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沒有做太壞的事情,那麼秦朝滅掉他為何沒引起眾怒呢?

2021-01-12 樹子是你的呀

在中國古代, 每個新的朝代滅掉舊的朝代,本質原因還是前朝的壓迫和當權者的殘暴,但是在這其中,在戰國末期的時候,其實周天子並沒有做出什麼過分的事情。而且當時的周天子因為不斷分封,已經將自己削弱的還不如一個小的諸侯國,因此很多人都說秦朝那個時候滅掉了周朝是不是有點大逆不道呢?其實這個問題真的不能這樣看待,也許周天子自己沒做什麼過分的事情,但這個朝代最後被滅掉也是符合歷史的潮流的。

周朝的宮廷生活寫實畫像

周天子變弱,本質也是自己作的

在西周的時候,其實周天子的地位還是比較不錯的,在當時除了楚國之外,其他的諸侯國都是被分封的,因此在當時大家都多少還是給周天子一點面子。不然的話,那一次著名的烽火戲諸侯鬧劇,也不會成功,如果大家都不理你,誰會管你是否點起烽火呢?在當時周天子的兵力對比其他諸侯國,還是有所優勢的。

周朝宮廷生活寫實畫像

但是在烽火戲諸侯之後,西周的鎬京則是被攻破,這個時候周天子在鎬京已經待不下去了,只能是跑到東邊,而原來的底盤則是給了當時護駕有功的秦國。本來周朝當時實行的就是分封制,在將主要領土給了秦國之後,周天子留給自己的就更少了,但是貨到底,這一切還是自己造成的,實屬活該。

周朝的戰勝畫像

威信掃地,接下來被滅只是時間的問題

在幾番折騰之後,其實周天子的實力對比一個普通的諸侯國都已經沒有優勢,而一些其他有想法的諸侯國,這個時候想滅掉他也是正的。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周恆王的時候,他竟然被鄭國的將領射了一箭,隨後周天子的軍隊被鄭國大敗,可以說從這個時候開始,周天子的威信就徹底不在了。

周朝的生活寫實畫像

總結

這幾次的事情讓周天子在當時的諸侯國心中,所充當的就越來越是象徵意義的身份,甚至就像是一個吉祥物,此時那些還給他點面子的諸侯國,或許還會打著周天子的旗號為自己的霸業鋪路,而那些壓根不鳥他的諸侯國這個時候則是壓根沒有任何的敬畏,實際上從那個時候開始周天子被滅掉只是時間的問題,這樣才是符合時代的潮流。而且從當時看來,秦朝滅掉周朝就和滅掉一個小諸侯國沒區別,而後建立自己的大一統國家,則是順勢而為:秦統一天下,吞併諸侯,臨朝稱帝。

參考文獻:《戰國》、《春秋》、《尚書》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戰國時代最難的國家:周天子剛封侯就被滅,復國之後又被滅
    比如說當初晉文公幫助周襄王平定了一場王室內亂,假如不是晉文公肯出力,周襄王就做不成天子了,這樣的功勞當然應當重賞。周天子拿出土地封賞晉文公,晉文公不要,說我只要等我死了之後,能夠在我的墓穴裡挖一條隧道就可以了,如此簡單的請求,如果周天子答應了,那麼就可以省下本來就不多的大片土地。
  • 春秋時期,周天子已沒了存在感,為何晉齊楚不敢取而代之?
    不過稍微熟悉那段歷史的人都知道:自從武王死後,周天子沒傳幾代就淪為了打醬油的擺設,基本上沒啥存在感,尤其步入了春秋戰國時代,周王一個比一個悲催。直到了戰國末期,秦才敢冒天下大不為而滅了周。這裡就有個問題了:既然周天子沒了存在感,那些大諸侯國為啥就不取而代之呢?
  • 周天子並沒失德,秦國卻把周朝給滅了,算不算犯上作亂,大逆不道?
    這可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苦果都是他們當初自己種下的。宋國的華督殺了宋殤公後立了宋莊公,這就是典型的犯上作亂。當時還是處在春秋時期,其他諸侯們就要聯合起來討伐他。華督為了避免遭到諸侯們的討伐,就拿出宋國大量的藏寶去賄賂那些諸侯。魯桓公出頭約了其他諸侯,共同承認了宋莊公和華督的地位。魯桓公因此就得到了宋國收藏的郜大鼎。
  • 為何反秦義軍的天下共主是楚懷王,而不是周天子?
    項梁聽了範增的建議,在民間尋找楚懷王的後代,結果將楚懷王的一個孫子熊心給找了出來,重新將其立為楚懷王,在熊心的領導下,反秦的隊伍越來越大,最終將滅了秦朝。可能很多人看到這裡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項梁要讓楚懷王來做這個起義的領導,頗有點天下共主的意思,來壯大力量,而不是選擇讓周天子的後代來承擔這個責任呢畢竟周天子做了八百年的天下共主呢?而且後世王朝很多人在懷念周朝,那是不是秦末的時候人們也懷念周天子呢?
  • 春秋戰國頻頻出現的周天子是誰,為何這個稱謂貫穿了周朝800年?
    說到這,不少人就會有疑問了,為何周朝的統治者被稱為王,漢朝的統治者卻是帝呢,這很簡單,因為周朝還沒有」皇帝「這一稱呼,這是秦始皇建立起秦朝之後,最高統治者的稱謂。而周朝的最高統治者,人們更習慣稱之為」周天子「。
  • 分封制在秦朝就被郡縣製取代,為何後來項羽和劉邦都倒行逆施呢
    周天子分封諸侯,立七十一國,直接將分邦建國制度推到頂峰! 秦朝郡縣制 秦始皇嬴政就聰明多了,奮六世之餘烈,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所以統一六國後,直接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
  • 戰國時周天子為何不像其他諸侯一樣壯大自己,反而被諸侯所滅?
    春秋時周王好歹還有六百多裡地,而到了戰國,周王的處境更差了,領土只有洛邑周圍一小塊,戰國後沒多少年就分裂為東周國和西周國,兩個小國人口不過數萬,還彼此間經常打來打去,而周天子還得在西周公那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和那些百萬人口的大諸侯國家怎麼競爭?
  • 假如秦沒有滅六國,周王朝會不會一直傳承千年?
    還別說,真有可能!  第二,其實在秦統一六國之前,當時的各個國家的大王是根本沒有想過要去統一天下的,甚至直到後來的楚漢,連項羽也是想著恢復六國,根本就沒想要一統天下。既然沒有想過去一統天下,他們也就沒有必要去把周天子給廢掉。當然,他們也沒有那個實力把周天子廢掉,因為一旦有哪個國家真的要把周天子給廢掉了,那麼立馬會面臨其他幾個國家的群毆,周天子本來就沒有地盤,幹嘛還做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 周天子並沒失德,秦國卻把周朝給滅了,算犯上作亂,大逆不道?
    戰國末期的周天子是沒有失德之舉,因為此時的周天子已經沒有德可言。周天子此時的地位還比不上一個小諸侯,滅也就被滅了,根本引不起什麼動蕩。秦國滅掉周天子,比滅掉韓國引起的轟動還要小得多,根本與犯上作亂,大逆不道扯不上關係。
  • 戰國時期湧現那麼多人才,為何沒有人去給周天子效力,匡扶周室呢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為什麼戰國時期那麼多人才,卻幾乎沒有投靠周天子的人才,要知道,當時周天子至少也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卻沒有人才投奔,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點:周天子的權威已經被諸侯國踐踏殆盡 大家都知道,在春秋時期,有「春秋五霸」的說法,這些春秋霸主,每次稱霸,表面上都打著周王室的旗號,說什麼要尊重周王室,要尊重周天子的權威。可是事實上,那些諸侯霸主根本就沒有把周天子放在眼裡,所謂的尊重周天子權威,只不過是他們稱霸的口號,只不過是一塊遮羞布。
  • 世人只曉周天子,卻不知尊貴的周天子他的下場何止一個「慘」字
    周朝周天子首先,周天子並不是指一個人,它是在當時周朝最高統治者的統稱,比如周武王姬發和周平王姬宜臼他們二人也是周天子。「周天子」這一稱呼又是怎樣得來的呢?是對於當時戰國時期各國都在爭戰,那麼相反的是中央集權的周天子他又在幹什麼呢?當時戰國七雄都在變法圖強,為增強自己的實力四處徵兵,周天子又在做些什麼呢?
  • 秦國最強將領,沒有之一,如果他沒死秦朝也許不會那麼早滅亡!
    裡面金喜善和穿越回秦朝化身蒙毅將軍的考古學家成龍,經歷了一場曠世情緣。如今再看這部劇,滿滿的童年回憶啊。那麼他的歷史原型是誰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雖然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但若無蒙恬、王翦等人的輔佐,也未必能夠那麼快統一全國。其中的蒙恬,是秦始皇最為信任的戰將,甚至要高於對王翦的寵信。
  • 小故事大道理,周天子被推翻只因他的一個決定,你知道是什麼嗎
    ,那些優秀的人才聽到了這一宣布,他們開心極了終於有地方可以實現自己的才華了,可是隨著時間慢慢的流逝,哪些人才,也產生了一些別樣的心思,周天子好像也察覺到了什麼似的,可是天子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他沒有辦法再去取消他之前做出來的那些決定了,而那些人才們也兵強馬壯想要打翻周天子的統治,使自己登上那是最高的權力寶座。
  • 秦朝統一全國之後,周天子去哪了?受到優待了嗎?
    (春秋初期周天子的直轄地盤和其他諸侯國相比不算小)春秋時期的戰爭主要是為了爭霸,戰國時期的戰爭主要是為可滅國,越到東周末期,諸侯之間的戰爭越慘烈。尤其是進入戰國時期之後,周天子基本上就沒啥影響力了,屬於擺件物品,但是在名義上周天子仍然是天下共主,是所有諸侯的君主。
  • 西周初年,周天子為何說話很有底氣?看看周王有多少武裝就明白了
    春秋戰國時,諸侯們各玩各的,每天打得不亦樂乎,你周天子在那也就只能「看電影」而已,毫無發言權。那麼為啥西周前幾代君主就那麼有底氣呢?這個就與他們的恐怖實力相關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領著幾百諸侯興兵討紂,最後在牧野一戰定了江山,從此建立了周王朝。不過這個周與後來的各朝不同:諸侯們擁有相當大的權力與獨立性。
  • 古代中國改朝換代頻繁,為何日本沒有發生過朝代更替?原因很簡單
    不過僅僅在他死後不久,由於秦二世的胡作非為,秦朝僅僅持續了15年就滅亡了,那麼古代中國改朝換代頻繁,為何日本沒有發生過朝代更替?大家要知道的是,從公元前660年日本第一代天皇繼位,一直到現在的天皇,歷經了2600多年,一直以來天皇都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從未被別人篡權過,那麼這到底是為何呢?
  • 春秋戰國又是怎麼劃分的呢?
    後來,他的太子重新復國。周平王時,周的都城東遷到洛邑,周變為東周。這個時間是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 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周被秦所滅,時間共計515年,是為東周。秦滅東周的時候,秦朝還沒建立,等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秦朝還有35年時間。因此戰國有35年時間不屬於周。
  • 秦朝建立是我國歷史上的三大革命之一,意義非凡,後人低估了它
    秦朝的建立,準確的術語應該叫「兼併」,而不是「統一」,因為在秦朝建立之前,天下本來就是統一於周朝之下的。所以,嚴格來說只能這麼講:秦朝為何能代替周朝,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對「兼併」的理解,是回答題幹的前提。
  • 各地反秦義軍尊楚懷王為主,為何不擁立周天子?其中原因很現實
    嬴政是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正是他結束了戰國時代,統一了天下,最終建立了秦帝國。不過秦採用的嚴刑峻法實在不適合守江山,因此始皇辛苦開創的帝業就倒在了一片起義聲之中。陳涉、吳廣的起義可謂是推倒秦統治的直接導火線,正是陳、吳2人的揭竿而起這才使得後面的6國後裔紛紛崛起,最後滅了秦。
  • 項羽滅掉秦朝以後,為何自己不稱帝反而去分封諸侯?
    秦朝末年,胡亥昏庸,趙高弄權,甚至搞出了「指鹿為馬」的荒唐之事。是以,此時的秦朝境內早已民怨沸騰,起義是早晚的事情。最終,以陳勝吳廣起義為開端,各地郡縣紛紛響應,企圖推翻秦朝的統治。如果知道,他為何還要分封諸侯呢?一、項羽只是最大的起義軍勢力,而不是唯一項羽此時的局面其實和武王伐紂時候的局面頗為相似。武王伐紂,各地諸侯紛紛響應,一起推翻了商朝的統治,隨之而來的則是周武王施行的分封制。周武王難道不知道權力集中嗎?我想,只要是人都會想大,但是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