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燒的來歷
叉燒是廣東省傳統的名菜,屬於粵菜系。也是是廣東燒味的一種。「叉燒」一開始並不叫「叉燒」,而是「插燒」。相傳,插燒是將豬的裡脊肉加插在烤全豬的腹內,再經燒烤而成。眾所周知,一隻烤全豬最鮮美的一處乃是裡脊肉。但是一隻豬,僅僅只有兩條裡脊,實在是難以滿足大眾的需求。於是人們便想出插燒的辦法。但這相比原本的做法也僅僅是多插了幾條,依舊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再後來,廣東人又對此進行了改良,從幾條裡脊肉叉於烤全豬的腹內改為將數條裡脊肉串叉起來用特定的爐子烤熟,久而久之插燒之名便被叉燒所替代。於是就有了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叉燒」。
叉燒與插燒的區別
插燒是在豬腹內燒,用的是暗火,以熱輻射燒烤而熟;而叉燒用的是明火,是直接用火烤熟的,然而這個做法雖然方便,卻有一個缺點,就是這種烤法做出來的全瘦的裡脊肉顯得乾枯,口感略柴,於是後來便將全瘦的裡脊肉改為半肥的瘦肉,並在面上塗抹飴糖。使其在燒烤過程中有分解出來的油脂,再加上飴糖,使得叉燒口感嫩滑,還有甜蜜的芬芳。
叉燒的特點
叉燒是廣東特色肉製品,多呈鮮豔的紅色,主要由半肥的瘦肉做成,口感略甜。做法也相當簡單,是把用叉燒醬醃製後的豬肉掛在特製的叉子上,再放入爐內燒烤。而好的叉燒應該具備肉質軟嫩多汁、色澤鮮明、香味四溢的特點。而所有的叉燒當以肥、瘦肉均衡為上佳,稱之為「半肥瘦」。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口水都要流下來了,請各位看官先擦擦口水,準備迎接家庭版叉燒的製作過程吧!
首先,準備好以下的材料:
五花肉500g、蒜頭半個、姜適量、蔥白一段、叉燒醬3勺、料酒1勺、生抽1勺、蠔油2勺、老抽半勺、蜂蜜1小勺
製作方法:
(一)首先將蒜頭切末,姜切絲備用,再把五花肉洗乾淨以後浸泡半個小時去除血水,接著切成等量的三段。再倒入調配好的醃料拌勻,放至冰箱冷藏六個小時以上,醃製一晚的話會更入味哦!
(二)將醃製好的肉和醃料全部放進電飯煲中,再放一根蔥結,按煮飯鍵開始煮。大概需要煮一個小時,注意每隔十五分鐘左右翻一下面,煮到湯汁收幹就可以了。收汁的時候可以把肉多翻幾次面哦!
(三)煮好以後出鍋,把肉切成片。香噴噴的叉燒就可以開吃了!
與此同時,做好的叉燒可以用來下飯,醬汁可以用來拌飯,廚藝高超的朋友還可以用來做叉燒包、叉燒粉、叉燒酥等各種美食!快點來pick吧!
電飯煲做出來的叉燒口感完全不差於飯店廚師精心製作的,同樣肉質鮮嫩,豐富多汁,還十分的經濟實惠,家裡有喜歡吃叉燒的朋友快點學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