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中翻譯學院創辦日文中譯函授班 華人教授任教
中新網8月1日電 據《日本僑報》報導,7月30日下午,正在日本城西大學研究生院指導研究生的中國著名翻譯家鄭民欽教授,特地來到日本僑報社交流,就共同創辦日中翻譯學院日文中譯函授班達成協議。因此,日中翻譯學院首個日文中譯函授班將於10月正式開課。鄭民欽教授1946年出生於福建,1969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亞非系日語專業。
-
外國語學院教授陳方獲「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一等獎
12月19日,2018-2019年度「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評選結果揭曉。經過中俄雙方十餘位專家、學者和翻譯家的評審,共有7部俄羅斯文學作品漢譯本入圍。其中,3部作品分別獲得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一、二、三等獎。外國語學院俄語系教授陳方憑藉譯著《我的孩子們》獲「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一等獎。
-
《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日文版)在日本出版
中國網4月15日訊 近日,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和中國外文局所屬新星出版社合作完成的《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日文版),已由日本阿斯帕拉出版集團出版。《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中文版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
亞洲翻譯家的搖籃——韓國外國語大學
全球頂尖翻譯學院聯合會成員,全球外國語大學聯盟成員。 韓國外國語大學成立於1954年,是以教授外國語以及外國文化為主的大學。韓國外國語大學提供世界上45種語言的教學,教授語言總類的數量在全球高校中排名第3。同時韓國外大擁有包括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等各大專業,不僅是語言專業大學,發展至今已成為一個全面化國際教育領導者。
-
《中國力量》抗疫2020公益歌曲出版發行
根據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2020年出版工作的相關指示精神,為歌頌抗疫期間廣大醫護工作者、解放軍官兵、科技工作者和各條戰線的英雄事跡,弘揚中國精神。北京偉地電子音像出版社聯手北京電視臺《新歌來啦》在2020年初抗疫期間,便開始了抗疫公益歌曲的創作和面向全社會的徵集工作,並得到了全社會的積極相應。共組織創作、徵集了作品達數百首。 經過反覆評選,最終五十三首原創公益抗疫歌曲入選《中國力量》2020抗疫公益歌曲實體CD唱片(紀念版)出版。
-
WINNER首張日文精選專輯,於iTunes等榜單奪冠,歌迷表示期待
韓國人氣男團WINNER為紀念在日本出道5周年,發行首張日文精選輯《WINNER THE BEST 「SONG 4 U」》,這也是團員JINU(金秦禹)入伍前最後一張實體發行的精選專輯。專輯在日本發行後隔天,獲得iTunes K-POP專輯排行榜冠軍。
-
專輯8:李谷一《日本歌曲》專輯
點擊藍字獲取更多信息李谷一《日本歌曲》李谷一《日本歌曲》專輯是李谷一1981年為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灌制的卡帶,編號為P-2028,由廣東歌舞團樂隊伴奏,蔣衍指揮。八十年代初,國內改革開放,中日邦交正常化進行得如火如荼,中日文化交流十分頻繁,國內很多歌手專輯中必唱日本歌曲,朱逢博、蘇小明、沈小岑......但幾乎都是模仿原文來唱,不知道歌詞內容,也不知道發音怎樣,人人都唱,李谷一這張專輯全部用中文演唱,而且個性非常突出,每一首歌曲都十分動聽,很多歌曲又被國內的歌手再次翻唱,流行一時。
-
音樂出版與涉外著作權
比如,1904年前後,在當時康有為、梁啓超改良思想的影響下,從國外回來的一些知識分子,自發地將一些日本和歐美國家所流行的曲調填上新詞,編成新的中文歌曲———樂歌,藉以反映當時中國的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要求學習歐美科學文明,實現「富國強兵」、抵禦外來侵略的愛國主義思想,並在國內許多新興的學堂中開設的「樂歌課」中教學生們演唱。這就是後人所稱的「學堂樂歌」。
-
《中國藝術歌曲16首》出版,上音連線德國大熊出版社
11月23日,中國藝術歌曲百年之際,廖昌永以上海音樂學院院長的身份,發布了學校的一系列重要學術成果,包括出版《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曲集》《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16首》,後者更是在中德兩國跨越8500公裡,在線上舉行了出版儀式。出版儀式現場系統梳理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曲集《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曲集》第一至三卷由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
-
《紅手印》印證著擔當和使命,抗擊疫情優秀歌曲集出版
近日,《紅手印》——抗擊疫情優秀歌曲集正式出版。這張由眾多音樂人精心策劃、聯合創作的專輯,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奮鬥過的每一個人獻上溫暖的歌聲。專輯由中國唱片(廣州)有限公司出版,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州市音樂家協會出品,是中唱繼三月初出版《天佑武漢 抗擊疫情優秀歌曲精選》後推出的又一張抗疫歌曲專輯。助力戰「疫」,廣州的音樂工作者們一直在路上。
-
李叔同的《送別》原來是一首日文歌曲
1905年,詞作家犬童球溪在新潟縣立高等女學校任教,按其旋律填寫了日文歌詞「旅愁」。李叔同先生於1905至1911年留學日本期間,接觸到了「旅愁」。後回國任教,於1915年使用該旋律填寫了中文歌詞《送別》: 送別作曲: <美>J.P.奧德韋 填詞: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
「資深翻譯家」王宏印:文海漫遊 播種真知
學術之餘,他興趣愛好廣泛,對書法、音樂、繪畫等頗有造詣,僅樂器就會吉他、笛子、二胡、簫、壎等。同時,他還進行詩歌、散文、小說和戲劇創作,出版有《彼岸集:旅美散記》《朱墨詩集》等。 「有一天下午我去找他,他說自己玩兒了一下午。結果所謂的『玩兒』就是在電視上看到張惠妹唱《聽海》,讓他非常感動,於是就把歌詞翻譯成英文了。」
-
「外國語大學」千萬不要翻譯為 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因為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 的意思是外語的大學,實際外國語大學也分很多學科,只不過外語是王牌學科,所以我們不能這樣翻譯。正確翻譯應該是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或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
那些被誤會的日文歌曲,「郎朗晴天」被強加因果,新寶島被濫用
不論任何產品或者音樂,只要跟抖音掛上關係就能火。快餐文化愈發盛行。郎朗晴天的自述前不久,也是因為抖音的原因,《懸崖上的金魚姬》登上熱搜。宗介與波妞的友誼被解讀成為愛情,再配上一曲流行日文歌曲《郎朗晴天》,再抖音上瘋狂傳播!
-
院長訪談|走進無錫太湖學院外國語學院
無錫太湖學院外國語學院院長 包通法學院設有英語系、商務英語系、日語系、漢語系、法學系、大學英語教學部和語言實訓中心;現有教職工80餘名,教授、副教授30餘名,90%以上具有碩士、博士學位以及海外教育背景,國內外著名大學如南京大學、上海大學、南開大學、蘇州大學、江南大學等大學的教授擔任我院的講座教授。
-
《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曲集》今在滬出版
1920年,曾任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上音前身)教授的廖尚果(青主),創作了中國第一首藝術歌曲《大江東去》,被認為是中國藝術歌曲的肇端。今年中國藝術歌曲迎來百年之際,與藝術歌曲頗有淵源的上海音樂學院推出了一系列重要學術成果。
-
外國語學院獲評首屆「中譯國青杯」聯合國文件 翻譯大賽「最佳組織...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文鈺)12月19日,2020年「翻譯與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專題研討會暨首屆「中譯國青杯」聯合國文件翻譯大賽頒獎典禮在線上成功舉行,來自國際組織、企業、一流高校等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從全球視角出發,就如何在後疫情背景下創新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模式,如何全面提升我國對外翻譯能力和跨文化傳播能力等問題進行經驗交流
-
抗日戰爭中的「紅色翻譯」
這些機構翻譯出版了大量馬克思主義和軍事著作,1941年、1942年出版數量最多,以俄譯漢為主。第一個重要的紅色編譯機構是馬列學院編譯部。1935年紅軍到達延安以後,更加迫切需要馬列主義來指導抗日戰爭。5月,延安馬列學院成立,後設立編譯部,由院長張聞天兼任主任,編譯部配置專職翻譯5人:柯柏年、何錫麟、王石魏(王實味)、景林和龔澎(女)。另外有王學文、吳亮平、成仿吾等為兼職譯校。
-
圖片中的日文可以翻譯出來嗎?拍照翻譯一氣呵成
除了英語,我們還可在工作中遇到其他國的語言,特別是在外貿公司上班的小夥伴們,可能還會接觸到日語、韓語以及法語等。現在,網上有很多進行中英翻譯的工具,不過,想要把日文翻譯中文,或者把中文翻譯日文的話,可以用的工具還是比較少的。
-
全球最古老音樂出版社出版中國藝術歌曲 讓中國藝術歌曲傳向世界
1920年,中國作曲家青主在德國留學時創作了《大江東去》,被認為是中國藝術歌曲的肇端。100年後的今天,收錄《大江東去》的《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16首》由全球最古老的音樂出版社「大熊出版社」出版。