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回顧艱難的2020:新冠疫情改變生活方式,全球經濟遭受沉重打擊

2021-01-10 環球網汽車頻道

【環球時報記者 胡博峰 黃文煒 任重 柳玉鵬 張靜】對大多數地球人來說,2020年可能是進入21世紀以來最低落最艱難的一年。一種在2019年還沒有被命名的病毒,到2020年末已蔓延到每93個地球人中就有一人被它感染,177萬人因它死亡。被感染者中包括英國首相、巴西總統、美國總統和法國總統。新冠疫情在很大程度上定義了2020年的世界。這一年,全球經濟萎縮的程度,許多國家財政支出的力度,都和剛剛打完一場世界大戰相差無幾。在這一年中,一名「跪殺」黑人的白人警察引發了全球抗議,一位處理疫情失敗的超級大國總統在大選中被拉下了馬。這一年壞消息真不少,慘遭暗殺的伊朗將軍和核科學家,被澳大利亞山火烤死的袋鼠和考拉,貝魯特港口大爆炸,中印軍隊在班公湖的冷兵器對峙以及中美關係如從懸崖墜落……令人欣慰的是,好消息在年末集中傳來:中國嫦娥五號探月成功歸來,英國在最後一刻驚險實現協議「脫歐」,新冠疫苗以奇蹟般速度投入接種大潮……終於,我們要跟2020年說再見了。

疫情、大選、種族主義

幾乎所有媒體都把「新冠疫情」列在2020年世界重大事件之首。英國廣播公司(BBC)稱,2020年是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感染8000萬人,影響了80%的工作,並造成數十億人的封鎖。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稱,新冠疫情是「最初顯得很小但最終重塑世界的事件」。評論稱,中國去年12月開始監測新冠病毒暴發時,還很少有人在意。但一年後,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隨著各國實施封鎖以阻止疾病傳播,全球經濟陷入困境,可能萎縮了4%以上,貧困率飆升。關於危機為何處理不當的爭論將持續多年,現在的挑戰是,為更好地防止下一波疫情的同時,廣泛和公平地分配疫苗。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29日稱,我們年初時聽說一種神秘病毒正在中國傳播,到年終,沒人能夠「獨善其身」:人們失去了自由,被迫接受防疫封鎖,不得與親友相見。新冠疫情捅破了西方國家不斷加劇的偽裝:種族隔閡、嚴重不平等、對制度失去信心、民主的倒退,等等。曾經代表我們西方社會最好的原則已經遭到了病毒的攻擊。

美國《自然》雜誌則稱,新冠疫情讓2020年成為科學史上「非凡的一年」。新冠病毒一經發現,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組就開始研究其機理、開發診斷檢測方法、研究公共衛生措施來控制它。科學家還爭先恐後地尋找治療方法,並迅速研製出疫苗。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病毒學家提奧多拉說,「我們從未在其他傳染性疾病上取得過如此快的進展」。

「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是2020年度全球評選最多的僅次於新冠疫情的新聞。英國天空新聞網29日稱,這不是任何人都預料到的選舉,傳統政治周期的編排被撕毀了,這場選舉成了美國最具分裂性的一次。川普以良好的經濟成績和獲勝的大好機會參選,但時代改變了,4年前表達了美國人不滿心聲的總統,這次未能趕上時代。新冠疫情顛覆了一切。這或許也是最終讓川普下臺的原因。當美國因疫情痛苦不堪之時,失業率直線上升,接著,另一種病毒在美國重現——種族主義。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了全球的抗議。那段9分鐘的視頻讓全世界都坐下來反思。一個更加多元化的美國希望變革,並為此投票。但川普並不準備安靜地離開。他最後的日子將以一場混亂、失敗的試圖推翻一次大選結果的努力而留名。

「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當選年度重要新聞的頻率也很高。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網站稱,種族主義被稱為美國的原罪,但關於正義和平等的抗爭和討論遠遠超出了國界。從巴黎、奈洛比到裡約熱內盧,人們走上街頭抗議弗洛伊德之死,不公平仍然是一項全球性挑戰。

各國的側重點

在回顧過去一年時,「美伊關係驟然緊張」也是上榜率很高的重大國際事件。1月3日,伊朗高級軍事指揮官蘇萊曼尼在美國無人機定點打擊中喪生。「這著實讓世界屏住了呼吸」,法新社將蘇萊曼尼被殺、伊朗錯誤地擊落烏克蘭客機造成機上176人遇難以及伊朗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被暗殺等稱為2020年的「伊朗輪盤賭」。另外,以色列政治危機、衣索比亞局部內戰、貝魯特大爆炸、伊斯蘭國家集體抵製法國總統馬克龍等,也是被多家媒體選中的年度重大新聞。

除以上新聞外,各國也往往有自己的「年度側重」。俄羅斯《報紙報》就將俄羅斯換總理作為重大新聞之一。報導稱,普京總統1月在俄羅斯聯邦議會上發表講話後,梅德韋傑夫總理被替代,米舒斯京擔任新一屆政府總理,同時俄開始了大規模憲法改革的準備。「今年,整個國家的政治生活都圍繞著它」,「憲法修正案」改變了政府部門之間的關係架構,而且使普京總統有機會領導俄羅斯直到2036年。該報還將納卡之戰列入年度重大事件,稱該地區局勢在2020年數次升級,直到9月27日爆發全面戰爭,最終在俄協調下簽署停火協議。俄媒還普遍將白俄羅斯政治危機列入今年的重點新聞。

日本《讀賣新聞》日前選出2020年十大新聞:新冠疫情蔓延排在第一位,第二是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第三是菅義偉新政權誕生。《日經亞洲評論》則把安倍時代的結束排在十大新聞的第一位。報導還認為,將奧運會推遲一年的決定對日本的影響被低估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日本失去了在世界舞臺上的重要地位,在國際關注度上輸給中國」。《印度時報》28日用「幾近迷失」來形容印度的2020年。除抗擊疫情外,中印邊境對峙及由此引發的兩國士兵數十年來首次鳴槍事件也被列入印度本年度最重要事件之一。年初的德裡騷亂、第一季度GDP萎縮23.9%、農民抗議三項涉農法案等也榜上有名。英國天空新聞網稱,從哈裡王子「背叛」王室到英國「脫歐」完成,英國今年發生了很多事情,這是制度和理念發生劇烈變化的一年。而韓聯社評出的2020年韓國十大新聞,有《寄生蟲》橫掃奧斯卡、首爾市長涉嫌性騷擾自殺以及「N號房」主犯一審被判40年徒刑。

「中國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這一年中,世界對中國的關注度有增無減。《印度時報》等將嫦娥五號取回月球樣本列為年度重大事件。報導引用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德雷珀的話,稱讚中國40年來首次為人類帶回月球樣本,「他們將以一種宏大的方式來理解月球歷史上的重要事件」。

法新社28日將「美中關係」列為重要年度事件。法新社稱,2020年,中美關係急劇下滑,川普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並要求北京為全球疫情負責。兩國還因新疆問題以及香港國安法發生衝突。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列出的2020世界十大事件中,「中國顯示自己的權威」排第三,評論稱中國官員在這一年升級了他們的「戰狼」外交,列舉了中國今年與澳大利亞展開的貿易戰、中印軍隊邊境衝突、香港國安法的實施等,並稱,到年底,中國在應對疫情和刺激經濟方面的「相對成功」,「似乎讓北京相信,它正贏得與西方的競爭」,「並且不擔心美國官員要求中美脫鉤的呼聲」。

「新冠疫情終將過去,但世界格局回不去了」,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則稱,西方已主導世界三個世紀,而2020年對西方來說是「生死存亡的一年」。西方認為其民主、自由和理性的價值觀是普世價值觀,相信自身的優勢和無可阻擋的進步是建立殖民和帝國的基石。現在,中國作為一個全球大國的復興打破了西方的平衡。這是一個反對所謂「普世價值」的勢力首次正在崛起。西方領導人都認為中國站在了歷史的錯誤一邊;共產黨會改變自身,否則會不可避免地垮臺。然而,這兩種情況都沒有發生。現在,西方似乎對自身的位置或觀念不再底氣十足。

韓國多家媒體28日刊登了韓中城市友好協會會長權起植的專稿,文章稱,在新冠肺炎黑天鵝事件和中美矛盾不斷加深的雙重危機中,中國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取得最好執政成果。如果說,代表美國「史上最差領導力」的川普政府在防疫領域交出最差答卷,那麼習近平主席領導的中國則呈現了抓住防疫與經濟「兩駕馬車」的靚麗成果。美國領導人現在已經到了拋棄一味施壓中國政策的時候了,希望即將上臺的拜登政府能夠擺脫川普政府為中美關係製造的障礙。

香港《南華早報》29日稱,2020年開始時,中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但它結束時,北京取得了勝利。中國是二十國集團(G20)中唯一一個在2020年實現經濟增長的國家,而美國、歐盟、英國和日本等經濟體仍在努力應對封鎖。戰勝疫情讓北京對自己的價值和能力有了新的信心。中國2020年的發展軌跡有力地支持了這樣一種信念,即中國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賈雷德·戴蒙德:新冠疫情如何改變世界
    新冠疫情如何改變世界文/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如今,新冠病毒正在摧毀世界,它的大流行切斷了正常的社交關係,中止了大部分國際旅行,重創了經濟和貿易。幾年後,當這場急劇暴發的危機消退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 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報告2020:新冠疫情中斷入境旅遊
    中國網11月10日訊 今天,中國旅遊研究國際研究(港澳臺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祥豔博士代表課題組在線發布了《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報告2020》的主要內容和核心觀點。報告分析了新冠疫情對入境旅遊市場整體面的影響,回顧了期間各方採取的積極應對措施,並基於數據分析和專家研判明確了疫情背景下旅遊目的地營銷工作的重點。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聲明:2019年全球再次受到氣候災害沉重打擊
    來源:經濟日報日前,在西班牙馬德裡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第25次締約方會議期間,世界氣象組織發布關於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聲明稱,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數據,以2019年為節點,過去十年來全球異常高溫、冰川消融和海平面上升等均達到創紀錄水平,2015/2019年和2010/2019
  • 瑞穗美國:新冠疫情後的世界「新常態」
    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因此受到了影響。在過去的6個月裡,國家封鎖,產業停滯,全球供應鏈也被打亂。圍繞這種病毒的許多問題及其影響仍未得到解答,但有一件事是明確的——「新常態」(new normal)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社會,文化,經濟和政府)都將大不相同。
  • 2020年全球形勢回顧:美國想啟動區域經濟去中國化,盟友不跟風|...
    生活除了痛苦不堪外,還單調得令人發狂,每天的日常都在與我們作對。」在美國《時代》雜誌最近一期的封面上,白底黑字的2020被畫上一個紅叉,並附言「這是最糟糕的一年」(THE WORST YEAR EVER)。這一年,隨著新冠疫情的蔓延,環球同此涼熱,不分性別、國籍、民族和信仰。疫情不但重新書寫了人類的危機與災難,也改變了我們對世界政治的理論認知和歷史經驗。
  • 高盛稱疫情對經濟的打擊是金融危機四倍;IMF稱今年全球經濟面臨大...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蘭素英圖片來源:攝圖網據高盛本周二(4月14日)發布的最新研報稱,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打擊可能是金額危機的四倍,美國失業率將達到二戰以來的最高水平。由於目前全球大多數發展中經濟體處於近乎完全停擺的狀態,高盛預計這些經濟體第二季度的GDP將同比下滑11%,環比下降35%。同一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經濟衰退。
  • 美媒:全球經濟復甦步伐「瘦弱」且不均,美國仍因疫情遭受重創
    據美國《財富網》10月12日報導,根據最新的布魯金斯-金融時報追蹤指數顯示,全球經濟僅從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低谷實現脆弱復甦,許多新興經濟體仍在遭受嚴重困難。  報導稱,自2012年布魯金斯-金融時報開始發布全球經濟復甦跟蹤指數以來,這次世界經濟數據比以往任何一次衰退中都要弱。  該指數將實際活動、金融市場和信心指標與全球經濟和單個國家的歷史平均水平進行比較,抓取當前數據的正常程度。這表明,在今年春季經濟狂跌之後,發達經濟體的復甦遠未完成,而新興市場的情況則更為嚴重,指標仍遠低於正常水平。
  • 「網際網路女皇」疫情趨勢報告:新冠疫情過後,世界將會怎樣?(完整版)
    那場大地震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新冠疫情的高速傳播/影響所帶來的震撼具有相似之處——截至2020年4月16日,也就是自首次報告中國境外病例以來的第94天,全球有210萬人確診新冠肺炎,有14.5萬人死亡。全球193個國家/地區中,有93%出現新冠肺炎病例,而政府的唯一選擇就是施加史無前例的社交控制措施,希望「拉平曲線」。
  • 疫情下的城市夜經濟:線上引流火爆線下復甦重啟
    中新網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申冉)「線上娛樂消費如火如荼,線下傳統場館亟待覆蘇重啟」,全球疫情影響下,城市夜經濟何時才能重放光芒?24日晚,2020世界城市文化空間與夜經濟發展論壇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開幕。
  • 疫情過後,全球存在4大隱患!專家:可能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雖然此次的疫情對美國的經濟造成重大打擊,但是要說因為這場疫情就直接讓美國走向衰弱則有些誇張了,畢竟底蘊在那裡,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那麼,在新冠肺炎過去之後,世界又會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是否又會影響世界格局呢,這些則是我們最為關心的!
  • 同樣遭受疫情影響,為何中國經濟一枝獨秀?
    譚浩俊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和影響,以及有些國家不積極抗疫,反而大打貿易戰,導致世界經濟雪上加霜,國際機構對世界經濟的預測也普遍十分悲觀,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出現較大下滑。
  • 百度谷歌2020年度熱詞榜單對比:疫情影響下,截然不同的經濟與社會
    從某種程度上,這也可以被看作中美兩國人民狀態的體現,通過這兩個榜單,我們或許能從中窺見中美兩國民眾最關注的是什麼,以及背後反映出來的兩國不同的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毫無懸念,2020年的熱詞是「新冠疫情」,無論是百度熱詞還是谷歌熱詞,「新冠疫情」都高居榜首。疫情改變的是整個世界,在巨大的不可抗力面前,「環球同此涼熱」。
  • 縱相點評:2020,世界從此改變
    東方網·縱相新聞2019年12月31日好像並不遙遠:無論是英國倫敦街頭等待跨年煙火的人群,還是在紐約時代廣場歡呼倒數的遊客,可能沒有人那時預料到他們正在期待的2020年,世界將從此永久地改變。(圖說:疫情下空空蕩蕩的紐約街頭。
  • 歐洲主要研究機構:受第二波疫情影響,歐元區經濟復甦遭受打擊;當地...
    歐洲主要研究機構:受第二波疫情影響,歐元區經濟復甦遭受打擊;當地時間22日,德國智庫伊弗經濟研究所、瑞士經濟研究所和義大利國家統計研究所聯合發布經濟展望報告,大幅下調了歐元區經濟預測。根據這份最新的報告,繼第三季度的強勁復甦之後,今年第四季度的歐元區經濟將萎縮2.7%,而不是如9月底所預測的那樣增長2.2%。
  • 金融大鱷巴菲特也挽救不了世界著名企業波音公司
    圖片來自與網絡2020年,不尋常的一年,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橫掃整個世界,最發達的國家---美國成為新冠疫情的震中;目前,美國已有確診病例百萬之眾,病亡接近十萬人左右,經濟受到沉重打擊,堪比1930年時代的經濟大蕭條……全球旅遊業慘澹,導致航空業停擺,大量飛機因沒有客戶,不得不停機坪閒置;美國最強大的超級跨國公司播音,在新冠病毒面前也不堪一擊,全球航空業進入史無前例的至暗時刻。
  • 全球新冠疫情日報—2020年3月18日|新冠疫情|新冠肺炎疫情|新冠...
    一、全球新冠疫情數據全球疫情數據。截至2020年3月18日12時,全球共165個國家爆發了新冠疫情。聲明強調,二十國集團將與國際組織一道,採取必要措施減輕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影響,沙特則將在此次視頻會議中推動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形成協調一致的政策以保障全球經濟持續發展。
  • 富蘭克林鄧普頓:若疫情受控美國經濟今年將避開衰退
    我們看到美聯儲的決心,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強調,新一輪量化寬鬆將「強勢啟動」,開始大舉購買資產,並將充分靈活地開展操作,以應對經濟和市場發展態勢,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每月固定購買一次。另外,美聯儲將利率維持在零,直到確信經濟已經受住了衝擊,然後重新回到就業和通脹目標的軌道上。
  • ...經濟停擺,人們的日常生活改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全球...
    文 / 浚濱2020-09-29 23:58:01來源:FX168 【全球新冠死亡人數超過100萬】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9月29日早間,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已超過100萬例。
  • 專家:新冠疫情的心理影響會產生四種趨勢
    答案是因為它的核心原則被打破了,所以它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根本性的方式衰退。現在已經很難去區分人們的擔憂是關於疫情還是因為經濟效益,因為它們相互交織在一起。傳統媒體的衰落表明,廣告減少對經濟造成的損害可能超過有益的情緒波動,在疫情期間,充滿擔憂的人們尋找可靠的新聞。由新冠肺炎引起的許多變化都會遇到阻力。例如,科技業的新飛躍可能會加速反壟斷的反彈。新冠肺炎為人們提供了反應的時間。
  • 疫情以後的世界與中國:歷史的視角 |【新知雲課堂】第五講精彩回顧
    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之初,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這次疫情會在全球蔓延。疫情對於經濟增長的影響備受關注,但這只是疫情衝擊的非常小的一方面,疫情可能會對經濟結構、全球經濟分工、地緣政治甚至文化帶來非常重大的改變。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多比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數更多、持續時間更長的重大疫情,這些疫情是如何改變世界和中國的?從歷史的角度思考一下背後的答案,我們就能夠獲得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