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跑姿不僅可以減少傷病,提高跑步經濟性,還不費鞋!
撰文/柳條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前兩天小編看了一個視頻,國外一個跑者演示了十多種跑姿,可謂是跑圈跑姿大賞,讓人啼笑皆非,感覺每一種都似曾相識:
跑姿對於跑者來說,總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很多跑者不僅喜歡研究自己的跑姿,還喜歡研究別人的跑姿。
當看到精英選手的跑姿,有時候都不帶眨眼的:太帥了吧,怎麼這麼帥,簡直美如畫……
來看看最具代表性的三個馬拉松選手跑姿對比:基普喬格、法拉赫、大迫傑。
大神都是用來崇拜,而不是用來模仿的。精英選手的跑姿雖然很帥,但是我們也知道這是他們強大的身體素質的結果,並不是誰都能駕馭的。
雖然每個人的跑姿都會有不同,但是必要的標準動作,我們還是一定要學。
經常審查自己的跑姿,避免錯誤的發力和受力,會讓自己的跑姿更理想化。
理想跑姿的意義
理想的跑姿不僅可以減少傷病,還可以提高跑步經濟性。
為什麼能夠減少傷病呢?
先來看一下達子的跑姿,可以用6個字來形容:流暢,有力,舒展。
數據顯示,跑步時每次邁步,身體都要承受自身重量8倍的衝擊力。
如果跑步姿勢不夠好,那麼就不能很好的緩衝這些衝擊力,久而久之就不可避免的產生傷病。比如足底筋膜炎、跟腱疼、髂脛束症候群、跑步膝和下背部疼等傷病。
那什麼又能提高跑步經濟性呢?
跑步經濟性簡單來說就是你跑步時能量浪費少,用最小的能量驅動步伐,就好比一臺車,你用最少的油耗去行駛。
而良好的跑姿能夠減少能量浪費。這樣你跑起來就會更輕鬆,而且節省出來的能量可以讓你在跑馬拉松後半程時仍可以保持配速,甚至提速。
所以理想的跑步姿勢應該是這樣的:
1. 舒適:即使提速也不會感覺不適和疼痛
2. 高效:用最小的能量驅動步伐
3. 緩衝:每次邁步時,衝擊力都能很好地被緩衝掉。
理想跑姿還帶來一個好處就是:不費鞋。
達子的一雙NEXT%都跑了3000多公裡,而很多跑友穿這同款鞋估計跑不到1000公裡就廢了。那麼,你的一雙跑鞋都能跑多少公裡?
從表面看,跑步是一項下肢參與為主的運動,但其實跑步是一項全身都會參與的運動,從頭到腳,每一個部位都會參與。所以,跑步不光要注意腿部的動作,更需要注意上半身的動作。
我們也注意到精英選手的上半身都是很穩的,上半身保持不好,必然會影響整體的跑步姿勢。
比如很多跑者的步幅打不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擺臂幅度不夠大。下面這個動作就可以很好地練習擺臂,增加你的擺臂幅度。
正確動作演示▽
錯誤動作演示▽
很多人在跑步時上半身很不自然,不是很僵硬,就是晃動過度,進而導致下肢受力異常。
理想的上半身跑姿是什麼樣的?
我們從5個方面來分別說明。
1. 頭部
別低頭看腳下,要平視前方。說起來很簡單,但是當你疲勞的時候,就容易低頭,這時就要時刻提醒自己。
兩眼平視前方,能提高你的專注度,保持理想的姿勢。如果四處看的話,頸部與脊柱,耳朵與肩膀都不會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從而增加消耗。
2. 肩部
跑步時肩部是打開的狀態。試著做一下這個動作,張開雙臂,用力往後伸展,感覺肩胛骨收攏能夾住一隻筆。
如果你的肩部打得不夠開,那麼將會影響你的速度和耐力。而且打開肩部也就意味著胸腔被打開,因此呼吸能夠更順暢,跑起來也就會更輕鬆。
肩部的運動與軀幹的運動方向是相反的。當你踏出右腳的時候,左肩超前運動,因此右肩向後的時候,左腿也是向後的。
一開始跑步時,肩部的運動姿態可以做到很好,但是隨著跑步時間的延長,肩部會變得緊張,這個時候你很容易出現聳肩的情況。
聳肩將會增加身體能量的消耗,所以要時刻提醒自己放鬆肩部,比如甩甩手臂,聳聳肩等。
3. 擺臂
記住一句話:前不漏肘,後不漏手。
什麼意思呢?跑步時手臂是呈90度彎曲的,往前擺動的時候,肘部不能超過軀幹側面,往後擺動時,手不能超過軀幹側面。手掌或者拳頭擺動的位置是從下巴到髖關節。
手臂應沿著身體兩側擺動,這樣的擺動方式能更好的推動你前進。如果擺動的時候手肘朝外,意味著手臂是沿著胸前擺動的,這樣不僅會增加消耗,而且也會拖慢速度。
記住,跑步時手掌不要超過身體中心的橫切面。
4. 手部
很多人可能不太注意手的姿勢。手應是非常放鬆的狀態,呈半握狀態。你可以想像一下,手裡握著雞蛋的那種感覺,就是很放鬆的狀態。
如果你握的越緊,那麼能量就越快會從手裡溜走。慢跑時,手是微微握拳的狀態,而衝刺跑時,手幾乎是打開的狀態。
5. 軀幹
對於任何運動來說,核心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核心是你力量的來源。所以跑步的你需要經常進行核心力量訓練。
很多人跑步時總是會不自覺地彎腰駝背,這樣不僅不會利用到從地面傳導過來的反彈力,還會越跑越累。
所以跑步時核心是應該是收緊的,軀幹呈直線狀態。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的軀幹不能動。
當你踏出左腳的時候,軀幹不應該仍保持在中心位置,因為這樣不能順暢地讓扭力轉移,從而降低能量的使用效率。
6個改善上半身跑姿的動作
下面給大家介紹6個改善上半身跑姿的動作,讓你跑步時雙臂和肩部再也不會酸痛。注意:需要用到彈力帶這個小工具。
為什麼要做這些練習動作呢?因為現在我們經常會坐在電腦桌前就是一天,所以肩膀和後背等部位會變得僵硬,所以你要進行鍛鍊,加強上半身的力量,提高靈活性。
1. 跪姿開肩
找一面牆或者其他平面,弓箭步側向跪地,右臂180度旋轉,同時轉動脊柱,讓胸部緊貼平面。每個手臂做20-30次。這個動作可以很好的提高肩部靈活性。
2. 肩部&背部拉伸
找一個能夠雙手握住的圓柱體或者一面牆,雙腳分開站立,將肩部往下沉,直到後背與雙臂呈一條直線。將這個動作堅持30-60秒。
3. 彈力帶肩部畫圈
提高肩部靈活性的動作。雙手握緊彈力帶,手臂伸直舉過頭頂,畫圈至臀部,然後回到初始位置。每次做20-30次。
上面三個動作是提高上半身靈活性的動作,接下來這三個動作是上半身的力量訓練動作。
4. 跪姿彈力帶Y型提拉
這個動作可以鍛鍊到斜方肌。弓箭步跪姿,手握彈力帶,右臂斜向上方提拉。每個手臂做20-30次。
5. 彈力帶雙臂外展
這個動作可以鍛鍊到肩袖、中斜方肌和菱形肌。站立姿勢,雙手緊握彈力帶,然後向外展。每次做20-25次。
6. 彈力帶划船
這個動作可以鍛鍊到中斜方肌和菱形肌。需要找一個地方固定住彈力帶。站立姿勢,雙臂緊貼肋部,做划船動作。每次做30次。
建議在這個夏訓期間,在力量訓練的動作中加入這些動作,強化上半身的力量以及靈活性。
如果你總是跑步後疼痛或者受傷,或者你想跑得更快更有效率,那麼你應該改變一下你的跑姿。
不過要想改善自己的跑姿,是需要花很長時間來學習和感知的。如果你很難掌握好理想的跑姿,那麼你就需要強化身體力量,增加移動性。
當你的跑姿逐漸靠近理想狀態,那麼你就能夠成為一位很少受傷的跑者,跑起來輕鬆不累的跑者,更優雅自信的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