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對抗潛艇,建造200萬噸超級航母,甲板厚度達12米!

2021-01-09 烽火瞭望塔

U型潛艇,是德國在一戰和二戰期間使用的一種潛艇。一戰期間,U型潛艇給予協約國致命打擊,向全世界表明潛艇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作用。據官方資料顯示,在整個一戰中,德國建造300多艘潛艇。

1914年9月,德國U型潛艇發射魚雷,成功擊沉英國軍艦,250人葬身海底。幾天之後,U型潛艇在比利時海外,成功擊沉3艘1.2萬噸級的英國裝甲巡洋艦,用時不到90分鐘。據統計,德國的U35獨自擊沉226艘艦船,總計達50多萬噸。大家在感慨U型潛艇強大的同時,也為英國捏把汗。

為對抗潛艇,英國決定研製一款超級航母。這艘航母全長610米,艦寬150米,高度110米,排水量是200萬噸!這艘航母的飛行甲板厚度達12米,當時的所有武器都無法將它擊穿。

要知道,就算是現在的美國,也只能建造排水量在10萬噸左右的航母。由此可見,英國要建造的航母有多麼巨大!看到這裡,可能很多網友想問,這麼大的航母,到底需要多少鋼材呢?

這艘航母十分特殊,它是由極其堅硬「派克瑞特」建造而成。「派克瑞特」是用14%的鋸末或是紙漿,與86%的冰製成的複合材料。因此,很多人稱這艘航母為冰航母。加工過的冰十分堅硬,1英寸冰板可以支撐6個人的重量,而4英寸厚的冰板則能擋住子彈。

1943年8月,英國蒙巴頓將軍在會議上親自示範,被子彈擊中的冰塊毫髮無損,而且還將子彈彈開,差點擦傷參加會議的美國海軍上將。當時,英國鋼材短缺,如果能用冰建造航母,便能解決許多難題。

英國要求冰航母能夠抗擊30米高的海浪撞擊,而且,航母上的冰跑道能夠讓重型轟炸機起飛。在戰爭中,如果航母不幸被魚雷擊中,只需要用冰水填充即可修復。由於是冰航母,艦上必須裝備製冷系統,保護冰層不融化。

在戰爭形勢壓力下,專家和工程師花費3個月便拿出設計藍圖。很多人質疑冰航母的真實性,覺得這種武器很難度過夏天。事實上,冰航母並沒有因為夏天炎熱而融化。經過不斷試驗,英國的冰航母出現很多問題。1943年,該計劃終止。據說,未完成的艦艇被棄置在一旁,3年之後才完全融化!

英國之所以選擇放棄建造冰航母,一方面是因為這個計劃困難重重,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隨著科技不斷發展,雷達、刺蝟炮等新武器已經研製成功,足以對付潛艇。因此,冰航母便沒有建造的必要。

相關焦點

  • 日本已服役2.6萬噸的出雲級,接下來能否建造10萬噸級航母?
    出雲級直升機航母長248米,寬38米,標準排水量19,000噸,滿載排水量26,000噸至27,000噸之間,考慮到瞞報情況也不會超過3萬噸。而且日本的工業基礎無法滿足10萬噸級航空母艦的建造。以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為例推算日本大型航母製造能力。SCB-125改裝後的埃塞克斯級艦長,272.6米,艦寬58米,兩具c11型彈射器,裝備4組mk7攔阻系統,一條角度為8.5度的斜角甲板。滿載排水量36,380噸。
  • 源自「大和」級戰列艦,短命的日本「信濃」號超級航空母艦
    該航空母艦由未完工的「大和」級戰列艦第三艘艦改裝而來,滿載排水量高達72000噸,這一記錄直到戰後美國建造了超級戰列艦才被打破。甲板為200毫米厚裝甲鋼板,艦體側壁裝甲厚度與此相同,龍骨加寬,飛行甲板厚度80毫米。
  • 航母鋼板是5米厚?其實最多也就5至6釐米而已
    我們先做道簡單的數學題,已知庫茲涅佐夫級/遼寧號航母飛行甲板總面積14800平方米,假設這塊飛行甲板厚度是5米,鋼鐵密度是7.85,求這塊飛行甲板重量是多少?14800×5×7.85=580900(噸),好傢夥,單這塊飛行甲板重量就已經是整條航母總排水量的10倍!這可能嗎?
  • 重燃航母熱!法軍砸重金打造「超級」核航母,預計2038年服役
    法國輿論近日為馬克龍宣布建造新的一艘「XXL碼」超級核動力航母而沸騰,多家法國媒體紛紛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報導。馬克龍稱法國將打造新型核動力航母,它將在2038年發揮戰鬥力,以取代現有的「戴高樂」號航母,成為法國史上最大的一艘軍艦。
  • 韓國首艘航母概念圖亮相 與英軍航母驚人相似
    全文摘編如下:韓國海軍向該國《中央日報》解釋了該航母的部分設計細節。它將是韓國造船廠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軍艦。雖然韓海軍沒有說明這艘航母的尺寸和總排水量,但其長度看上去與美國海軍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差不多,後者長約257米,排水量4.5萬噸。這艘航母將搭載至少10架F-35B隱身短垂起降戰鬥機和1架直升機。
  • 圖鑑:「尼米茲」級超級航母 「杜魯門」號飛行甲板賞析
    本期艦圖為您帶來的是於1996年9月13日正式脫離船塢下水的美國海軍「杜魯門」號航空母艦(英文:USS Harry S. Truman CVN-75,全稱:哈裡·S·杜魯門號航空母艦)飛行甲板賞析。小編搜集的「杜魯門」號(CVN-75)航空母艦飛行甲板部分圖,不含有軍事敏感內容,不涉及任何時政、新聞內容,純屬知識科普,歡迎各位喜愛航艦的軍迷鑑賞、點評和轉發。如果您想看看其他類型的裝備知識,可以查看本號發布的歷史消息,或許就有你喜歡的內容呢!「杜魯門」號航艦的甲板全長達到332.8米,本身就像是陸地上的大型飛機場一樣,全寬達到76.8米。
  • 法國新型航母7.5萬噸,30架艦載機,超越英國航母成為歐洲新標杆
    噸,長261.5米,寬64.36米,吃水深度9.43米,採用2座K15壓水式核能反應爐,最高航速27節,可搭載各型戰機約40架,滿編人員不到2000人。是支撐法國遠洋作戰的唯一利器,而且採用核動力潛艇的反應堆,導致其動力不足,備受詬病,因此法國早就有心建造新航母,此前各種航母假象滿天飛,如今法國算是官宣了新核動力和其配套的新型艦載機.法國新型核動力航母性能十分先進,將會成為歐洲航母的新標杆之作,全面超越英國伊莉莎白級航母。
  • 剖析二戰日本海軍超級航母信濃號
    如果按照艦政本部的無機庫光板航母方案來建造,那麼排水量肯定會小很多,不過這個方案被否了,最終結果還是建造一艘重裝甲常規航母。在水下防禦方面,信濃號比大和號和武藏號更加完善。為了防禦磁性引信魚雷攻擊,將原有的2層底改為3層底,在艦底敷設了50毫米厚的防護裝甲,整個船底厚達2.5米。
  • 四萬噸颱風級核潛艇:魔改成水下航母,帶戰鬥機的腦洞太大
    【話說軍世】前蘇聯建造的颱風級核潛艇,其水下最大排水量可以達到4.6萬噸,這個噸位已經比大多數兩棲攻擊艦要大,接近了中型航空母艦,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滿載也不過4.25萬噸,近日,有將颱風級魔改成水下航母的模型,引起不小熱議。
  • 二戰笑話:最短命的航母,建造時偷工減料,第一次出海被潛艇擊沉
    ——米·左琴科(蘇)文章分類|歷史奇文文章字數|3126字,閱讀約7分鐘要說二戰中的各類航母,沒有300艘,也有200多艘,有的默默無聞,有的流芳百世,當然也有許多聲名狼借。於是,日本海軍決定利用船體建造自己的航母。於是被改裝為航空母艦的信濃號於1942年9月恢復建造,預計於1945年9月完工,日本聯合艦隊的多艘軍艦在瓜島之戰中受損,信濃號不得不再次停工,以便優先修復受損的軍艦。我不得不抱怨日本的建設效率,我必須做一些重要的事情而不去做。
  • 5萬2900噸戰列艦:被7艘航母艦載機轟炸,最終被炸出5米大洞
    被7艘航母艦載機轟炸:抵近到機炮掃甲板,裝甲未被擊穿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唯二」的正規戰列艦 其實早在1943年9月,英軍就針對提爾皮茨號部署了攻擊行動,利用三艘袖珍潛艇偷偷溜進港口攻擊,5萬多噸的提爾皮茨號甚至被震的飛出了水面,不過雖然受了重傷,但是200多天後,這艘巨艦還是被修好了。
  • 被逼出來的第一艘護航空母:以反潛為開始,以被潛艇擊沉為終結
    1941年,英國海軍將1940年俘獲的原德國商船漢諾瓦號,改裝為搭載艦載機的護航航母,並命名為大膽號,於1941年6月服役,滿載排水量為1萬1000噸,航速為15節,可以搭載6架艦載機,都是購買自美國的野貓式艦載戰鬥機。自此大膽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艘護航航空母艦,1941年9月,大膽號加入了船隊,開始為商船隊提供空中護航和反潛支援。
  • 法國的面子工程:7.5萬噸核航母列入計劃,超過英國航母
    環球網12月10日報導稱,法國總統馬克龍在8日參觀全球最大的核反應堆製造商之一的法馬通公司時,對媒體公開表示,法國已經計劃籌備建造新型核動力航母,由於新式航母的噸位高達7.5萬噸,因此被媒體戲稱為"XXL"型航母。馬克龍表示,新航母將會在2038年正式服役,並替代法國海軍現役的"戴高樂"號航母。
  • 紅海軍早期航母探索,伊茲梅爾與共青團共青團
    航空母艦又不用大型軸承,所以蘇聯海軍在這一時期變更建造計劃,原有的測弦組裝甲帶全部拆除更換為76毫米的輕裝甲,飛行甲板裝甲厚度在51~64毫米之間這些措施顯著減少了吃水深度,降低了排水量。如果伊茲梅爾號航空母艦建造完畢,那麼這一艘航空母艦標準排水量2萬噸到22,000噸之間。
  • 紅海軍早期航母探索,伊茲梅爾與共青團以及X級航空巡洋艦
    如果伊茲梅爾號航空母艦建造完畢,那麼這一艘航空母艦標準排水量2萬噸到22,000噸之間。全長223.9米,寬183米,8門183毫米,副炮8門102~127毫米的高射炮,4座4連裝的20或者雙聯裝的40毫米的防空炮,航速27節,能夠搭載12架魚雷機,24架戰鬥機,6架偵察機和5架校射機。
  • 為什麼俄羅斯能改建四萬噸級航母,卻造不了兩萬噸的兩棲攻擊艦
    僅有4500噸的22350型飛彈護衛艦上安裝了包括相控陣雷達,ak192型艦炮,多種垂直發射單元以及直升機機庫在內的超級配置。毫不誇張的說,俄羅斯4500噸的護衛艦的火力要大於英國8000噸的26型護衛艦!除噸位實在是偏低,所以飛彈發射單元有限所導致持續防空能力差以及艦體所限導致續航能力偏短以外的其他方面甚至能和韓國的世宗大王打打擂臺。
  • 日本可輕易建造航母?大人時代變了,現代航母和二戰航母可不一樣
    距離2021年還有12天,在瀏覽視頻時翻看一些視頻下方的評論,但即便到2020年的今天,仍然有不少人認為日本可輕易建造航母,其原因就是認為二戰時期就有大量建造航母的經驗,甚至說二戰時期日本建造的信濃號航母滿載排水量高達6.8萬多噸,比現在中國國產「山東號」航母的噸位還要大。
  • 神盾驅逐艦的外殼厚度只有1.5釐米,那麼航母外殼有多厚?
    這就在於當代的水面軍艦,外殼的鋼板都非常的薄,大部分萬噸神盾的外殼厚度就是標準的1.5釐米的高延展專用低磁鋼。甚至遠遠不如大部分2到3萬級貨輪的外殼鋼板厚度大;至於和5萬噸以上,甚至30萬噸級巨輪的外殼厚度則更無法對比。1980年代以前建造的30萬噸級超級油輪,外殼鋼板厚度普遍有7釐米左右。全球最大的50萬噸級海輪的外殼厚度甚至已經在8釐米以上。
  • 重溫舊夢的日本海軍航母之路
    1996年11月18日,日本海軍戰後最大的坦克登陸艦「大隅」號緩緩下水,1998年正式建成服役,「大隅」號採用全通甲板右舷島式結構,標準排水量達8900噸,艦長178米,艦寬近26米,由兩臺柴油機推動,最大航速為22節,「大隅」號的建成創下了戰後日本海軍艦艇史上的幾個第一,艦體長度第一,作戰艦艇中標準排水量第一,在兩棲艦船中首次採用隱形設計,無前開門,可搭載直升機和氣墊登陸艇並裝備兩座密集陣近防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