那份幾何視覺美感而努力。
幾何視覺美觀也是內心對於審美的追求,也是最為直接的追求,一個物體的外觀決定它是否適宜長期被人所接受,而古希臘建築亦是如此,他將每一個細節都做到了苛刻,這也一度降雅典的部分建築當作了標準的度量工具。同時古希臘在幾何分析上的突破也可以在現實的基礎上打造一些符合歐式幾何的純粹人為的建築物件。一個純粹的人為化建築也是區分人與自然的分界,同時古希臘哲學也是藉此來將人性的本質體現出來,這也為日後文藝復興的主張奠定了基礎。
二、神廟建築的古希臘風格引領宗教藝術
古希臘最先將純歐式幾何風格的建築用於建設神廟,這也得為宗教的藝術發展奠定了基礎。對於神廟建築都要採用純歐式幾何的建築風格的問題,其實也是古希臘早期神學的一種追問,神學究竟是什麼?古希臘神話的本質是什麼?這些都是古希臘神學早期要探討的問題,所以給予神廟以純歐式幾何的建築風格實際也是從人的角度來思考神學,純人力製造的建築產物以純粹的幾何美感作為視覺衝擊進而符合了古希臘神話中的純粹意識的概念。
早期古希臘人修建神廟採用的是歐式幾何的建築風格,而到了亞歷山大大帝遠徵之後,古希臘的這種建築風格開始被普及化,也是形成了一種系列建築風格。採用古希臘風格的建築有著明顯的層次感,特別是在經過亞歷山大大帝改革後,由於國家財力雄厚,所以建造的建築也是力爭完美,這也導致一些歐幾裡得幾何的細節化圖案都能夠在建築中找到,同時在皇宮以及其他重要建築中也採用了歐幾裡得幾何風格式的建築,也是典型的古希臘風格,例如亞歷山大圖書館,就是典型的古希臘風格的建築。在託密勒一世修建它的時候其實也是參考了雅典圖書館的修建風格以及雕刻工藝,所以到了亞歷山大圖書館修建時,有大量古希臘風格的建築及雕刻在這個港口內復原了下來,從而成為了人類文明的一盞明燈。
在古希臘風格流行於整個地中海沿岸時,基督教的興起給予了這種古希臘建築文化二次興起的機會。當時古羅馬帝國滅亡希臘後,將大量古希臘的建築摧毀,這也導致了文明的斷層,不過古希臘建築哲學被另一個新興宗教所繼承,那就是基督教。在基督教改革的數百年中,古希臘的建築風格一直是引領宗教藝術發展的源頭。基督教在繼承古希臘建築哲學後,開始發展成為了哥德式建築的源頭。相比較於傳統的古希臘式建築,哥德式風格的建築更加有教堂化的風格,其內涵更加偏向於宗教,這也是宗教藝術改革的嘗試。
三、哥德式建築是希臘建築的哲學思想衍生
哥德式建築的誕生源於中世紀早期,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基督教開始迅速在歐洲擴大影響力並形成了一系列的泛基督教國家,在這些國家中就有建議採用法蘭克王國的部分王宮作為新式教堂的一部分,這也是早期形成哥德式建築的由來,當然哥德式建築也是繼承在古希臘建築風格基礎之上的。也是通過將歐式幾何作誇張化的處理,同時將基督教的浮雕具體化,形成了一種有別於古希臘藝術的獨特風格的建築。哥德式建築是將基督教中的《十戒》通過浮誇的建築形態來進行表達,從而給人一種視覺上的衝擊,讓人有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不過這也是摩西拿下《十誡》這塊碑文時所引發的感觸,同時哥德式風格的建築能夠將摩西的感受更加直觀地表達了出來,傳染給了每一位教徒。
對於基督教哲學的發展和變遷來看,哥德式風格的建築滿足了對基督教的神學思想的早期要求,即從神秘到客觀,從客觀到內心,所以在哥德式風格建築誕生之初往往都是以純粹的歐幾裡得幾何圖形的形式進行分割和建立,並形成一種代表純粹神學的建築。同時哥德式建築還反應了對神學的基本追問,也是在保留有基本追問的前提下也是對科學與人性的探索,同時也對人性的獨立給予了肯定,這也是對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性復甦的肯定。
古希臘建築哲學的在對神學的追問上顯示出了純粹的人性與神學的本原性,對於古希臘神話對奧林匹斯山宮殿的那一段描寫來看,在現實中古希臘各城邦準確地繼承了神邸,形成一套完整建築哲學體系。由此在古希臘建築哲學看來,人居住的環境也可以是純粹的,與神可以一樣,而在哥德式的教堂裡給人的也是這種感覺,它無限拉近了上帝與信徒的距離,並從規整的建築中找到一種信仰的歸屬感,這樣才能引發更加強烈的共鳴,信徒也能更加團結的在教會的團體中。同時哥德式建築作為古希臘建築藝術的思想衍生,也是將宗教藝術形式做了古典化的處理,同時將宗教深奧的教義融匯到壁畫中傳達給求知者。
四、建築也是文藝復興的助手
在歐洲中世紀各地都出現了不少的貴族城堡,同時在這些貴族的領地內還有不少哥德式的教堂,但在古希臘時期還不存在城堡,而是一個又一個的城邦,不過這也代表了在古希臘時期階層平等還是主流,也是被社會普遍認可的一點。而到了中世紀封建時代,各個貴族開始了割據一方的統治,並形成階層之間的差距,所以這也是文藝復興所要打破的一點。文藝復興時期大量湧現出複製古希臘時期的建築和雕塑,目標也就是希望強調階層平等,打破封建枷鎖,而文藝復興高潮時期也將不少哥德式的教堂裡添加古希臘神廟裡的浮雕以增強視覺衝擊力,同時也是將文藝復興中打開人性枷鎖的主題推上了熱潮。
米開朗基羅的雕塑與浮雕的靈感大多來自於古希臘,也是在古希臘哲學的影響下,開創了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性的光輝,將人性推上了一個新高度。同時在古希臘精準寫實的風格也將文藝復興中追求科學和自然哲學的熱情又提高了十分,讓原本抽象化的物體具體化,形成了一條完整了哲學譜系。另外在文藝復興的過程中,一大批新式建築的出現也是採用古希臘式的建築風格,以實體進行深度描繪,將抽象的物體寫實化形成了如今我們熟悉的不少建築產物。例如橋梁工程以及水利工程,此時大部分都是在以古希臘哲學為背景下重新發明的新產物。同時這些建築也是文藝復興的重要推手,工商業繼續發展,勢必也會加速封建社會的瓦解,同時也迎來了一個相對平等的工商業社會。
結語:
古希臘建築大部分都是寫實並且是嚴格按照歐式幾何學風格所打造了建築,該類建築性哲學主要存在於古希臘哲學之中,是古希臘的思想精華,因此古希臘哲學中對於神學的研究就是對人類哲學問題的基本追問,同時也是在這種追問體系下衍生出了建設哲學,從建築哲學中便能看到神邸與人性的追求。
在文藝復興以後,古希臘建築哲學得到了復興,大量擁有著古希臘建築模式的新建築拔地而起。在整個歐洲復興古希臘時代的建築與藝術便是對其價值觀的重塑也是在文藝復興時期重塑了哲學的概念,另外在古希臘建築哲學的繼承者哥德式建築則主要以宗教性建築為主,在文藝復興中宗教性建築的變革站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宗教的主動變革,同時削減教堂的運營成本,並迎合當時的時代要求進行了宗教變革,也是在文藝復興之後哥德式的教堂開始越來越少,並同時以樸素的外形重塑了教堂的建築風格。
宗教的改革加上哲學上的進步,古希臘風格的建築在黑暗以後重新得到了光輝,現實化主義也得到了時代的認可,古希臘哲學也是在文藝復興的推動下,不過變革形成了自然哲學,而自然哲學的出現也推動了建築向科學方向發展,同時建築的實用性與耐久性也是古希臘建築哲學裡所要強調的,而在古希臘哲學透過文藝復興演變為了現代哲學後,建築便更便向於實用主義哲學發展,這也是現代建築哲學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古希臘建築學》
《文藝復興的建築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